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車頂的爬梯裝在車內蓄電池安放在後車輪後部,電池滿充可脫杆運行10公裡集電桿可自動與電網對接,車頂裝有攝像頭,將集電桿狀況實時傳輸到駕駛室顯示屏都是軟皮包座,還設有寬大的母嬰專座。
通向車頂的爬梯裝在車內蓄電池安放在後車輪後部,電池滿充可脫杆運行10公裡集電桿可自動與電網對接,車頂裝有攝像頭,將集電桿狀況實時傳輸到駕駛室顯示屏都是軟皮包座,還設有寬大的母嬰專座。
車廂內設殘疾人乘車區
12月30日凌晨5:30,兩輛V形臉、方身子的「靚女」雙源無軌電車,駛入濟南公交五分公司位於南辛莊西路的停車場站。從鄭州遠道而來的電車「靚女」們將於本周內陸續到位,在完成車輛掛牌、駕駛員培訓和安全試跑後,40輛新電車或將於下周上路運營。新車上路後,票價依然保持1元不變,月票可照常使用。
座位帶軟皮 還有母嬰專座
與現在看上去有些粗獷的白色電車不同,30日凌晨到達濟南的雙源無軌電車有一張V形臉,藍色的車身、視野更開闊的前窗、看上去更牢靠的綠色集電桿……用公交迷的話說,新電車有著「萌翻」了的外形和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內飾。
據了解,該車的車長為12米,寬為2.55米,車高則為3.5米,比現有車輛略高。「我們在車廂前部設置了母嬰專座,帶著孩子的大人再也不用讓孩子坐腿上了。」工作人員說,另外座椅都是軟皮包座,冬天乘坐也不會覺得涼了。新車為一級踏步車,踏板處還設置了手動翻板供殘疾人使用輪椅上下車,車廂內還為殘疾人提供了專門的乘車區。與現在的通道式電車不同,新電車後車廂採用普通公交的坐椅安裝模式,為二級雙排座窄過道,載客量可達89人。
車後裝蓄電池 不接電能跑10公裡
說到新電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那一對兒可以收起的「大辮子」(也叫集電桿)。一般的電車只能在架設有電車線(也叫觸電線)的地方運營,如果出現車輛斷線、電網停電,或者道路改造,那麼電車就將面臨停運的尷尬。儘管電車環保,可以做到零排放,且噪聲小、載客量大,但由於靈活性差,發展受到阻礙。
此前,濟南公交對101路電車進行了雙源改造,使得車輛可以在未架設電網的泉城路上脫杆運行。「所謂『雙源』就是可以靠內置電池脫杆運行的電車,新電車的電池安放在了後車輪的後部,重約1噸,不會對車輛本身的運營帶來負擔。」濟南公交相關工作人員說,利用交織在濟南上空的觸電線就可以實現對電池的充電。據了解,在電池滿充的情況下,12米長的雙源無軌電車即便開著空調,也可脫杆運行10公裡。
同時,新電車具備了自動升杆功能。集電桿和電網上的「捕捉器」會像磁鐵一樣相互吸引、準確對接。「為了安全,車頂還有一個攝像頭,畫面可以實時傳輸到駕駛室的顯示屏上,集電桿的狀況,駕駛員一目了然。」工作人員說。另外,考慮到駕駛員的安全和操作的方便,此次,新車的爬梯安裝在了車內。
40輛車本周就位 先試跑再「上崗」
「40輛電車將於本周陸續抵達濟南。」濟南公交相關負責人說,新車到達濟南後,需要由技術人員對駕駛員進行技術培訓,同時需要給新更換車輛進行掛牌,最重要的是,為了保證安全,需要在路上試跑。這些工作完成之後,新車才能正式亮燈,上路運營。這些工作至少需要1周的時間,「春節期間,客運量也會增加,一旦手續辦妥,人員培訓到位,就會讓車上路。」該負責人說。
此次新車將全部用於替換目前的電車。據介紹,濟南公交現有電車160餘輛,這些電車將在未來數年內逐步更換。「未來除了12米的電車,我們還計劃採購16米、18米等不同車型的電車,以增加運力。」濟南公交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新聞
明年或添18米大容量電車
為了「泉城電車復興計劃」,濟南公交未來針對電車購置有兩個方向,其一,是為替換現有電車,其二,則是用於未來將在二環西路等開通的電車新線路。「二環西路的車可能是18米的大容量無軌電車。」濟南公交有關工作人員說,未來的電車,將具備更強大的運送能力。
濟南市為建設一個有特色的「公交都市」提出了「泉城電車復興計劃」,打造以電車網絡為骨幹的城市公交網絡,逐漸形成有軌電車與無軌電車相結合的零排放城市公共運輸系統。作為「公交都市」建設的一部分,濟南公交規劃了2017年將形成「6環9射」電車網絡,電車線路總長度達304.3公裡。據了解,濟南版大容量無軌電車製造出來後有望跑上濟南城區的繁華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