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野山雞啄開致富門

2020-12-14 海南日報數字報
  結對扶貧

  ■ 本報記者 洪寶光 通訊員 鄧積釗

  「小魏,給我抓2隻山雞。」今天,在屯昌縣南坤鎮坡寮村一片林地裡,魏宗山正抓山雞給顧客,樂呵呵地數著成交的160元錢。

  「今年山雞價格不錯,一隻80元,已賣出100多隻了。」 魏宗山說,自從得到屯昌縣委、縣政府相關部門的幫扶後,他學會了養殖山雞,幾乎天天都有收入。

  天天有收入,對於在城市工作的人來說,不是難事,然而對於居住在山區的魏宗山來說,要在2013年以前,這是個不小的夢想。

  魏宗山有兩間矮舊的瓦房,每年靠割近百株開割20多年的老橡膠維持生計,年收入不足萬元,日子過得緊巴巴。

  2012年,想養山雞的他,因沒技術又沒資金,只能望而卻步。正在困難之際,屯昌縣紀委幹部除了鼓勵他外,還表示會出資2000元幫他建起雞舍,贈送小山雞和小黑豬給他養殖。

  去年,縣紀委扶持其豬苗7頭、雞苗100隻,購買了2000塊磚頭和20包水泥幫其建起了豬舍雞舍,還幫助其參加了一期養殖技術培訓班。去年底至今年初,掌握了養殖技術的魏宗山建成了初具規模的山雞養殖場,出欄成豬5頭,年收入超4萬元,基本實現了脫貧致富。

  「現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明年就可以蓋新房了。」 魏宗山說。

  為了幫助更多農民脫貧,今年初,屯昌縣印發了《2014年聯村入戶脫貧致富工作方案》,全縣130多個單位1698名領導幹部進村入戶與全縣119個村(居)委會1698戶(5500人)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通過思想引導、生產幫助、技術指導、教育培訓、醫療救助、生活扶持和住房建設等方式進行扶持。

  (本報屯城10月16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雞啄開致富門 幽蘭綻放幸福花
    1月23日,海南日報記者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三弓村採訪時,見識了山雞飛到樹上的「功夫」。  看管山雞的村民黃孝平還沒歇口氣,就聽到樹林外面有人喊道:「有人在裡面嗎?我們要買山雞。」  聲到人到,家住三道鎮三道居的居民劉湘玉,輕車熟路地來到菠蘿蜜林內,打量了一下四處覓蟲的山雞,笑盈盈地說:「這些放養的山雞味道好哇,這次先買兩隻回去吧,春節前還要來買幾隻。」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雨林野山雞「孵」出富農新產業
    經過近9年的醞釀,海南五指山黎鄉有機野山雞股份有限公司為海南農民增收開拓出一條新的產業。  這是一次嘗試:海南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五指山雨林野山雞從「資源」變「產品」,走出了培育禽類新品種、開拓農業新產業的路子。  這是一次探索:海南島中部地處生態核心保護區,五指山雨林野山雞回歸傳統,山中放養,將海南生態優勢變成產業優勢,通過了有機認證,打出了品牌。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生態雞「啄開」致富門
    王仕程告訴記者,1997年,原本在海口、文昌做廚師的他選擇辭去工作,返回家鄉養雞,「海南的山寮雞,以澄邁縣文儒鎮和萬寧市三更羅鎮飼養的山寮雞最為出名。」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王仕程關注到這一點,便東拼西湊了一筆啟動資金,在家鄉建起雞棚開始養雞。  「因為當時不熟悉市場,我購入的第一批2000隻雞苗在養大後尋不到銷路,最後只能低價賤賣,虧了不少錢。」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雨林野山雞「誕生」記
    創建於2005年10月,原名海南五指山綠色生態開發有限公司。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野山雞項目落戶屯昌
    ■ 本報記者 易建陽 洪寶光    今年的屯昌農博會上,海南不少本土農產品紛紛亮相
  • 五指山黎鄉野山雞飛棲天交所 海南已有5家農企掛牌
    海南五指山黎鄉有機山雞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五指山黎鄉牌野山雞的養殖、研發和銷售,是一家集野山雞馴化、引種、提純、孵化、種雞養殖、野生放養、銷售為一體的新型特色農業拓展龍頭企業。公司掌握核心技術,島內到全國重點區域市場的銷售格局初步形成。  五指山雨林野山雞,是集肉用、觀賞和藥用於一身的名貴珍味珍禽。是國內第一家通過權威機構認證的有機野山雞、有機野山雞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莫麗倩:要帶動更多的姐妹們養山雞致富
    ■ 本報記者 王玉潔  自6年前從深圳回到家鄉創業的那一刻起,來自屯昌縣西昌鎮大顏村的莫麗倩就與海南山雞結下了緣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指山「貓屎咖啡」亮相冬交會
    「我們今年參展的農產品主打五指山紅茶,除此之外,還有憂遁草、五腳豬、野山雞蛋、百花蜜、靈芝、高山蔬菜、花卉等。」五指山市農業局局長陳懷妍透露,今年冬交會上,五指山「貓屎咖啡」將首次亮相。  好山好水出好農產品  五指山海拔高,緯度低,熱帶雨林密布,森林覆蓋率達86.44%,這裡光、熱、水資源豐富,是海南多條河流發源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集中養山雞 抱團謀發展
    今年8月,黎母山鎮什隆村村民在致富帶頭人李明月的帶領下成立了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吸納了10戶村民入社,其中3戶是貧困戶。  大家把自家的黎母山雞集中到合作社養殖銷售,如今,形成了5000隻黎母山雞的養殖規模。  入社發展的貧困戶告訴記者,合作社的成立,離不開致富帶頭人李明月。李明月是什隆村村民,退伍後在外務工。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女漢子」勤養山雞摘窮帽
    ■ 本報記者 劉笑非 特約記者 王偉  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金波鄉牙加村拉什村民小組的橡膠林旁,兩間瓦房、一排豬欄、幾間雞舍,是村民陳蘭妹的家,1000多隻散養的山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土特產進城 越土越暢銷
    除澄邁特產進超市之外,五指山熱帶雨林野山雞、定安黑豬等今年也紛紛以專賣店專賣、進超市等形式落戶海口。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趨勢的出現,緣於並有利於海南農產品品牌的打造,也給海南農產品銷售市場及特產市場帶來了新氣象。
  • 海南:大山裡養出野山雞
    劉麥  2014年2月,海南五指山黎鄉天然有機野山雞股份有限公司將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上市,一家在大山裡養雞的企業怎麼做到上市的?近日,筆者帶著疑問來到該公司位於五指山市暢好鄉的養殖基地一探究竟。
  • 海南日報數字報-野山雞博鰲變身「金鳳凰」
    今天,在位於博鰲亞洲論壇大酒店西餐廳外的海南風情美食園,不少前來就餐的與會嘉賓紛紛發出這樣的感慨。  嘉賓們圍觀的雞蛋,是由海南五指山黎鄉有機野山雞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有機野山雞蛋,個頭比普通雞蛋小不少。就雞蛋的來歷,嘉賓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問產地的,問品質的,了解情況的,相關人員忙著一一應答。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中「畜」勢待發
    基地負責人楊凌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基地山雞養殖從種苗、防疫、飼料到檢疫全部實行標準化,這也讓基地生產的山雞供不應求。  一隻只銷往島外的山雞,是瓊中畜牧產業提檔升級的生動印記。以產業化為關鍵路徑,近年來瓊中對全縣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等環節進行全產業鏈整合,正努力破解傳統農業「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火山古韻三卿村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貢   特約記者 吳彭保  通訊員 陳創淼  瓊北火山古村落不勝枚舉,三卿的魅力在於其建築九成以上保留了古石巷和古石屋;整個村莊由火山植被包裹住,火山地貌因勢利導,也就完美地呈現了先人居住的理念和智慧;加上遊覽時當地人熱情的介紹
  • 山雞啄癖損失重釐清原因找對策
    山雞啄癖也稱異食癖、惡食癖、互啄癖,泛指其相互啄肛、啄羽、啄頭、啄趾、啄蛋等,是多種營養物質缺乏及其代謝障礙所致非常複雜的味覺異常綜合症。各日齡、各品種山雞均能發病,山雞群一旦發生互啄以後,即使激發因素消失,往往也將持續這種惡癖,致山雞傷、殘、死,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 五指山市發展野山雞特色產業,山鳳凰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五指山市發展野山雞特色產業,山鳳凰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中國畜牧獸醫報2018-01-29 08:52:17 閱讀(3830)
  • 海南日報數字報-綠水青山裡「山雞」變「鳳凰」
    ,幾隻山雞正慵懶地在菠蘿蜜樹下打盹。  沒有成片集中的雞舍,沒有成群的雞等待餵食……因為這裡的山雞白天都是放養的。養出來的山雞、產下的雞蛋,供不應求,然而羅崇金卻堅決控制數量。  「雞養太多了,放養出去就沒有那麼多東西吃了,而且對生態也會造成破壞。」羅崇金道出了原因:「客戶看中咱養的雞,就是因為咱們這裡生態好、雞又是放養的。」
  • 芳草湖80後夫妻養殖七彩野山雞 「叩開」創業致富門
    去年從深圳朋友那了解到七彩野山雞在他們那兒的市場不錯,今年開春我在烏市做了市場調查,七彩野山雞的需求量挺大,市場前景也不錯,於是我就產生了養這七彩野山雞的想法。」 在農場工會的大力支持下,為他提供了已經廢棄的原老生地社區四連廢棄學校作為養殖基地,並與他籤訂了前二年免租金、第三年上交3萬元租金的租賃協議。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知名山雞養殖場老闆被拘留
    海南五指山黎鄉有機野山雞股份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某因民間借貸糾紛被張某訴至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龍華區法院依法判決海南五指山黎鄉有機野山雞股份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某向張某償還490萬元本金及利息。判決生效後,海南五指山黎鄉有機野山雞股份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某一直未按照生效裁判文書履行法律義務。2017年2月,張某遂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期間,王某四處藏匿規避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