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李牧

2020-12-24 小趙看歷史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 。

李牧畫像

抗擊匈奴,一戰成名

李牧早年是趙國北部邊境的良將,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一開始李牧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匈奴一來就把所有的牲畜、財產和百姓集中到堅城壁壘中,像這樣過了好幾年,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匈奴卻認為李牧是膽小,從而造成他「怯戰」的假象。趙王也因他的「怯戰」而心生不滿,臨陣換將。結果換上去的大將貿然出擊,大敗而歸。

趙王不得已又重新啟用李牧。李牧再次就任後,厚積薄發,忍辱負重。在準備武裝了1萬3千精銳騎兵、5萬步兵、10萬裝備強弓硬弩的弓弩手、1300輛戰車後,並且邊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賞賜可是無用武之地,鬥志昂揚都願意打一仗。李牧覺得戰機成熟了,李牧採取誘敵深入,合圍包抄的戰術,並佔據有利位置,最終全殲10萬來犯的匈奴騎兵。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于逃跑。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真可謂「一戰封神」。

連卻秦軍

長平之戰以後,趙國精銳盡失。公元前244年,趙王讓樂乘代替廉頗大將軍之職位,廉頗一怒之下,領軍攻擊樂乘,樂乘逃走,廉頗也就帶領自己部下,投奔魏國去了。當時,趙奢、藺相如已死,李牧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當時趙國最後的依靠。

公元前234年,秦軍來犯,趙將扈輒不敵,趙軍被全殲10萬。李牧臨危受命從匈奴防線調往抗秦一線。當時秦軍連戰連勝,士氣極盛,李牧到任後,深溝高壘堅守著,挫其銳氣。秦軍大將桓齮也是知兵之人,他知道長期消耗對遠徵的秦軍不利,於是就率軍攻打肥下,想對趙軍來個圍城打援。而李牧採用攻其必救斷其後路的策略,在秦軍主力去肥下後,李牧集中兵力襲擊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的秦軍及輜重。桓齮回救大營的時候,李牧設置伏兵,大破秦軍。此戰稱為肥之戰,是典型圍殲戰的範例,李牧因此功被封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軍再次攻打趙國時,秦軍選擇兵分兩路:一路由鄴北上,準備渡漳水向邯鄲進迫,襲擾邯鄲;主力由上黨出井陘,企圖拊邯鄲之背。李牧迅速分析形勢,南守北攻,各個擊破,擊退了秦軍,同時南距韓、魏。

尋秦記電視劇中李牧劇照

慘遭冤殺

公元前229年,由於趙國先後發生了大地震和饑荒,民心動亂。於是秦國再次調集幾十萬大軍,傾國而至。李牧再次率軍與秦軍對峙。這次秦軍統帥是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王翦,王翦深知李牧極為棘手,於是秦國買通趙國奸臣郭開,散布謠言說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趙王聽到謠言不加查證就派人取代李牧,還暗中布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秦國兵臨城下,只過了三個月,趙國便滅亡了。

秦滅六國圖

評價

武安君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後人扼腕嘆恨。

宋人徐均有一首詩是這樣評價李牧的:

良將身亡趙亦亡,百年遺恨一馮唐。

當時不受讒臣間,呂政何由返故鄉。

我是小趙看歷史,各位朋友戰國四大名將,你們是如何排名的?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到底有多強?
    武安君何意即「武可安邦定國」之意,在戰國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不止白起一人被封為武安君,在趙國也有一人被封為武安君,他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李牧和白起同為武安君,雖然李牧的戰功和名氣不如白起,但是李牧的統兵能力絕不亞於白起。為什麼說李牧統兵能力不亞於白起呢?白起名動天下的戰役是伊闕之戰和長平之戰。
  • 《大秦賦》之趙國名將:李牧、龐煖、廉頗都是什麼結局?
    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李牧、龐煖、廉頗,可謂《大秦賦》中的趙國三大名將。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李牧、龐煖、廉頗都是什麼結局呢?一、廉頗廉頗(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頗,字洪野,中山郡苦陘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人。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 連下齊國七十城的樂毅,為什麼不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爭霸和兼併戰爭,為名將的登場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其中,就白起、廉頗、李牧、王翦這四位將領,就被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大名將」。不過,對於連下齊國七十城的樂毅,卻沒有躋身戰國四大名將之一,這是為什麼呢?
  • 連下齊國七十城的樂毅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戰國時期,是一個諸侯混戰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百家爭鳴,人才薈萃,形成了一種又一種學派,也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名臣良將。其中戰國四大名將無疑是當時最耀眼的幾位,他們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那麼,問題來了,這幾位能夠入選戰國四大名將們可以理解,那麼為什麼有些武將也很強大,卻無法入選戰國四大名將呢?比如說樂毅,吳起。這是不是就說明樂毅等人不如戰國四大名將了呢?戰國四大名將的由來戰國四大名將出自於《千字文》。《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 以弱勝強,幾乎滅掉齊國的樂毅,為何沒有位列「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這是一個大爭之世,在這樣的「時勢」之下,湧現出了一批「英雄」,他們又在這個大爭之世中攪動風雲,形成了新的「時勢」。我們今天要說的便就是這其中的一位「英雄」——樂毅。一提起樂毅,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那場直接改變戰國歷史走向的「樂毅伐齊」。
  • 老師不會告訴你,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並不是那個時代最牛的武將
    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廉頗,李牧。這四人都是戰國後期的名將。從上面的介紹看得出來,所謂的戰國四大名將,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但是,戰國紛爭數百年,名將如雲,戰績實力不輸這四人的大有人在。比如率領五國聯軍伐齊的樂毅,魏國名將吳起,齊國柱石田單,甚至趙國大將趙奢,也就是趙括的父親。
  • 起剪頗牧良莠不齊,戰國四大名將難以服人,只是文人自以為是而已
    在很多中國人印象中,戰國時代的名將非「起剪頗牧」四人莫屬,並將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他們分別是秦將白起和王翦,趙將廉頗和李牧。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現在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共識。然而我們翻閱戰國時候的歷史,卻發現這四人雖然在那個時代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不足以稱為所謂的四大名將。以戰國將領的軍事水平而論,有好幾位將領都不在此四人之下。
  • 一生無敗績的名將李牧,比起戰神白起,誰更厲害?
    在筆者的腦海裡,白起和李牧都是一生無敗績的名將,白起外號戰神,屠夫,一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李牧就不同,其早期在北方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接著又乘勝滅簷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遠遠逃走。其後十多年,趙國北邊穩固,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的城邑。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漢武帝以傾國之力都不能辦到的事給李將軍給辦到了!
  • 史上最全能的戰神李牧!李牧大敗秦軍的肥之戰!
    李牧是戰國後期趙國人,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他三人是白起、王翦、廉頗。兩個秦國,兩個趙國。其他三人的故事廣為人知,白起是「人屠」,長平一戰殺掉趙國45萬人;王翦幾乎一人滅六國;廉頗小學都學過,跟藺相如「將相和」,傳為千古佳話。
  •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湧現出的九大名將
    戰國九大名將(一)孫臏 龐涓無義妒能賢,讒語酷刑雙腿殘。詐傻裝瘋逃大禍,賭金賽馬見新天。 圍梁駒輝連環解,減灶添兵黑夜寒。歸隱著書傳後世,十三兵法又加篇! 註:圍梁駒輝連環解——圍魏駒輝,桂陵之戰。減灶添兵黑夜寒——馬陵之戰 戰國九大名將(二)田單 火牛陷陣萬人驚,壯志沖天戰鼓鳴。 齊國山河歸舊貌,金戈鐵馬似狂風! 註:戰國名將之中能把仗打得象掃地一樣的,只有樂毅和田單!
  • 《三國志14》李牧厲害嗎?古武將李牧特性與五維數據介紹
    18183首頁 三國志14 《三國志14》李牧厲害嗎?古武將李牧特性與五維數據介紹 《三國志14》李牧厲害嗎?
  • 盤點歷史上被冤殺的4大名將,李牧是真的冤,而嶽飛冤不冤存疑
    所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古代,很多野心家或諸侯為了求得一員名將,那是煞費苦心,這點看看三國時期的曹操對關羽的態度就知道了;但也有些人,手中明明握有名將,卻不懂得珍惜;但這樣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有兩個國家就因冤殺了名將,結果沒過多久就被滅了,可見名將,對一個王朝有多重要,現在來看看,歷史上被冤殺的四大名將都有誰吧。
  • 戰國四大軍神,兩個被賜死,一個到處流竄,只有他善終
    軍事實力的提升,離不開名將。因此我們普遍認為,亂世之中的名將,也就成了搶手貨。然而,歷史總是和我們的印象有些不一樣。即使是在春秋戰國這樣的亂世,即使是號稱四大戰神的名將,也很難得到善終。廉頗廉頗是和白起並駕齊驅、又在同一個年代的名將。秦國以數十萬大軍伐趙國,廉頗堅壁清野,抵禦了三年,雖然略有小敗,但總體上是讓秦國束手無策。而當趙王聽信讒言,將廉頗調走後,秦國才啟用白起,最終大破趙括的軍隊,長平一戰屠殺45萬趙國軍隊,簡直恐怖。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廉頗敗給郭開,李牧敗給韓倉,嶽飛敗給秦檜,為何名將鬥不過奸臣
    廉頗、李牧和嶽飛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戰國七雄中,屬趙國最讓秦國頭疼,原因就在於趙國擁有廉頗和李牧兩大名將,足以匹敵白起和和王翦,因為這兩個人的存在,秦在攻打趙國的過程中屢遭挫折,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嶽飛則是南宋最重要的抗金將領,其戰績在「中興四將」中名列榜首。
  • 趙國有四大名將鎮守,能力絲毫不遜於白起、王翦,為何還會被滅國
    戰國時期,各諸侯間紛爭不斷,在長期的戰爭中,誕生出了不少名將,秦國最有名的有白起、王翦、王賁、蒙驁、蒙恬、李信等等,但是作為在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超級軍事強國——趙國,能力上也是絲毫不弱,戰國四大名將,就是被秦國和趙國對半分了。
  • 《大秦賦》之趙王遷:寵幸郭開,冤殺李牧,導致趙國滅亡!
    戰國時期趙國最後一位國君(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趙悼襄王之子,母為趙悼倡後。在戰國末期,趙王遷寵幸郭開,冤殺李牧,這成為趙國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一具體來說,《資治通鑑·卷六》中記載:(趙王遷)其母,倡也,嬖於悼襄王,悼襄王廢嫡子嘉而立之。遷素以無行聞於國。
  • 秦國第一功臣——郭開,戰國有四大戰神我一個滅了倆
    最近,隨著《大秦賦》的熱播,我們又重新認識了戰國有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前兩位屬秦國,後兩位屬趙國。秦統一的最大阻力,應該就是趙國,趙國最厲害的就是,廉頗和李牧兩大戰神,但是因為一個人,最終戰神沒落,趙國亡國。
  • 中國十大對外名將 誰是第一名?
    中國十大對外作戰名將,都是響噹噹的男兒,排名不分先後,誰是你心中第一。  一、李牧  李牧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著名軍事家,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事跡大概能分成兩個階段,抗擊匈奴和抗擊秦國。  李牧最開始在趙國北部抗擊匈奴,其威名讓匈奴膽顫,不敢隨意進攻。
  • 肥之戰,桓齮初期佔優,但終究不敵李牧,此戰影響秦國統一進程
    公元前234年,秦國大將桓齮曾率部攻入趙國,斬殺趙將扈輒,號稱斬殺趙軍十萬,進一步削弱了趙國的國力,尤其是軍事力量,同年十月,桓齮再度發兵攻入趙國,而這一次,他要面對的對手是,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