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020-12-20 騰訊網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

【誦讀】

誦讀專家:宋懷強(上海戲劇學院播音主持系主任)

【書寫】

書寫專家:王宜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講解】

講解專家: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錢塘湖春行》講解

專家 | 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今天由我向大家介紹白居易的一篇作品七言律詩《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是作者任杭州刺史的時候寫的。先來看標題《錢塘湖春行》,「錢塘湖」就是西湖,這正是早春的天氣,作者在西湖邊上信馬遊春,悠然自得,用舒展的筆觸藝術地記錄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使讀者感到盎然的春意撲面而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前兩句點題,作者站在孤山這個制高點上,鳥瞰西湖的全景。孤山在西湖的後湖和外湖之間。峰巒聳立,上面有座孤山寺是遊覽的勝地。「賈亭」又稱賈公亭,是以前的一位杭州刺史賈全建造的,也是一處名勝。「水面初平」寫春水新漲,幾乎要和堤岸齊平了,而藍天上重重疊疊的白雲,倒映在水中,水天相接,雲腳反而顯得更低了。七律有八句,每兩句稱為一聯,分別是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剛才那第一第二句叫首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三第四句頷聯。這一聯寫了兩個小生命——鶯和燕。鶯是「早鶯」,燕是「新燕」,一個是稚嫩的雛鳥,一個是歸來的候鳥,都在傳遞著春天的信息,它們都在忙碌著,或者攀枝欲詠,或者啄泥築巢,都顯示了青春的活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接下來第三聯頸聯中描寫的對象由動物轉向了植物花草,花和草雖然不像鶯和燕那麼富有活力,但是一個「亂」字寫出了春花初綻、來日方長。一個「淺」字道出了春草初長,不可限量,都顯示了它們的生命力。更精彩的是詩人把遊人也融進了畫面,「迷人眼」、「沒馬蹄」,不僅令人欣喜,而且讓我們也切身體會到了欣欣向榮的新意。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尾聯這最後兩句由物又回到了景,描繪了楊樹綠蔭的演繹下的白沙堤。這座堤位於湖東,最適合遊人漫步,所以使詩人按捺不住地抒發了最為喜愛的感情。附帶說一下,不少人認為白堤是白居易興建的,可是你看這首詩,它是作者初到杭州不久寫的,裡面明明白白地寫著「白沙堤」,可見在他之前早就有了,所以我們再也不能因為對白居易的愛戴而以「白公堤」來替代白沙堤了。

這首詩寫作上有何特點?

這是一首寫景詩,除了地點以外不用一處典故,全是白描。在寫作上我覺得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一點是它的結構和思路,安排得嚴密細緻、完整周到,但是又順暢自然,一氣呵成。視野是先從孤山寫起,登高鳥瞰湖水,全景非常開闊,接著通過鶯燕花草這四處典型的景物,如同一個個特寫的鏡頭展現出豐富多彩的畫面,最後以抒情的感嘆把筆觸歸到了白沙堤,落到了還不曾汐止的遊程之上。這樣由點到面,再由面到點,中間的轉換不顯痕跡,而「初平」「幾處」「漸欲」「才能」「最愛」一系列詞語成了貫穿全詩的一條線索,實在是十分巧妙的。

另外一個特點,是它的描寫和刻畫稱得上畫龍點睛,尤其是作為全詩關鍵和核心的中間兩聯,借四樣景物從動態中把初春大自然的活力清晰明快地寫了出來。鶯是「早鶯」,燕是「新燕」,花用「亂」來形容,草以「淺」來修飾,足以體現詩人鍊字的功力,而「暖樹」和「春泥」又巧妙地渲染出春季事物的溫和意境,直到「迷人眼」和「沒馬蹄」這兩個細節,他捕捉到了,不僅反映了詩人眼光的敏銳,更把景和人聯繫了起來,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馬茂源先生對這首詩曾經評價說,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於窮形盡象的工致刻畫,而在於集景寓情,寫出了融合駘蕩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

【往期精彩】

相關焦點

  • 【錢塘湖春行】錢塘湖春行原文_錢塘湖春行賞析_白居易的詩_親子...
    錢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 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錢塘湖春行的詩意/錢塘湖春行的意思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剛同河堤平行,雲氣低低地縈繞在水上。
  • 唐詩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胡婷婷唱古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七言律詩·錢塘湖春行 小帆課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趙志昊~白居易 · 錢塘湖春行 01 散譯
  •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鑑賞:這首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約創作於長慶三年(823),時年白居易五十二歲。本詩的創作背景是詩人春天去西湖遊歷。詩中抓住一些富有典型特徵的細節,如雲雨、湖水、動植物等,形象生動地展示出西湖初春的美景,成為歷代詠春作品中的佳作。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開篇四句由湖上春色寫起。詩人先點明環境,然後才開始描寫春景。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卒於公元846年。是唐朝時期的高產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流傳很廣。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詩中將剛剛進入春季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讓人流連忘返。對環境和季節的把握,用詞非常精準,細緻入微。
  • 亂花漸欲迷人眼,最美春景春無限: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足見詩人在鍛鍊字句上所下的功夫,讀者從這首《錢塘湖春行》可窺一斑。賦詩填詞寫春景,不難,但寫春行,卻不是輕而易舉,寫不好就會有「春」無「行」,流於一般詩作,且看白居易如何遣詞用字。詩的第一句點出錢塘湖,第二句點出春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寫的是春天常見的景色。
  • 新現世拍賣的《永樂大典》證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不是原版
    我關注這個新聞,倒不是出於對收藏的愛好,主要還是《永樂大典》 本身就容易引起人的關注,更別說這次出現的《永樂大典》還從未曾現世,這也意味著這部書籍將會更加完整,這對我們中華文化,無益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永樂大典》是永樂大帝朱棣命令編成的一部大型類書。所謂類書,是我國古代產生的一種大型資料彙編性質的書籍樣式,分門別類安排輯錄內容,可稱作中國古代版的百科全書。
  • 唐詩|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注釋】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
  • 白居易的詩: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作品賞析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 錢塘湖春行:古代網紅打卡聖地,白居易爭當代言人
    美麗的錢塘湖以它的湖光山色和它特有的文化魅力,讓歷代文人墨客爭先恐後地前來打卡留念,因此呢也留下了很多的名篇和典籍。在杭州任職的六百多天裡,白居易不僅帶領民眾築建堤壩,開鑿水井,造福一方百姓。而且呢,他也飽覽了西湖的山光水色,寫下了許多關於西湖美景的詩篇,這其中比較出名的一首啊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錢塘湖春行》。
  • 錢塘湖春行知識點及常見試題
    錢塘湖春行作為高考語文常考古詩,考生必須要有深刻的記憶,為了讓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內容,今兒本欄目小編就為考生整理出了錢塘湖春行知識點以及錢塘湖春行常見試題,有些這些備考資料考生就可以開始輕鬆複習啦!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品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是詩也是遊記,野趣橫生心嚮往
    今天小琦和大夥鑑賞的詩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唐詩《錢塘湖春行》,作者是白居易。 白居易,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有「詩魔」「詩王」的雅稱。小琦覺得,白居易是個很不容易的詩人,他生長的年代正是盛唐剛剛過去的那段歲月。
  •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英譯文也可感受春天的氣息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英譯 馮宏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寫景詩: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鑑賞: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
  • 早春讀《錢塘湖春行》
    苗苗媽媽考慮配合這個時節、這樣心情,本周選了白居易這首《錢塘湖春行》,這首非常好理解,我在陪苗苗讀的時候,基本不用怎麼釋義,她都能理解。先把這首詩摘錄下來: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中國詩詞大會,描寫春天,《長歌行》和《錢塘湖春行》,最美麗
    然而最為人們所推崇詩篇有漢樂府的《長歌行》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在這裡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兩首詩的美麗。《長歌行》【作者】漢樂府【朝代】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早讀14:高考背誦:《觀刈麥》《錢塘湖春行》《雁門太守行》
    5.白居易《觀刈麥》中,詩人面對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而深深自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①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借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欣賞下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詩人簡介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賞析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錢塘湖春行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 白居易最愛西湖,前後寫了七首詩來讚美,《錢塘湖春行》最負盛名
    在眾多的文人墨客裡,如果找一個人為西湖代言,當屬白居易。一、樂天與西湖白居易,生卒於公元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生於今河南新鄭。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同時登第的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魔」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大夫。
  • 描寫春天的詩篇,《惠崇春江曉景》和《錢塘湖春行》,千年傳頌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寫的《惠崇春江晚景》是描寫春天最為經典的詩篇。惠崇是何許人呢?他是福建建陽僧人,有名的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這首詩是作者元豐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時江邊情景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