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鄉:「蒜」盤打得好產業響噹噹

2020-12-24 光明網

  應用物聯網平臺的大蒜種植基地。

  產業園應用的世界首臺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

  編者按: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對於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引領輻射帶動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金鄉縣是我國著名的大蒜之鄉,是全國大蒜種植、貯藏、加工、貿易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金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首批認定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近兩年,產業園立足大蒜主導產業,聚集現代生產要素,改進設施裝備,堅持綠色生產,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全國大蒜產業發展樹立了標杆。

  陳騰飛本報記者呂兵兵文/圖

  在素有「世界蒜都」美譽的金鄉縣,大蒜種植面積有70萬畝,佔到全縣總耕地面積的約四分之三。以樹立全國大蒜產業創新驅動發展新標杆為目標的金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總佔地面積4.8萬畝,其中大蒜標準化種植基地達3.6萬畝,近年來年總產值穩定在20億元以上,帶動金鄉及周邊地區種植大蒜200多萬畝。

  時下,正是大蒜春管的關鍵期。記者來到金鄉大蒜標準化種植基地,感受到這裡無處不在的現代農業新元素。

  新奇:精細裝備、實用技術迅速推廣

  在位於金鄉縣王丕街道的瑪麗亞大蒜種植示範園,記者看到,春雨過後,綠油油的蒜苗長勢喜人,且蒜苗株距行距均勻,看不到明顯缺苗的情況。山東省農機局副局長韓永平介紹,這片大蒜是機械化播種的試驗田,應用的是世界首臺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

  「這一播種機,是由山東農業大學和瑪麗亞機械農機等企業歷時5年聯合研製的。通過田間播種效果看,基本上正芽率都在90%以上,非常符合我們山東對大蒜種植農藝的要求。」韓永平說,「使用智能大蒜精量播種機每天可播種大蒜50多畝,相當於200多個人的工作量,打破了傳統大蒜播種不能直立、種植效率低的局面,為大蒜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鄉縣委副書記、縣長鄭士民在接受採訪時說,大蒜播種環節最是費工費力,每年的播種時節,金鄉及周邊200萬畝蒜田同時上陣,就會出現「搶工潮」,工人工資一度超過每天300元。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就是要瞄準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率先垂範,推進新裝備新技術迅速落地推廣,把產業園打造成為現代農業農村的先行區、試點區、示範區。

  採訪發現,機械化播種、水肥一體化、無人機統防統治、機械化收穫等新裝備新技術,已在金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大面積推廣應用。「來這裡看看,咱就知道以後大蒜怎麼種了。就拿這個噴灌式水肥一體化設備來說,一畝地一次性投入2600元,當年就能通過省工省肥省水節約下1200元,而且還能增產不少呢。」魚山街道尋樓村蒜農尋克喜高興地說。

  綠色:生態循環、精深加工實現提質增效

  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的楊洪謙,37歲那年毅然辭掉年薪10多萬元的穩定工作,回村辦起了養雞場。六七年的時間,他養出了吃大蒜的「蒜香雞」。眼下,他的「蒜香雞」雞肉和雞蛋,價格是普通雞肉和雞蛋的3至4倍,且市場供不應求。

  濟寧華源畜牧養殖有限公司的馬洪政,也是回鄉創業的一員。幾年前,馬洪政從建築行業轉行到畜牧業養鵝。「隔行如隔山,一場鵝腸道疾病,損失了二十多萬元。」現在,他用蒜皮代替抗生素餵鵝,不僅治好了鵝的腸道疾病,而且鵝肉的品質也大大改善。

  如今,金鄉已建成兩家大蒜秸稈加工企業,年處理能力超過10萬噸。以蒜皮、蒜秸等原材料為主的動物飼料,不僅在本地大受歡迎,還遠銷內蒙古、新疆等大型養殖基地,實現了蒜農、養殖戶、環境的多贏。

  「就這樣,原先無處安放的蒜皮、蒜秸等廢料,通過肥料化利用,變身畜禽天然抗生素。而飼養畜禽產生的糞便等,又可變身有機肥回到蒜田,實現了簡單的生態循環。」縣農業局局長周利軍說。

  除了讓「雞毛蒜皮」價值不菲,金鄉人更是對大蒜進行挖潛提質。在金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一大片區域是大蒜精深加工區。記者在這裡看到,大蒜加工有速凍蒜米、脫水蒜片、大蒜精油、發酵黑蒜、硒蒜膠囊、大蒜多糖等一百多個產品,不僅讓大蒜附加值增長了幾倍,十幾倍,還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就業的機會。

  「我們的目標是推動由簡單大蒜原料生產基地向加工中心轉變,由大蒜農業向大蒜工業轉變。」金鄉縣商務局副局長高小雨說。目前,金鄉已擁有規模以上大蒜加工企業128家,產品出口168個國家和地區。

  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平臺落地生根

  「我叫楊建強,是山東省金鄉縣的一位蒜農,也是一個大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這幾年,大蒜行情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看看國家是不是有這方面的政策,可以引導規範,保護蒜農的收益和大蒜產業健康發展?」這是前不久兩會期間,在央視《兩會有啥事我們幫你問》節目上播放的一段視頻中,蒜農提出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農業大學校長張憲省在節目連線中對這一問題回答說,大蒜產業健康發展要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指導農民種植,才能真正解決蒜農的問題。

  3月23日,一場以「海爾智慧農業定製健康生活」為主題的海爾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金鄉大蒜示範基地落成及成果分享會在金鄉舉行。金鄉大蒜將借力海爾COSMOPlat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方面的技術,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綠色、健康、安全、透明、可溯的高端農特產品供應鏈體系。

  「金鄉大蒜接駁物聯網平臺後,相當於給農田種植大蒜安裝了智慧晶片,既有效優化了蒜農種植管理過程,也讓用戶可以全程可視化追溯並監測大蒜的生產過程。」金鄉縣網絡經濟發展局局長吳媛媛介紹說。

  據了解,金鄉將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以智慧農業和物聯網為主導,創立海爾互聯農業工廠模式,建立優質大蒜種植基地及大蒜製品品牌認證體系。同時,通過海爾COSMOPlat金鄉智慧農業示範基地的樣板示範作用,引領整個大蒜產業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劉超]

相關焦點

  • 魯力助農濟寧月金鄉專場:長壽之鄉有「三寶」 特色農產品品出家的...
    作為馳名中外的大蒜之鄉,金鄉種植大蒜歷史悠久,量大質優,品質上好,食用廣泛。」5月29日下午三點,濟寧市金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建文,金鄉縣政協副主席、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周麗霞一同來到「魯產名品·在線助農」濟寧月金鄉專場農產品推介會直播間,為廣大網友帶來了長壽之鄉的「三寶」:金鄉大蒜、辣椒和小米。
  • 蒜價直逼豬肉被稱"白老虎" 炒蒜者暴富蒜農不安
    據介紹,我國大蒜種植面積近年來基本穩定在400萬畝,全國的大蒜種植地以山東和河南、河北為主,大蒜收穫面積佔世界大蒜收穫面積的一半以上,產量佔世界大蒜產量的70%左右。我國大蒜產區又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和江蘇的交界處,其中金鄉種植面積在100多萬畝、邳州60多萬畝。受年前大寒潮影響,山東萊蕪等地方的大蒜大面積絕產。
  • 打得一手富民強鎮好「蒜」盤 徐州宿羊山鎮點亮鄉村振興特色產業路
    ◆蒜農銷售忙◆  在宿羊山鎮,綠油油的蒜地一眼望不到頭,這裡是全國著名的大蒜之鄉。近日,宿羊山鎮迎來蒜薹收穫季,為了及時收穫,賣個好價錢,蒜農們全家齊上陣忙採摘,忙銷售。  在白口村的蒜田裡,很多蒜農在忙著採摘蒜薹。「如果不及時採摘,就會影響大蒜生長。」58歲的村民劉輝光告訴記者,他家種了6畝大蒜,目前蒜薹已經採摘完了,每畝能有兩三百元的收入。
  • 金鄉5月份停電信息來了,涉及魚山鎮、胡集鎮……
    線路春檢【停電區域】:全線路【主要受影響客戶】:胡集鎮、卜集鎮【影響供電公司產權客戶】:邱窪村、大張莊村、邱樓村、盧莊村、姬莊村、孟屯村、【影響非供電公司產權客戶】:濟寧奧德燃氣有限公司、濟寧中石油崑崙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金鄉分公司
  • 大蒜瘋漲調查:蒜商包地炒蒜 有人籌數千萬欲囤蒜
    邳州種植大戶朱寶說,這些蒜商哪裡有利潤空間就到哪裡,他們在大蒜即將收穫的季節來到這裡,估算大蒜的產量,確定價格,給蒜農付現金或者支付定金就將蒜地包走了,然後再找人刨蒜出蒜。今年不少蒜商都看好蒜價,認定能衝出新高,於是他們帶了大量現金加入到「炒蒜大軍」中來。  山東金鄉縣的一位農民說,「每年都會有人來包地炒蒜,有的賺了,也有人賠得傾家蕩產,這幾年還不錯,蒜價比較穩。
  • 山東:棉花綠色高產創建走出套種輪作新路子
    「我們家種了5畝蒜,套種了兩畝棉花,3畝辣椒。入冬了,蒜和辣椒都賣完了,閒著沒事,再把棉花收起來賣了,今年就利索了。」村民武濤告訴記者。  談到套種的收成,武濤坦言,今年大蒜價格低,好在辣椒價格不錯,棉花收入穩定,統算下來,每畝地還能有6000多元的純收入。
  • 【便民電話】金鄉餐飲美食電話簿
    36、金鄉縣尚蒜酒業 電話:1826677765937、金鄉綠源現磨豆漿 電話:1509264517038、華萊士金鄉餐廳 電話:0537-872993039、金鄉馨宇香辣醬 電話:1558872242540、冰峪莊園大米原漿酒金鄉總經銷 電話:0537-8895899金鄉餐飲美食電話簿(三
  • 第五屆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大會在金鄉開幕
    掌上濟寧訊(記者 劉傳伏 武旭 通訊員 王偉 付晶淼)11月19日上午,由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主辦,金鄉縣人民政府、山東凱盛農產品物流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五屆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大會在山東金鄉盛大開幕,國家有關部委、協會領導,大蒜、辣椒相關領域院校及科研機構專家、學者,農產品批發市場
  • 從「蒜你狠」到「蒜你慘」 種蒜咋變成了「賭博」遊戲?
    新華網長春9月17日電 題:從「蒜你狠」到「蒜你慘」 種蒜咋變成了「賭博」遊戲?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郭翔、高楠從一公頃蒜地一天多賣1萬多元到難以保本,從蒜商搶蒜到無人問津,這一年,東北大蒜主產區吉林省農安縣的蒜農仿佛坐了過山車,種蒜成了「賭博」遊戲。「蒜你狠」到「蒜你慘」,農產品價格急速變臉的背後誰是推手?又有哪些隱憂?
  • 今年蒜價坐過山車,價格飄忽不定,大蒜吃不起了?
    隨著到了吃蒜的季節,現在的蒜價可謂一路飆升,「今年的蒜肯定有得賺,剛上市的新蒜就已經漲到了2塊/斤,我們家種了將近十畝地的大蒜,按照今年的行情,不出意外的話,能穩賺五六萬元」。一位山東齊河縣的蒜農這樣對記者說。
  • 幹辣椒主產區金鄉的價格走勢
    幹辣椒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新疆、湖南、湖北、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山東金鄉已經成為主產區之一。 編輯金鄉三櫻椒歷史價格趨勢 1、產地幹辣椒(三櫻椒)批發價格相對穩定,一般運行期間在5.0-7.0元/斤
  • 山東60萬畝大蒜產區牽手村淘 白蒜頭變「黑富帥」助農民增收
    這兩天,山東金鄉60多萬畝大蒜,計劃通過農村淘寶進駐天貓,其中不僅有最常見的白蒜頭,更有經過發酵變身的「黑富帥」。12月26日,阿里巴巴與山東省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針對農村電商,山東將與阿里巴巴供應鏈品牌淘鄉甜合作,把更多的當地特產供給全國消費者,山東大蒜就是其中之一。
  • 山東成武:拉長產業鏈 做好「蒜」文章
    本報訊 (通訊員 於得水 於兆豐) 成武縣大田集鎮加快推進農副產品產業化,圍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做文章。該鎮規劃了以大蒜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生態宜居為核心的成武精緻蒜藝小鎮,拉長大蒜產業鏈條,提高大蒜附加值,著力打造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集群。
  • 上漲50%,大蒜出口上漲佔據話語權,蒜農這麼種增產300斤
    說起大蒜不得不提山東金鄉,這裡號稱「中國蒜鄉」,常年種植大蒜60萬畝,每年從金鄉縣發出的大蒜達到了160多萬噸,這裡大蒜具有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等特點,這裡種植大蒜技術也是非常獨特,有經驗的種植戶有自己的種植方式,在金鄉縣種植多年的高進寶說,大瓣蒜一般是種出大蒜頭的,小瓣蒜則是成熟快收穫快的。
  • 抗倭名城 浙江金鄉
    商業貿易增長,出口交貨值4.65億元;舉辦第七屆中國(溫州·金鄉)臺掛曆禮品展覽會,成交額1.5億元。 金鄉為浙南沿海之軍事要地,被稱為「甌郡之邊疆,昆陽之要隘」。據太史令劉基的軍衛法,為抗倭寇守衛海疆,從山東半島至浙南沿海,設59處衛所城防,金鄉衛是其中之一。金鄉衛管轄平陽沿海所有水陸關寨,包括衛城內5個千戶所和蒲門、壯士所,一直到沙園所(今瑞安市境)。
  • 去年「黃金蒜」4元一斤,當前跌到5毛錢,未來行情如何?
    前一段時間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農業產業作為眾多的行業之一,也不例外受到了影響。特別是在今年,許多的市場行業不是特別的景氣,沒有什麼規律可以遵循。在這種情況之下,銷售也可能會飛速發展,也有可能在一瞬間被一落千丈,這種情況在過去屢見不鮮,變化比較大。
  • 致金鄉美食之「夾餅」!!!
    一說是肉夾饃等風味小吃在金鄉區域出現但是由於價格較高,花式較少,並沒有流傳開來,然後金鄉人發揮了卓越的創造力,吸取了中華菜系的所有精華,從此,夾餅這個時代的產物應運而生。  另一說是早期出現了將油炸羊肉串夾入麵餅中的羊肉串夾餅,短短的幾年內,因其味美、價廉,遍及金鄉大街小巷,也傳向金鄉周邊地區。到底是怎麼回事,已無從考證,這也成為山東美食考古史上的一大遺憾。
  • 山東「網際網路蒜王」一生活一個「信」字 35國爭搶他的大蒜
    務農是一直沒扔的,他做生意的開端是30年前,基於家鄉的大蒜產業,他和兩個人一共東拼西湊了5000元錢,算最初的啟動資金。做生意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遭受過白眼和羞辱。最開始,程元新和夥伴提著蒜,在街頭叫賣,去縣城的賓館、旅店上門推銷。
  • 地標產品看雲霄 丨可「蒜」來了,讓你又愛又恨、欲罷不能的滋味~
    打響如意「蒜」盤 天氣漸寒,雲霄縣火田鎮嶽坑村大蒜產地的田間地頭卻十分火熱,到處都是蒜農收穫大蒜的忙碌景象 嶽坑大蒜,尤其以嶽坑村的「樓仔頂」和「巖仔」兩個自然村所產的白蒜為佳,因具有蒜莖粗壯,蒜白綿長,蒜葉如蘭,蒜香濃鬱等特點而深受歡迎。嶽坑大蒜是家常菜最百搭的食材之一,既可生食,也可熟食,生食香辣可口、開胃提神,熟食葷、素、米、面等煮食物皆可入伴。作為蘸醬,既可鹽漬,也可醋浸,肉食中加入少量蒜末有去腥增香的作用,與其他大白蒜相比,其入口更加柔軟新鮮、蒜香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