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感情膠囊小編和大家分享了十月身邊朋友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看到的三大謠言:(具體見文末連結)
網傳的碰號軟體能夠破譯你的微信帳號和銀行卡密碼(失實報導)市面上的糖裡添加了石灰(失實報導)食鹽裡面添加了有毒物質:亞鐵氰化鉀(失實報導)今天小編和大家繼續分享十月份在微信朋友圈和群裡「流行」的十大謠言
四:「李詠老師去世」視頻是病毒,千萬不能打開
逝者已去,留給我們的本應該是悲痛與惋惜,但是現實中卻有很多人依然利用逝者的信息進行著消費。我的父親是李詠老師的鐵粉,李詠老師的每一檔節目老爸都會收看,對於李詠老師的離開也是非常難過,這幾天時常感嘆命運弄人。但是就在老爸格外關注李詠老師消息的時候,我老爸在眾多的各種各樣的微信群裡(現在的微信群實在又亂又雜)看到了一條令他疑惑的消息,隨後他轉發給了我。
這則消息裡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群裡的各位朋友注意力,看到有關「李詠老師去世」的視頻,都不要打開,千萬別點進去觀看,裡面是病毒。特別是手機上有支付寶的人,有人已經被盜錢了,並且相關單位已經發了通知,大家都動手轉到自己的每個群裡,讓更多的人都看到,千萬別上當,別給騙子一絲機會。
乍一看,我還在想大家的防騙意識好像提高了不少,但是這辨別謠言的能力還是需要慢慢進步啊。像這樣的謠言想必大家也見過很多比如:「微信紅包圖片是病毒」、「新版人民幣視頻是病毒」、「樸槿惠去世視頻是病毒」等等。此類謠言一般喜歡假借各種文件名稱名義,例如「xx通知」告知用戶不要打開,否則會中毒,或者告訴用戶會導致帳戶財產損失,這是藉助有關文件通知名義來傳播不實信息的虛假「文件」,其目的在於誇大渲染網絡環境安全問題,引起大家的恐慌。
對於這類「文件」大家大可以放心,像謠言者所說的那樣隨隨便便打開個圖片或者視頻就會被盜帳號密碼錢財?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還是那句話,大家應該相信騰訊、阿里等大公司的科技技術。
五:在身份證上貼創可貼就能防止消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網吧的經歷,去過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在網吧開戶需要刷一下身份證。當然在其他很多場合也有刷身份證的情況,比如車站、銀行等等。想必大家也都會在自己的身份證外面套一個卡套,你為什麼會套卡套呢?我問了好幾個朋友,他們告訴我是為了防止消磁,當然也有人是為了保持乾淨(小仙女)。這就讓我想起了國慶長假期間微信上瘋傳的一則信息:「身份證消磁了,沒法買票?這一招教你如何防止身份證消磁」。
是不是忍不住想看看,小編來告訴你,這個小妙招就是:找到你的身份證的晶片位置,也就是你的身份證的右下角的長方形印子,然後找一個創可貼,將創可貼的中間藥棉處對著晶片貼住,這樣就可以防止身份證消磁了。
是不是覺得很有道理?我的很多同學都相信了(手動哭臉),真是知識都白學了。事實是怎樣的呢?跟著小編慢慢學習一下這些知識吧!
身份證其實本身就沒有磁性的(驚不驚奇),所以根本不存在消磁這麼一說,我們現在使用的二代身份證是晶片卡,不是磁性卡,而且是「非接觸式IC卡」的晶片結構。這種卡由IC晶片、感應天線組成,組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晶片及天線無任何外漏部分。
這種卡片的工作原理是:在卡片靠近讀寫器表面一定距離(通常5-10釐米)時,會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說白了就是,身份證是靠電磁波工作的,跟磁場沒有半毛錢關係。況且就算有磁性的卡片,創可貼貼上去也不能夠防止消磁。
大家可以買漂亮的卡套,但千萬不要聽信謠言買所謂的可以防止身份證消磁的不划算的虛假卡片。
最後在這裡提醒大家想要能夠分辨生活中的謠言,識別生活中的騙子,避開生活中的大坑,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努力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不是嗎?
當然想要儘快學習一些生活防騙避坑闢謠知識,最直接的辦法就只關注膠囊生活哦!小編會結合生活實例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指南。
對了,創可貼不可以防止消磁但是可以保護你受傷的小傷口哦!讓小編做大家的保護使者,一起讓騙子大坑謠言無處可躲。
今日話題:你的身份證有「消磁」經歷嗎?
十月朋友圈微信群「流行」的十大謠言,快來看看你被哪條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