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食推薦:鱟粿

2021-02-07 揭陽美食


如果有那麼一天自己開了菜館,我會將一個鱟殼或一隻鱟魚標本掛放在店裡最顯眼的地方。因為在我看來,潮菜雖然博大精深,菜品繁多,卻唯有鱟魚才能當之無愧地成為潮菜的象徵。不過由於鱟魚資源已經日漸稀少了,我的餐館不會賣任何與鱟魚有關的菜餚,即使是已經不加鱟醬,徒有虛名的鱟粿也不賣。我要用鱟魚的軀殼,喚醒潮州人族群沉睡已久的集體記憶,讓他們重溫潮菜的古老傳統,同時保護那些正在走向滅絕的鱟魚。


鱟魚標本

我們就從韓愈吃鱟這件事說起吧。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即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來到潮州,僚屬用鱟、蠔、蒲魚、章魚、江瑤柱等很多海鮮設宴為他接風。不想韓愈越吃越不是滋味,竟寫詩向一位叫元十八的朋友訴苦,這首詩題目叫《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在詩中,韓愈開篇就提到了長相奇特的鱟魚,說「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譯成現代白話,意思是鱟魚的形狀就像秦朝惠文王的帽冠,它們的眼睛長在硬殼上,雌鱟魚經常背負著雄鱟魚遊走。
按照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的說法:「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將韓愈蒞潮作為潮人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界限。在韓愈的時代,潮州的確還是一處人煙稀少、野象縱橫、鱷魚出沒的地方,境內華人和蠻夷雜處。蠻夷就是所謂的百越,主要有蜒(疍)、俚和獠(畲)。其中的蜒族被史書說成是「不粒食者」,他們不須依賴麥粟稻等粒狀食物,僅憑魚蝦蟹就能夠打發日子。
在潮州所有的蠻俗食物中,最讓韓愈感到驚異的肯定是鱟魚了。就以同為海濱城市的青島來說,新華網山東頻道2005年底曾轉發《青島早報》一篇文章,題目叫《青島發現不明「怪物」 活像葫蘆瓢無人識》。可見即使在資訊發達,科學昌明的今天,狀如水怪或外星生物的鱟魚仍然會讓很多人覺得驚奇納悶。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其生存年代與三葉蟲差不多,超過四億年,比恐龍和魚類都還要古老,因此被稱為活化石。鱟能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生存下來,是與它們超強的繁殖能力有關的。每年夏秋兩季,鱟就會雌雄成對乘潮來到岸邊海灘上掘洞產卵。鱟卵數量極多,以致古人誤認為蝦蟹都是由鱟產生的,比如清朝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說「炎海之蟹不孕,子皆鱟子所化」,又說「其子如粒珠……鱟乃諸魚蝦之母也」。
潮人對待鱟子,猶如西人對待魚子,都認為是天下至極的美味。但潮人吃鱟的方法卻可能歷經演變:一開始只是代表魚文化的蜒民族在吃,很可能還是生食;接著鳳凰山上象徵稻文化的獠人也跑到平原海濱,他們一邊哼著畲歌,一邊抓起蘸滿鱟醬的飯糰塞進嘴巴;再後來漢族移民也來了,他們帶來了中原烹飪技藝的薪火,將飯糰變成能拜祭老爺(神明)和祖先的供品,偶爾還將鱟醬滲入其中,於是鱟粿就誕生了。


梟過鱟母


現今已成為汕頭中心城區的華塢,古稱鱟塢,因為在宋元兩朝隸屬小江鹽場,明嘉靖年間設置澄海縣後,才有了華塢晴雪(澄海舊八景之一,以雪喻鹽)的說法。到清乾隆年間,澄海縣在此地設站收稅,因附近有個軍隊駐守的沙汕頭營訊,故簡稱汕頭。這是汕頭名稱的由來,從地名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出汕頭曾經是一個鱟魚遍野的地方。
就連一海之隔的達濠島,我都懷疑其「濠」字是由「鱟」字諧音而來,證據之一是達濠島靠近汕頭港的這一邊被稱為「礐石」。咱們中國的漢字雖然數目不少,但有繁體「學」字頭的字卻不多,除了與學校有關的「黌」、「學」、「覺」之外,其實只有一個「鱟」字。礐石的「礐」字雖是個古字,但生僻極少使用。很可能是因為舊時那地方鱟魚很多,巖石也很多,才被翻出來當成地名,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巖石重疊如鱟卵的意思。
以上的猜測,是我在寫作時湧現的聯想或靈感,不管是否牽強附會,我的目的只是為了說明,鱟魚曾經廣泛地分布於潮汕並且影響著潮人的生活方式。實際的情形可能也是如此:首先,在我讀過的潮汕地方志書(可以理解為地方重大事情的記錄)中,幾乎無一例外地提到了鱟魚。如明代的《三陽志》就載:「至於海錯,如鱟魚……入韓公《南食》所詠。」民國《南澳縣誌》則說鱟魚「殼可為瓢」。古人還常常用鱟魚的殼瓢「作冠為杓」,以尾為如意,或燒殼避蚊。
其次,廣泛流傳著一些與鱟有關的民俗諺語。除了之前提到的鱟粿食俗,還有「老實過鱟」、「梟過鱟母」、「鱟母掠來刣,鱟公放落海」、「好好鱟刣到屎流」等潮汕俗語。這些俗諺,都是活著的語言,是在對鱟魚生活習性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雖歷經時代變遷,至今在日常生活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舉例來說,雌雄鱟魚在生理結構上原來是有所區別的,在鱟魚腹部的六對附肢中,雌鱟的前五對為鉗狀,便於爬行和捕食;而雄鱟的第二和第四對卻是鉤狀,以便在繁殖季節用來鉤搭雌體。如果抓住了雄鱟,雌鱟因為被鉤住跑不掉,只能乖乖被擒,這就是「老實過鱟」,常被引申為能夠坦白招供,乖乖就範。如果因故鬆脫,雌鱟就會逃之夭夭,反之雄鱟卻會不顧危險在附近徘徊尋找雌鱟,這是「梟過鱟母」的由來,引申義是女方無情無義。「鱟母掠來刣,鱟公放落海」主要是流行於南澳的漁諺,因為雄鱟瘦小無肉,兼之重情多義,漁民抓到後一般都將其放生。



至於「好好鱟刣到屎流」,詞義頗似弄巧成拙,形容將好事情辦壞。原來鱟魚因為生理結構奇特,一般人都不懂如何宰殺,即使勉強動手,往往落得個腸破屎流的結果,白白浪費了美味的鱟肉。正確的殺鱟方法是,要將鱟尾壓緊在鱟背下面,然後從腹部的「鱟百冊」即鱟腮動手,一片一片分割,再依次取下腳肢和鱟卵,最後斬斷頭尾骨,由尾部一刀將整隻鱟肉刮取下來。


鱟粿的傳說


鱟粿又叫棉城鱟粿,這名稱含有兩種意思:一是棉城的鱟粿很好吃很出名,二是棉城是鱟粿的原產地。因為棉城是舊時的潮陽縣城,境內有達濠和海門等著名漁港,本就盛產鱟魚,因此棉城的雙忠行祠和城隍廟前的鱟粿最為出名是完全可能的。至於是否是鱟粿的原產地,則值得進一步探討。


潮陽棉城鱟粿

根據民間傳說,鱟粿是潮陽一位媳婦為孝敬無牙的婆婆而創製出來的。在這個傳說中,主角姓名和發生的年代與地點均語焉不詳,說明要麼是年代久遠要麼是牽強附會。而就我所知,在潮汕範圍內,至少還有另外三種吃鱟傳說,一位主角是明嘉靖年間澄海外砂人王天性,一位是明崇禎年間揭陽漁湖人黃奇遇,一位是清鹹豐年間陸豐碣石人泊承升。說的都是他們在外地為官時,當地鱟魚為害稻田,他們教民吃鱟除害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故鄉吃鱟的方法是一種很重要的智慧,這些方法當然也包括了製作鱟粿,比如在第三個故事中就提到了「泊公鱟粿」。


然而在鱟魚的美食史上,最重要的食法卻是做成鱟醬。比如唐朝人段公路在《北戶錄》中說鱟:「子如麻,子堪為醬,即鱟子醬也。」劉恂在《嶺表錄異》中也說鱟:「腹中有子如綠豆,南人取之,碎其肉腳,和以為醬。」這兩人生活年代比韓愈稍晚,其書記載的都是嶺南的奇異食俗,因此可以與韓愈的《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對照著來讀,想來唐代的潮州人也應是如此食鱟的。將鱟制醬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鱟是一種季節性的海產,只有加工成醬之後才能慢慢食用。因此歷代的古籍在提到鱟的時候也大多提到鱟醬,如南宋《武林舊事》記載了杭州一種叫「鱟醬」的醃製菜餚,明代《本草綱目》也說鱟「腹有子如黍米,可為醢醬」。
潮汕的鱟粿也同樣是用到鱟醬的。據說傳統的做法是將磨成漿的冷糜(稀飯)、薯粉、新鮮鱟卵和鱟肉製成的鱟汁攪勻後注入桃形粿模,蒸熟後脫模即成。因為是為無牙老人創製的,吃時最忌猛火炸酥,只需浸於文火溫油中熱透即可,撈起後再淋上醬料。在現代,鱟醬已經棄用而改用鮮蝦,最後淋上的則是以沙茶為主的醬料。


由於新鮮鱟肉不是常年能夠得到的食物原料,沙茶也是近代才從南洋傳入的調料,因此我以為鱟粿的最原始形態應該是指淋上鱟醬的粿品。換句話說,鱟粿並不是明清某個年代由潮陽棉城哪一位小媳婦創製出來的,而是一種更為古老的食物,所用鱟醬的做法,至少可以追溯到韓愈生活的唐代。

現在,當我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這種象徵潮菜的古老食物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自豪卻是痛心。食物生產是人類從自然走向文化的通道,從人們對食物的態度,可以窺見一個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在過去,潮州人族群選擇了海洋和鱟,用這種恩賜製作了鱟粿。但我們卻濫用了這種恩賜,讓海洋汙染,佔用鱟魚繁殖的海灘,讓鱟魚走向滅絕,讓鱟粿的美味變成記憶。


文章轉自:生活樂幫



相關焦點

  • 潮汕百年的「鱟粿」小吃,本地才有的美食,淋上沙茶醬超級好吃!
    潮汕百年的「鱟粿」小吃,本地才有的美食,淋上沙茶醬超好吃!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吃的這一方面。小編從小跟著奶奶在農村長大,所以經常吃一些很正宗的民間小吃,雖然賣相一般,但是非常美味吃的也舒心。
  • 潮汕小吃眾多 但八成潮汕人沒有吃過鱟粿
    潮汕小吃有神奇的魔力,它叫曾經的尋訪者們掛念,讓在外打拼的潮汕人們思念。這些年,一些與潮汕有千絲萬縷牽連的人,憑著對潮汕小吃的那份愛,而將它們帶到廣州這座城裡,讓那些心心念念的人們得以解思鄉之愁。變化多端的擂茶汕尾的朋友很開心地來報料,說她終於可以在廣州吃到她在老家經常吃的擂茶了。
  • 潮汕潮陽的鱟粿,鹹香適宜,淋上不同的醬汁味道一樣好
    各位小夥伴們,今天飯桶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潮汕的鱟粿。潮汕的鱟粿,是一樣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在潮汕潮陽的歷史非常悠久。鱟粿的形狀和紅桃粿很像,但是顏色不一樣,比較透明。鱟粿的味道呢,鹹香適宜,鮮香味美,百吃不厭。鱟粿的口感呢,比較軟柔細滑,特別適合老人小孩吃。
  • 潮汕最地道的五道美食,色香味俱全,讓人念念不忘
    很多人鍾愛潮汕這座老城有著電影質感的老街小巷,還是美食界的一座孤島有時候對一個城市的想念,僅僅只是因為一碗麵對潮汕的思念也是這樣因為潮汕的美食實在太多了潮汕物產富饒,蔬果品種繁多,盛產名貴海味,素有「蔬菜王國」、「水果之鄉」、「魚米之鄉」等美稱。正所謂「無美食,不潮汕」,多少人心中都有一個「潮汕美食夢」。富饒的物產是潮汕美食的基礎,潮汕人愛吃會吃,不僅製作的牛肉丸風靡全國,還善於製作精緻小食。一、潮汕手打牛肉丸
  • 舌尖上的美食:盤點在潮汕不可錯過的美食小吃
    很多人對「潮汕」這個稱謂分不清楚,簡單來說,潮汕地區是指「潮汕平原」上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市。關於潮汕有很多標籤,正面的、負面的,而提到潮汕美食,幾乎所有人都只會讚不絕口。據不完全統計,潮汕小吃有230多種。價格親民,營養豐富,風味也獨特。小錦今天給大家認識潮汕小吃。
  •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尋味潮汕小吃,包含著所有味覺的記憶
    說起潮汕地區,你第一個會想到的是什麼?我第一個會想到是潮汕美食,Q彈的潮汕牛肉丸,真正的潮汕可遠不如此。潮汕美食,它那從山吃到海的飲食文化註定能讓潮汕成為堅不可摧的「美食聖地」。潮汕美食精工細琢、講究佐料、清純鮮美、色味獨特。每一款潮汕美食,都可凸顯出潮汕飲食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潮州春餅潮州春餅小吃雖然算不上什麼名貴的菜式,但是卻是潮州人逢年過節必吃的傳統美食,凝聚了潮州人濃濃的鄉情和親情。
  • 潮汕不能錯過的5種美食,吃貨福利!
    潮汕被蔡瀾稱為"美食的孤島",很多吃貨都慕名而來,不過琳琅滿目的美食,也為難了選擇困難症的朋友,如果到了潮汕,以下幾種美食小編建議一定要品嘗,不然就白來啦!潮汕地區可以一天三餐都用腸粉來搞定,速度快,配料隨心搭,又不缺營養,隨便一條馬路都能找到一家腸粉店,不同店家腸粉風味也不同,潮汕三市(潮州,汕頭,揭陽)也有不同風味,主要還是淋上了不同的醬汁,可以搭配的食材也不同,但最重要的是,都很好吃啊!
  • 因欠債而產生的潮汕小吃,原材料瀕臨滅絕,愛吃的人依舊很多
    單單一個「粿」字,就將潮汕小吃的主要原料囊括殆盡。在潮汕字典中「粿」是這樣解釋的,一種大米粉做皮,有餡的果品。韭菜粿因為皮是番薯粉,餡是蔬菜,俗稱「無米粿」,可見大米在小吃中的位置。後來番薯的引進,潮汕地區由於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適宜番薯生長,於是這種隨處可見的農作物——番薯,也逐漸成為潮汕各種「粿」製品的原材料。
  • 潮汕,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任何一個真正的吃貨都知道「吃在廣州,味在潮州」,經過淵源歷史年代的沉澱,潮州美食文化日漸深厚。去一趟潮汕,哪怕只為美食,也是不為過的。。。  潮汕最全的美食小吃,竟然多達160多種,這要吃上幾天幾夜才能吃個遍啊。。。
  • 吃喝玩樂,大潮汕,走起
    當然,潮汕美食成千上萬,好吃的店鋪各花各眼,但是小公園附近的一些食肆還是非常不錯的,值得推薦。-老媽宮粽球-推薦指數:五顆星在有些城市,那些名聲在外食肆反而在本地人心目中不是很待見,但新關街的老媽宮粽球卻依然C位出道,完全出品在線,本地人也妥妥地支持。粽球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粽子,只不過潮汕地區都喜歡叫它,粽球。
  • 潮汕18種小吃,每種都好吃
    潮汕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也各具特色。生活在潮汕地區這個讓全世界都羨慕的美食聖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潮汕這個美食天堂,瘦子進去,胖子出來(一)潮汕美食篇之牛肉火鍋在潮汕,大小牛肉店隨處可見!一般牛都是凌晨宰,當天就到店裡賣了,不放過夜的,有少數店是現宰現吃的,肉還會動的!
  • 潮汕美食——一網打盡(下篇)
    「粿」這個字,潮汕就有很多種。我最喜歡的是鹹水粿。不是鹹的水果哦!是大米製成的像碟子形狀的粿,加上熱熱的菜脯,滑潤柔軟,帶著菜脯的鹹香,喜歡有摻點辣椒醬的菜脯放在上面,真的好好吃!澄海叫「豬啦果」。這種小吃到現在也有幾百年的的歷史。
  • 舌尖上的潮汕,如果你來了,不能錯過這些美食
    說起潮汕的美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潮汕牛肉丸!但是潮汕好吃的東西可多著呢,真正的潮汕美食可遠不止如此。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今天就讓小黑帶你們踏上潮汕美食探索之路!按理說呢,清明過後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在潮汕稱「五月節」。但今年農曆的有一個閏四月,所以今年的端午就延了一個月。
  • 在潮汕,100塊錢人民幣能夠體驗到什麼?當地人帶你享受美食之旅
    世界這麼大,我想出去看看,這句話說出了多少當代年輕人的心聲,確實,在這個工作壓力,租房壓力等等的因素之下,如果能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那將是人生的一大幸事,那麼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你了解一下潮汕地區。每當說到潮汕地區,廣東珠三角地區的人甚至都還不知道潮汕就是位於廣東地區,而潮汕又是汕頭、揭陽和潮州三合一的統稱,這裡有著悠久濃厚的歷史,當地的潮汕方言已經都會讓外地人摸不著頭腦,甚至當地人也會聽不懂當地人的口音。在潮汕,100塊錢人民幣能夠玩多久?
  • 吐血推薦!潮汕100種美食指南!
    潮汕地區的名片,一定是美食。不少人能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潮汕,便可見他們對美食的虔誠之心。如果你問,潮汕的美食有多少?為了讓你更了解潮汕,城君決定獻出私藏已久的菜單,裡面可是藏著潮汕的100種必吃美食哦!提前「預警」:這篇文章有點長,畢竟潮汕美食實在是太太太多了,建議大家先收藏城君當然也不會讓大家白白看了個寂寞啊!我們從潮汕美食清單裡,挑選了不會出錯的美食推薦給大家。
  • 可可的跨年潮汕美食之旅:乾麵,蠔烙,豬脹腸糯米吃不盡汕頭美食
    當天就吃豬腸脹糯米和鱟粿了。豬腸脹糯米是潮汕地方民間傳統小食。鱟粿,音同「後果」,鱟是種古老的水生物,藍血、扁殼,其子做成的鱟醬,在潮汕人的眼中,與西方人眼中的魚子醬一樣,是至高的美味。鱟粿原來是一種滲入了鱟醬的米飯糰,專做為拜祭祖先和神明的貢品而出現。但如今的鱟粿,因為鱟這種水產本身的滅絕,以致鱟醬的消失,早已變得名不符實。
  • 那些菜名自帶密碼系統的潮汕美食,讓人合不攏嘴
    如果說廣東哪裡的人最會吃  潮汕肯定有名字  而且潮汕美食還很有個性  菜名仿佛自帶密碼系統  外地人看了也一頭霧水  但不得不說,這些美食真的太精彩了!    像河粉一樣的叫「粿條」,但像糯米餈一樣的糰子也叫「粿」,像鱟粿、水粿、檳醅粿、豬朥粿,還有「粿汁」……
  • 潮汕美食--遊記帶你吃翻全中國最好吃的小城
    舌尖上的中國踏足潮汕,接踵而至的有美食雜誌《悅食中國》,最近甚至連」企鵝吃喝指南」 「旅人說」都相繼開始了潮汕覓食之旅。潮汕牛肉火鍋,各式各樣的粿品被越來越多人熟知。不少的朋友都想到汕頭海吃一番。膠己人!
  • 這些潮汕美食 你吃過幾樣
    潮汕美食是多種多樣的,也各具特色。生活在潮汕地區這個讓全世界都羨慕的美食聖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潮汕這個美食天堂,瘦子進去,胖子出來(一)潮汕美食篇之牛肉火鍋在潮汕,大小牛肉店隨處可見!一般牛都是凌晨宰,當天就到店裡賣了,不放過夜的,有少數店是現宰現吃的,肉還會動的!沾上牛肉火鍋店特製的沙茶醬,嘖嘖嘖,一級棒!
  • 潮汕美食,天下第一!
    粵東地區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潮汕地區,多指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城市。潮汕美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了!就連 「食神」蔡瀾都說,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吃潮汕牛肉火鍋,如果去得早,還可以點到手打的生牛肉丸。再燙上些脖仁、吊龍和匙柄等精細部位的牛肉吃,不禁感嘆生活真是太美好了~▲騰訊視頻@美食の結界沙茶醬,潮汕牛肉火鍋的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