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聽過這句話:「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是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這就說明古人早就已經看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食物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術發展的現在的網際網路科技社會,這一點也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現在的年輕人在吃飯飲食方面兩極化比較嚴重,一種年輕人是不講究,每天都是有什麼吃什麼,對於上班族而言,外賣是他們最熱衷的食物,因為方便,省時。這其實也符合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而另一種年輕人則是相當講究。舉個例子,就拿那些天天泡在健身房的人來說,合理的規劃飲食是基本原則。每天吃什麼,吃多少,都必須精準到「克」。或者就是一些有錢人,吃飯必須的好的,就像牛排非「M12」不吃。
再來說說老一輩人,老一輩人對吃飯飲食就比較統一了,通常老年人都是只要能吃飽,那好不好吃都不重要。但如果咱們深究的話,就會發現老一輩人對食材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他們追求的是「新鮮」。關於這一點老一輩人中還流傳著一句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一輩人是怎麼解釋這句話的。
首先就是「早不買豬肉」,按道理說,早上的豬肉應該都是新鮮的才對,那為何又早不買豬肉呢?這還是和「殺豬」有關係。首先大家要知道豬也是需要睡覺的,現在的人為了殺豬更方便,就會選擇再深夜殺豬。通常都在凌晨4點左右。
但是從殺豬到把肉拿到踩死場售賣,這中間還有諸多程序要走,比如殺完豬之後屠宰場還要剃毛,分解部位,運送等等。通常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再加上殺豬的時間,至少都要7個小時左右。所以當新鮮豬肉運送到菜市場的時候,基本已經臨近中午。
通常11點左右這個時間老一輩人已經在廚房忙碌了,所以買到的豬肉並不會是當日宰殺的新鮮豬肉,基本都是昨天的。仔細想想,也是這也符合賣家的利益,因為早上那幾個小時時賣菜的黃金時間,不可能為了等新鮮豬肉就直接錯過吧,所以一般的肉攤早上的肉都是昨天沒賣完的。
再來說說「晚不買豆腐」。對於這句話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已經猜到是什麼意思了,大家都知道豆製品是不易保存久放的,所以很多人賣豆腐的人都是在凌晨選擇做豆腐,然後早上去賣,這樣的豆腐才最新鮮。
如果你晚上才去買豆腐,那買到的豆腐肯定都不會是新鮮豆腐。特別是在夏季,豆製品更容易變味。這樣的食材吃下去可能還會引起身體不適。
說了這麼多,咱們再回過頭來看「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是不是就覺得相當都道理了。其實這都是老一輩人的經驗之談。
看到這,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一些買菜中的小訣竅,最後小編還是得對那些天天吃外賣的年輕人說一句:適度吃外賣,自己煮的飯會比外賣健康衛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