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地區2019年再推進74個項目 自行車專用路5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2020-12-1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自行車專用路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北郊農場橋改建同月實現通車;人大附中、清華附小等優質學校進駐將於9月招生;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今年擴建……「回天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將繼續加快推進。5月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由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在2018年完成28個項目的基礎上,2019年計劃實施74個項目,覆蓋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養老、交通等各個民生領域。

「回天」自行車專用路

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回天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時,確定了97個項目。為進一步加快補足民生短板,2019年決定再增加11個項目,這也意味著回天地區的項目總數將達108個。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已完成28個項目,2019年計劃實施74個項目,新開工的項目將高達51個。所有項目中,涉及交通和教育的數量最多,交通基礎設施項目21個,教育項目19個。

回天地區的交通推進情況一直備受市民關注。5月9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公交集團等相關負責人也做了詳細的解讀。據北京市交通委總工程師侯曉明介紹,2019年5月底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將具備試運營條件,這也將是北京建成的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這是第一次試水建自行車專用路,下了很大的決心,根本的出發點還是為了解決回天地區的交通問題,尤其是年輕一族上班問題。這條路將堅持低碳、綠色、健康和快樂的原則。」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強表示,自行車專用路試運營後將向社會發布這條專用路的使用規則。

除了自行車專用路之外,5月底北郊農場橋改建工程也將實現通車。「改建後,通行能力將提升一倍。」北京市路政局昌平公路分局工程科科長袁海俊介紹說。據悉,除了這幾個重點項目之外,還將加快完善回天地區「一縱一橫、五通五暢」主幹路網架構,2020年底前將完成15條道路慢行系統整治,提升地鐵站口綜合服務水平;在回龍觀地區自行車專用路同步規劃建自行車庫和停車架,兩站計劃新增停車位3000多個,同時還將建立機動車停車資源登記制度和信息更新制度,以提升停車位的使用效率等。

人大附中、清華附小進駐

9月實現招生

除了交通之外,回天地區的教育、醫療、養老、文體等項目今年也將有不少新動作。教育方面,據悉目前天通苑地區已新增9所普惠民辦幼兒園和1所公立幼兒園,一共提供了2990個學位。「過去這一地區是沒有普惠園的,因此對於家長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利好消息。」據昌平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普惠幼兒園的收費從每月的2200-6000元降至每月600-750元,切實改善了區域「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除了普惠幼兒園之外,兩所優質教育項目9月份也將實現招生,分別是:紫金新幹線住宅小區配套學校項目將引入人大附中(27班中小學),天通中苑西區小學將引入清華附小(24班小學),兩所學校將累計增加2040個學位。

醫療養老方面,目前已取得的進展包括新增瑞旗家園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和天通苑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所配套養老院或託老所和1所殘疾人託養所提供了1.4萬平方米福利設施。除此之外,2019年還將開工的項目包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擴建、清華長庚婦兒中心,這些項目將為回天地區新增1000張床位,並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文體服務設施方面,據悉,目前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北部的露天體育設施已建設完成,待2019年8月份景觀整體完成後也將正式對外開放。天通中苑體育館、天通苑地區綜合文化中心、天南街道文化體育活動中心3個體育文化設施項目,2019年也將陸續完成裝修改造並投用。

33家市直單位

回天「報到」服務

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一份數據顯示,2019年1-4月,城管熱線共受理「回天地區」群眾舉報1248件。其中,已辦結1163件,85件正在辦理中,辦結率達93.2%……「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回天有我』共建共治機製取得的深化進展。用一句形象的話講,叫做『小微』群眾問題,我們收集方方面面的問題,包括12345熱線、網絡平臺群眾推送的問題、昌平區回天地區各街鎮日常工作中的問題,這些都有動態進行收集和甄別,再給全市各部門派發任務清單,對應的部門帶著相應的職能處室沉到回天地區解決具體問題。」對於「回天有我」的共建共治,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用大數據動態管理,就像我們請了一個郎中一樣,隨時動態地進行城市體檢、把脈,點位更加精準。」

北京市教委組織21所學校與市區優質學校「手拉手」,提升地區教育水平;市文化和旅遊局為5個鎮街支持配送圖書2.5萬冊,並為回天地區安排了20餘場次公益惠民演出;市體育局為回天地區多個社區配建全民健身路徑器材;市國資委協調市屬國企解決1885戶居民燃氣入戶……2019年3月,北京市發改委會同市直機關工委制定並印發《市直單位到回天地區報到服務總體工作方案(試行)》。從2018年截至目前,先後5輪累計33家市直單位到回天地區報到服務。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近3個月12345熱線舉報情況,以及梳理出的回天地區居民反映的7類突出問題,市級層面研究提出了《解決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城市管理類及執法訴求類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目前正在抓緊推進落實,未來將對回天地區停車管理、物業管理、違法建設、市容環境秩序、群租房、施工工地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等七類主要問題開展集中整治。

現場

自行車專用路進入路面施工階段

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為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目前已進入路面工程實施階段,開始瀝青路面攤鋪施工,一個月內一條橙色和綠色相間的自行車道將呈現,自行車道的綠化、照明等工程都在施工中,5月底具備主體試運營條件,試運營期間將24小時開通,與坐地鐵相比,會為騎行者節約十幾分鐘時間。

據介紹,該項目起於同成街與文華路相交路口,沿城鐵13號線北側向西經回龍觀、龍澤地鐵站,跨越京藏高速及龍域東一路,下穿京包鐵路,沿龍域環路至西二旗北路,止於後廠村路與上地西路交叉口,全長約6.5公裡。道路淨寬6米,全線共設有出入口8處。現場施工方負責人介紹,專用道目前已開始瀝青路面攤鋪施工,下一步將進行防水材料、瀝青混合料鋪裝,然後是彩色塗料鋪裝。攤鋪後路面將呈現橙色和綠色,路中間設置了潮汐車道,供上班族使用,為橙色,比較醒目,兩側其他部分車道為綠色,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一個月內將鋪裝完成。道路兩側欄杆上正在安裝LED軟燈帶,為夜間騎行的人提供便利,道路試運營期間將24小時開通。

該負責人介紹,他們預測每天會有上萬人在這條路上騎行。按照時速20公裡測算,半小時可騎完這條路,相比坐地鐵因為限流排隊等因素,會為騎行者節省十幾分鐘時間。

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劃片方案6月出臺

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位於昌平區天通中苑76號,目前施工已經接近完工,2019年將招收4個班共160名一年級學生,劃片方案在6月全市統一招生前出臺,2019年9月1日開學。

學校用地面積為52761.77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4073.25平方米。學校於2007年12月開始建設,2010年完工,因未進行規劃及竣工驗收一直未辦理移交。無償移交至昌平區教委後,交由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昌平學校承辦。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底這裡還長滿雜草,建築只有大框架和外牆,地面都沒有鋪磚,房間格局也不適合學校使用,他們用一個月時間除草,之後對建築進行補充和改造,改造內部的布局,包括36間教室,整體外牆為灰色,和清華附小其他校區風格色調相統一。6月30日施工完成,之後兩個月進行校園文化建設,9月1日開學。教學樓旁邊的空地為二期,將建設一座體育場。

昌平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劃片方案正在研究中,家長關注度高,教委也會慎重考慮,根據周邊小區分布情況、學位供給情況,以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制定一個合理的入學規則,根據戶籍、房產、交通狀況、房屋年限,合理制定招生方案,充分考慮家長需求。學校2019年計劃招收4個班160人。隨著清華附小等學校建成,將有效緩解地區入學壓力,提高區域教學質量。

相關焦點

  • 回天地區自行車專用路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原標題:自行車專用路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自行車專用路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北郊農場橋改建同月實現通車;人大附中、清華附小等優質學校進駐將於9月招生;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今年擴建……「回天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將繼續加快推進。
  • 今年「回天計劃」推進36個項目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年中貫通
    在13日晚間的市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中,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2018年計劃實施的51個項目已全部順利實施,其中28個已完成,今年將推進林萃路五星啤酒廠斷點疏通工程、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自行車專用道等36個項目,其中,備受社會關注的自行車專用道計劃於6月底貫通,成為回天地區的一道新風景線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5月底開通運營 8個出入口位置公布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什麼時候開通運營?  截至4月19日,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約60%,橋梁工程、道路工程、下穿鐵路橋及交通工程等正在緊張實施,項目整體處於施工高峰期,全部工程預計於5月底基本完工,並具備試運營條件。
  • 北京「回天」地區完成35個民生項目,交通主骨架初步顯現
    短短一年裡,67個民生項目順利開工,其中3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今年底前還將開工35個。「一縱一橫」兩條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中北清路已開工,安立路計劃年底開工,「回天」地區交通主骨架初步顯現。回龍觀至西二旗的自行車專用道。
  • 潮汕環線高速(二期)本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
    連接汕潮揭三市、對接區域內多條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的潮汕環線高速(編號:S85)、潮汕聯絡線高速(編號:S8511)、潮汕環線高速(二期工程,編號:S9912)近日通過交工驗收,本月底具備試運營條件,項目通車指日可待。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4000至6000輛次,吸引約1500名「通勤鐵粉」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8月21日8時許,市民在自行車專用路上騎行上班。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去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 離地6米騎車還能觀山望景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來啦!
    再過一個多月,從回龍觀到上地的上班族就可以騎著自行車,在6米多高的自行車專用路暢快騎行啦!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截至4月19日,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約60%,橋梁工程、道路工程、下穿鐵路橋及交通工程等正在緊張實施,項目整體處於施工高峰期,全部工程預計於5月底基本完工,並具備試運營條件。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 自專路騎出通勤休閒新...
    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以來,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4000至6000輛次。這條連通回龍觀與上地中關村軟體園的「網紅路」,憑藉無斷點、顏值高、服務贊,吸引了一批「鐵粉」,騎出了「回天」居民通勤休閒新風尚。
  • 「回天計劃」3個月完成28項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高速」明年6月完
    打通斷頭路、配建養老驛站、改造普惠幼兒園……「『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已近3個月,記者昨天到「回天地區」回訪了解到,今年確定的各項重點任務正加速推進,一批民生項目的落地見效,已經讓居民嘗到了甜頭兒。
  • 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
    上個月底,自專路西延工程完工通車,10餘萬網際網路從業者上下班必經之路——後廠村路段騎行進一步提速。在4米寬的自行車道上,王亮找到了在長安街上騎車的痛快。昌平區城管委自行車專用路管理中心主任王溪介紹,「通過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加大尖峰時段、重點部位巡查,電動車上路、飆車等不文明通行現象得到有效抑制,事故發生率為零。」記者在自行車專用路起點、同成街與京藏高速交叉點以及終點處,看到三塊高高架起的雙面顯示屏,這裡會對多次違章騎行行為進行曝光。為了進一步規範騎行,昌平區正在試點推進自行車專用路失信懲戒制度。
  • 新一輪「回天計劃」即將啟動 升級公共服務品質
    自專路東拓至林萃路   新一輪「回天計劃」中,今年將安排重點項目75項,其中續建項目54項、新建21項,力爭竣工投用文華路、天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33個項目。   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就在回龍觀地區,今年,自行車專用路將進一步向東拓展,項目起點為良莊西街,向東打通斷頭路至林萃路,全長約800米,規劃為城市次幹路,道路寬度為35米,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橋涵工程及相關配套管線工程,計劃於2022年完工。   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南部場館建設工程也正穩步進行,目前已完成土護降施工,計劃竣工日期為2023年。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丁文婷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
  • 回龍觀至天通苑擬建自行車專用道 打造完整慢行體系
    在北京市新聞辦昨日召開的發布會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交通方面,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已經實現試運營,「一縱一橫」兩條快速化改造工程中的北清路已經開工,安立路計劃年底開工,「回天」地區交通主骨架初步顯現;林萃路五星啤酒廠段進場施工,預計明年實現通車;北郊農場橋(回龍觀北橋)改建通車,通行能力成倍提升;陳家營東橋建成投用,打通了多年的「斷點」;軌道交通13號線拆分和17號線項目全力推進
  • 北清路快速化開工在即!5月,海澱北部地區還有一橋一路通車
    海淀山後資訊北清路(京新高速~京承高速)快速化改造工程監理開標本周,北清路快速化改造6個標段中的1#標段、2#標段、3#標段工程監理開標,距離開工再近一步。據市交通委總工程師侯小明介紹,2019年,將開工建設北清路、安立路「一縱一橫」快速化改造工程。按照計劃,北清路將於5月開工,安立路計劃7月開工。鑑於北清路快速化改造中涉及G7京新高速、G6京藏高速的1#標段、2#標段、3#標段工程監理率先開標。猜測中的「立交通過」京新、京藏高速有望在近期揭開謎底。
  • 新一輪「回天計劃」升級公共服務品質 持續補齊民生短板
    自專路東拓至林萃路新一輪「回天計劃」中,2021年將安排重點項目75項,其中續建項目54項、新建21項,力爭竣工投用文華路、天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33個項目。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就在回龍觀地區,2021年,自行車專用路將進一步向東拓展,項目起點為良莊西街,向東打通斷頭路至林萃路,全長約800米,規劃為城市次幹路,道路寬度為35米,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橋涵工程及相關配套管線工程,計劃於2022年完工。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南部場館建設工程也正穩步進行,目前已完成土護降施工,計劃竣工日期為2023年。
  • 通惠河自行車專用路方案基本完成:讓市民伴著河流騎回家
    日前市政協召開的「關於打造綠色出行『城市風輪』提案」協商座談會上,市水務局表示,通惠河沿線建設自行車專用路方案已經基本完成,將儘快實施。市規劃自然委也表示,將儘快編制完成全市綠道、巡河路與慢行系統融合發展規劃,並推進實施。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沿途8個出入口位置,哪個離你最近?
    重磅消息上地至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將於5月底開通試運營現在建設到啥階段了?>實現無障礙聯通騎上自行車在道路行駛根本不用「剎一腳」02沿途八個出入口都在哪裡?自行車專用路全長6.5公裡其中地面段長2.74公裡高架段長2.72公裡現狀路改造1.04公裡專用路起於同城街與文華路交叉口
  • 煙臺塔山南路2020年6月底具備全線通車條件
    山水龍城隧道口原標題:塔山南路2020年6月底具備全線通車條件部分路段封路施工塔山南路:中心城區上演新「愚公移山」2020年6月底全線具備通車條件標段負責人張程告訴記者,由於楚毓路有800毫米主輸水管線,臨近的冰輪路又屬於主幹路,貨車車流量較大,近期可能會對部分路段進行封路施工,確保6月底前整個道路標段除藍煙鐵路橋外,全部具備通車條件。 「去年冬天是塔山南路道路施工最艱苦的時候,工地平均-7℃、-8℃的低溫,必須24小時想方設法對混凝土進行保溫,才能保障正常施工需求。」井威說。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年中貫通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年中貫通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北京實施「回天計劃」已近5個月,據市發改委披露,2018年計劃實施的51個項目已全部順利實施,其中28個已完成,今年將推進林萃路五星啤酒廠斷點疏通工程、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自行車專用道等36個項目
  • 北京:國內首條用於通勤的自行車專用路下月開建
    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董兆瑞) 近日,經北京市政府專題會和市委常委審議通過,《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印發。針對回龍觀、天通苑地區交通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擁堵嚴重的現狀,《計劃》提出實施交通治理攻堅工程,共計23個項目,涉及完善路網、發展公共運輸、建設區域慢行系統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