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業的7-Eleven便利店吸引了眾多人來光顧。
近來,西安不少年輕人將「打卡」開業不久的陝西首家7-Eleven看成一種時尚。24小時便利店吸引了眾人前往排隊購物,這在西安也是「頭一遭」。在7-Eleven開業紅火時,旁邊幾家本土24小時便利店卻悄悄推出了打折促銷的廣告……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9年5月發布的便利店指數顯示,2018年西安便利店發展指數在全國排名第8位,比2017年上升3位,西安連鎖品牌化的便利店數量、增速等增長比率居全國前列。但隨著城市經濟發展以及白領需求的增加,西安的24小時便利店數量似乎並沒有跟上城市的發展步伐。夜間經濟不發達,運營成本偏高成為西安24小時便利店發展的掣肘。同時,本身模仿同質化嚴重也讓西安24小時便利店發展有些慢。
7-Eleven的到來能否給西安24小時便利店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從而促進行業的新一輪升級換代?讓西安的24小時便利店在西安「夜經濟」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呢?
■記者 王昕 文/圖
西安便利店數量發展迅猛
24小時便利店不多
作為零售經濟中的重要一環,便利店一直在城市的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同一個個小小的連結點,便利店將市民的日常經濟生活連結在了一起。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社區周邊,不論是普通便利店還是連鎖便利店,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記者從西安市商務局獲悉,目前西安擁有品牌連鎖便利店約210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數量較多的有每一天、唐久、松林等。近三年來,永輝mini、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阿里天貓小店、京東無人超市、繽果盒子、彩虹星球等,眾多「網際網路+」的智慧型社區便利店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發展勢頭迅猛,約佔西安便利店市場份額的30%。2018年西安市品牌連鎖便利店新增經營門店404家,持續快速增長,已基本形成了以品牌連鎖為主,特色便利店不斷湧現的格局。
然而,西安絕大多數便利店停留在銷售日用百貨、冷凍速食、飲料乳製品等,還附帶有蔬菜水果、快遞收發、生活繳費等簡單便民服務,能夠提供多樣化服務即24小時售賣的便利店並不算太多。據西安市商務局走訪調查,我市便利店大多在晚間22:00至23:00停止營業;全市24小時便利店主要是每一天、唐久等品牌連鎖便利店,數量約700家,還難以滿足市民24小時消費需求;無人便利、智慧便利等新業態還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較大提升和發展空間。
午夜後需求逐漸擴大
便利店能否承受成本壓力?
實際上,24小時便利店在西安並不是新鮮事物。早在1999年,由陝西喔恩商貿有限公司開設的喔恩(On-Store)便利店,是西安首家24小時便利店。其晝夜營業的方式曾受到業界關注,西安午夜以後的零售市場有多大,能否承受起門店的成本開支?這些問題成為討論的焦點。
近年來,西安陸續出臺政策發展「夜間經濟」,24小時便利店也被視為激活夜間消費的方案之一。不過,在便利店行業,平衡夜間消費需求與經營成本不乏爭議。在客流較多的地段,便利店夜間生意相對較好,但總體來看,夜間交易額仍比白天少得多。一家便利店工作人員直截了當告訴記者,晚間銷售額大約只佔到全天15%左右。雖然晚上消費者不多,但便利店夜間的成本較高。
「便利店的發展壓力主要來自於房租、人工成本、選品困擾和供應鏈體系不完善等。」採訪中,長期關注西安便利店發展的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表示,由於夜間銷售在全天銷售中的比例相對較低,因此絕對不具成本效益,24小時經營對便利店企業來說是機會,但同時也會形成考驗。
據了解,每一天便利門店在西安區域約有1000家,其中直營店超過98%是24小時營業。每一天便利總經理胡純生表示,便利店的經營,甚至說這個行業是成本驅動型的。隨著西安的快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升級,對便利店硬體環境和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租成本、用工成本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公司也在努力採取各種措施,降低各項運營及管理成本,並由傳統便利店向新零售企業轉型。
傳統便利店「看上去很像」
簡單的模仿已無法適應市場
近日,記者在晚上8點多來到位於高新大都薈廣場的7-Eleven店,此時店內仍是人頭攢動。仔細留意,除了很多是專門前來打卡的年輕人外,還有不少都是周邊上班的白領。店內便宜又方便的便當以及各種自營飯糰、壽司、蛋糕等看上去很誘人。
反觀西安本土24小時便利店,雖然這幾年多個本土品牌連鎖24小時便利店發展勢頭很好,也逐步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和信任。但基本上都是售賣一些熟食,加上日常零食、簡單的生活服務等,但不仔細留意很少有人能分辨出來是哪家品牌連鎖便利店。這也讓消費者對品牌便利店缺乏任何消費忠誠度,有的甚至寧願選擇家門口的雜貨店。
隨著人們對於便利店商品多樣性和服務多樣化需求的提高,原本簡單地學習和模仿已無法適應市場需求。
西安市商務局調研發現,我市便利店以傳統商品零售為主,隨著近幾年發展,逐漸出現了與餐飲相結合的業態,但部分只提供早餐,難以滿足市民便民服務需求。便利店搭載藥品、出版物、簡餐、咖啡,以及提供便民繳費、列印複印、洗染家政等服務還有待提升。
每一天便利總經理胡純生表示,西安品牌便利店差異化經營之路仍需提升,目前品牌便利店相對來講還是存在同質化較為嚴重的問題。非標鮮食、自有產品是發展方向,這需要大家不斷地努力。同時,管理能力和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要從企業內部挖掘潛力,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提升服務實現特色經營
共同將行業這張「餅」越做越大
隨著西安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和方式的變化,人們對24小時便利店的需求也將會越來越多,而這種業態將大有所為,無疑將會成為未來西安市零售業中的又一主力業態。
每一天便利總經理胡純生表示,對於國際知名品牌便利店的入駐,我們持歡迎的態度,這樣我們可以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商品、服務和管理,共同將品牌連鎖便利店這張「餅」越做越大,給消費者更多更好的選擇。同時知名品牌便利店的到來,可以更好地讓西安消費者了解便利店這個行業,特別是在鮮食品類推廣銷售方面可以形成共同培育的局面。
從另外一方面客觀來講,便利店行業面臨的挑戰也確實不少,在企業不斷提質增效的前提下,作為民生工程屬性的便利店確實需要政府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由於租金和勞動成本的不斷提升,目前行業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同時,作為24小時營業並以10℃產品為新主導方向的低溫管理,在電價方面就需要政府更大的政策傾斜。便利店小,但是個大物流。以西安為例,我們有近千家各類品牌門店,物流配送成本隨著城市中心不斷擴張,物流園區不斷外遷,成本也在增加,包括熟食銷售、二類醫療用品銷售、便民服務等,靠企業自身無法解決落地,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突破。
西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安的便利店,特別是24小時便利店在近一兩年取得了很大發展,「每一天」「唐久便利」等品牌連鎖店在自己的特色化經營以及管理中都做得非常優秀。未來,我們本土的24小時便利店還應該在特色化經營以及服務功能擴展上下點力氣,才能開出更多的門店,贏得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