導讀:「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啥意思?立秋後茄子不能吃?
雖然8月7日已經立秋了,但是現在依然還是處於中伏階段,因此氣溫依然很悶熱。前幾天和村裡的老人們聊天,他們還說今年的夏季過於短暫,還沒熱起來就立秋了,預計後面可能會有「秋老虎」天氣。
其實,每年立秋以後,氣溫並不會馬上降下來,還會熱上一段時間,直到處暑節氣以後,才會慢慢涼下來了。而在立秋氣候,天氣很乾燥,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其中在民間就有一句老俗語「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立秋後茄子不能吃?
我們先來看前半句,它的字面意思是說立秋節氣過後的茄子儘量不要吃,因為這樣的茄子吃起來就如同毒藥一樣。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茄子的生長期很長,它能從三月份播種,一直到10月霜降前後還會結果。如果管理得當,茄子是可以結完一茬又結一茬的,產量也相當高。但是古人卻提倡不吃立秋後的茄子,尤其是霜降以後的節氣,更是不要吃。這個並不是茄子真的有毒不能吃,而是霜打以後的茄子吃起來口感不佳。
在立秋前的茄子,水分很多,吃起來口感也好。而到了秋季以後,特別是霜打的茄子,那就沒什麼水分了,乾巴巴的,皮還挺厚的,吃起來不僅香味不如前,而且口感也要大打折扣,有些人還會品嘗到茄子帶有苦味。所以就有了「秋敗茄子似毒藥」的說法。
至於有些人說茄子裡面含有龍葵鹼,尤其是在立秋以後的含量會偏高。這種說法是沒啥依據的,茄子裡面本來有龍葵鹼,但是含量不高。就算是立秋以後的茄子因為水分大量流失了,含量會稍微偏高一點點。比如立秋以後的茄子顏色會更深,但是這一點點含量對人體沒什麼傷害的。如果大家對茄子的口感不挑剔,並且也喜歡吃茄子,那就可以放心食用的,不需要擔心不能吃的問題。
再來看看後半句,它的意思是說立秋節氣以後的絲瓜也是可以吃的,甚至要比立秋前的絲瓜營養更加美味。一般到了立秋節氣以後,大部分的絲瓜都不在結瓜了。而原有的絲瓜也開始變老了。大家別看絲瓜老了,但是卻是個寶。
絲瓜絡在農村裡常被用來洗刷鍋碗,經久耐用。而且還可以食用,並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上認為絲瓜絡有通經活絡,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等具方面的效果。不少地區就有食用絲瓜絡的習俗,用它煲湯營養又美味。而在立秋以後,空氣很乾燥,人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平時也要多煲湯喝。
所以這句話的深層次含義是提醒我們,別看絲瓜老了,但是用處卻不少,不要浪費了。現在有些地方的農民就專門種植絲瓜,卻不賣絲瓜,而只賣絲瓜絡,還大量出口到國外,為當地的農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各位朋友們,你們對於這句俗語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呢?歡迎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