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黃河 地上懸河是如何形成的?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二大河,它由西向東,橫貫中國,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而自河南鄭州以北的花園口開始,至山東東營入海口,黃河多為河底高於地面數米的地上河,所謂「人在河底走,抬頭見帆船」,正是對這「地上懸河」的貼切形容。這「地上懸河」是怎麼回事呢?
-
黃河已成懸河,為什麼不用挖泥船把泥沙挖走
關於懸河,也就是地上河,其實很多地區都有類似情況,尤其是一些大河流的中下遊地區,因河流改道和地勢較低,很容易被河水帶來大量泥沙而堆積越來越高,進而成為地上河。而說到世界上最著名的懸河,非黃河莫屬。主要集中在黃河下遊地區,大概是從桃花峪到入海口之間的流域,大概有768公裡,主要集中在山東和河南地區。歷史上黃河成懸河,而且一天比一天高,只能年年花錢加固加高大堤,更頭疼的問題就是,越是加高大堤,黃河越是危險,來年還要花更多的錢加高加固,簡直是無解死題。黃河要是堤壩塌了,後果很嚴重,幾個省遭殃,幾千萬人民無家可歸。
-
黃河的河床都比地面高,形成了「地上河」,為什麼不挖低一些呢?
黃河的河床都比地面高,形成了「地上河」,為什麼不挖低一些呢?黃河的存在,我們中國已經知道多少年了,自從伴隨著我們中華民族誕生以來,它就成為了我們的母親河,從上古文明開始,有了人類的時候,它就存在了。我們國家誕生的第一批先輩,就是在他這一片區域繁衍生息的,所以這一條河絕對是我們的母親河。但是從歷史記載來,黃河這條河並不平凡,因為它經過了20多次改道不計其數的。送我們建國以來黃河附近的居民,深受黃河的危害。為什麼黃河會屢次的改道或者決堤呢?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來自黃河上遊的泥沙堡,這片區域的河床抬得太高。
-
黃河流到這裡,終成地上懸河
黃河一直是我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遊覽開封,捨棄城區很多名勝古蹟,我為這條河留了大把的時間。從鐵塔公園前坐公交車一路向北到達黃河遊覽區,下車後穿過一片樹林和一片灘涂,便能見到黃河了。壯美黃河黃河可謂開封的保護者與滋育者,在古代,它是防禦契丹的屏障;在當代,它是開封城市用水的水源,開封至今百分之三十的用水都取自黃河。同黃河邊的蘭州、洛陽、鄭州、濟南一樣,開封汲取了來自這條河的不盡恩惠。
-
黃河泥沙堆積如山,下遊成為「地上河」,為何不挖深一點?
黃河的泥沙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罕見。作為地球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黃河一直在塑造著下遊的面貌。現在的華北平原,絕大部分都是黃河經過數百萬年的泥沙衝積而形成的,現在黃河泥沙還在源源不斷地填充著渤海。有學者認為,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最多200年後,渤海就將被徹底填平。
-
中國3生命河面臨環境危機 黃河成懸河嚴重汙染
中國生命河生死訪談 長江源頭沱沱河岸的居民已不得不去礦泉水廠買水飲用;黃河逼高,改道之勢亦在所難免;淮河流域石樑河水庫的漁民已無魚蝦可撈,只能撈水蟲換錢餬口度日。黃河三個源頭有兩個斷流,連正源卡日曲,這些年也因為乾旱經常斷流,水量減少,已經沒有水或很少有水流入扎陵湖和鄂陵湖。 黃河源頭正在逐年下移。還有水注入黃河的只有扎陵湖與鄂陵湖。就連鄂陵湖與扎陵湖之間相接的黃河河道,1997年元月至3月黃河在國道214線黃河橋河段斷流,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黃河在扎陵湖與鄂陵湖之間再次出現斷流,且斷流時間長達半年。
-
自駕好去處,黃河大壩賞地上懸河另類美
黃河,像大地的母親的乳汁,養育著我們華夏民族,促進了經濟與民生的繁榮。作為母親河,黃河豈會聽命於她兒孫的安排,每年七八月份,借著天氣的喜怒無常,耍一耍脾氣,也情有可原。摸透母親河的脾氣,順應其勢加以治理,成為一代又一代沿黃流域的民眾孜孜不倦的事業。
-
高出地面的黃河變成「懸河」,為什麼我們不將河床挖低一些呢?
高出地面的黃河變成「懸河」,為什麼我們不將河床挖低一些呢?黃河大概是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支河流,她在中原的大地上川流不息了數萬年,見證中華民族的誕生,孕育了我們的先民。但是你是否知道,黃河的部分河段的河面已經高出了地平面將近十米,成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這意味著沿岸的部分百姓每天頭頂一條黃河在過日子,想想多麼可怕。既然高出這麼多,為什麼不把河底挖一挖,降低其水面高度呢,本文在下面將會告訴你原委。首先,我們需要明白黃河河床的海量泥沙沉積不是一天造成的。
-
確保「地上懸河」永不泛濫的奇思妙想
黃河博物館內毛澤東同志的題詞:「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黃河中上遊以高原和山地為主,中下遊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到明代,黃河下遊兩岸的河堤就基本建設完成。隨著時間延長,黃河河河堤的不斷提高和河床的不斷上升,使得桃花峪到入海口,全程768公裡的黃河,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在河南開封,地上懸河的河床竟高出地面10米。新鄉市地上懸河的河床高出地面30米。新中國成立以後,偉大領袖毛主席非常關注黃河那段「地上懸河」的安全,非常關心黃河流域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黃河成為地上「懸河」,為何不清理河裡沉積的泥沙?說了你別不信
久而久之,黃河的河道便不斷抬高,以至今日下遊的河床高度竟然比兩岸的許多人工建築都高。以開封為例,該處的河床比開封市高出三到十米,而黃河水面最高時更是比開封高出75米左右。 隨著黃河從中遊攜帶的大量泥沙,到了水流平緩的開封地區不斷沉積,黃河的河道也不斷抬升,時至今日,開封地區的河床已經高出開封市10米,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人類首次穿越地上懸河!「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
10月30日,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黃河已成懸河,國家為什麼不「搶救」?專家對此很無奈
文/玉濁清黃河已成懸河,國家為什麼不「搶救」?專家對此很無奈黃河,中國人的母親河,她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五長河。黃河孕育了無數的炎黃子孫,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黃河都有著存在的身影。
-
面對「地上懸河」的對策
面對「地上懸河」的對策
-
作為地上「懸河」的黃河,多年沉積的泥沙怎麼不清理?說了你不信
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發源地之一的黃河,一直以來都被中國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一路向東奔流直到匯入大海。黃河奔流途中會流經黃土高原,由於攜帶了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因此在下遊地區呈現出很渾濁的樣貌。
-
黃河「懸河」段的河床,比兩岸的房屋還高!為何沒人將它挖低呢?
黃河「懸河」段的河床,比兩岸的房屋還高!為何沒人將它挖低呢?中國的河流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黃河,長江,和珠江了,它們的地位非常的高,而且流經的地區非常的多,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黃河的地位是所有河流中最高的,有很多歌頌黃河的歌,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黃河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但是黃河在慢慢的發展中,已經慢慢變了樣子,泥沙特別的多,現在的河床高的離譜,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黃河。黃河的地形是呈階梯狀的,上遊河流比較的急,因為地形比較的陡,下遊水流比較的慢,因為地形比較的慢。
-
黃河現在成為「懸河」,國家為何不清理泥沙呢?原因你可能不信!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也是對我國意義深重的一條河。黃河為什麼會這麼黃?相信大家讀書時期都有了解過,就是因為流經黃土高原的時候把泥沙一起帶走了,故而黃河很黃,也因此得了這個名字。黃河現在成為「懸河」,國家為何不清理泥沙呢?原因你可能不信!
-
黃河已成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網友:問這個問題的沒有常識
黃河開車是我們國家文明的重要起源之地,而且也被人們稱為是母親河,可以說中華文化的輝煌是靠黃河哺育出來的,無數的炎黃子孫通過黃河的哺育,讓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光輝燦爛。到現在黃河也是一直為中國人所服務,充當著航道,水力發電等等作用。黃河已成懸河,為何不把泥沙挖走?
-
黃河已成「懸河」,為何國家還不出手搶救?專家給出的答案很扎心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黃河,黃河生著無數中國孩子,但是,由於泥沙不斷堆積,黃河一直有「地上之川」的稱號,現在更是「懸河」了,黃河已經成了「懸河」,為什麼國家還不出手救助呢?專家們給出的答案令人震驚,很多人都表示懷疑,黃河的狀況給人類帶來了很多損失,為什麼國家不出手救助呢?要去處理堆積的沙子嗎?
-
黃河河床都比很多建築高,已成「懸河」,為什麼還不挖地河床呢?
黃河河床都比很多建築高,已成「懸河」,為什麼還不挖地河床呢?現如今,最令人頭疼的環境問題就是如何治理黃河,一直以來黃河兩岸的生態就不太好,尤其是近幾年來泥沙又成了一個重大的隱患,隨著時間的漸近,黃河裡泥沙積累之後導致黃河河床抬高,比很多建築還高,已經成了懸河,那麼為什麼不用挖泥船把黃河裡的泥沙挖走呢,挖走的話,黃河就會整體的往下移,很多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