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愛西湖,前後寫了七首詩來讚美,《錢塘湖春行》最負盛名

2021-01-20 青橙閱讀

導讀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蘇杭二州,既有響亮的名聲,又有如仙境般的美景,這不得不感謝唐代詩人們熱情的讚美。

初唐時期,宋之問在《靈隱寺》中,這樣寫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詩人站在樓上遠眺壯美的日出,寺門正對著錢塘江潮,觀日出,看江潮一舉兩得,可謂優哉遊哉。此詩一出,使得靈隱寺的名聲、人氣倍增。

到了盛唐,孟浩然在《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中,霸氣的感嘆道「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面對洶湧的錢塘浪濤湧來,有如捲起了千萬堆皚皚白雪,讓觀潮的人無不感到寒氣的凜冽。這使得西湖又吸引大批粉絲。

在眾多的文人墨客裡,如果找一個人為西湖代言,當屬白居易。

一、樂天與西湖

白居易,生卒於公元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生於今河南新鄭。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同時登第的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魔」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大夫。

公元822年,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任內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績,所以他對西湖的愛,愛的深沉,愛的執著。因此他寫了大量關於西湖的詩作,如《西湖留別》、《湖上夜飲》、《湖亭晚歸》等七首精品詩作。今天就與大家一起分享,白居易對西湖讚美詩作中最負盛名的一首《錢塘湖春行》。

二、精解《錢塘湖春行》

杭州古時稱錢塘,而西湖則叫錢塘江,因此錢塘湖即西湖。位於我國浙江省杭州市西部,三面環山,繞行一周15公裡,是絕美的旅遊勝地。下面我們來欣賞《錢塘湖春行》。

詩曰: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首詩是公元824年,白居易時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提起西湖,想必你也會自然聯想到,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個千古名句吧!而讀了白樂天的這首詩,仿佛嬌柔含笑的西子的容顏就在眼前,配之樂天描寫自然天工的妙筆,使西湖顯得更加風光明媚、更加潤美迷人。

首聯寫在美好的春天,白居易前往西子湖畔踏青,諾大的西湖他卻獨愛著「孤山寺北賈亭西,」的方向。「孤山」,在西湖的中間,與其它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賈亭」也就是賈公亭。這樣,馬蹄向著孤山寺的北面,賈亭的西面飛馳而去。

行走間,馬背上的白居易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水面初平雲腳低」的開闊畫面。「雲腳」是指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要下雨或下雨初停時。湖水初長,水面才剛剛與湖面齊平,而遊蕩不定的浮雲,壓得很低很低,與水面像相連在一起一樣交相輝映。

頷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幾處」指幾個地方。「暖樹」指向陽的樹。「早鶯」指初春時早來的黃鸝。早春的黃鸝鳥爭先恐後地飛到向陽的樹枝上,沐浴在春光中一展嘹亮的歌喉。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俯視湖畔水邊,不知誰家從南方先飛回的燕子,正銜著春天的泥土搭建新窩。

頸聯寫,不止鳥兒,花花草草們也沒閒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亂花」指紛繁的花。「迷人眼」指使人眼花繚亂。岸邊五顏六色的花朵,漸漸把人的眼睛都迷住了,那些淺淺的青草,才剛剛能夠淹沒遊人的馬蹄。

尾聯寫,這麼多的美景,而白居易最情有獨鐘的則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行不足」百遊不厭。「白沙堤」指在孤山的東北面。這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最喜歡的是西湖的東面,那綠楊濃蔭中的白沙堤,這樣的美景令詩人餘興未消,也給讀者無盡的美的享受。

結語

這首詩短小精悍,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以「孤山」和「賈亭」為起點,開啟了一段山清水綠、鶯歌燕舞、花香草長的天堂之旅。

白居易用清新明麗的詩歌風格,既寫出濃鬱的春意,又寫出了自然之美給人的強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之中,詩中字裡行間流露著喜悅、輕鬆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清新的感受。

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評樂天詩語,見《滹南詩話》。

相關焦點

  • 【錢塘湖春行】錢塘湖春行原文_錢塘湖春行賞析_白居易的詩_親子...
    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行不足:百遊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陰。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 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 唐詩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胡婷婷唱古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七言律詩 愛上古詩: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小帆課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趙志昊~白居易 · 錢塘湖春行 01
  •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鑑賞:這首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約創作於長慶三年(823),時年白居易五十二歲。本詩的創作背景是詩人春天去西湖遊歷。詩中抓住一些富有典型特徵的細節,如雲雨、湖水、動植物等,形象生動地展示出西湖初春的美景,成為歷代詠春作品中的佳作。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開篇四句由湖上春色寫起。詩人先點明環境,然後才開始描寫春景。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卒於公元846年。是唐朝時期的高產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流傳很廣。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詩中將剛剛進入春季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讓人流連忘返。對環境和季節的把握,用詞非常精準,細緻入微。
  • 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講解 專家 | 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紹白居易的一篇作品七言律詩《錢塘湖春行》。
  • 詩詞朗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兩聯細緻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
  • 品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是詩也是遊記,野趣橫生心嚮往
    今天小琦和大夥鑑賞的詩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唐詩《錢塘湖春行》,作者是白居易。 白居易,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有「詩魔」「詩王」的雅稱。小琦覺得,白居易是個很不容易的詩人,他生長的年代正是盛唐剛剛過去的那段歲月。
  • 早春讀《錢塘湖春行》
    苗苗媽媽考慮配合這個時節、這樣心情,本周選了白居易這首《錢塘湖春行》,這首非常好理解,我在陪苗苗讀的時候,基本不用怎麼釋義,她都能理解。先把這首詩摘錄下來: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寫景詩: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鑑賞: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
  • 亂花漸欲迷人眼,最美春景春無限: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足見詩人在鍛鍊字句上所下的功夫,讀者從這首《錢塘湖春行》可窺一斑。賦詩填詞寫春景,不難,但寫春行,卻不是輕而易舉,寫不好就會有「春」無「行」,流於一般詩作,且看白居易如何遣詞用字。詩的第一句點出錢塘湖,第二句點出春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寫的是春天常見的景色。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賞析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錢塘湖春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 白居易的詩: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作品賞析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 唐詩|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遊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注釋】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西湖春光令人叫絕!
    《錢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錢塘湖是西湖的別稱。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一首描寫西湖頗負盛名的詩作。主要通過對西湖旖旎春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春天的西湖有多美?借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欣賞下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創作背景長慶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剌史,寶曆元年三月他又出任蘇州剌史,所以這首詩應當寫於長慶二年和寶曆元年之間,大約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詩人早春出行,看著錢塘湖的湖水和湖畔的樹木、燕子、白沙堤,不禁喜上心頭,有感而作。
  • 品《錢塘湖春行》解讀賞析,感悟不一樣的西湖春色美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出自《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詩文的意思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幾隻春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 新現世拍賣的《永樂大典》證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不是原版
    在這部分內容中,引錄了白居易的一首名詩《錢塘湖春行》,而引錄部分與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白詩有多處不同,這也證明,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這首詩是不是原版,而是在歷史上經人改編的。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引錄的白詩。湖上春行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曙,誰家新燕啄春泥。
  • 錢塘湖春行:古代網紅打卡聖地,白居易爭當代言人
    而且呢,他也飽覽了西湖的山光水色,寫下了許多關於西湖美景的詩篇,這其中比較出名的一首啊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錢塘湖春行》。首聯緊扣著主題「湖水」來寫。詩人行走在湖邊,聽著鳥鳴,賞著鮮花,不禁感嘆道:「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這是這首詩的尾聯。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七年級上冊「錢塘湖春行」倒背如流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繪圖必看》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首詩:【《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讀完課文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背景是湖邊。
  • 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千年之後再讀,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錢塘湖春行》,去重溫千年之前文人的情懷和智慧,感受它所帶來的詩歌魅力。「錢塘湖」,即今天的杭州西湖。顧名思義,這首詩也就是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作為一首寫景抒情詩,它主要通過對早春西湖的風光描繪,表達了白居易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光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