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新生代崛起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振興的基礎和保障;一個行業的...

2020-12-23 集微網

美股收盤全線下跌,特斯拉B站創新高,英特爾跌6%

美股中的晶片龍頭股普遍下跌,臺積電收於104.28美元,上漲0.37%;英偉達收於530.88美元,下跌0.52%;英特爾收於47.46美元,下跌6.30%;阿斯麥收於477.24美元,下跌0.01%;高通收於147.42美元,下跌1.41%;博通收於434.56美元,上漲2.85%;德州儀器收於164.07美元,上漲0.85%;AMD收於95.92美元,下跌0.95%;應用材料公司跌1.61%;美光科技跌1.11%。

集微點評:intel這兩年受到AMD、Nvidia等公司壓力越來越大,曾經被捏來捏去的小弟AMD終於開始挑戰大哥的行業地位。

院士圓桌聚焦集成電路:立足「柴米油鹽」,追趕「星辰大海」

中國(上海)集成電路創新峰會院士圓桌會議17日在上海召開,與會多位專家院士、產業界人士談到,中國集成電路發展是一道「多選題」:既要立足「柴米油鹽」,在離市場最近的地方解決問題,主動融入全球生態;又要追趕「星辰大海」,在前沿科技和基礎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等領域加大投入、持續布局。

集微點評:即使美國在加強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打壓,堅持改革開放,逐步完善半導體全產業鏈布局及發展將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

瓶頸顯現,國產半導體測試探針突圍之路漫漫!

近年來,伴隨著資本運作和技術升級,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已進入全球封測企業前十強,技術上已基本實現進口替代。同時,以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公司正加快將訂單轉移給國內供應商,晶片測試領域也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集微點評: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鏈的完整布局開始,雖然各個環節還缺乏龍頭企業,不過只要堅持假以時日,相信會有更多公司爆發。

【芯人物】泰矽微熊海峰:敢於挑戰的「嵌入式」人生

熊海峰,上海泰矽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矽微)創始人兼CEO,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工程本科、碩士;復旦大學EMBA;半導體連續創業者。18年半導體技術和業務管理經驗,先後任職於UT斯達康,Marvell,Atmel,海思,2017年聯合創立移芯通信;2019年創立上海泰矽微,已完成兩輪融資。

集微點評:新生代崛起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振興的基礎和保障。

Nvidia 與 AMD 天價併購案,竟都針對英特爾而來?

所有的併購都有著類似的目的,不是為了補足自家產品線不足的部分,就是追求大者恆大,掌握市場話語權。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希望借併購取得的市場目標與英特爾產品線高度重疊,那就是要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伺服器平臺:輝達的 GPU 產品在以 AI 運算為主的雲端伺服器中擁有極高佔比,但輝達一直有想擺脫 x86 生態,進而自立門戶的心願。

集微點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偉大公司,電腦時代的intel,移動終端時代的Arm+高通,未來又是誰成為霸主?

從全球「半導體工藝和材料」四十年專利史,看日本曾經的崛起,與中國的未來

集微智慧財產權對「半導體工藝和材料」領域的全球專利分析結果顯示,在全球1.3億條專利數據中,半導體工藝和材料的專利記錄至少有390萬條(注1),近20年的專利數量佔到歷史總量的84%,近10年的專利數量佔到歷史總量的50%,而到了最近五年,每年都有至少有16萬以上的新專利申請提出。

集微點評:一個行業的崛起智慧財產權是標誌性指標之一。


相關焦點

  • ...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對外依賴強 行業振興...
    目前行業內主要由兩種商業模式,一種為IDM模式,即一個企業完成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全流程,直接將成品投入市場;另一種為垂直分工模式,即由專業的設計、生產和封裝測試公司對半導體(集成電路)進行切割、製造、封裝與測試。半導體生產製造流程鏈條分析情況
  • 中國半導體產業遷移路徑及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全景圖
    半導體產業遷移的承接國均是經歷了本國半導體產業由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成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最後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的一個過程。第三階段的遷移也為製造環節;中國憑藉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通過長期引進外部技術,培養新型技術人才,承接低端組裝和製造業務,中國完成了半導體產業的原始積累。隨著全球電子化進程的開展,中國半導體產業厚積薄發,在下遊產業爆發式增長的推動下,半導體產業整體高速發展。
  • 半導體產業的突變: 武漢新芯的崛起
    >於今年7月成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期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二期將由紫光集團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 半導體行業格局:垂直分工模式不斷深化,中國已成重要下遊市場
    1.日本半導體產業崛起:家電產業和工業級PC機遇+美國和政府扶持日本集成電路技術來源於美國。半導體產業在上世紀50年代起源於美國,至70年代矽谷的形成,美國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半導體產業興起時代的領跑者。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崛起離不開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時充分利用各種經濟手段,比如稅收優惠等促進產業發展,以稅收為例,日本有研發支出的租稅優惠和特定研究的優惠,促進產業投資,保障行業均衡發展。受美國抑制政策和韓國DRAM崛起的衝擊,日本半導體產業開始走向衰落。
  •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繁榮,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臺灣曾經一度成為全球IC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期間,聯發科、臺積電、聯電、日月光、聯詠、瑞昱等企業迅速發展,讓臺灣半導體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全球電子產業轉移、大陸半導體崛起的形勢下,臺灣的IC產業仍舊活躍於一線,尤其是晶圓代工方面,臺積電、聯電一直位列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之中,讓人驚嘆不已。
  • 一句話點評|大陸地區這幾年第三代半導體很熱,不過潛在的巨頭還沒...
    集微點評:與疫情相關的電子產品缺貨即將過去,不過再大批量生產帶來的庫存風險會加大。國內最大碳化矽材料供應基地?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投產2月28日,中國電科(山西)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舉行投產儀式。
  • 中國產業大遷移全景圖,這些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過去三年,中高端製造業(半導體、通信設備、電子元件)向地理縱深發展,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從沿海向中部區域的核心城市遷移的特徵。產業遷移促使中部核心二線城市崛起,形成以新興製造為核心的產業鏈基礎,比如合肥的中科系,鄭州的富士康系,武漢的光谷系,西安、成都、貴陽的半導體、電子、光電產業等。
  • 「芯觀點」歐盟振興半導體產業的聯合聲明,最終很可能是一張廢紙
    歐洲半導體今年的月度銷售額加起來與日本差不多,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IC Insights)那麼,這份旨在探索國家研究和投資措施產生協同效應,並且在產業規模、投資標準尋求可量化之基準線的《聯合聲明》的可行性和前景如何?
  • 中國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起飛的
    張忠謀和剛剛上任的總經理戴克一起, 通過交情將老朋友格魯夫請到臺灣對臺積電開展認證,並爭取到為英特爾代工的機會。拿到巨頭英特爾的認證,就等於拿到世界的認證。  由於高效快速的生產,臺積電的生產周期比行業其他代工都短。矽谷的晶片設計公司逐漸把高層次的晶片交給臺積電生產,低層次的留在美國生產。至此臺積電把晶圓代工做成了 一個行業。
  • 2019 半導體領袖新年展望(四)| 半導體行業觀察
    元旦期間,由半導體行業觀察策劃的「2019全球半導體領袖新年展望」第一、二、三部分正式對外發布,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高層對行業、技術和市場的真知灼見獲得了讀者的高度反響。  今日,半導體行業觀察推出了全球半導體領袖新年寄語的第四部分,把更多半導體領袖的意見和觀點與30萬半導體行業觀察讀者分享。祝福所有的半導體人。
  • 從一窮二白到領先全球,韓國半導體的崛起,給國產晶片3大啟示
    2020年下半年,美國接連三次升級了對華為的禁令,9月15日後華為晶片遭到斷供,雖然目前AMD和英特爾已經獲得許可證,華為電腦晶片暫時沒有後顧之憂,可華為手機業務依面臨存貨消耗完後,無芯可用的處境。美國此舉不單單是為了打壓華為,更是為了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 臺灣半導體產業鏡鑑
    中國半導體論壇 振興國產半導體產業!
  • ...為我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助力——記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總...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0年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青海高原,為中國核武器的研發奉獻了青春和熱血。今天,有一群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他們紮根西部,同樣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使我國新能源產業引領全球,屹立在世界之巔。宗冰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 點評|今年半導體投資熱並沒有降低;中美貿易戰中國逐步在完善法律...
    據悉,本輪融資由英特爾資本領投,臨芯資本、國科投資跟投,老股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繼續跟投。集微點評:雖然因為疫情,今年半導體投資熱並沒有降低,反而大幅度增長。價格上漲,交期再度延長,中高端晶振產品加速突圍近期以來,半導體產業細分領域的產品缺貨漲價狀況不斷,晶振市場也不例外。
  • 奪取產業振興崛起新勝利
    (7月24日,華聲在線)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產業,是發展的基礎。現代化,更是建立在產業振興之上。高質量發展,意味著要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湖南省的「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提出以產業振興為抓手,重視實體經濟、比學趕超抓產業的要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面對大陸半導體行業崛起 臺灣日月光董事長:臺廠還有5年優勢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經濟日報》7月30日報導,面對大陸半導體勢力崛起,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認為,大陸人才不足,雖然砸重金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但臺灣半導體業從IC設計、製造到後段封測,還有五年以上的優勢,臺廠要持續增強研發並投入更先進的製程,才能維持領先。
  • 歐洲17國集體行動,半導體行業陷入僵局,而中國正在自給自足
    除此之外,由於晶片的重要作用,再加上網際網路時代的推動,全球的半導體行業逐漸創造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每年都能產生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 據外媒報導稱,最近歐洲17國集體行動,宣布了將加大對歐洲半導體產業投入力度的決定。據了解,這17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它們準備為半導體行業投入1450億歐元,約合11500億人民幣,這無疑是一筆非常恐怖的資金。
  •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司馬一民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走訪山區農村。 一對50多歲的農民夫妻,投入20多萬元種了十多畝地的中藥材,滿心指望3年後藥材長成賣個好價錢。
  • 中國半導體崛起的四大障礙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在電子產品的組裝,測試和封裝領域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目前在設計和製造需求量很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方面落後。從國家層面看,參與這個全球規模達4000億美元的行業將對經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該行業還推動了電信,計算機和汽車等不同領域的創新。
  • 聚焦半導體產業 張汝京博士等產業大咖同臺共話「芯」發展
    隨著新基建迅速崛起,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等領域為集成電路產業和市場發展帶來空前機遇。面向未來10年騰飛的數字信息科技,掌握半導體產業,對中國持續引領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