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2020-12-20 影三綽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

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

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以前農村沒有冰箱,特別是高溫季節,剩下的豬肉不好保管,很多時候都是晚上使用井水,浸泡在裡面,防止豬肉變質。第二天賣肉的自然是先把昨天的剩肉拿出來賣,而過夜的豬肉在口感上和新鮮的豬肉差距很大。所以,農村「早不買豬肉」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習慣。

2、一些不良的屠宰戶為了能夠獲得較大的利潤,私底下給豬肉灌水,如果一大早上去買豬肉,豬肉裡面的水分含量很高,很不划算,但如果你買豬肉的時間較晚,水分會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去。

3、在農村剛剛宰殺售賣的豬肉還是溫熱的,購買後放在袋子裡帶回去時,豬肉的溫度還沒有完全散去,如果天氣比較炎熱的話,那麼豬肉很容易會捂壞發臭。所以要等屠夫將豬肉擺好晾一會兒,等豬肉的溫度完全降下來之後,在購買的豬肉就不會有熱度,放在袋子裡面也不容易壞掉。

二、」晚不買豆腐」的意思

農村做豆腐的人家,都是半夜磨豆腐,到天亮才做好,是個非常辛苦的行業。豆腐這種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在農村非常受歡迎,但豆腐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容易存放,尤其在天氣熱的時候,往往經過一個中午就會發粘發酸。因此,農村人為了吃到新鮮可口的豆腐,只有起早去買剛出鍋的新鮮豆腐。久而久之,早晨買豆腐,就成了農村人的生活習慣。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一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很多的,這些農村俗語是老一輩人留給我們的財富,這些俗語各個領域都有的。關於吃飯的經驗,關於種地的經驗,就買菜還俗語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關於買菜的俗語吧,"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 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生活過或者是正在農村生活著的人,對於農村俗話一定並不陌生,黑嫂本人比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會特別的留意。有句俗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非常有意思,有人覺得很容易弄懂這句話是啥意思,但又不明白裡面說明了個什麼道理。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啥意思?現在知道還不晚
    比如「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那麼,這樣不知流傳多久的話,今天看來是否正確呢?「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原來,在以前物流以及科技不發達的時代,食材都是就近提供的,多是菜市場附近的菜農在天不亮的時候去菜園採摘,然後肩挑車拉到的菜市場。
  • 去買菜老人特意叮囑「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什麼意思?
    早上收拾完準備出去買點豬肉包點餃子吃時被家裡老人叫住,說買豬肉的10點後去買,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我一頭鬱悶,這是什麼道理,心想不是越早買豬肉不是越新鮮嗎?然後聽老人細講後才明白原來其中有這些道理。
  •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何意思?老一輩人跟你講,別被坑了
    現在的年輕人在吃飯飲食方面兩極化比較嚴重,一種年輕人是不講究,每天都是有什麼吃什麼,對於上班族而言,外賣是他們最熱衷的食物,因為方便,省時。這其實也符合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而另一種年輕人則是相當講究。舉個例子,就拿那些天天泡在健身房的人來說,合理的規劃飲食是基本原則。每天吃什麼,吃多少,都必須精準到「克」。或者就是一些有錢人,吃飯必須的好的,就像牛排非「M12」不吃。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古人留下的生活經驗,太經典了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食物要求是很高的,外買熟食,既要乾淨衛生,又要色香味俱全。而如果實在不放心,就會選擇自己來做。自己做的話,那麼對於菜品的選擇大家肯定都是優先擇取新鮮的食材。而當今社會科技發達,使食材保持新鮮的方法有很多,因此人們就很少能買到腐壞的東西。
  • 農村俗語「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稱豆腐」,這句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稱豆腐」,這句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有些農村老話確實歷史很悠久了,現代人根本不知道說的是啥意思。比如「早買酒,晚割肉,沒有太陽稱豆腐」這句話。猛一聽農村人怎麼把買東西搞得如此複雜呢?
  • 農村古話「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古言、古語、古話,都是經過數代農民生活經驗總結的結晶,自然有其特定的存在含義。這句「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什麼意思呢?是說在菜市場上,早上不要買肉,晚上不要買豆腐。為什麼呢?因為很久很久以前的農民大多比較貧困,吃新鮮當過年似的,很少能買得起,因為肉是好東西,比較貴啊。早上的肉多數是新鮮宰殺的,肉鮮價貴,所以農民朋友們總結出經驗來了,早上不去買肉,要買都是下午買。況且,生意場上還有一個說法,早上生意不還價,肉價那麼賣,還不能還價,當然就約定成俗似的早上不去買肉了。
  • 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什麼意思?啥是槽頭肉?
    摘要: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什麼意思?啥是槽頭肉?文/農夫也瘋狂最近豬肉的價格瘋漲,很多人都在說豬肉吃不起了。在我們村裡,有好些老人說都有一個多月沒有吃肉了。不光是因為現在的豬肉價格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擔心豬瘟而不敢吃。目前湖南的生豬價格是最高的,達到了16元一斤,遙遙領先其他的省份。生豬價格都已經趕超過去豬肉價格好多了,可以想像現在豬肉在市場上的價格有多高了。不過豬肉價格雖然上漲了,豬肺的價格一直沒怎麼漲,村裡有些老人們在嘴饞了就會去集市上買點豬肺吃。但多數的年輕人是不吃豬肺的,認為這塊肉不好吃。
  • 農村俗話說「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你知道嗎?
    我相信,生活在農村的人,特別是在農村長大的人,聽過各種老話,下來很難追溯,但通過口頭交流,對我們的生活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有些是經驗的總結,對人生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現在農村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割肉不割肉,買魚不買鯉魚殼魚」。那是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話,豬不椒,羊不料,牛不韭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應該說老話還是有道理的,對於這幾種吃的東西來說,它們與之不的材料是配料,做的時候不加更好,加了會適得其反,有時候是口感變差,有時候是營養流失。比如豬不椒,豬肉怎麼能不用椒呢,這椒又是哪個椒?椒是花椒的椒,大概很多人不知道,燉豬肉時放入花椒的話,煮出來的豬肉會受到影響,肉絲有點老口,不如不放花椒更嫩。倒不是豬肉不喜花椒味道,就是燉豬肉時最好等豬肉熟了時在放入花椒,這樣就可以做到肉的口感和味道都是更加優質了。
  •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
    豬肉和魚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每逢家中喜宴或者平時想解口饞時,總會買上幾斤豬肉和魚來做一些美食,可是對於這兩種食材的購買也有一定的講究。像「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就是農村人的經驗總結,大體意思就是槽頭肉和鯽殼魚再便宜也不能購買,否則不利於身體健康,還非常的不划算。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即便是晚上可以點燈,但是,煤油也是需要錢來買的。所以,這個情況下制定一個好的作息時間,形成一種習慣就很重要了。「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俗語可以說是農村人長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下面我們看看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何為不貪三更色?
  • 農村老輩人說的「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老話什麼意思
    導讀:農村的老話「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到農村的老話,有一部分人就會比較反感,認為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以前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早過時了。有些人之所以反感農村的老話,那是因為確實有部分的農村老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些老話是過時了,但也有很多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你的家鄉有「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這樣的說法嗎?這也是農村的老輩認才知道的一句老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
    點擊右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農業百事通,了解農村熱點資訊!在農村,老一輩人留下來的俗語老話大部分都是有它特殊道理的,值得我們後人揣摩並總結;但是,「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句農村老話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覺得它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能看九陽不看一陰,能動九墳不扒一門」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濃濃的鄉土人情味讓人留戀,在農村農閒時常常和老人們坐在一起暢聊各種話題,而在聊天過程中也常常聽到一些禁忌類的老話,這也和農村那諸多的風俗禁忌有關係,都是平常人們約定成俗,賦予了不同的表達方式。隨著農村的發展人們漸漸的富裕起來,很多禁忌習俗也都消失了。
  • 農村俗語「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什麼意思?古人買肉的學問
    農村俗語「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是什麼意思?古人買肉的學問!文/農夫也瘋狂在過去物質匱乏的時代,對於老百姓來說,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天天有大魚大肉吃。可是到了今天,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反而對於粗糧、青菜更加青睞了,像大魚大肉反而吃不習慣了。在以前一年也難得買幾回肉吃,而如今只要想吃,天天吃肉都是可以的。今天恰好是父親節,各位網友們可有買上幾斤好肉去孝順父親呢?而說到買肉,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古人買肉就講究「寧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農村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割肉不割槽頭肉是什麼意思?不過,槽頭肉裡面有最差的豬肉,也有豬身體裡面最好的豬肉,這個秘密只有經常殺豬的農夫才知道,那塊最好的肉,人們稱之為「黃金六兩」,一般兩三百斤重的大豬,只能夠,得到不到一斤重的好肉,一般都是六,七兩重,俗稱「黃金六兩」,它在藏在槽頭肉中,這塊肉的顏色,就如雪花一樣好看,很美味,懂得吃的人才買得到
  • 農村老話:「財不進急門,福不進偏門」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很多老人對於窮、富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認為「富不過三,窮不過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窮點不要緊,只要勤勞肯幹,風水輪流轉,總有輪到自己發財的那一天。這句農村老話:「財不進急門,福不進偏門」也反映出他們對於財富的心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講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講的是什麼意思?農村的房屋多數都是平房,不知道是不是建設樓房貴還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樓房在農村不常見,為了增加房屋的面積,一般都會建設配房,從而形成三合院和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