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布
認識普洱從一碗米幹開始
圖/大狗熊 尹博林
有著「綠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譽的普洱。上天優厚的恩賜,為普洱人的慢生活創造了條件,也為普洱獨一無二的米幹創造了沃土。外地人了解普洱,無不從普洱的一碗米幹開始。
「米幹」,類似昆明人叫的卷粉,廣東人叫的河粉,都是現蒸熱賣。口感好,鬆軟可口而鮮甜。老少皆宜。過去製作米幹大都以手工作坊、手工製作為主,如今大多使用各種機械設備,米幹的製作也由過去的手工作坊變為先進的機器作坊……不過,古老的手工製作並未消失,在普洱的孟連縣,我們拍攝到這樣的場景。
孟連大金塔
孟連娜允古鎮
娜允古鎮的中城佛寺
娜允古鎮 ,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祜族佤族自治縣。這座中國西南邊陲的小鎮,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後一個傣族古鎮,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娜允古鎮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著傣族古城的特色和風韻,蘊涵著豐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築,飲食、服飾、音樂、舞蹈、節日、民俗等文化。
在普洱孟連中誠佛寺附近有一家傣族特色米幹老店,每天凌晨5點左右,老闆和老闆娘就早早起床,將大米認真篩選乾淨,放入盆裡用清水浸泡約半個小時左右,取出,洗淨磨碎,用紗布層層過濾製成米漿,又將米漿放入大鍋中蒸40秒左右,成為薄薄的米片。
由於剛成型的米片很軟容易破裂,就要將米片晾曬在杆子上,以達到迅速冷卻的效果。正因為有這一過程,米片才成為了真正的米幹。
經過晾曬後的米片,晶瑩剔透,質地Q彈,用快刀切成細絲,放入作料,入口軟滑勁道,滋味妙不可言。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