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名字,就老想起鄉村裡那些羞澀的大姑娘小媳婦,抑或所有貌似細小卻有著倔強的生命力,帶著淡淡苦香味兒的藤本、草本、木本植物。
野菊花不是那種笑顏特惹眼,也不是那種氣味特招人的花。在山坡草地、田邊路旁,野菊花玩皮地嬉戲,跟土地相顧微笑,跟秋風輕輕唱和,跟秋雨娓娓而談,跟秋陽相映成輝。她就那麼不管不顧地開著,快樂恣意,不懼寒風,不畏冷眼,不憚寂寞。她從來也沒有考慮過要努力表現,開給別人看,香給別人聞。那黃色的花朵小小的,卷卷的;那綠色的葉片疏朗有致,輕盈看似不起眼,看似很隨意,然而大片大片的野菊花連綴起來,就把整個山坡變成了大幅大幅黃綠相間的、純天然的、充滿生機與野性氣息的絨毯。在落葉飄零、眾芳散盡的季節,她的幾分羞澀幾分清甜的笑靨,她的十分自然十分率性的姿態,給了傷時悲秋的人們莫大的撫慰。我感覺那首紅極一時的歌曲《小芳》唱的就是她。
奼紫嫣紅的春天一到,喜歡嬌媚與濃香的人便會忘記她,從身到心都疏離了她。然而當繁華如水流,嬌貴隨風逝,人們卻又想起她的簡單、樸質與快樂、柔情來,又會幽幽地懷念她,吟頌她。她淳樸、野性的美,又成了他們渴望純真撫慰的心中,最溫情美麗的懷想,甚至是最後的、唯一的精神慰藉和靈魂牽掛。
野菊花的氣味和味道,不似大多數花兒那樣的甜沁迷人,是那種淡淡的苦香味兒。而我,恰恰就特喜歡這樣的味兒,在生活中,我偏好聞植物散發出的淡淡苦香味兒,如桔子皮、柚子皮、艾草等的氣味兒,也喜歡那些帶苦味兒、無一例外地有著清熱祛火功用的食物和飲品,如吃苦瓜、喝苦丁茶、嚼桔肉上面那層被很多人扔棄的網狀經絡等,對這有著淡淡藥香的苦味兒的偏好,一如我喜歡在靜夜裡捧讀描寫災難中的人性或情路上的苦澀的文字,又如我願意獨自聆聽有幾分壓抑、憂傷、孤悽的音樂,也如我悄悄欣賞那種清瘦而帶了幾分滄桑的男人。這些,往往有著讓我心靈悸動甚或震撼的力量,有著審美意義上不同凡俗的價值。
野菊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沉默而專一的愛。她的生命姿態,印證了為我們所認同的觀點:那些看起來外表不惹眼卻也獨特,個性不張揚卻又獨有,情感不熾熱卻又執著的人或物,都是那種為了生命的意義,為了內心的感受,為了鍾愛的人兒,為了崇高的理想,能夠赴湯蹈火,可以痛苦隱忍,能夠執著奮鬥,可以畢生堅守的生命。這樣的人或物,這樣的情和愛,都會讓人欽敬,不可絲毫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