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俄羅斯能否開通北冰洋航線?

2021-01-13 地圖帝

美國與俄羅斯都是海洋大國,兩國之中,誰的海洋條件更好呢?如果只論海岸線,顯然是俄羅斯。因為俄羅斯的海岸線長達33807公裡,而美國的海岸線只有22680公裡。但如果論起「有效海岸線」,美國則強於俄羅斯。

美國的海洋條件相對比較簡單。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東海岸是大西洋的西岸,西海岸是太平洋的東岸。這兩處海岸加一起,可能都還沒有俄羅斯一個北冰洋的航線長。不過,俄羅斯由於北冰洋的島嶼多,島的一圈都要算進海岸線,而且海岸線非常曲折。如此一來,俄羅斯的海岸線就顯得長。美國在西部沒什麼島嶼,而且兩處海岸比較平直,不像俄羅斯海岸曲曲折折。美國的地盤,算得上曲折的,也就是飛地阿拉斯加州了。

美國的大西洋西海岸至大西洋東海岸的歐洲、非洲之間,沒有什麼「阻礙物」,美國的船隻(包括軍艦)去歐洲、非洲的任何地方都順風順水。美國的太平洋東海岸與太平洋西海岸的亞洲、大洋洲之間也沒什麼「阻礙物」,美國的船隻去亞、大,同樣順風順水。太平洋上戰略位置最重要的島嶼——夏威夷群島,還是美國的一個州。再者,位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澳大利亞,與美國同文同種,是美國的「鐵桿小弟」,美國可以通過澳大利亞直面印度洋。不誇張地說,憑藉美國超強的國力,美國的船隻可以通行於除了幾大國海域之外的任何海域。

俄羅斯海岸線長,但多屬「無效海岸線」。俄羅斯有三大洋的海岸線,北有北冰洋,西有大西洋(西北波羅的海,西南黑海),東有太平洋(日本海與鄂霍次克海)。俄羅斯最看重的海域,無疑是黑海。俄羅斯要保持世界大國的地位,就必須在中東有發言權。而俄羅斯船隻與中東最近的航線,就是出克裡米亞的黑海艦隊港口,出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進入與俄羅斯關係較好的希臘的愛琴海,直接就可以到敘利亞,或出蘇伊士運河進入印度洋。不過,土耳其海峽完全在土耳其境內,俄羅斯再牛,進入黑海也要看土耳其的臉色。有求於人,再是顏色甚厲,總要虛上三分。

西北方向,俄羅斯最重要的港口聖彼得堡要出入大西洋(北海),需要穿越波羅的海,經過丹麥與瑞典、挪威之間的海峽。這裡有很多仇恨俄羅斯的國家,比如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美國也知道波羅的海之於俄羅斯的重要性,經常在波羅的海「埋雷」,破壞俄羅斯的「航行自由」。

俄羅斯以東的太平洋方向,俄羅斯佔有從清朝強行割來的海參崴等港口,但由於日本列島的阻擋,俄羅斯在日本海的船隻進入太平洋,必須經過日本(美國)控制的幾個海峽。即使俄羅斯船隻出由俄羅斯控制的日本北方那四個島,也要經過日本北海道與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總之,俄羅斯在太平洋的航行主動權並不在俄羅斯手上,或不完全在俄羅斯手上。

比如從俄羅斯西北部的北冰洋最大港口摩爾曼斯克去海參崴,一般會走挪威海、北海、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查戈斯群島、馬六甲海峽。你算算,這些地方有很多是美國或英國控制的。美、英給俄羅斯船隻製造麻煩,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當然,俄羅斯也不用擔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原來最沒有「用」的北冰洋航線,價值日益突顯。而且,北冰洋航線基本不受美國的控制(至少暫時如此)。還拿摩爾曼斯克與海參崴之間的航行作比方。船隻出了摩爾曼斯克,向東貼著俄羅斯的北冰洋海岸線航行,然後出俄羅斯遠東與美國飛地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再向西南貼著俄羅斯控制的堪察加半島的海岸線航行。堪察加半島西南就是控制控制的南千島群島,船隻切進來,就進入了俄羅斯的「內海」——鄂霍次克海。

船隻如果不想走宗谷海峽,可以北上至亞洲大陸與庫頁島之間的韃靼海峽。這裡完全由俄羅斯控制。船隻貼著外東北的海峽線,就到了海參崴。

你可能會說:白令海峽有一半是美國的,美國難道不能在白令海峽給俄羅斯製造麻煩嗎?咱們放大白令海峽的地圖,會發現海峽中間有兩個小島。西邊的大島叫拉特曼諾夫島,屬俄羅斯。東邊的小島叫迪奧梅德島,屬美國。拉特曼諾島與亞洲東北大陸距離非常寬闊,足夠俄羅斯船隻在俄羅斯一側航行。

圖-俄羅斯地形圖

實際上,北冰洋航線不但對俄羅斯有利,對亞洲其他大國也非常有利。眾所周知,亞洲有些大國的海岸線全在內海,出洋相對困難一些。比如這些國家的船隻去歐洲,至少要經過美國有力量存在的馬六甲海峽,查戈斯群島,以及認為印度洋是自己「內海」的某些國家。這條航線現在看來,是最為重要的航線,但安全性難以保證。而如果走俄羅斯控制的北冰洋航線,在亞洲這些國家與俄羅斯密切合作的歷史時期,安全性是相對較高的。

本文地形圖出自下面這本書《世界各國地形圖》,含148個國家的地形圖。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海岸線3萬多公裡,氣候變暖,北冰洋航線能開通嗎?
    這兩處海岸加一起,可能都還沒有俄羅斯一個北冰洋的航線長。不過,俄羅斯由於北冰洋的島嶼多,島的一圈都要算進海岸線,而且海岸線非常曲折。如此一來,俄羅斯的海岸線就顯得長。美國在西部沒什麼島嶼,而且兩處海岸比較平直,不像俄羅斯海岸曲曲折折。美國的地盤,算得上曲折的,也就是飛地阿拉斯加州了。
  • 氣候變暖讓俄羅斯撿到"寶」:貨船可走北極航線
    【環球網軍事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0日報導,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在夏天迅速融化,目前在7月中旬到10月中旬,船隻可以在北極航線航行。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俄羅斯可能因氣候變暖獲得一條自己的「蘇伊士運河」。文章稱,「馬士基」號貨船上周成功越過白令海峽,是第一艘成功挑戰北極航線的大型貨船。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如今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外圍的冰川有些已經融化,曾經被冰川覆蓋的地區如今已經成了海洋,以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成為了可能,當冰川融化到一定程度時,輪船就可以從北冰洋經過了。如果說全球氣候變暖有什麼好處的話,那莫過於北極航道的開通了。
  • 對於地處高緯度地區的俄羅斯來講,「全球變暖」可能正是其盼望的
    由於全球變暖是全人類的共同問題,所以需要全球所有國家的參與,因而才有了全球氣候大會,籤訂了一系列的氣候議定書,雖然美國出爾反爾,但是還是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到底對地球有什麼危害呢?如果,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希望全球變暖,或者從全球變暖中獲取一定利益的話,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是:俄羅斯。
  • 俄羅斯最東邊,有無北冰洋航道,通往歐洲?
    楚科奇自治區不僅位於俄羅斯的東北端,同時也是亞洲最東北的地區,以及太平洋與北冰洋的分界點。楚科奇以東及東南是太平洋,以北是北冰洋,隔二洋之間的白令海峽與美國阿拉斯加相望。楚科奇自治區的面積在俄羅斯不算很大,「只有」73.77萬平方公裡,略大於咱們國家的青海省(72.1萬平方公裡)。楚科奇的地形,呈兩邊低、中間高的狀態。
  • 俄羅斯還有崛起的機會嗎?以色列媒體表述怪異:要看天氣怎麼樣
    想必大家都知道,目前俄羅斯最為豐富的就是土地資源,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不幸的是,高緯度低溫的環境致使大部分土地都無法使用,甚至連資源開採都做不到,至於軍事力量的提升,則更需要經濟基礎做後盾,吃不飽穿不暖哪有經費搞武器研發,因此不少人認為俄羅斯最終會走前蘇聯的老路,不過,以色列人給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 全球變暖加速了亞馬爾半島天然氣的開發,並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全球變暖開闢冰上絲綢之路雖然目前人類對於全球變暖的最終影響並沒有十分確切的研究,但是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分別是兩極和山嶽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變化、極端性天氣現象多發、全球生態系統變化等等。
  • 融化中的北冰洋讓會讓蘇伊士和巴拿馬顫慄嗎?
    東北航道也稱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離岸海域。從北歐出發,向東穿過北冰洋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峽。這三條航線的航程分別為19931公裡、26186公裡和22356公裡。而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全長只有約1,4000公裡。當然北極航道理論上還有一條穿越北極點航線。這條航線從白令海峽出發,不走俄羅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過北冰洋中心區域到達格陵蘭海或挪威海。這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短的航線只有5600公裡。
  • 從南極高溫20℃來了解全球氣候變暖
    從挪威、瑞典,芬蘭到俄羅斯,這些地區的平均溫度均高於了平均水平約6C。其中,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剛剛經歷了141年以來,記錄的最暖的1月,平均氣溫約為0℃,比以往同月的平均氣溫高9.3攝氏度。而1月的平均積雪深度只有約7釐米,較過去平均的32釐米少了很多。
  • 假如北冰洋沒有冰
    文/李振福 段偉  你能想像沒有冰的北冰洋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發表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認為,這樣的場景最早可能在24年後成為現實。受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影響,自2044年到2067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開始,北冰洋每年夏天都可能出現海冰完全消融的情況。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遠在北冰洋的海冰?
  • 全球變暖給俄羅斯帶來哪些好處?俄羅斯的崛起會不會勢不可擋?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整個地球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影響,其中毗鄰北極圈的俄羅斯更是首當其衝。隨著氣候升高,北極圈內的永久凍土、北極冰山開始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導致很多臨海國家面臨著淹沒的危險。全球變暖帶來的好處有哪些?俄羅斯卻不一樣,俄羅斯北部地區大多屬於無人地帶,長期以來受溫度、氣候的影響,很難大規模的進行有效開發,雖然有著大量天然資源存在,但只可遠觀而不可利用,確實讓俄羅斯人有點難受。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隨著北極氣候變暖,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頻頻發生極端高溫事件,森林火災的風險越來越高。大量森林被毀,會導致地面反照率下降,吸收更多太陽輻射,還會導致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北極海域的冰層融化使北冰洋底的石油、天然氣等海洋資源的開採變得可行。北極海域洋底的一半為大陸架,自然地質特徵決定了北極海域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及礦物質儲量,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變成開發利用的「風水寶地」。    北極海冰預計最早到2044年就將全部融化,屆時途經北冰洋的西北航道將完全開放,將會減少約1/3的航運成本。北極航線的經濟價值將得以實現。
  • 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航道
    為了弄清北美大陸和亞洲大陸是陸地相連,還是中間隔著海峽,沙皇彼得一世於1724年派遣在俄國海軍任職的丹麥探險家維塔斯·白令上校前往調查,白令船隊首次成功穿過這片水域進入北冰洋,後人便把這個航道稱為白令海峽。
  • 俄羅斯的勘察加半島,靠近北冰洋,為什麼冬天氣候會很溫和?
    我們知道,俄羅斯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整個國家橫臥在亞歐大陸的最北部,面積廣大到堪比整個南美洲,但是因為位置太靠北了,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城市和人口都分布很稀少。然而,萬事都有例外,俄羅斯靠近北冰洋的地方,海岸線十分曲折,這讓俄羅斯有許多半島和海灣。
  • 沒有海冰的北冰洋:隨著全球變暖,這一現象最早將會在2044年出現
    北冰洋,英文名為Arctic Ocean,即「正對著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一位德國地理學家將它命名為「北大洋」,直到1845年英國倫敦地理學會才將它的名字改為「北冰洋」——因為航海時代開啟,人們能深入北冰洋,了解到那是一片氣候嚴寒,而且常年有海冰覆蓋的海洋,又因為它在最北,所以這個名字才最貼切。但是,你能想像沒有海冰覆蓋的北冰洋是什麼樣子嗎?
  • 北冰洋永凍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鬆動融化(組圖)
    據專家稱,歐洲北部至北冰洋一帶的永凍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鬆動融化。據推測,永凍冰迅速融化可能是氣候變暖所致,並可能反過來促使氣候進一步變暖。 新華社/法新 歐洲航天局2006年20日公布歐洲環境衛星發回的圖片時說,歐洲北部至北冰洋一帶的永凍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鬆動融化。據推測,永凍冰迅速融化可能是氣候變暖所致,並可能反過來促使氣候進一步變暖。
  • 北冰洋海冰大量融化 貨櫃船首闖北極,嘗試開闢新航道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海冰大量融化,外界關注北冰洋未來可能成為新航道,有利航運業發展。丹麥航運集團馬士基宣布,具破冰功能的最新貨櫃船「Venta Maersk」號將於未來數天出發,從海參崴經俄以北的洋面前往聖彼得堡,預料下月底前抵埠。
  • 俄建造北冰洋核動力破冰船,加拿大著急
    9月22日星期二,俄羅斯號稱世界最大破冰船的Arktika號破冰船從聖彼得堡出發開始為期兩個星期的航行,前往俄國北方港口摩爾曼斯克。Arktika號破冰船將加入俄羅斯北冰洋破冰船隊序列,成為主力破冰船。
  • Topic: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下水,目標是北冰洋的油氣資源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 5 月 25 日,俄羅斯「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在聖彼得堡正式下水。目標非常明確:尋找北冰洋的油氣資源。「烏拉爾」號可搭載 75 名船員,按照設計標準可以破開厚達 3 米的冰體。
  • 中俄合作開發扎魯比諾港 靠近朝鮮或成北極航線樞紐港口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導 外媒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中俄就共同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建造東北亞最大港口達成一致。希望在將來確保北冰洋航線基地的中國,與希望提振低迷國內經濟的俄羅斯,在戰略上達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