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篇開始,想給大家分享些細分領域的經驗,正好家附近熟識的餐廳老闆在朋友圈發又籤下一套房子,那今天就聊一下泰國的房地產。
對泰國置業感興趣的朋友,如果你在網絡上搜一下泰國買房,放眼看去全是「泰國房產永久產權」,「泰國公寓沒有公攤,精裝修入戶」,「租金回報率高5-8%甚至有的地方15%」,「泰國房產會持續增值」等等利好消息,那麼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一一了解一下,在這裡主要是分投資和自用兩個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
一 投資
大部分人選擇在泰國買房還是要做投資用,做海外資產配置,那麼泰國到底適合不適合呢?
1泰國房產永久產權
這個確實是真的 但是對於外國人來說,只能買公寓、別墅的話,必須成立公司,以公司的名義去買,那麼持有一個公司,每年的費用至少是2萬人民幣起。而且公寓的51% 要由泰國人持有,只有49%可以賣給外國人,所以有很多中國的人,先把這49%全部拿下,再高價賣出。
2泰國公寓沒用公攤 精裝修入戶
這個也是真的,但是還有很多相關的中介是沒有提的,比如說泰國的物業費很高,是國內的4倍,而且現在開始實行新的房產稅了,第二套房要收稅,往外租要收稅,針對以往往外租了仍然上報沒有租逃稅的,現在空置的房還要收空置稅,往外租還要委託給中介,中介費是房東出,費用一般是一個月的房租,所以泰國的行情是一年的房租,要把一個月給中介,一個月給物業,還要一個月交房產稅……
3租金回報率高
這個主要是很多中介以偏概全了,首先如果作為投資買的房子,那麼地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個人認為,泰國只有曼谷符合這個條件,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他城市主要是靠來度假的遊客來作為租戶的,比如大熱的芭提雅,但是旅遊他有季節性和不穩定性,季節性是指短租的時期集中在聖誕前後的幾個月,因為這個時候是歐美人休假的時間,國內人的休假是沒有這麼久的,而且泰國原則上是規定公寓是不容許做一個月以下的出租的,也就是不支持愛彼迎的,當然愛彼迎上還是有很多資源的,那是因為大家各有各的方法,比如每次都說是自己親人朋友來啊,給管理員一些小費啊之類的,總之還是有點麻煩的,這種大條件下註定很多的房子是有很久的空窗期的,平均一年下來收益不是很可觀的,而且說到旅遊的不穩定性,那就更多想像不到的因素了,2015的四面佛爆炸,2018的普吉船難,2019 曼谷連環爆炸和登革熱,以及最近發生的肺炎疫情和槍擊事件,都使得來泰旅遊度假的人數驟減,更不要說泰國領導人朝令夕改,想到啥說啥時候又否定的習慣了。
2.29日,巴育將軍取消了赴美國的任務,告訴泰國人等待今年3月2日的大新聞。
3月1 日,政府發言人澄清說,總理從未發表講話說3月2日將發表重要聲明。
3月2日,新聞結束!總理確認沒有重大聲明,專注於「 Covid-治療預防」。
嗯!就這樣完了,一句話總結,不要看泰國官方說了什麼 要看它做了什麼!
說回來如果在曼谷買公寓投資行不行呢?也不是不行,只有一個硬性指標,就是地點,地點太重要了,一定選bts沿線,高投入換一個差不多的回報,曼谷的學區房其實有些偏離大家的期望,好多大學其實都是在郊區,那周圍真的是啥都沒有,這個大家就不要作為參考了。 4****持續增值
這個是絕對對的!但是,哈哈,但是又來了,但是增值是和變現緊密聯繫的,整個泰國的二手房交易都不活躍, 因為泰國的地太多了,都是新樓盤,地鐵天軌也是在一直擴建,所以大家都會選新樓盤,而且最主要,由於傳統問題,泰國人喜歡買別墅,一大家子一起住,因為基本家家戶戶都有車,所以地點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很重要,很少買會買公寓,那麼接手二手公寓的基本都是外國人, 而大部分外國人都會選擇買新公寓的,所以二手房是有價無市,增不增值短期來看我覺得也沒那麼重要了。
二 自住
我是十分推薦打算在泰國長期工作生活的人買房的,不管是公寓或是別墅,因為十年的租金都夠買一個公寓了,多的就是賺的,這個是硬需,尤其是今年疫情爆發以後,自己擁有一套房產的優越性就出來了,至少不會出現自己的房子房東不讓住的情況,緊急情況也有地方避險,所以我覺得在泰國買房,真的是體現了它的本質屬性,就是讓人居住!
以上就是本人對泰國房產的看法,有什麼想到的以後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