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閩南漳州古城之三:漳州文廟及泮池廣場

2021-01-08 深圳新行者

(本文由深圳新行者原創,歡迎關注和分享

提及漳州古城,你可能有些好奇,它的核心地帶是哪裡呢?相信大多數漳州人都會告訴你:那當然是孔子廟了。他們口中的孔子廟,指的就是漳州文廟。同大陸其它地方的孔子廟一樣,五四運動以來,漳州文廟也經歷了九死一生,據說民國期間,漳州文廟被佔為軍隊營房,後來又成為了警署。1949年以後被改成西橋小學的校舍(文廟西側的府學則被改成了教室等)。所幸大成殿等建築物的外殼一直保存至今,並於2001年5月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期間文廟漸漸重新成為了文廟,前幾年,政府甚至復建了文廟前方的明代泮池,同時還在池南修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長方形休閒廣場。

泮池廣場(2020-12-25)

據說很久以前,泮池就被掩埋在地下,它的上面還修建了住宅等,龍眼營的街道也一度延伸到府學門口(即後來的西橋小學)。前幾年政府對民宅進行了統一的拆遷,泮池才得以重新挖掘成形,當時挖掘的時候,發現原先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都還清晰可辨。這個新建的泮池,長76米、寬15米、水深約1.5米。這麼長的泮池,在國內還是比較罕見的。

文廟門外的泮池(2020-10-28)

泮池及泮池廣場成為古城新景觀的同時,2020年國慶期間還被當作舉辦簕杜鵑花展的場所,一度成為了當地居民最熱衷的去處之一。泮池與文廟之間的通道兩側,分別有兩塊牌坊,東側是『德配天地』,西側是『道冠古今』,顯然是為了歌頌孔子是最有道、最有德的聖人而設立的,屬於孔廟的標配牌坊。

德配天地(2020-10-28)

據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七·學校》記載:「(文廟)在府治東南,宋為州學,慶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移於郡左,南宋紹興九年(1139)復址。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後又數次重修。

遠望文廟(2020-12-25)

漳州文廟現存戟門、兩廡、丹墀、月臺、大成殿和敬一亭等建築,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現存建築面積約為 2600 平方米,屬於中等規模的文廟。有人把它稱為『中國四大文廟之一』,絕對是誇大其詞、完全錯誤的,但若說是『福建四大文廟之一』,則一點也不算誇張。

孔廟戟門(2020-10-28)

按宋代制度,文廟為「左廟右學」,孔廟與官學並建一處,這個制度一直延續至清代。漳州文廟右側的『府學』,據說現在也正要開始重建了。這當然是好事,可如果只是進行簡單的復古,則也頗有些缺憾。漳州文廟其實有一塊其它地方所沒有的招牌--朱熹(儒學集大成者,宋代理學家),真應該把它好好擦亮、昭告四方。朱熹曾於1190.4~1191.4擔任漳州知府整整一年,明代《漳州府志》有這樣的記載:「大儒朱文公來守其郡,講明理學教化。名宦鄉賢彬彬輩出,稱為海濱鄒魯。」

漳州孔子廟(2017-10-04)

所以重建『府學』時,不應只是進行建築物的簡單復建,更多的注意力還是應該放在『文化自信』的建設方面。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如果按數字佔比,大致可以說是六儒三道一佛,而儒學最為根本的還是孔子的《論語》(它其實是一部非常非常貼近生活的哲學書,通俗易懂,只要肯下功夫多讀幾遍,小學文化的男女都能弄懂聖人一心想要告訴我們的並讓我們去認真實踐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漳州人未來能把『府學』當成推廣《論語》並積極進行古為今用的一個基地,那麼文廟將不僅僅是古城的核心,甚至可以成為閩南的核心。

相關焦點

  • 漳州古城邀你體驗「老街情、慢生活」
    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你沒看錯這裡就是漳州古城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面積約53公頃,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等古老元素點綴著傳統院落,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等歷史建築巍然挺立,「唐宋古城、明清街區、民國風貌、閩南韻味、僑臺同輝」是其形象的概括。
  • 閩南漳州古城
    風景圖集:濱州有多美之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於「海濱鄒魯」、國內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A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舊古城原貌漳州古城地處商貿繁華的城市中心區,又是歷史建築、傳統文化集中的老城區,「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民國風,臺僑緣」五大特色非常鮮明,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 漳州最大古建築群旅遊必去,抽梁換柱退地還池,修舊如舊堪稱一絕
    漳州古城是必去之地。而古城之中當地最大的古建築群——文廟,則是帶你穿越歷史,感受文化之魂,不可錯過的旅遊打卡地。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時,曾「每旬之二日必領官屬下州學」,前來此處「視諸生講小學為正義」。
  • 細讀閩南漳州古城之四:八卦樓及齊天宮
    從戰備大橋上仰望威鎮閣尋路走到八卦樓的入口處,你會發現入口廣場的東側有一座嶄新的小廟,它便是與威鎮閣同時重建的『下沙齊天宮』。下沙齊天宮離開東側謎一般的齊天宮,你回到西側的榕樹下,沿著正中間的臺階拾級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柱三間的簡潔牌坊,你會看見牌坊中間刻著『威鎮閣』三個字,據說那是啟功老先生的筆墨。
  • 細讀閩南漳州古城之五:中國首座中山橋
    (本文由深圳新行者原創,歡迎關注和分享在漳州古城的香港路南端,隔著江濱路有座兩三年前才重新開放的步行橋,老一輩的漳州人都稱它為『舊橋』。這是一座有故事有風景的舊橋,你可以慢慢靠近它,不要急著滿足你那『一目了然』的熱望,這樣也許會更好玩一些。
  • 漳州古城 這裡的一切都悠閒得恰到好處
    唐貞元二年(786),漳州州治從漳浦遷徙至今;宋初築土為子城,鹹平二年(999)疏浚了護城河,古城內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樹不見天」之說。漳州城歷代均有修築,後來陳炯明入主漳州建設「閩南護法區」,以新文化之概念建設這座老城,拆城牆,修騎樓,這些時間的遺存也逐漸架構起了漳州古城裡的歷史肌理,當時陳炯明的政治理想之美,也在這裡留下了閩南三地最純情的政治青春夢。
  • 漳州古城距離廈門很近,卻有看不完的明清老街、吃不夠的福建小吃
    漳州古城,位於薌城區內,現存老城區面積約0.86平方公裡,至今仍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和「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我斷定要想探個究竟,需要安心的走上一天......
  • 漫遊漳州古城,感受「明清街區、閩南韻味」,千年歷史文化深厚
    漳州市區最知名的景點,大概要提古城了,古城是漳州最有價值的核心區,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站在伽藍廟上方,望向古城,有種分不清是古代還是現在的恍惚之感,近處是400年的牌坊,參差不齊的老房子,遠處卻又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
    漳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漳州古城地處九龍江西溪北岸,位於漳州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現存老城區面積約0.86平方公裡,至今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和「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
  • 漳州旅遊除了南靖土樓、雲水謠,還有厚重繁華的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於漳州市核心區域,以漳州文廟為核心,向東到新華南路,向西至鍾法路,南連博愛路,北則到中山公園,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榮譽獎」。古城夜景非常漂亮,沿河燈帶倒映入水, 勾勒出文廟前水池輪廓,馬路對面的高層住宅樓一幢幢整齊排列,雖然缺少路燈的裝飾,但明暗結合的夜晚充滿了愜意。漳州古城匯聚了從唐宋到明清,從民國再到橋臺的各式建築,因此也吸引了《臺灣往事》、《雲水謠》、《海峽》等影視作品在這裡取景。夜晚,這些建築全被暗金色燈光點亮,散發出古樸的氣質。
  • 古城故事 | 漳州古城一城一廟 一橋一港一山……
    ,自此漳州古城規模基本形成。古龍溪縣中軸線,北起芝山,經龍溪縣衙、縣文廟(已毀)及泮月池,南止南山,遵從古代城市選址的理念,形成「天寶紫芝殿於後,丹霞名第拱於前,鶴峰踞其左,圓山聳其右」和「枕三臺,襟兩河」的格局,芝山仰止亭、古縣衙、府衙、文廟、武廟、
  • 漳州十點,出門來七桃
    前殿面闊9間,主體建築大成殿,建築結構特殊,梁架承襲舊制,較完整地保留了閩南古代木結構建築特點,並融入北方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研究宋代文廟建築的珍貴實例,反映了當時閩南一帶較高的石雕刻技術和建築技術水平。
  • 大V推薦 | 去漳州古城,帶你開啟尋味之旅!
    通過鏡頭,把閩南生活分享給更多人聽~個人公眾號:漳州影像文末有國慶福利老街巷,舊牌坊、臺灣路、香港路、北京路、延安南路、修文西路.....一條條明清老街逛一圈你就會被它的一磚一瓦圈粉兒。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幾代人揮之不去又歷久彌新的記憶!
  • 去漳州古城,帶你開啟尋味之旅
    喜歡漳州這座城市,喜歡有故事的古村,喜歡與村子的阿公阿嬤嘮家常。通過鏡頭,把閩南生活分享給更多人聽~老街巷,舊牌坊、臺灣路、香港路、北京路、延安南路、修文西路.....一條條明清老街逛一圈你就會被它的一磚一瓦圈粉兒。
  • 那就來漳州古城吧,從吃開始追尋你心中的美味
    這次小長假知了旅行這次就給大家介紹介紹這個旅遊景點它就是知了君在讀大學期間所在的——歷史建築和閩南文化集中的漳州古城!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濃厚的文化底蘊在此聚集,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到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領略海絲文化中閩南文化感受兩府之間熟悉又陌生的閩南味漳州建州千年,漳州古城現存唐宋子城面積約53公頃,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千年古城軸線、府衙軸線至今猶存。
  • 17:00開始,「嗨翻」漳州古城
    8月22日(星期六)17時,「老街情、慢生活、閩南味」的漳州古城將燃起誘人「煙火氣」!市民朋友可以通過手機線上看直播、購好物、賞節目,也可以親臨現場領取美食優惠券、品嘗體驗地道美食和欣賞古城美景。漳州新聞網將通過閩南視頻、新華社現場雲、央視頻移動新聞網對啟動儀式、明代「遊聖」徐霞客帶你遊古城、網紅直播帶貨活動等進行全程同步直播。好吃、好玩、好購、好景,精彩不斷!一起來「雲上」買個夠,逛個夠吧!好料別錯過!
  • 福建「最具煙火氣」的古城——漳州
    其實就位於福建的漳州,叫做漳州古城。據資料記載,這個漳州古城早在686年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如今差不多有將近1300多年的歷史,可以這樣說,漳州古城這個地方從古至今對閩地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為什麼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福建的漳州古城呢?
  • 漳州一日遊
    從福州坐動車D6409,10點到漳州,出了車站可以坐11路或者K1公交車到行政服務中心下,問一下路人就可以知道古城位置。疫情的原因,漳州古城街冷冷清清,放下疲憊,慢慢悠閒地走在街上,感受著閩南特色的建築所帶來的文化韻味。
  • 乘免費公交 「0元」玩轉漳州市區
    停靠站點:漳州古城南威鎮閣南河市場解放路閘口龍灣盛世草寮尾薌城中醫院悅華園人民銀行市工行世紀廣場文昌閣新華西商業街中山公園薌城區政府薌江花園人民新村東門僑村-西橋辦事處漳州古城南(上下行一致) 漳州古城南首班7:00,末班18:50 景點:漳州古城 「唐宋古城
  • 乘免費公交「0元」玩轉漳州市區
    在這裡可以了解先生的人生歷程、著譯成果和家國之戀。」  V1路(漳州古城南—漳州古城南)  停靠站點:漳州古城南→威鎮閣→南河市場→解放路閘口→龍灣盛世→草寮尾→薌城中醫院→悅華園→人民銀行→市工行→世紀廣場→文昌閣→新華西商業街→中山公園→薌城區政府→薌江花園→人民新村東門→僑村-西橋辦事處→漳州古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