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無敗績的名將李牧,比起戰神白起,誰更厲害?

2020-12-26 歷史老講堂

一生無敗績的名將李牧,比起戰神白起,誰更厲害?

文/歷史老講堂

最近筆者偶然重新看了一遍《尋秦記》,重新認識一代古代名將李牧。在筆者的腦海裡,白起和李牧都是一生無敗績的名將,白起外號戰神,屠夫,一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李牧就不同,其早期在北方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接著又乘勝滅簷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遠遠逃走。其後十多年,趙國北邊穩固,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的城邑。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漢武帝以傾國之力都不能辦到的事給李將軍給辦到了!

李牧

李牧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史記中是作為趙國鎮守北邊的優秀將領開始介紹的,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講這位運動戰鼻祖——李牧。

筆者查閱大量歷史資料,李牧,生年不詳,據推算當生於趙武靈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以抵禦強秦為主,曾兩次大破秦軍。趙國北邊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年,趙武靈王時期,下令國中推行「胡服騎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軍事力量逐漸強大,屢敗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時期,匈奴各部落軍事力量逐步恢復強大起來,並不斷騷擾趙國北部邊境,趙惠文王便派李牧帶兵獨當北部戍邊之責。

筆者查閱歷史資料發現,趙武靈王時雖築了長城抵禦匈奴,但趙國還常常遭到匈奴的入侵,搶掠去不少人員和財務。趙孝成王時,派李牧為將,鎮守北邊,帥府駐在代雁門郡。抗擊匈奴的鬥爭中,李牧即表現了其傑出的軍事才能,為了有利於戰備,李牧首先爭取到趙王同意,自己有權根據需要設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賦稅收也全部歸帥府,用作軍事開支。筆者核實資料發現,針對趙軍和匈奴軍的特點,李牧深思熟慮後採取了系列的軍事經濟措施。他將邊防線的烽火臺加以完善,派精兵嚴加守衛,同時增加情報偵察人員,完善情報網,及早預警。在這一點上,當今的新羅馬帝國很有心得,效仿得卓有成就。

但是,趙王聽說李牧仍然一味防守,認為他膽怯無能,滅了自已威風,很生氣,立即將李牧召回,派另外一員將領來替代。新將領一到任,每逢匈奴入侵,即下令軍隊出戰,幾次都失利,人員傷亡很大,而且邊境不安,百姓沒有辦法耕種和放牧。趙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請李牧復職,李牧閉門不出,堅稱有病,不肯就任。趙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強令李牧出山。李牧對趙王說:「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趙王只好答應了。

筆者深入探究注意到,李牧大敗匈奴之後,又趁勝利之勢收拾了在趙北部的匈奴屬國,滅襜襤、破東胡,收降林胡,迫使單于向遙遠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憂患。在這次取得輝煌勝利的戰役以後,懾於趙軍之威,過了十幾年,匈奴兵還不敢來入侵趙的邊境。李牧也因此成為繼廉頗、趙奢之後趙國的最重要的將領。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併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趙奢等人在政治軍事鬥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李牧到朝中任職,筆者核實資料發現,約在前246年以後,他曾因國事需要調回朝中,以相國身份出使秦國,訂立盟約,使秦國歸還了趙國之質子。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繼位。悼襄王元年(前244),讓樂乘代替廉頗大將軍之職位,廉頗一怒之下,領軍攻擊樂乘,樂乘逃走,廉頗也就帶領自己部下,投奔魏國去了。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李牧成為朝中重臣。

令筆者覺得惋惜的是,李牧這位縱橫沙場的名將最終死在了他所誓死保衛的祖國君臣的手中,其無辜被害,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以致司馬遷義憤地罵趙王遷「其母倡也」。趙國是戰國後期的第二軍事強國,被秦國滅亡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用人不信,自毀長城」。筆者核實資料發現,前有趙孝成王在長平之役中以趙括代廉頗,造成長平慘敗,趙軍死45萬人,元氣大傷;繼之悼襄王以樂乘代廉頗,迫使廉頗奔魏投楚,失去良將;後又有趙王遷冤殺李牧,招致趙國最後的滅亡。

戰神白起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最傑出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如果不殺李牧,秦趙還得比一下高低。筆者核實資料發現,戰國時期各國的將領的作戰對象基本都是各諸侯國之軍隊,亦即是民族內戰,與他們不同是,李牧前半生的主要作戰對象是民族外敵,且在與野蠻外族徵戰中,以最精彩輝煌的方式實現了勝利。因此,李牧有理由獲得後世更多的尊敬。

筆者認為,史記是本文學性好的紀事史,卻不是一本好的編年史,太史公在書史時,是以他的視角選取材料和故事的,使得我們常常難以得到許多具體事件的詳貌,在兩千多年時間長河中基本散佚的原始典籍後,只能遺憾地留下難以彌補的空缺。

可以說李牧所處的環境和壓力要比白起惡劣多,李牧相比白起更勝一籌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戰國戰神,白起和李牧誰更厲害一些?
    他們兩個人都是戰國時期打仗非常厲害的將領,那麼白起和李牧,他們兩個人相比,誰更厲害一些呢?李牧在歷史上的評價是非常高的,一直都受到百姓和士兵們的愛戴和擁護,有著非常高的威望,不是那種一提起來就害怕的威望,在那麼多次的戰役中,他基本上都是打贏了,還將對方打的傷亡慘重,軍事才能非常的棒,指揮能力更是突出,後人都叫他是戰神。
  • 殺神白起一生戰無敗績:徵戰數十年斬六國100萬大軍,攻城70座
    白起,今陝西眉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又稱公孫起,號稱「人屠」,為秦昭襄王徵戰各國,一生殲敵無數,攻破城池70多座,他常常以少剩多,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
  • 古代打仗最厲害5大名將,白起墊底,第一無人不服
    在古代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王朝不斷的更替,尤其是王朝末期的亂世,戰爭接連不斷,猛將如雲,名將輩出。但是要論最能打仗的名將,還是下面這5位,白起只能墊底,第一毫無爭議,無人不服。
  •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到底有多強?
    武安君何意即「武可安邦定國」之意,在戰國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不止白起一人被封為武安君,在趙國也有一人被封為武安君,他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李牧和白起同為武安君,雖然李牧的戰功和名氣不如白起,但是李牧的統兵能力絕不亞於白起。為什麼說李牧統兵能力不亞於白起呢?白起名動天下的戰役是伊闕之戰和長平之戰。
  • 真實的李牧:兩次擊敗王翦,情商卻低得可憐,遠無大秦賦中有心機
    真實的李牧:兩次擊敗王翦,情商卻低得可憐,遠無大秦賦中有心機有不少人喜歡《大秦賦》裡的王翦,每當王翦一出場,便給人莫名的安全感,甚至有人提議讓王翦的演員飾演嬴政。真實的王翦也是大秦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將,深得嬴政器重,為大秦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不過王翦也有敗績,而且兩次都在敗在同一人手中,這個人就是李牧。
  • 戰國第一名將,一生未嘗敗績,殺敵超過百萬,最後卻以悲劇收場
    戰國時期綿延兩百多年,在這兩百多年裡,出現了很多名垂千古的名將,他們雖然各為其主,卻都打出了讓後人敬仰的經典戰役,為自己效力的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不過這些名將們或多或少都遭受過一些失敗,畢竟人有失策馬有失蹄,誰能說能做到一生未嘗敗績呢?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名將還真就做到了。這位名將一生徵戰沙場三十餘載,經歷大小戰役七十餘場,未嘗一次敗績。
  • 蒙恬和白起是什麼關係誰最牛 看完這些就知誰厲害
    最近不少網友問小編蒙恬和白起是什麼關係?蒙恬和白起誰比較厲害?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些問題。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
  • 史上最全能的戰神李牧!李牧大敗秦軍的肥之戰!
    李牧是戰國後期趙國人,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人是白起、王翦、廉頗。兩個秦國,兩個趙國。其他三人的故事廣為人知,白起是「人屠」,長平一戰殺掉趙國45萬人;王翦幾乎一人滅六國;廉頗小學都學過,跟藺相如「將相和」,傳為千古佳話。
  • 老師不會告訴你,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並不是那個時代最牛的武將
    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廉頗,李牧。這四人都是戰國後期的名將。其中白起堪稱一代殺神,一生戎馬,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歷經大小七十餘戰,從無敗績,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 《三國志14》李牧厲害嗎?古武將李牧特性與五維數據介紹
    18183首頁 三國志14 《三國志14》李牧厲害嗎?古武將李牧特性與五維數據介紹 《三國志14》李牧厲害嗎?
  • 將軍最大的榮耀莫過於馬革裹屍,為國捐軀:這10大名將死的憋屈
    李廣一生皆在邊關戍敵,與匈奴七十餘戰,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常常以少勝多,致匈奴人聞名喪膽,稱之為「飛將軍」。匈奴聞其名則遠而避之,不敢與其相戰。然而,這位戰功卓著、倍受士卒愛戴的名將,卻一生坎坷,終身未得封侯。最後因隨衛青伐匈奴時迷失道路,被逼自刎。
  • 趙國有四大名將鎮守,能力絲毫不遜於白起、王翦,為何還會被滅國
    戰國時期,各諸侯間紛爭不斷,在長期的戰爭中,誕生出了不少名將,秦國最有名的有白起、王翦、王賁、蒙驁、蒙恬、李信等等,但是作為在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超級軍事強國——趙國,能力上也是絲毫不弱,戰國四大名將,就是被秦國和趙國對半分了。
  • 【曉木曰兮歷史系】天下第一軍神 人屠 武安君 ——『白起』!
    這就是白起的成績單,不包括那些零零散散的小戰役。蕩平東進之路之敵,打破魏韓之鎖鏈;南天一霸楚國退出歷史舞臺;最後一個強國趙國國內生力軍基本上付之一炬。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戰役規模最大的合圍殲擊戰之先例。白起終其一生七十餘戰,無一敗績!
  • 《羋月傳》狼孩白起:戰神or殺神,70餘戰詮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個被羋月救的男孩就是日後秦國的戰神白起,羋月作為羋姝的陪嫁進入秦國,半路卻被義渠王翟驪所俘,而在被俘虜期間,在義渠的營地,羋月救下了一個偷羊的小男孩,並帶回了自己的帳篷,了解到這個小孩從小就長在狼堆裡,就給他取了個名字——小狼。
  • 連下齊國七十城的樂毅,為什麼不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爭霸和兼併戰爭,為名將的登場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其中,就白起、廉頗、李牧、王翦這四位將領,就被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大名將」。不過,對於連下齊國七十城的樂毅,卻沒有躋身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這是為什麼呢?
  • 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李牧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當時趙國最後的依靠。公元前234年,秦軍來犯,趙將扈輒不敵,趙軍被全殲10萬。李牧臨危受命從匈奴防線調往抗秦一線。當時秦軍連戰連勝,士氣極盛,李牧到任後,深溝高壘堅守著,挫其銳氣。
  • 廉頗敗給郭開,李牧敗給韓倉,嶽飛敗給秦檜,為何名將鬥不過奸臣
    廉頗、李牧和嶽飛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戰國七雄中,屬趙國最讓秦國頭疼,原因就在於趙國擁有廉頗和李牧兩大名將,足以匹敵白起和和王翦,因為這兩個人的存在,秦在攻打趙國的過程中屢遭挫折,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嶽飛則是南宋最重要的抗金將領,其戰績在「中興四將」中名列榜首。
  • 中國史上最強武將是誰?中國網友選出的前5名,引日本網友瘋狂吐槽
    我相信在三國裡比關羽厲害的不只有我們熟知的那幾個,所以這種排名也就是好玩。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有的人真的一生也就一次小戰鬥,到底有多厲害,只有賞識他的明主賢臣知道。時代沒有給他們發揮的空間,畢竟戰爭不是什麼好事。
  • 縱觀五千年歷史,誰才是泱泱大國的真正「戰神」?第一實至名歸
    縱觀五千年歷史,誰才是泱泱大國的真正「戰神」?第一實至名歸! 白起 第七位:白起 白起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之一,他驍勇善戰,用兵如神,一生徵戰六國,縱橫沙場三十餘年
  • 中國古代前二十名將排名 誰才是你心中的戰神?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名將眾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詳的。那麼在排名上誰更勝一籌呢?我們在這裡揭曉答案。好男兒誰沒英雄夢呢?血戰沙場,馬革裹屍,為國為民,保家戍土!一起來看看,那些叱吒疆場的歷代英雄吧!20、韋睿南朝梁著名武將,世人稱之「韋虎」,太祖說他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