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好詩:野渡無人舟自橫,為什麼要加「無人」二字

2021-01-07 初衣勝雪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唐朝韋應物《滁州西澗》

詩文慢讀,那幽草在澗邊,碧綠的生長著。

上面有黃鸝,這高大的樹冠裡鳴叫。

春天的溪水,在黃昏裡開始漲潮,這時山雨急來,瀟瀟灑灑。

在無人的渡口,小舟隨著潮水搖擺,悠閒而落寞的橫斜。

初衣解詩:這首詩有一個字,一個字的慢讀,邊讀邊在腦袋裡腦補。仿佛攤開一張宣紙。看看作者如何落筆。

他首先畫了一叢蘭草,那幽然的姿態,和幽碧的顏色,表示已經春深,蘭草邊有小溪水譁譁流淌。可以在溪水中加兩塊石頭,表示這是一個山澗。這蘭草的上頭,可以畫兩隻鳥,但隨即高大的樹木,將鳥掩映,露出一點點黃色的羽毛,仿佛可以聽到它們正在啼唱。

這已經是山水圖中完美的幽蘭水澗春深圖。可以掛在客廳或者臥室裡,精緻小巧,幽深,涼爽。

但是作者意不在此。他將宣紙繼續展開。那悠然水見春深,只成了宣紙的一角。仿佛是將鏡頭拉遠。我們將看到的什麼呢?

我們看到了水澗小溪的下遊,是個寬闊的湖面和水面,波浪顯示著,這是晚間的潮水,而潑湯上細小的圓點的漣漪,只顯示這就是一場雨。

與幽蘭水澗圖的深綠不同的是,此時的水面,是煙綠或者藍色的,甚至帶著一點黃昏的黯然。

這讓視覺驟然開朗。這是一幅煙水晚雨圖。從幽深到悠遠。這幅圖想必已經做完了。只等作者壓章,有風骨,有境界,文人的離騷之意莫過如此。

但是,不僅如此呀。不僅如此呀,在湖面的一角,楊柳樹下,忽然出現了幾筆隱約的石路,或者野草倒伏,楊柳樹下,出現了一個無人的小舟,以散漫的姿態,橫在了細雨裡。仿佛可以看見它隨著潮水搖擺的樣子。

這就是「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是春深夏初的野景,寂靜,碧綠,幽深,寥落,甚至帶點荒涼,卻又可以聽到萬物自語。

這樣的作品是不可以擺在客廳的。因為明顯客廳的格局太小了。但適合放在哪裡呢?我想了想。是在書房。四壁的書,堆砌起一個狹窄的王國,但這幅畫在牆上,仿佛是一個巨大的窗口,一個比對,一個寓言,一個出口。

這首詩如詩如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那麼作者在這幅畫中站在哪個角度呢?就是第一句話,獨憐幽草澗邊生。你想想自己是那一株蘭草,你看見了身邊的流水,聽到了樹上的黃鸝,隨著目光,你看到了更遠處的湖面,一條小船在無人的渡口。

有沒有寓意呢?肯定有。你站在這個角度去看那條船,你生出的,不是悠閒,是一種無人會得春生的寂寞。所有天地存在的感覺,都是詩人的感覺。這種畫面雖然很平衡。但是我們很容易找到其中不平衡的狀態,就是那種寂寞感,那種無可奈何的寂寞感。

所以初衣說這幅畫,最適合掛在四壁都是書的書房裡。因為有一種無人能會的寂寞,剛好能夠和畫面相吻合。很美,然而很孤寂。

人生最大的苦悶,在於,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但是沒有用上。在這幅畫面裡,我們就看到了那種未足感。但是這種未足感,同樣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於是我們在無聲裡又看到了一種和諧。

有人說初衣這首詩不應該像你這樣子解,因為他寫的本來就是一種悠閒的山景,表達一種恬淡的心態。但是初衣,要對你說no。

為什麼呢?因為古人惜字如金。如果他僅僅想表達恬淡的心態,其實不用28個字,只用20個字。

幽草澗邊生,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急,野渡舟自橫。

那麼詩人加上的八個字,就是他所有的寓意了。野渡無人舟自橫,加上」無人「這就是作者的主觀寓意了,因為這不是山景的寂寞,是自己心靈的無所應和。

你怎麼解讀呢?

讓我們重溫這首流傳千古的畫中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言置評。

相關焦點

  • 晚春好詩:野渡無人舟自橫,為什麼要加「無人」二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朝韋應物《滁州西澗》詩文慢讀,那幽草在澗邊,碧綠的生長著。在無人的渡口,小舟隨著潮水搖擺,悠閒而落寞的橫斜。初衣解詩:這首詩有一個字,一個字的慢讀,邊讀邊在腦袋裡腦補。仿佛攤開一張宣紙。看看作者如何落筆。他首先畫了一叢蘭草,那幽然的姿態,和幽碧的顏色,表示已經春深,蘭草邊有小溪水譁譁流淌。
  • 都榮升:野渡無人舟自橫
    野渡無人舟自橫聽王崧舟老師執教
  • 孟晚舟:野渡無人舟自橫
    晚舟女士,你的每一次出庭都不卑不亢、從容不迫。晚舟女士,你的每一次露面都顯得精心打扮,那麼大氣。晚舟女士,你的每一次回眸都透露出你的堅強大度、冷靜淡定,令世界矚目。晚舟女士,你打扮的不是你一個人,你打扮的是整個中華民族。晚舟女士,和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相比,和那些「新型的漢奸」相比,你何止是中國人的傑出代表。
  • 畫家吳立民的水墨韻味:野渡無人舟自橫
    我為什麼不講人物呢?為什麼不講花鳥呢?因為山水包含的中國傳統的優秀量,它的深度,它的方方面面——高度、寬度,山水比較厚。我作為一個人物畫家,也畫過山水。我們念書時候就要畫山水的,而且第一堂課教的,就是畫山水,不畫花鳥畫,也不是人物。儘管我是搞人物的,但是這些學習,包括書法的學習,對我們自己的人物創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很多技法不是從人物畫裡來,而是從山水畫裡來的。
  • 畫家吳立民的水墨韻味:野渡無人舟自橫
    我為什麼不講人物呢?為什麼不講花鳥呢?因為山水包含的中國傳統的優秀量,它的深度,它的方方面面——高度、寬度,山水比較厚。我作為一個人物畫家,也畫過山水。我們念書時候就要畫山水的,而且第一堂課教的,就是畫山水,不畫花鳥畫,也不是人物。儘管我是搞人物的,但是這些學習,包括書法的學習,對我們自己的人物創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很多技法不是從人物畫裡來,而是從山水畫裡來的。
  • 野:野渡無人舟自橫
    宋文京(青島)●一個字構思這篇小文之時,我正在廣西龍勝的壯家寨子裡寫生,寨子因層層疊疊的龍脊梯田、傳統民居和純樸風情聞名於世,入夜,四野寂靜,仰觀,星光燦爛,一派久違的鄉野景象。真正的山野、田野、野性、野氣,已經與我們距離越來越遠了。
  • 詩文典講詩詞-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是什麼意思?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忽然,一片烏雲飄過,下起了小雨,可韋應物卻不在乎,他看見漲潮的水流在雨中變得非常湍急,一隻無人看管的小船,在水中飄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情景讓韋應物感到,自己就像這小船,雖然人生的風雨也很急,可他不是仍然沒被擊垮,仍然能保持自在平和的心態嘛?
  • 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有所堅守,必有所孤獨
    這樣歡娛的時刻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時候都不過如他在《滁州西澗》裡描繪地那樣「野渡無人舟自橫」。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即使風雨飄搖、無人野渡,也能看到一葉扁舟,橫立水中央。彼時的韋應物,也就如這無人野渡的不系之舟,孤獨而又堅強。
  • 典◎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上句已經構成了一個靜與動、下與上的對比,此句又是一個動靜對比。「春潮帶雨」之「帶」字用的巧妙,見得晚潮兼逢春雨,水位益漲,水勢更急。而城外郊野的渡口,本就人跡稀少,趕上這樣一個多雨的黃昏,更是闃寂無人,連船夫也早已離岸歸家。潮水湍急,無人掌舟,小船被水流泛,在渡口上下浮泊。
  • 詩文典講詩詞-滁州西澗-野渡無人舟自橫是什麼意思?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忽然,一片烏雲飄過,下起了小雨,可韋應物卻不在乎,他看見漲潮的水流在雨中變得非常湍急,一隻無人看管的小船,在水中飄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情景讓韋應物感到,自己就像這小船,雖然人生的風雨也很急,可他不是仍然沒被擊垮,仍然能保持自在平和的心態嘛?
  • 野渡無人舟自橫,作者韋應物究竟經歷了什麼?
    春潮帶雨晚來及,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是唐德宗二年(781)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春遊滁州城西郊野兩山之間的溪流所作。這是一首山水詩名篇,詩人通過對比,從「澗邊」寫到「澗中」,以情寫景,借景生情,寫暮春遊西澗賞景與晚雨渡口所見,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在詩中自然得到流露。
  • 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最是喜愛在那澗邊幽谷裡生長的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鳴的黃鸝鳥兒。傍晚下過一場急急的春雨後,春潮上漲,水勢越發湍急,四處無人,只見荒野的渡口無人看守,只有一葉小船兀自橫在水面上。想當年,韋應物還在做皇帝侍衛的時候,是何其的威武,何其的風光,何其的霸道,卻又何其的無知。
  • 野渡無人舟自橫,作者韋應物究竟經歷了什麼?
    春潮帶雨晚來及,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是唐德宗二年(781)詩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間,春遊滁州城西郊野兩山之間的溪流所作。首句以「獨」字領起,「憐」字緊承,詩人用「獨憐」二字表明自己的情景交融喜愛和心情,「獨憐」的對象是那澗邊生長在僻靜處的自甘寂寞、安貧守節的野草。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讀韋應物《滁州西澗》
    這首詩名氣大隻因為詩中一句「野渡無人舟自橫」,且不說口耳相傳,但見有過多少畫家以此為主題揮筆潑墨,留下幾多佳作!筆者確是看過多幅畫作題名《野渡無人舟自橫》,以至於現在捧書閒讀,念叨「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眼前浮動的又是那些畫作,心裡湧動起一股複雜的感觸。
  • 韋應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最是喜愛在那澗邊幽谷裡生長的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鳴的黃鸝鳥兒。傍晚下過一場急急的春雨後,春潮上漲,水勢越發湍急,四處無人,只見荒野的渡口無人看守,只有一葉小船兀自橫在水面上。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閒地橫在水面。這裡,「獨憐」二字,感情色彩至為濃鬱,是詩人別有會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閒適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綠陰幽草勝花時」之句,寫初夏之景,與此同一立意。首句,寫靜;次句,則寫動。鶯啼婉囀,在樹叢深處間關滑動。鶯啼似乎打破了剛才的沉寂和悠閒,其實在詩人靜諡的心田蕩起更深一層漣漪。次句前頭著一「上」字,不僅僅是寫客觀景物的時空轉移,重要的是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
  • 野渡無人舟自橫,周自珩教你背滁州西澗,看看哪個自習女孩還不會
    相信上少年記憶力這麼差的人一定已經很少見了,所以各位富有詩書氣自華的寶貝們,今天一起跟隨周自珩先生,來了解,並且背誦這首《滁州西澗》吧!來自老福特,稻田雪兔雖然這首詩的詩句並沒有直接出現在文章中,但是你從周自珩的名字,到這首詩所透露出來的小細節,比如周自珩有一個粉絲名字是叫野渡無人周自珩。都可以看出作者稚楚是知道這首詩,並且認同這首詩的。
  • 用「野渡無人舟自橫」作畫,難倒了無數職業畫師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首詩是韋應物寫的一首詩,名字叫做《滁州西澗》而這首詩出自於他任滁州刺史期間到西澗去遊玩的時候寫的所見之景物,有的人會把它當作是純粹的寫景之作,而有的人覺得他裡面表達的某些情感,反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並沒有標準答案。後來,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在建立翰林院建立畫院之後,他要招收符合心意的畫師。
  • 畫說,野渡無人舟自橫
    畫院用唐代詩人王維的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詩作為題目,參加應考的畫家們都覺得題目好做,紛紛攤開宣紙,提筆就畫,很快就畫完了。有的畫一隻小船系在江岸的楊柳樹下,有的畫一隻鷺鷥棲息在船蓬頂上。有的畫一隻鳥鴉在船尾的舵柄上張口亂叫。人人都以為對畫題有深刻了解,抓住了無人這個關鍵,準能考上。
  • 【第274期】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閒地橫在水面。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此詩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