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一代文宗,也是後世公認的「詩王」,並且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往往看上去寫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細膩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精確的描繪,那都是令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從而也使得更加深入人心,這也正是白居易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我們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所獨有的韻味,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獨特,也是最能夠打動我們的一個地方。
其實中唐時期的也是人才濟濟,僅僅是這一時期便是誕生了無數偉大的詩人,除了白居易之外,還有韓愈、劉禹錫、柳宗元、賈島、張籍等等,那都是當時最著名的詩人,並且這些詩人都寫過了諸多經典的千古名篇,但是很顯然白居易在這眾多的詩人中,更具有個性,也更加有創新精神,他與元稹發起的「新樂府運動」,則是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創作,在這一點他比韓愈等人發起的」古文運動「,應當說是更具有創新精神,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那白居易的很多作品也是極為經典,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頻頻地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所以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小孩,那也是能夠背誦他的作品,所以只要提起他的作品,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譬如他的這首《秋夕》,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也是極為抒情,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通篇寫出了最唯美的秋色,裡面有雨風有雨,寫出來的秋色也最為令人感動。
《秋夕》唐代:白居易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
白居易的作品往往能夠直擊人心,並且看上去寫得很簡練,可是那一份細膩的情感,以及獨特的視角,還有真誠的描寫,也都是令他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這首《秋夕》雖然看上去寫得一般,可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其實這首詩充滿了一種獨特的美,以及詩人對於秋天最為細膩的描寫,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從而成為了一首難得的佳作,也令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
古人往往喜歡悲春傷秋,只要到了春天看到處處是繁花似錦,便是要生出許多的悲傷來,認為這些美好的事物,那也只不過是會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消失,然而到了秋天大地一片肅殺,則又是要生出傷秋的情緒來,這也正是古人們對於這兩個季節,最為直觀的感受,為此也是留下了諸多經典的名篇佳作。
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生動,也很是唯美,短短的兩句更是寫出了最獨特的秋色,」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每當到了秋天之後,夜裡便是會有風,而這夜風拂過,外面的樹上的葉子,便是會紛紛飄落,而這落下來的聲音,則是猶如下雨的聲音,讓人會誤以為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雨了?皎潔的月色照在地面上,更是猶如鋪上了一層霜,使得這大地更加的潔白,也令這深秋的月色更加的唯美。
第三四句則又是寫到了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詩更具有張力,」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正當是夜深人靜之時,想要去睡覺之時,於是不得不感嘆,這床上的塵埃誰願意為我拂去呢?最後這兩句寫得最是有趣,同時又有一股淡淡的憂愁之感 。
白居易一生寫過了無數經典的名篇,而且大部分的作品都深入人心,雖然這首《秋夕》,在他諸多的作品中,並不能算是一流的佳作,但也是一首難得的名篇,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最能夠讓人感受到詩人筆下那獨特的秋色,為此這樣的作品,那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