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上海後花園」花橋樓市打響「價格戰」
本報記者/郭陽琛/張玉/崑山/上海報導
「花橋不是上海,就在上海。」在號稱「上海後花園」的蘇州崑山花橋鎮,類似的標語隨處可見。便捷的交通,較低的房價,讓花橋吸收了不少上海外溢的置業需求。
李龍(化名)四年前和父母一起在花橋買了房,在當地從事房屋中介服務至今。他表示,2017年之後,花橋樓市熱度就慢慢下來了。一方面,花橋房價早已突破2萬元/平方米,相較嘉善、太倉等環滬區域沒有價格優勢;另一方面,到花橋置業的顧客九成都在來自上海,隨著蘇州、崑山的限購政策收緊,這些客戶正規購房的渠道已被鎖死。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為了解決樓市降溫導致的去化難問題,花橋各大項目花樣百出。一是降價促銷,最高折扣已突破九折;二是以「設備平臺、陽臺等可改為房間」作為賣點,以此吸引購房者;三是利用「包裝人才」繞過限購,主要為在滬工作的外地人拿到購房資格。
對此,8月13日,崑山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住建局、市監局等屬地政府部門將在崑山市範圍內聯合進行專項整治,主要針對捆綁銷售、價外加價、虛假宣傳等違規現象。
去化之難
為新樓盤開拓客源是李龍的主要任務,為此他一天就得打四五百個推銷電話。「現在市場不景氣,我們都會到上海接送客戶,現在大部分項目帶客費也沒有了,只有成交了才有提成,很多時候都在倒貼錢。」他訕訕地笑著說。
花橋樓市的遇冷也直接體現在去化之難。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綠地象嶼德馨嘉苑、天譽名邸、象嶼都城怡園、象嶼名俊豪庭等項目,發現大多早在2018年就已開盤,有些已經熬成現房,甚至有業主入住,仍未清盤。
位於花橋鎮綠地大道花園路交叉口的綠地象嶼德馨嘉苑,主要有85、95、115平方米三種戶型。
「我們這邊在清盤了,房源數量很少,價格也是全花橋優惠最大的。」置業顧問著重向記者推薦3號樓85平方米的一套「特價房」,他表示,該套房原本單價約2.37萬元,總價超過205萬元。「我們不整虛的,你滿足本科人才購房、3天付足30%首付、當天認購3個條件,這套房最低能優惠到18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綠地象嶼德馨嘉苑並未公示銷控表。儘管如此,記者在崑山市房產交易中心查詢到,該項目在2018年5月、8月、10月以及2019年3月先後四次拿到預售證,截至8月13日,共批准銷售套數1750套,已售套數僅為848套,去化還不到五成。
作為崑山地王項目,天譽名邸自然而然象徵著花橋品質和價格的「天花板」。 2016年7月,該地塊被拍下,樓面價為17480元/平方米,成交總價44.067億元,至今仍是崑山和花橋的雙料地王。
當時,業內普遍認為天譽名邸有望單價「破三」。2017年8月,該項目迎來首開,開盤均價僅為2.71萬/平方米。時至今日,天譽名邸共批准房源2582套,僅僅售出1398套,均價也降至2.5萬元/平方米。
開盤3個年頭,去化將將過半,天譽名邸也不得不「以價換量」。置業顧問告訴記者,項目為毛坯交付,現已基本完工,今年年底便可交付。「如果七天內付款,項目目前整體九七折,15層以上的高樓層還可額外再享受九七折優惠。」
以項目「樓王」17號樓的中間樓層為例,原價約2.66萬元/平方米,折扣單價僅約2.5萬元/平方米。業內人士分析稱,該地塊的保守建築成本在25480元/平米左右,「這種項目基本都是要虧的,2016年的決策沒有做對,現在只能慢慢買單」。
此外,位於花橋鎮金中路188號的象嶼都城怡園項目在九三折基礎上,還可免費贈送價值6萬元的軟裝;與上海市一路之隔的象嶼名俊豪庭也有九七折優惠。
多項目銷售稱可「贈送面積」
「這裡89平方米的戶型能做成小三房,因為我們有大約8平方米的贈送面積。原本得房率75%,在高層產品中已經算很高了,算上贈送面積,得房率甚至能達到80%。」象嶼名俊豪庭置業顧問林娜(化名)向記者滔滔不絕地講道。
在實體樣板間內,記者看到林娜所說的「贈送面積」,已經被打造成一個精緻的次臥。林娜表示,在交付時,這間「次臥」靠近門口有一堵牆,因為沒有承重作用業主裝修時可以自行敲除。「我們的房子都通過政府驗收了,不少客戶已經入住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政府會來查處。」
「這樣的贈送面積在花橋很常見,十個項目中七八個會有類似的做法,說白了就是偷面積。」李龍告訴記者,開發商之所以配置較大面積的贈送部分,歸根結底還在於目前花橋房價處於一個較高的位置,以此作為一種吸引購房者的手段。
正如李龍所說,記者走訪的5個花橋項目中,有4個項目存在類似情況,贈送面積在5~10平方米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象嶼都城怡園項目,65平方米的戶型竟能容納「兩室兩廳」,這其中究竟有何奧秘?
置業顧問告訴記者,北面的房間原本是設備平臺,是全贈送的,大約7平方米,裝修時可以在旁邊做一扇門。在樣板間中,記者注意到,所謂贈送的設備平臺位於主臥對面,並未安裝門,只有一面向內推開的小窗戶,內部則是簡單地鋪設了地板。
與記者所見所聞相反的是,象嶼地產方面表示,象嶼都城怡園為毛坯房交付,不論是銷售過程中展示的樣板房,還是實際交付的戶型,均未採用任何形式改造設備平臺。
「地王」項目天譽名邸也在這方面動足了腦筋。以86平方米的戶型為例,記者發現,戶型圖標註為設備平臺、休息區以及衣帽間、陽臺的兩部分,在樣板間「搖身一變」成為兩間臥室,地上則分別畫有一道橫線。置業顧問介紹,畫線處先交付時均是一堵牆,但後期可以敲除,「設備平臺是全贈送的,陽臺贈送一半面積,所以贈送面積共計9.45平方米,性價比非常高。」
崑山市住建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諸如將設備平臺改為房間的,我們認為涉及虛假宣傳,建議由市監局進行查處;如果業主在拆改過程中,涉嫌改變房屋規劃功能的,需要規劃局核實認定;若涉嫌改變房屋結構的,我們局的執法部門會聯合屬地執法部門上門查處。「對於銷售人員的說辭,我們在後續查處過程中也會嚴加規範。」
人才政策「灰色地帶」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號稱「最強地級市」的蘇州自然也不甘示弱,接連出臺人才新政。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月1日,蘇州人才落戶新政正式實施,對於人才落戶有詳細規定。比如,博士研究生、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年齡不超過55周歲;碩士研究生、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年齡不超過50周歲;本科學歷人員年齡不超過45周歲。
此外,具有大專學歷或國家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三級,年齡不超過35周歲,在崑山穩定就業並在申報單位連續繳納(不含補繳)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人員,在人事檔案轉入後也可申請辦理落戶。
7月20日,崑山市繼續放寬人才購房政策,此前針對本科及以上人才,社保繳滿1個月便可申請人才編碼買房,如今放寬至大專學歷。
記者調查卻發現,本為吸引人才的新政,成了應對限購的「突破口」。綠地象嶼德馨嘉苑、天譽名邸、象嶼都城怡園、象嶼名俊豪庭等項目的工作人員均宣稱,開發商與相關外包公司有合作,人才編碼費用2萬元,人才落戶則需1萬元。
一名專門做「辦證」生意的人士告訴記者,辦理人才編碼更為方便,只需提交身份證、畢業證、學信網電子備案表、手機號,一周便可辦好;落戶則需要調檔案,本人到場轉遷戶口,周期需兩個月左右。
天譽名邸工作人員還現場向記者展示剛剛「出爐」的10組人才編碼。「這些客戶基本都是上海的,我們合作的公司做人才編碼成功率至少有95%。就算學歷達不到大專要求,公司還會挑選三級職業技能證書也可以拿到編碼,這些考試很簡單包過的。」他說。
李龍認為,正是人才新政的出臺,讓花橋樓市有了復甦的跡象。目前,上海與崑山的社保還不聯網,所以這種利用人才政策繞過限購的方法才得到普及。「有消息說,明年上海與崑山的社保就將聯網,這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下半年的花橋購房需求。」
上述崑山市住建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據其了解,人社局對於人才編碼的審核也在逐步收緊,未來類似情況會越來越少。
「這種行為本質上就是打擦邊球。」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分析稱,利用人才編碼或是落戶去繞過限購、限貸的一些調控政策,本身就是為這樣的城市投機設立了一道門檻、一個窗口,涉及一些灰色地帶。一旦審核鎖緊,這種方式就走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