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鄉成為一種旅行
——從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談鄉村旅遊的四個核心
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口碑爆棚,票房大賣。《人民日報》的評論也充滿了溢美之辭:「《我和我的家鄉》真情描繪小康生活美好畫卷,熱情謳歌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是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文藝精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贏,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成為又一部現象級電影作品。影片的成功為主旋律創作帶來諸多啟示:一是愛國主義永遠是電影創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電影創作永恆的原動力,三是在以小見大中不斷創新藝術表達,影片才能贏得觀眾的共鳴與共情。」
作為一個旅遊人,看過《我和我的家鄉》以後也是心潮澎湃,感慨頗多。五個單元故事中除了承接《我和我的祖國》中《北京你好》的《北京好人》以外,其它四個單元都與鄉村旅遊直接相關。《天上掉下個UFO》中,神秘的UFO給貴州黔南的阿福村帶來了火爆的旅遊場面;《最後一課》浙江望溪村鄉村旅遊紅紅火火,民宿客棧熱鬧非凡;《回鄉之路》導遊帶隊,溼地停留,特色小吃也有高檔款;《神筆馬亮》中東北的茴香村在畫家馬亮的駐村幫扶下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度假村。在四個故事中鄉村旅遊只是背景或者場景,但是卻也深刻地體現了發展鄉村旅遊的「四個核心」。接下來就結合《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故事談一下鄉村旅遊的「四個核心」。
鄉村旅遊第一核:吸引核心
《上掉下個UFO》中,村長王守正(王硯輝飾)聽到黃大寶(黃渤飾)要坦白真相,動情地說:「你去自首我們的特色旅遊咋辦?……真相?真相就是苗寨靠山侗寨靠水,克度小鎮靠天眼,已經富得流油了!我們靠啥子?」商人王出奇(王迅飾)接道:「我們只有靠外星人!」一番話說到了發展鄉村旅遊的根本。鄉村旅遊到底要靠啥子?第一位的就是吸引核心的打造。吸引核心就是要有特色,無論是「苗寨的山」、「侗寨的水」、「克度小鎮的天眼」還是「阿福村的外星人」都是特色。阿福村這個距離天眼只有15公裡的小山村,如果不是UFO事件,對於其它擁有核心吸引的地方因為發展鄉村旅遊而「富得流油」也只有「眼紅」的份兒了!因此當黃大寶要坦白真相的時候,王村長就紅了眼。所以發展鄉村旅遊,第一要務是明確特色吸引,把特色放大,進而做成經典,做成標杆,才能長盛不衰。
鄉村旅遊第二核:產品核心
所謂產品核心就是圍繞主題特色構建、豐富和完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的能力。《天上掉下個UFO》就用創意(誇張)的方式開發了眾多特色產品項目。UFO的出現,讓阿福村成為了「外星人之鄉」,迅速開發了「外星紀念品」系列商品、「外星人合影」項目、大型愛情歌舞魔幻劇「外星愛情故事」等。最為突出的商人王出奇(王迅飾)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UFO肯定要吃外星人」的邏輯指導下開發的「天眼酸湯魚+外星人特殊服務」全宇宙僅此一家的火鍋店,當一群「外星人」唱著「先喝湯,體魄強,太陽系裡王中王;再吃魚,補腦力,智商飛出銀河系」出場,然後念叨著「疑似銀河落九天,天眼火鍋賽神仙」的口訣,將酸湯魚倒進「跟天眼一毛一樣的火鍋」中的時候,這種一本正經的儀式感,讓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時,嘆服於導演、編劇的創意,以及對於旅遊的深刻體察。《回鄉之路》中一碗被喬樹林(鄧超飾)瞧不上的羊雜湯,被吳京飾演的陝西老闆加上蟲草和海參後,竟然可以賣到二百八一碗。雖然有些誇張效果的成分,也說明鄉村旅遊產品也是可以迭代出高級感的。
鄉村旅遊第三核:組織核心
組織核心就是人才,鄉村旅遊發展中最缺少的是人才。鄉村旅遊人才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引領者,一類是支持者。《神筆馬亮》中畫家馬亮(沈騰飾)是引領者,他作為第一書記的對口幫扶是茴香村能夠發展成為旅遊度假村的核心與關鍵。引領者一開始會因為情懷、理想等原因作出選擇,這樣的選擇也往往意味著對眼前利益的放棄和犧牲,這需要引領者具有強大的意志力,非凡的領導力和資源整合力。另一類是支持者。他們圍繞在引領者或者引領者設定的共同目標的周圍,用各自的方式對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目標提供相應的支撐和幫助。他們也是鄉村旅遊發展主要推動者。他們可以是《天上掉下個UFO》中的商人王出奇(王迅飾)、網紅鄉村發明家黃大寶(黃渤飾);也可以是《神筆馬亮》中在魏村長(魏翔飾)帶領下配合擺造型的全體村民;還可以是《回鄉之路》中帶貨女王閆飛燕(閆妮飾);他們更是《最後一課》中老範(範偉飾)堅守教育下學習文化知識,在家鄉建設中積極參與鄉村旅遊的姜前方(張譯飾)、姜偉岸(于和偉飾)、姜小虹(陶虹飾)、姜文豪(李晨飾)、姜紫丫(楊紫飾)、姜大雷(雷佳音飾)等,正是這些支持者他們首先被照亮,然後發揮各自的光和熱,才讓鄉村旅遊真正紅紅火火起來。現實當中,很多地方學習(模仿)袁家村,房子能複製,所謂的經驗也能拷貝,但為什麼鮮有成功者?因為袁家村最難複製的是組織核心。
鄉村旅遊第四核:故事核心
故事,無論是在旅遊體驗中,還是在遊後的記憶中,亦或是在鏈式傳播中,都是重要的素材。鄉村旅遊中的故事力非常重要。現實中,很多人一提到故事,往往想到的是宏大的歷史場景、故紙堆裡的逸聞軼事,再或者是不著邊際的傳說。實際上是,故事可以是直抵人心的一切美好,無論宏大,或者渺小。《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力特別好。《天上掉下個UFO》黃大寶、懂阿花 「一公裡愛情」的故事,給貴鄉山川增色;《最後一課》老範堅守山鄉教育的故事,讓浙鄉山水動情;《回鄉之路》喬樹林治沙育果的故事,讓黃土高原生輝;《神筆馬亮》馬亮 「駐村留學」的故事,給東北鄉村添彩。這些是電影中的故事,中國廣大鄉村中的發生的故事會比電影中豐富和精彩更多。就像《神筆馬亮》中馬亮用微信準備發給愛人的坦白信息中說的那樣,家鄉「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可是如今,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輕人都走光了。所以我就想,我能做些什麼」;就像《回鄉之路》中高媽媽面對漫天風沙對孩子們說「學了本事把咱這裡變個樣」,正是基於對於家鄉的熱愛,很多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力拼搏,他們「選擇了更偉大的事業」,他們是「最偉大的畫家」。當然,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更多人選擇離開,同時這也增加了鄉村旅遊的客群,因為有更多的人走在回鄉的路上……
當家鄉,變成一種旅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講好鄉村新生活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這也是鄉村旅遊的使命和承載。推薦大家觀看這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大家共同思考「我能做些什麼?」,為鄉村旅遊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規劃多嬌江山 領秀中國旅遊
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
規劃 設計 引資
建設 創品牌 運營
六位一體全產業鏈服務,不忘初心致力於項目落地
旅遊規劃甲級 建築設計甲級
北京江山多嬌規劃院成立於2000年,地處長安街,毗鄰文化旅遊部,坐擁長安大戲院,由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副會長兼文化旅遊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二外MBA/MTA產業導師、旅遊規劃實戰派領軍人、旅遊規劃三大巨頭之中原的原群教授出任院長,領銜業內知名專家及行業精英致力於旅遊規劃創新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環境藝術革命,踐行「好規劃都是用腳走出來的」理念,恪守專工專匠、精工細作的手工化創作模式,以六位一體式服務於項目地旅遊發展,助力經濟騰飛。天道酬勤、實至名歸,江山多嬌榮獲「美麗中國旅遊智力服務突出貢獻機構」, 「中國十大旅遊建設規劃設計獎」等殊榮,見證了江山多嬌成為中國旅遊規劃設計最具影響力品牌。
專家造詣丨專業品質丨專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