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人,您知道多少黃陂的古老地名呢?

2020-12-13 騰訊網

黃陂觀察,觀察黃陂

閱讀提示:

下文是武漢市第一批市級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入選的地名主要是需要有歷史性,如果各位發覺黃陂有歷史村落、景點,橋梁等沒有進入這個名單裡的話,請在7月17日之前用信件或郵件的形式向相關部門反映,通信地址如下:

初步看了下名單,古鎮裡沒有黃陂區(黃陂的鎮區都不夠歷史悠久?),近現代重要道路裡黃陂也僅僅只有一條(江夏區入選了5條)

黃陂的三大文化,木蘭、盤龍和二程文化,歷史這麼悠久,為啥進入地名保護遺產名錄的這麼少呢?單以二程而論,前川和二程相關的地名就有雙鳳大道、前川大道、魯臺街、流湖街,裡巷有二程裡、二程祠巷等。

黃陂前川還有著名的接駕湖,多麼優美的名字啊,難道不值得列入嗎?

希望黃陂的文化部門能看到這個名單後,去爭取將跟多有歷史和文化意義的黃陂地名列入,如此,則功莫大焉!

武漢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一、 古鎮

東西湖區:柏泉

江夏區:金口

新洲區:倉埠、舊街

二、 歷史文化名村

蔡甸區:馬鞍村

江夏區:浮山村、夏祠村、勤勞村、新窯村、 青山村、民主村、遠景村

黃陂區:雙泉村、大餘灣 、羅家崗灣、汪家西灣、文茲灣、邱皮村、 長嶺崗村 、作京城灣、雨霖村、 樓子田村、魯臺村、 丁店村、王棚村、 姚家山村、劉家山村、 泥人王村、張家灣、 謝家院子、翁楊衝

新洲區:向東村、城東村 、劉溪村、胡咀村、 紅峰村、駱畈村 、華嶽村、孔子河村 、石骨山村、陳家田村

三、 紀念地(遺址)旅遊景點

江岸區:解放公園、大智門火車站

江漢區:江漢關 、中山公園

漢陽區:古琴臺、晴川閣

武昌區:黃鶴樓、起義門、 閱馬場、楚望臺 、放鷹臺、抱冰堂、武泰閘

洪山區:卓刀泉

漢南區:金竹嶺

蔡甸區:臨嶂古城

江夏區:五穀城

黃陂區:盤龍城、雙鳳亭

新洲區:問津書院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行吟閣

四、古橋

黃陂羅漢半河橋

礄口區:保壽橋

洪山區:北洋橋、老人橋

蔡甸區:三多橋

江夏區:南橋、靈港橋

黃陂區:半河橋

新洲區:張公橋

五、 重要自然地理實體

漢陽區:龜山、鸚鵡洲、月湖、墨水湖

武昌區:蛇山、珞珈山、白沙洲、紫陽湖

洪山區:洪山、天興洲、南湖

漢南區:紗帽山

蔡甸區:九真山、知音湖、 後官湖、沉湖(

江夏區:八分山、龍泉山、 鐵板洲、白雲洞、 金水河、魯湖

黃陂區:灄水、後湖、木蘭湖、 木蘭山

新洲區:城樓寨、舉水、 倒水、漲渡湖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磨山、東湖

黃陂區、新洲區:武湖

洪山區、江夏區:湯遜湖、黃家湖

漢南區、蔡甸區:通順河(東荊河)

東西湖區、黃陂區:府河

六、 近現代重要地名

沿江大道、沿河大道、臨江大道 、 中山大道 、 解放大道 、 建設大道 、 發展大道 、 和平大道 、 友誼大道 、 團結大道 、 雄楚大道 、 關山大道 、 一元路 、二曜路)、三陽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頭道街 、丹水池、揚子街、吉慶街、江漢路、六渡橋、姑嫂樹路、武勝路、漢正街、礄口路、 長堤街 、 漢陽大道 、 琴臺大道、 鸚鵡大道、知音大道、翠微路、 西大街、顯正街、楚材街、 大成路、都府堤、戶部巷、 糧道街、首義路、曇華林、 冶金大道、工人村路、石牌嶺路、珞喻路)、珞獅路、

東吳大道 、 金山大道 、漢南大道 、藏龍大道、 江夏大道 、 武昌大道 、 紙坊大街、北華街、盤龍大道、齊安大道、

花樓街 輔仁裡、輔堂裡、三德裡、坤厚裡、漢潤裡、楚善裡、寧波裡、上海村、江漢村、 洞庭村、鹹安坊、積慶裡、 聯保裡、永康裡、貫中裡、 工程營

分享、在看與點讚,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

★★★版權申明★★★

黃陂觀察公眾號發表之文章、圖片和視頻等資料,版權屬於黃陂觀察公眾號管理員所有,任何媒體、網站、個人和團體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裴高才:上海有「黃陂路」,漢口有「黎黃陂路」,「黎黃陂」何許人也?
    為何要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為其塑像呢?我告訴客人,筆者在〈首義大都督黎元洪〉與《無陂不成鎮》二書裡,曾系統解讀黎黃陂(本名黎元洪)及漢口黎黃陂路、上海黃陂南路的來龍去脈。不久前,應武漢圖書館學者王鋼先生,武漢電視臺編導熊文杰小姐、周漢平先生之邀,我會同著名作家與文化學者任蒙與王鋼二兄解讀漢口黎黃陂路的文化。現回放視頻與圖文(摘要)連結,分享給諸君。
  • 新武漢人,假如您想定居在盤龍城,您需要了解黃陂的這三種文化!
    黃陂木蘭山這三大文化在黃陂的傳播情況是不同的,木蘭文化依託旅遊的發展而傳播,有成績也有遺憾,成績是讓更多的湖北人知道,黃陂有個花木蘭,遺憾的是大部分旅客只認為黃陂是借木蘭的名頭搞旅遊而已二程文化,三個文化中知名度最低的,不僅黃陂大部分人不知道,甚至連土生土長的前川人了解的也不多,雖然前幾年黃陂區重修了二程書院,但只是個表面建築而已,並未深入挖掘程顥和程頤這兩位理學大師對黃陂的影響。
  • 每個月收入多少,您才願意回武漢鄉村生活呢?黃陂人說3000左右吧
    前幾日和同學聊天,談及大家現在的忙碌生活,都感嘆說這樣的人生似乎沒啥意義,有同學問及月收入最低多少,大家才會有去農村生活的意願呢?有人回答說,起碼3000塊,1000塊付油費和水電費,1000塊用做夥食,還剩下1000塊靈活機動(存下來每年外出旅遊一次)。
  • 盤龍城,漢口北,莫非他們不是黃陂城區?
    小編一直認為,地名的稱呼,老百姓因為約定俗成的關係,可能叫法和官方正式名稱不同,但作為官方,一定要嚴肅和專業。比如前川,民間叫法很多,有叫縣城的,有叫黃陂的,還有叫城關的,取決於各人成長環境的不同。官方,還是應該區別黃陂和前川吧,前者是一個區的名字,後者只是一個街道的稱謂。但遺憾的是,很多部門居然學老百姓,將前川標記為黃陂,比如下圖。前幾天路過前川,在城南人民道附近看到這麼一個標誌牌,上寫「黃陂城區」,這個稱呼讓小編迷惑了很久,這是啥意思呢?只有到前川才算到了黃陂的城區嗎,那路過的盤龍城和漢口北算不算黃陂城區的一部分呢?
  • 黃陂定遠公園散記
    定遠,就像黃陂的許多地名一樣,看似平平泛泛,若深挖起來,卻大有來頭。據說黃陂古代,有段時間稱為「定遠縣」。姑且不論真假,單單是這一連串地名傳說,足以說明黃陂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隨便一個地名,拾起來,一不小心,便是一個典故。定遠公園所坐落的這片沼澤溼地下,到底掩埋著多少歷史呢?
  • 黃陂是個歷史古城
    據二哥說,這就是小南門與大西門之間的一段城牆。   黃陂是個古地名。根據前文張哲先生解析易經分析,黃陂如果作天文工作者解釋,黃陂的歷史也和盤龍城一樣古老,有3500年。   有關史料說明,一是「黃」字是一個象形字,是一種用作佩戴的玉器。現存的甲骨文的黃字上面是佩鉤,中間是壁(即璜),下邊是兩條垂。到小篆的黃字便成了現在的「黃」,後來便假借象形字的黃作為黃色的黃,並用「皇」的讀音。二是在姓氏說上有「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的說法。
  • 黃陂29處地名擬納入武漢第一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還不夠!
    投稿作者:資深自媒體人馮煜暉近期,武漢市收集整理了古鎮、古橋、村落、景區和路名等181條地名,其中黃陂區29處地名擬納入第一批市級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梁武帝登基後,改黃陂為梁興縣,為表彰黃陂為梁國興起的巨大貢獻,改冶城為六指,為表現梁武帝的崇佛之情。這個獨特的地名跨越時代而來,提示著人們石觀音寺對於正法正信純粹性的堅守不移。增加黃陂區灄口街道。灄口自古是戰略要地。《資治通鑑》六月,郢州刺史李綜克灄口城。《水經注》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大湖,又東合灄口。
  • 黃陂人話豆絲
    朋友們哄然大笑,說,你也真是,在外面還想吃到正宗的黃陂豆絲呀?朋友一語中的,的確,要想吃到正宗的豆絲,只有在黃陂!黃陂人做豆絲工序到位,配料講究,所以才有黃陂豆絲的鮮香爽口,味道純正。在兒時的記憶裡,豆絲是村裡每家冬季的必備,做豆絲,更是入冬的頭等大事。
  • 東西湖環湖路通車了,網友問,黃陂盤龍城的後湖綠道呢?
    ,中間完全可以加一個隔離帶,為什麼只用隔離欄杆分開呢?下圖為盤龍城盤龍大道景觀,對比上圖的東西湖環湖中路,您覺得哪種道路建設方式更美觀呢?一條路也修了2年半,東西湖速度不比黃陂速度快多少。「之前路難走,沒有分界線,也沒人行道,我們走路都要繞行。」周建軍在這邊住了快兩年,用他的話說這裡變化「翻天覆地」。如今,周建軍常在路邊人行道散步跑步。
  • 黃陂有個西河半島你知道在哪裡嗎?
    別說大部分黃陂人,就算是前川土著估計也知道的不多,畢竟這個稱呼只是近兩年才出現,但如果你告訴他們就是理林的那一片菜地,估計他們會先「喔」一聲,然後疑惑地問「那地方也要開發了?」是的,那地方正在開發。首先,讓我們用圖片告訴大家西河半島的具體位置吧。
  • 16張圖片,讓您一眼看懂武漢黃陂的美
    下面每一張圖片都是一個景點的代表作,你能認出是黃陂的哪個景點嗎?本圖為現在網上極火爆的木蘭大道和沿線的新農村。黃陂是中國木蘭文化研學地,很多地方都流傳有木蘭文化的傳說,帶著木蘭來旅遊,別有一番趣味。木蘭清涼寨,武漢人最喜歡的避暑勝地。
  • 黃陂永旺設在哪裡最好?臨空2期、天陽路還是武湖呢?
    這會不會和2年前炒的火熱的黃陂永旺有點關係呢?肯定有網民會說,你想多了,人家只是走累了進來喝口茶而已(或者只是為多了解點資訊)。你說的很對,我也覺得這是八字還沒半撇的事。一個人落後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志氣,一個地區欠發達也沒關係,最麻煩的是只知道等靠要。黃陂如果連設想、幻想都不敢有,那和鹹魚有什麼差別?【估計又有網民會說,你黃陂和光谷比,還要點face不?
  • 武漢四個副城裡,兩個在黃陂!
    武漢提出的四個副城分別是:東湖高新(光谷)副城、武漢經開副城、臨空經濟區副城和長江新區副城(相比去年的3個副城規劃,今年增加了一個長江新區副城),後面的兩個全部或者部分位於黃陂區,這代表黃陂騰飛的機會真的來了嗎?黃陂將如何跟上這個改變呢?
  • 地名從武漢改為中部,位於黃陂的國際會展中心升級了
    小區裡有個小夥子,小時候家裡都開玩笑叫他「醜貨」,開始是好玩,誰料想越玩越大,最後整個小區的人都這麼叫了,小夥子上了高中以後,知道這個名字雖然親切,但顯然不利於自己成長,於是見到還有人這麼叫的時候,就以誠懇和謙卑的語氣和他解釋,說我大名叫某某某,再叫醜貨不好聽,素質高的鄰居馬上改名
  • [文化特性面面觀]從黃陂人看湖北人
    湖北日報 趙金禾寫這篇文章,決不因為我是黃陂人。只能說是我對黃陂人的了解,我又是泡在湖北,談湖北人我不能不從黃陂人談起。這是寫作者慣用的手法:切題,或曰「切口」罷。湖北人有個「打碼頭」的說法。小時候,我不懂「打碼頭」,我問在漢口打過碼頭的姑父。
  • 甘露山,黃陂一個很有歷史的地方!過去有書院,今天將建文旅城
    人,80%以上都不知道魯臺還有這麼一個文化之山。如果不是長江文旅城的建設,且正式定名為「武漢甘露山文旅城」的話,甘露山被武漢人知道估計還需要許久吧。在談甘露山之前,必須先了解魯臺,了解魯臺自然不能不知道程顥和程頤這兩位宋朝著名的理學大師。二程祖籍河南(安徽?),其父曾任黃陂縣尉,二程出生於前川,求學於魯臺,今日前川仍然保留的許多地名,和二程有極深的淵源。
  • 黃陂前川有個檸檬酸廠,知道的人都老了!
    人過中年,時逢盛世。今日黃陂,處處充滿生機。城區高樓,一幢比一幢靚麗,一幢比一幢高聳,直插雲霄。街道上車水馬龍,鋪面裡琳琅滿目,人們臉上掛滿笑容。鄉下景區,就像明珠,遍布木蘭大地,招來八方遊客,共賞醉美黃陂。
  • 前川又多了一條地鐵,順便推測下黃陂第五輪會上多少條線路
    作為一個大漢口區域黃陂居民,看到他們那些痛心疾首的文字,我都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們過去太過分,搶了民族大道的奶酪呢?需不需要發揚下高風亮節,接下來的4輪修編,5輪規劃,咱們大漢口就不要了,全部讓光谷修?確實,第五輪開始實施都是5年以後了,到建成也還需要3-5年,也就是說黃陂人最少還要等8年左右才能看到黃陂的第五條地鐵落地(黃陂已有3條開通地鐵,1條在建地鐵),對於只爭朝夕的人來說,8年確實太長,但如果你還沒結婚,你可以趁沒有地鐵時低價買入,8年後,等你孩子剛好要上小學的時候,地鐵通了,啥配套也都來了,你相當於為你後代準備了一個地鐵房。
  • 黃陂和孝感以及漢口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武漢之根在黃陂的盤龍城!
    小編每次吹黃陂,雖然有的是尬吹,但是從來沒和其他地區去比較,可是其他地區的人總是喜歡來中傷黃陂,前天一個寫黃陂畫的「餅子」都會兌現的帖子,明明沒提任何區,卻出現了兩個哭笑不得的評論,他們估計覺得沒啥反駁小編的理由,就開始說黃陂血統不正吧!
  • 今年,武漢的房子好賣不,黃陂新洲等新城區情況又如何呢?
    小編昨天統計了武漢四個新城區新建商品房銷售情況,數據來自武漢住房保障局官網,之所以統計了四個,是為了對比分析,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你為啥非要和別的地方比來比去呢,朋友,如果不對比,你何以知道自己水平到底如何?沒有對比,何來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