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裡,山崗上的野菊花正開放
十月,又是一年深秋季,野菊漫山又芬芳。
菊花,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喜歡它的金豔,喜歡它的富貴,喜歡它的婀娜漂亮!而我,則更喜歡大自然中漫山遍野裡開放的野菊花。每當重陽節前後,田野裡、山崗上,野菊花便粉豔出場,笑盈盈,亮晃晃,或隨風搖擺,或向陽張望,或路邊歡歌,或半坡群芳。我尤其喜歡一個人走在那彎彎的山路之上,總是為野山菊的自由和瀟灑所陶醉。向前望,半山的黃花如點點的金子散落於山崗之上,太陽的光輝,讓它們更生動、更漂亮;輕輕聞,陣陣的清香撲鼻而來,浸入心扉,香留心房,讓人清新,讓人氣爽,讓人倍感物華天寶之力量。
我喜愛野菊花,便會自然而然地付諸行動:前年的深秋,我在伏牛山中的霍莊,便爬上高高的山崗,將那野菊花深情地眺望;去年的深秋,我在大別山的東嶽寺山莊,又爬上高高的山崗,吮吸野菊花別樣的清香;今年的深秋,我在英國布裡斯託海峽岸邊的小鎮上,仍然念念不忘把家鄉野菊花開放的情景,一一回想:
十月裡,我爬上了山崗,看那野菊花在漫山中的自由和奔放。深秋裡的山崗中、溝壑旁,野菊花隨處可見。有的在半山坡上一叢叢、一片片地簇擁著開放,把山坡染成了一片金黃;有的在山路旁、小溪邊隨意的生長,讓秋天裡的山彎和溝壑充滿了芳香。秋風中,它們無拘無束,自由地搖晃,隨風哼唱;陽光下,它們天真爛漫,任性地汲取著太陽的能量,讓人一眼便能看出,它們既快樂,它們又奔放。秋季的天地之中,到處是野菊花的芳香,野菊花釋放的幸福信號是:"自由生長!"
這,大概是我喜歡野菊花的原因所在。人世間,如果只能有一種幸福選擇的話,那一定選擇"自由"。但人類要獲取這種"自由",決非易事。聞名於世的美國《獨立宣言》開宗明義直言:"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為了尋求這個自由和幸福,美國人不惜流血犧牲,兩度與宗主國大英帝國開戰,終於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為了達到自由和幸福,他們又不惜手足兄弟間相殘,進行了為期四年的國內"南北戰爭",終於使"自由"在全美範圍內貫通。為了這個自由和幸福,英法兩國刀兵相見,進行了百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促進了法國民族統一的完成。但戰爭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泣了一百年。可見,獲取"自由",是何等的艱難。而當今的英國,當他們覺得歐盟在難民安置等問題上,妨礙了他們國家"自由「的時候,便鬧著要"脫歐"。但事與願違,他們在國內吵成了"一鍋粥",他們又在歐盟吵成了"一團糟",使"脫歐"成為了"難產兒",成為了全世界的"笑柄",弄得英國兩任首相,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一幅"黔驢技窮"的模樣,進退維谷,終日惶惶。"脫歐",成了"一地雞毛",亂作一團。
對於這些亂象,那些盛開在山崗上的野菊花會有什麼感悟嗎?No,它們才不理會呢!它們遵循著自然法則,自由地安家,自由地開放,自由地冬藏,自由地復生,年復一年,逍遙自在。當然,此等"自由",生於天地萬物間,精彩粉呈,數不勝數,那正是人類所嚮往的、所追求的啊,但人類卻總是心在望,力卻不能及啊。
十月裡,我爬上了山崗,品味那野菊花君子般的低調和和堅強。翻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篇章,可以看到人們對菊花的讚美,多聚焦於它的傲霜鬥寒,它的不屈和堅強。如魏晉陶淵明之"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陶公感佩菊花霜下不屈而一展秀姿之情,溢於言表;唐代白居易之"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醉吟先生對菊花不畏苦寒、更放清輝之精神大加讚賞,大有"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之凜然之氣,讓人肅然起敬。這些感悟,都是深刻的,都是發人深思的,都是引人入勝的。
然,我更欣賞野菊花君子般的謙虛低調和笑對困難的面世之態。野菊花是低調的,它不張揚。小小的花朵,細細的花瓣,矮矮的身姿,零星地散布。在路旁,無聲無息,走進它,它便為你芳香;在山崗,不見大紅大紫,唯見星星點黃,仔細張望,才會發現那裡有金子般的黃亮,顯示著深秋的生機和活力。這便是野菊花,它是那樣的謙虛,那樣的平凡普通,沒有人在意它會出現在什麼地方,沒有人在意它會在什麼地方消失。但它照樣行走於天地間,恣意地吮吸著雨露和陽光,歡快地生長,從不抱怨,從不憂傷。這不正是孔子所大力讚揚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之大家風範嗎?尤其是當深秋之寒霜降臨之際,它沒有躲閃,沒有逃避,更沒有低頭,而是凌風昂首,笑對風霜,綻放的更加燦爛,更加歡暢。這些野菊花,難道是要充當拯救秋天的大義英雄嗎?不,才不呢!它們才不在意什麼英雄不英雄,什麼花中之魁,什麼秀冠群芳,那些虛名,它們真的是不屑一顧的。但它們用迎風傲霜、獨立寒秋的行動,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困難,並不可怕,你頂住,它就退卻;你堅強,它就示弱。野菊花用綻放的花朵迎接秋寒,是想更加直白地重申:你笑對秋天,秋天就金黃;你笑對人生,人生就燦爛。
十月裡,山崗上的野菊花正開放,他們是那樣的自由,又是那樣的堅強,不由得讓人感悟:人生,可能沒有成就,可能沒有偉大,但絕不缺少困難;如果用南唐後主李煜悲歌的"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之心境面對困難,只是無奈的嘆息,一味的憂傷,那樣的人生境界真的是連草木都不如啊!
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爬到山崗上,認真地體味野菊花之精神,虛心地向野菊花學習吧。
野菊
十月妝成漫山崗,
點點星星伴路旁;
無邊落木千山靜,
一瓣花開萬裡香;
不屑紅綠爭春豔,
獨傲高風鬥秋霜;
消得人間無旺火,
心在桑麻度滄桑!
2019年10月25日
於英國布裡斯託市
波蒂斯黑德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