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牛」的小城,所有人在教科書上認識她,黃酒和茴香豆出名

2020-12-25 阿健愛旅遊

說起紹興,很多人都以為那裡有很多舊房子,但除了聽歷史故事以外,幾乎沒有地方可以玩, 但是,其實只要那麼花一點小心思,紹興的魔法和美麗就會被發現。

紹興最著名的是魯迅的故鄉, 在這裡不僅可以看到魯迅的故居,也可以親身感受到魯迅的生活環境, 仔細解讀他的作品,如果想把他寫的風物變成東西,一定要來這裡。

這裡是從紀念館進化而來的,和以前的紀念館不同,魯迅先生當時住的地方現在已經可以看到了, 例如,在我們的書中學到的三味書屋、百草園、祖居等。

然後恢復了風情園、壽家古門、土古祀等古蹟, 古蹟之間,可以看到已經穿插其中的亨鹹酒店,故鄉前面有小河流過,烏篷船搖晃著, 一情一景地能想起魯迅的作品。

也許每個人的心情都不一樣,但只是這裡的文化底蘊,真的應該去一次。

紹興不可思議的地方,應該出現的名人非常多, 從現在的舊居來看,除魯迅的故鄉外,還有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徐錫麟故居和馬寅初故居等很多地方。

蔡元培故居隱蔽在幽深的石板路胡同裡,門外的「學界泰鬥,人世楷模」文字就在眼前,門內的「翰林」文字肅然起敬。

院內有蔡元培畢生事跡展板,進入三進,看到這扇白牆的木窗,知道蔡元培事跡玩耍,就像走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一樣, 秋瑾故居和徐錫麟故居的布局相同,但值得一看。

紹興的美麗,主要體現在各個方面, 在美景方面,有乘烏篷船可以欣賞美景的東湖、別有風情的安昌古鎮、順順自然的柯巖風景區、能聽江南越劇的沈園、被綠菌包圍的五洩湖。

在美食方面,有傳統的美食木蓮羹、甜美的梅乾菜、筋道的茴香豆、名揚天下的老酒, 不管怎樣,仔細搜索的話,會發現數不清、玩不夠、吃不完的特徵。

不知不覺美味的味道是否還殘留著,不過,不知不覺這個長街的狹窄的胡同說不定已經不存在了, 今後美味的味道可能會因人而變, 這座古建築因不安全而被重建,等到那個時候,就會失去了舊時代的味道,現在味道還剩下來,舊建築還剩下來,去看看吧。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出名」城市,黃酒和茴香豆人人熟知,其悠久文化被忽略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地土遼闊,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保留下來眾多的歷史古蹟和風景名勝,而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這些風景古蹟也被逐漸開發為旅遊景區,而我國有一個小城市,大家都是在教科書中就認識了這裡,而且人人都知道這個城市的黃酒和茴香豆最出名。
  • 「黃酒棒冰」之後 「黃酒茴香豆」再成「網紅產品」
    不過,日前記者在紹興魯迅故裡看到,經過改良,茴香豆的做法已達8種之多,其中的「黃酒茴香豆」更是成為「網紅產品」。10月24日下午3點左右,記者在孔乙己土特產有限公司魯迅故裡門店看到,8種口味的茴香豆正一字排開:什錦味、海苔味、蟹黃味、辣味、爆開豆、筍乾味、黃酒味、原味。五六名顧客正在排隊購買,一名外地遊客挨個看了一圈後,挑了一包原味和一包黃酒味。
  • 一壺黃酒 一碟茴香豆 | 醉夢中煙雨紹興遊
    依稀記得中學時期,初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孔乙己》了:「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倘若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記憶中老師的解析、閱讀理解中的考點都已漸漸模糊,只知道若是有幸一遊紹興,定要喝它一壺酒,吃上一碟茴香豆。也許真的只有聞到黃酒香醇的味道,才會驚覺穿越到了孔乙己的紹興。
  • 江南重口味裡的哲學,這烏篷小城最懂!想過一個膩在醬香和黃酒味兒空氣裡的周末
    茴香豆自是不用多說,以蠶豆為原料,加以茴香、桂皮、食鹽和山萘用文火慢煮至漲熟,配酒堪稱一絕!哪怕只是普通的面餑餑,雞蛋也要煎得嫩而香,春卷皮要薄厚均勻,蓋在蔥花煎蛋上還要能透出蛋的金色和蔥的綠色。紹興人的小吃,和正餐幾乎是共通的,它可以出現在街頭巷尾,也能通過精緻的排盤出現在酒店的餐桌。|| 茴香豆
  • 不喝黃酒喝葡萄酒,紹興菜和葡萄酒也是可以很搭!
    即使你沒去過紹興,應該也不會對這座江南小城感到陌生,魯迅筆下的黃酒茴香豆,讓人自咽口水。一艘悠悠蕩蕩的烏篷船,是最深入人心的水鄉印象。水城紹興,有水就有橋,在這個不大的城市裡,有超過一萬座橋,紹興人走的橋比一般人走的路還多。不醉一回陳年老酒,就好像白來了一回紹興。
  • 茴香豆的樣子
    「魯鎮」的朋友偕我入座,以上好的黃酒釋放著他們一地之主至誠至樸的熱情與豪爽。在越諺吳語與杯盞互碰,極富樂感的韻律與節奏中,品味著酒入酣腸的濃稠與快意,一碟碟樣貌各異,頗具神採的茴香豆已然款款登場,盛排桌案。細目之下,品嚼之間,不禁訝然:這所謂的茴香豆,分明就是我們北方人茶飯間再普通再尋常不過的蠶豆嘛。
  • 老黃酒、茴香豆、臘腸、醉魚……紹興的年味都在這了!
    在臘月裡,小城紹興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街頭巷尾掛滿了小鎮人家自製的臘腸、魚乾,巷子深處飄來了陳年的酒香,傳統的年味沿著古運河蔓延開來。 溫一壺陳年黃酒,來一碟茴香豆,切一盤腊味,擺上幾塊香糕,再配上幾碟小菜,這是小城紹興獨有的年味。
  • 這座小城承包了浙江人的早餐,低調秀美,火了千年
    來源@紹興宣傳片它美食遍地、自成風格如今在杭州隨處可見的嵊州小吃攜帶著豐富、別具特色的美食基因從味蕾上繼續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外鄉人「越酒行天下」描繪了當時的盛況甚至一度無需「酒」字直接用「紹興」稱呼紹興黃酒紹興黃酒風頭無二來紹興細品一杯紹興老酒,吃上幾顆茴香豆▼
  • 浙江人為什麼喜歡喝黃酒
    喝葡萄酒疲倦,喝白酒上頭,喝啤酒漲肚,唯獨黃酒介於三者之間,不多不少,讓人不經意間愛上它。黃酒的度數不高,一般不超過十八度。黃酒這種又甘又醇的低度酒,讓人微醺又不會沉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口味,親身見過、喝過,這個感覺更好。
  • 史上最「接近神」的男人,因為太牛了,所以被教科書給抹去?
    史上最「接近神」的男人,因為太牛了,所以被教科書給抹去? 因為神是對一個宗教或者信仰最高層次的統稱,一般被認為超自然體中的最高者,其不具物質軀體,但有其軀體形象,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現象的擬人化。 一般來說,神的地位是備受人類認可的,而且他的地位也無人敢挑戰。但是在人類的世界裡,那些非常厲害的人,也會被稱之為「神」人。像是這位史上最「接近神」的男人,因為太牛了,所以被教科書給抹去?
  • 周末在紹興逛倉橋直街,除了臭豆腐茴香豆,看看還有什麼好吃的
    其實紹興的風土和人文遠不止我去過的那些,從古至今的名人太多了,勾踐、王羲之、陸遊、徐渭、徐錫麟、秋瑾、魯迅、周恩來等。我這次特意去看了徐渭的故居,還有因陸遊、唐婉的愛情故事而出名的沈園,這都是以前學生時代春遊節目中沒有包含的。
  • 到紹興喝一碗紹興黃酒,真是一件難得的高興事
    「帶一壇紹酒,捎兩瓶腐乳」,竟成了紹興人家書中的常用語。「黃酒厚重而綿長,中國人可以從這一種飲品裡,同時品味出柔和剛兩種境界。」央視紀實片《舌尖上的中國》,一語道出了黃酒的精華。黃酒是我國民族的特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提起黃酒,便會想到黃酒之鄉——紹興,酒鄉多黃酒。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麥曲或小曲作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的糧食酒。
  • 紹興,真的不止黃酒
    小紅書:©芸芸媽媽一路還會經過一些石洞,其中便以陶公洞和仙桃洞最為出名紹興人將柔媚與剛硬都糅合在了這一湖清波中,湖水平如鏡面,湖上橋堤相連,漁舟時現,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是先生筆下的社戲風採!對了,可別忘了讓車夫帶你去找一家最地道的奶油小攀和臭豆腐,那滋味,絕對讓你難以忘懷!
  • 世界上最有名的發酵酒,除了紅酒、啤酒和黃酒,還有哪些?
    在我們年少的時候,對酒有著迷一般的嚮往,很多人便會偷偷買上幾罐啤酒,再配上些花生鴨脖,坐在沒有人的角落,滿懷欣喜地喝上一口。那一刻,我們鬱悶極了,這是啥玩意兒啊?真他媽難喝!這就是我們對啤酒的最初認識,不過難喝是因為我們還沒喝習慣,品不出其中的美妙滋味,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買到了劣質酒!
  • 黃酒比白酒營養豐富,口感柔和,為啥很少人喝?從這3點可以看懂
    一直到民國時期,黃酒都還算是大眾最為接受的酒類飲品,尤其是官場和一些上層社會的人,都還主要以黃酒作為宴請賓客的飲料,但後續發展並不美好,黃酒就仿佛跌落神壇一樣,從觥籌交錯的酒席中消失,轉而被後起之秀「白酒」所代替,直到如今也是輝煌不再。
  • 最牛小城:人口不到120萬,人均收入全國第14名,超過溫州和泉州
    舟山群島總共有1390多個大小島嶼,整個群島包括了由嵊泗列島、馬鞍列島、崎嶇列島、川湖列島、中街山列島、浪崗山列島、七姊八妹列島、火山列島和梅散列島一共9個列島組成。舟山群島最大的島叫舟山島,它是我國第四大島,面積502平方公裡,這座島也是舟山市政府所在地。舟山人口不多,2019年舟山常住人口117.6萬,還不到120萬的人口對於一座地級市來說確實太少。
  • 86版西遊記多個取景地,孔乙己的茴香豆:紹興文化在這裡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的播出,收穫了無數好評,小桔子和朋友去看了之後,全程又哭又笑,為熒幕裡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感到非常高興。下面,就帶大家走進小桔子的家鄉,一起來看看美麗的紹興吧!紹興真的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就先從旅遊景點說起吧。
  • 紹興最有特色的4種特產美食,悠悠江南水鄉的美味,看到你不饞嗎
    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些紹興特產有哪些出名的吧。紹興黃酒「黃酒作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中國的國粹。但從酒品消費看,這幾十年來黃酒市場規模不斷被擠壓。」在鑑湖畔長大的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一直以來關注黃酒與鑑湖的興衰,其談及,振興黃酒不僅要在技術、營銷、品牌等方面發力,更重要的是保護好紹興得天獨厚的鑑湖水。
  • 紹興倉橋直街,沈園,魯迅故居,鹹亨酒店來一碗黃酒
    倉橋直街抵達後從倉橋直接開始,用雙腳來丈量這座小城,倉橋直街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最吸引我的是小橋流水,可惜當天沒有下雨,若是綿綿細雨天,在橋上偶遇打著油紙傘的江南美女,那真是會把我美的不要不要的
  • 尋味中國:從紹興到房縣,一壇黃酒,千年風韻
    這樣的安逸小城,飲一杯黃酒,吃幾粒茴香豆,走一走周少爺的三味書屋,瞥一眼孔乙己的鹹亨酒店,偶遇狂人徐渭的故居,也是有意思的事情。當然,還有那座園子,沈園,多情自古傷離別。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