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的萬噸級驅逐艦27DDG將於本月的30日在橫濱市的磯子工廠下水,目前為止,這艘艦的艦名還沒有對外公開。
這艘27DDG是在日本防衛省頒發的《平成27年度預算要求的概要》法案的背景下,誕生的一款新型飛彈驅逐艦。這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7艘宙斯盾艦,預計在2020年服役。這種艦將具有發射美日共同開發的新型攔截飛彈SM-3ⅡA的能力,可以在大氣層外摧毀敵方近程和中遠程彈道飛彈。
在本月上旬公布了下水日期後,目前還沒有對外公布這艘艦的艦名。外界對此也是紛紛猜測,目前海上自衛隊有2型6艘宙斯盾艦,艦名取金剛級戰列艦2名,妙高、高雄型重型巡洋艦2名,即金剛級的金剛號、霧島號、妙高號、鳥海號,愛宕級的愛宕號、足柄號。
金剛級戰列艦原本是戰列巡洋艦,艦名一般是山脈名稱。升級後的金剛級艦名不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名命名規則大多和舊日本海軍的差不多。27DDG繼承重型巡洋艦的名字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海上自衛隊正在網上徵集命名,並且認為金剛、妙高、高雄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這其中就有一些問題,比如高雄,就很敏感。日本在侵佔臺灣之後,用日本的山脈名字命名了現在的高雄。這個情況就很容易觸犯中國人民的民間感情。同樣的,類似於那智的命名方案也比較敏感,因為那智在發音上很像納粹,因此可能會引起包括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不滿。
此外,此前日本還出現過命名為吉野號的聲音。相信大家對于吉野號這三個字都不是很陌生吧。這三個字代表了屈辱和侵略意味。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個名字有很強的屈辱意味。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清朝的北洋水師在海面上進行了奮力的抗擊。鄧世昌所擔任管代的致遠艦在全艦多處著火,船身傾斜的情況下,對全船官兵說到:「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於是毅然帶領全艦官兵向吉野號衝去。雖然最後因為受到猛烈炮火攻擊而沉沒,但是展示了中國人和中國軍人的骨氣!
在甲午海戰之後,吉野號參加了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在躲避雷區的時候,被友艦春日號裝甲巡洋艦攔腰撞沉。
現在日本又想把自己的驅逐艦命名為「吉野」,究竟是何居心?對此我們還要對其保持警惕並且關注進一步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