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的拉麵江湖:東方宮進京2年銷量超馬蘭

2020-12-18 搜狐網
  4月15日中午,記者來到北京大望路的一家東方宮連鎖店,看到這裡生意火爆,人流如織。與其他懸掛「蘭州拉麵」的小店相比,這裡的價格也貴出50% 以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攝

  兩年開店105家,「攪局」北京拉麵市場

  【區域·城市】「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強勢進京

  有政府撐腰 就是這麼任性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曹煦|北京報導

  在成為一個連鎖拉麵館老闆之前,梁建曾是一名在北京CBD上班的外企白領。

  梁建來自甘肅蘭州,那是一座以拉麵為城市名片,每天消耗100萬碗以上牛肉麵的城市。對於離開家鄉已二十餘年的梁建來說,一碗拉麵,不僅僅是筋道的面和濃濃的湯,更像是寄託鄉愁的圖騰。以前,為了在北京尋找一碗正宗的拉麵,驅車二三十公裡,對於他來說再正常不過。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梁建突然發現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裡多了很多黃底藍字的招牌「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對此梁建的評價是「老實說很接近或者已經達到了在蘭州本地吃麵的口味」。

  吃一碗正宗的拉麵,在梁建看來,變得越來越容易。

  東方宮闖入京城 銷量超馬蘭拉麵

  一線城市的拉麵江湖,已經到了寸土必爭的地步。

  據粗略統計,目前僅北京市場的拉麵連鎖品牌就有十餘家之多,西部馬華、馬蘭、蘇式、大碗張、一碗香等品牌早已膾炙人口。

  以北京西直門地區為例,方圓一公裡內,老中青三代拉麵館一應俱全。既有號稱20年未打烊的老字號「西內橋頭拉麵」,也有開業十餘年的拉麵連鎖先驅「馬蘭拉麵」,還有2013年開業至今,生意火爆的「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

  2013年6月才打入北京市場的「東方宮」,是個徹頭徹尾的「小鮮肉」。然而這塊「鮮肉」卻絕非「菜鳥」。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不到兩年,東方宮的擴張如同坐上火箭,迅速完成了從「攪局者」到「主力軍」的蛻變。

  東方宮清真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俊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說,東方宮進京以來,通過加盟連鎖的方式,很快完成了「三環以內開30家,五環以內開100家」的鋪店布局。馬俊表示,五環內已沒有打算再開設新店,目前正在向遠郊區縣發展。目前,全國東方宮的連鎖店總數為386家,其中北京已經開了105家,成為近兩年主要發力增加店面數量的城市,省下的店基本上平均分配在全國各城市,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店面不超過兩位數,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北京目前還沒有一家因為經營不善停業的(東方宮)。」馬俊對此很是自豪。

  東方宮起源地是甘肅蘭州,位於蘭州北濱河路的東方宮總店面積約8600平方米,馬俊介紹稱是「世界最大牛肉拉麵單店」。

  「我們就是蘭州牛肉拉麵行業代表。」馬俊對此自信滿滿。

  他的底氣來自於制定標準和政府背書。

  據馬俊介紹,「東方宮制訂了首個蘭州牛肉拉麵行業標準,已由中國烹飪協會認證,目前由蘭州市牛肉拉麵協會推廣。我們也是政府制定的能夠代表蘭州拉麵行業進行品牌推廣的餐飲企業。」

  東方宮的異軍突起,折射出另一個京城拉麵巨頭—馬蘭的黯淡身影。這家成立已20年的央企中國藍星旗下品牌,在京店數已從鼎盛時期的128家降至目前的40餘家。馬蘭拉麵品牌推广部主任劉研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閉店主要原因是「拆遷和店租上漲過快」。

  記者在三環附近的一家馬蘭拉麵了解到,該店目前日營業額在七八千元左右。而在距該店不遠處的一家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店裡,店主告訴記者,該店目前每日流水穩定在1萬元,最高時可以達到1.5萬元。

  突圍背後:多位省領導「心繫一碗面」、蘭州市政府親自申請商標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蘭州市政府高度重視牛肉拉麵的發展,把一碗麵作為品牌產業來培育,按照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的方向,讓蘭州牛肉拉麵適應多元化的市場發展。

  據媒體報導,為了讓蘭州牛肉拉麵能夠正本清源,適應多元化的市場發展,甘肅多位省級領導「心繫一碗面」。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認為,完全可以把牛肉拉麵培育為勞務經濟的支柱產業;省委副書記歐陽堅提出,要完善蘭州牛肉拉麵製作標準,讓更多的人通過提高技能實現穩定就業,以此打響甘肅餐飲品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劉永富曾指示省人社廳,要重視蘭州牛肉拉麵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做好蘭州牛肉拉麵製作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鑑定工作,以產業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副省長鹹輝要求人社部門站在保障改善民生、積極促進就業的高度,大力培育蘭州牛肉拉麵從業人員技能,做大做強這一餐飲品牌。

  在地方政府不遺餘力的推動下,2010年,蘭州拉麵迎來了行業的分水嶺。

  2010年以前,蘭州拉麵店鋪在全國雖說已經遍地開花,但大部分店鋪沿襲傳統的作坊式經營模式,仍處於小、散、弱的狀態,各自為政,整體競爭力不強,造成蘭州牛肉拉麵名聲在外,但自有品牌不夠響亮、競爭力弱小的尷尬局面。「特別是擔心技術外流和從業人員供需不平衡,成為制約蘭州本地品牌走出去的重要原因。」馬俊如是說。

  到了2010年,蘭州市政府將註冊成功的「蘭州牛肉拉麵」商標授權給蘭州一批大的餐飲企業,拉麵產業開始升級、改革,行業步入正規化軌道。

  據蘭州當地媒體報導,該商標的獲得頗為不易,由於原則上商標中不能含有縣級以上地名,蘭州市商務局、市商業聯合會和市工商局曾多次到國家商標局說明牛肉麵與蘭州的特殊關係,經過歷時三年的申請,終於在2010年5月獲得國家商標局批准。

  馬俊告訴記者,目前有包括甘肅省駐京辦、蘭州飯店、馬子祿、東方宮等在內的一批政府外事機構和知名餐飲企業,經過授權得到了「蘭州牛肉拉麵」的商標使用權。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0年起,蘭州市商務局制訂了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企業實施」為原則的牛肉麵發展新模式,旨在建立起集科研開發、技術培訓、生產加工、物流配送、連鎖經營為一體的覆蓋全國的牛肉拉麵產業體系,發展加工、配送、銷售、標識、管理、服務等「六統一」的連鎖經營店。

  蘭州市政府還先後提出蘭州牛肉麵標準、研討論壇等產業發展思路和牛肉麵文化構想並推動落地,通過舉辦牛肉拉麵節、拉麵從業人員勞務輸出、品牌宣傳推廣、資金和政策扶持等舉措,致力於蘭州牛肉拉麵的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據悉,由甘肅省委立項支持,首部以拉麵從業者為主線的電影《中國式牛肉拉麵》也正在籌備當中。

  長期關注拉麵行業的中國清真產業聯盟秘書長李小龍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一批志在『走出去』的拉麵企業經營者,開始挖掘、整理、組合拉麵的內涵,嘗試用文化、品牌去包裝塑造拉麵。」

  在此背景下,拿到拉麵行業標準的制高點,並以形象、管理模式、技術、食材、銷售產品、企業文化、餐飲器具的「七個統一」作為核心競爭力的蘭州本土餐飲企業東方宮,趟出了一條由西北向全國輻射的品牌化新路,絕非偶然。

  2014年10月,看到了潛在商機的梁建,辭去原有的外企高薪工作,斥資百餘萬在北京豐臺區開了一家東方宮拉麵,從一名消費者變成了加盟商。

  做「中國版肯德基」而不是「西北版成都小吃」的挑戰

  據《蘭州日報》報導,全國目前有5萬多家牛肉拉麵館,吸納了56萬餘人就業,年營業額近200億。蘭州拉麵館的總數遠遠超過肯德基、麥當勞的連鎖店在全球的總和。而且,這碗面走向世界各地的腳步也在加快,目前已在法國、日本、新加坡、阿聯等國家和地區都開設了麵館,拉面具備了世界食品的潛質。但是拉麵產業在品質和形象上還遠遠無法和國際快餐品牌抗衡。

  品牌專家、中國科學院品牌與消費者實驗室創始人馬謀超認為,一批有影響力的連鎖品牌的實踐革新了牛肉拉麵行業整體水平。記者採訪的多位拉麵的忠實消費者也認為,諸如東方宮這樣口味正宗的品牌大面積布局,使蘭州拉麵的規模、檔次、形象、質量、價格等各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已經改變了一些消費者原先對拉麵的偏見。

  但是過往的實踐證明,拉麵的產業化晉級之路絕不會一馬平川。

  事實上,東方宮並非第一家在北京市場分羹的蘭州企業。除馬蘭這樣京城百姓耳熟能詳的品牌出自蘭州外,還有一些曇花一現的蘭州當地品牌如牛魔王、珍滿福等,它們在進入北京市場後曾經快速鋪張,很快卻又銷聲匿跡。中國清真產業聯盟秘書長李小龍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盲目對拉麵快速投資,要求快速複製,又缺乏強大技術支撐和良好管理團隊的企業會很艱難。」

  一位有近20年從業經驗的拉麵師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拉麵館風生水起的表面輝煌之外,自身面臨著同質化競爭、技術屏障壁壘等顯著瓶頸。「口味相對單一,目前常見的拉麵品種僅紅燒、酸菜、麻辣、傳統四種口味;對技術人員的依賴性極強,往往是『師傅換了,味道變了,生意淡了』。」

  地方特色餐飲品牌的另一個困局,便是因為加盟管理鬆散,經營內容和品質參差不齊,最終導致品牌成為雞肋,諸如曾經風風火火的成都小吃、沙縣小吃等品牌,發展軌跡始終不溫不火。

  記者了解到東方宮目前加盟店和直營店的比例大概是10:1,如何保證統一口味和食品安全,記者採訪的多位餐飲業內人士對重加盟、輕直營的連鎖模式表示隱憂。

  馬俊對此回應稱,東方宮將根據所在城市經濟總量、商圈情況等嚴格控制開店數目和速度,並從技術上加強督導,對人員加強培訓,維護「安全、衛生、放心、可信賴」的品牌形象。

  馬謀超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時間和市場是檢驗一個連鎖品牌的最好武器。」

  「經濟網調查」— 拉麵那些事兒

  拉麵品牌認知度偏低

  八成以上消費者不能接受20元以上的拉麵

  蘭州牛肉麵是中式快餐的典型代表,被人們譽為「中華第一面」。一碗拉麵的背後,是樸素的那抹鄉愁?還是果腹的簡單快餐?眾多的拉麵品牌裡您有怎樣的偏好? 經濟網特別發起調查「拉麵那些事」,還原中國第一面食快餐的消費現狀。

  經過調查記者發現,全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經常去吃拉麵的習慣,而大部分人吃拉麵主要出於三個因素的考慮,一是拉麵價格低廉、經濟實惠,雖然現在也有高消費的拉麵館,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以上的人吃拉麵的時候,能接受的最高價格只有20元人民幣,屬於典型的大眾美食;二是吃拉麵方便快捷,符合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第三是飲食習慣,這說明我國有著大量鍾愛麵食的消費人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全國網友對拉麵品牌的認知度還是比較分散,知名度超過10%的也就只有馬蘭和東方宮兩個品牌,其他品牌的知名度都在個位數。這也提醒了企業,要更注重品牌宣傳和推廣。

相關焦點

  • 蘭州拉麵江湖:東方宮進京2年銷量超馬蘭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攝  兩年開店105家,「攪局」北京拉麵市場   「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強勢進京  有政府撐腰 就是這麼任性  在成為一個連鎖拉麵館老闆之前,梁建曾是一名在北京CBD上班的外企白領。  梁建來自甘肅蘭州,那是一座以拉麵為城市名片,每天消耗100萬碗以上牛肉麵的城市。
  • 一線城市的蘭州拉麵江湖:東方宮進京2年銷量超馬蘭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 攝兩年開店105家,「攪局」北京拉麵市場【區域·城市】「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強勢進京有政府撐腰 就是這麼任性《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曹煦|北京報導在成為一個連鎖拉麵館老闆之前,梁建曾是一名在北京CBD上班的外企白領。
  • 拉麵江湖的那些事:拉麵館東方宮多店遭砸場
    搜鋪網消息:蘭州拉麵風波愈演愈烈,有關誰才是真正蘭州拉麵的糾葛開始演變「暴力行為」。據蘭州東方宮清真餐飲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宮」)總經理馬俊說,東方宮拉麵館加盟店在全國多處遭到砸場。
  • 誰是正宗蘭州拉麵:東方宮強勢進京挑起拉麵之戰
    誰是正宗蘭州拉麵  仿佛在一夜之間,北京的街邊小館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叫「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的拉麵館。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在北京市場共有約100家門店,多數是在2014年內開出的,佔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門店總數的1/3。
  • 東方宮強勢進京挑起拉麵之戰 誰是正宗蘭州拉麵
    一年火速開百店 號稱真正代表蘭州牛肉拉麵僅2014年一年,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在北京新開近100家門店,蘭州東方宮清真餐飲集團總經理馬俊表示,北京是東方宮走向全國的第一站,並由此宣布,東方宮才是保持了傳統製作工藝、三代傳承的蘭州牛肉拉麵。
  • 北京:「東方宮」牛肉拉麵請律師打「李鬼」
    「東方宮」聘請了律師團隊,做好了打官司的準備:「我們第一批要起訴10家餐廳,現在證據已經收集完畢了,本周進入司法程序。」馬俊還給本報記者發來了一些維權相關資料,包括蘭州商業聯合會出具的《蘭州牛肉拉麵商標授權證書》、《維權授權委託書》以及中國烹飪協會於今年6月5日出具的一份說明書,說明蘭州東方宮清真餐飲有限公司於2015年3月獲得蘭州商業聯合會授予的蘭州牛肉拉麵商標授權。
  • 東方宮深圳開店遭同行堵門 開蘭州拉麵館有行規
    所有城市都這樣,包括我們在北京的兩家店,要麼給錢要麼打架,你打贏了就可以開業,打不贏就不讓開業。  說起來,青海化隆人對蘭州拉麵這個品牌在全國的推廣有莫大的功勞。從上世紀80年代代開始,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的不少人,就開始到全國各地開拉麵館。最初的招牌是青海拉麵,因為蘭州拉麵名氣更大,後來就換上了「蘭州牛肉拉麵」的招牌。
  • 專欄| 蘭州牛肉拉麵即將走向世界,國內市場的品控也該管管了
    記者了解到,蘭州牛拉現在在蘭州本地的客單價為7元,而在北京等一線城市的價格集中在12元-16元之間,我們把時間往回倒退幾年,蘭州牛拉的價格會更便宜,也正因為便宜、管飽,蘭州牛拉深受消費者喜愛。蘭州牛肉拉麵在海外的吸引力超乎想像?正宗的蘭州牛拉是需要成本的據統計,蘭州牛肉麵館僅在國內的銷量就已遠遠超過了肯德基和麥當勞連鎖店在全球的總和,雖然在國內飽受正宗與否的質疑,蘭州牛肉拉麵的銷量卻十分驚人。
  • 蘭州拉麵裡的江湖
    深圳,2015年7月9日,蘭州拉麵連鎖店東方宮位於深圳的一家門店,因為與青海化隆人開的蘭州拉麵館距離過近,遭其抵制。東方宮這家店在騰訊大廈樓下,每年房租差不多200萬。青海人天天堵門,圍攻了一個月,導致東方宮無法正常經營,只好賠錢了事—對面兩家青海拉麵館分別獲得75萬元、40萬元的賠償。
  • 開拉麵店成高危行業:東方宮多地加盟店遭青海同行鬧事
    將近30年來,大家已經形成了行規,就是在一家拉麵館數百米內不開第二家。但是,這兩年東方宮作為一個「攪局者」突然出現在市場上,給市場帶來了混亂。王紹榮說,「扶持蘭州本土拉麵走出蘭州甚至走向世界,是政府意志。」一碗麵背後,是幾十萬人的飯碗問題經過近30年的發展,拉麵從一個西北地方麵食變成了一個全國性的知名餐飲品牌。據媒體報導,上世紀80年代,青海省化隆縣的農民韓錄、馬乙卜拉等率先到福建廈門創業,開創青海農民在東南沿海城市開辦拉麵館的先河。
  • 蘭州拉麵風波愈演愈烈 東方宮多地加盟店遭砸場
    東方宮成立4年來,在全國20餘個大中城市開設了400家品牌連鎖店。  【經濟·法治】蘭州拉麵風波愈演愈烈  專家「勸架」各方寬容共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曹煦 | 北京報導  蘭州東方宮清真餐飲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宮」)總經理馬俊說,剛剛過去的7月,他主要在與兩類人打交道:律師和警察。
  • 蘭州拉麵現派系之爭 政府已出面幹預
    拉麵(資料圖)微博截圖  東方宮遭遇「青拉」抵制  拉麵江湖起風波政府已出面幹預  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從2010年面世以來發展迅猛,遍地開花,如今南下卻遭到抵制,蘭州東方宮清真餐飲集團總經理馬俊表示無奈,「這家店從開業到現在已經遭到多次抵制,我們只是按照公司的制度正常開店,現在蘭州市政府正在協調。」  一半蘭州拉麵是青海人開的?
  • 淄博兩家「東方宮」牛肉拉麵停業近半年引持卡會員擔憂
    東方宮中國牛肉拉麵數碼店未營業。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潘成店未營業且有出租信息。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東方宮」蘭州牛肉拉麵的兩家店面均已停業近半年,正在與所租房屋房東處理糾紛,處理完畢後再決定是否繼續營業,若正式停業將向會員退款。微博評論區截圖。近日,有本地微博網友反映,自己去年在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辦了一張200元的充值卡,裡面尚有100多元餘額,春節後至今該店一直未營業,不知道該怎麼維權。
  • 蘭州拉麵現派系之爭:蘭拉遭青海拉麵抵制 政府已出面幹預
    東方宮中國蘭州牛肉拉麵從2010年面世以來發展迅猛,遍地開花,如今南下卻遭到抵制,蘭州東方宮清真餐飲集團總經理馬俊表示無奈,「這家店從開業到現在已經遭到多次抵制,我們只是按照公司的制度正常開店,現在蘭州市政府正在協調。」 一半蘭州拉麵是青海人開的?青海人對蘭拉知名度貢獻很大 拉麵界是否有此行規?
  • 習總書記之問:青海的拉麵 蘭州的牛大 區別在哪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兩會青海團審議時詢問了青海拉麵的由來、與蘭州拉麵的區別、經營拉麵人員的情況等。聽說現在青海有2.8萬家拉麵店,有18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拉麵經營,不少人都由此成為了企業家,習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
  • 習總書記之問:青海的拉麵 蘭州的牛大 區別在哪(1)
    在北京開拉麵館的青海小夥馬華對未來網記者說,「區別就是,青海拉麵是青海味,蘭州拉麵是蘭州味。」馬華笑著說。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兩會青海團審議時詢問了青海拉麵的由來、與蘭州拉麵的區別、經營拉麵人員的情況等。聽說現在青海有2.8萬家拉麵店,有18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拉麵經營,不少人都由此成為了企業家,習總書記對此表示肯定。
  • 蘭州沒有蘭州拉麵
    據辰智餐飲大數據研究中興研究,2017年全國只以蘭州拉麵/蘭州正宗牛肉拉麵等為名的7個品牌餐廳門店就有近2萬家這些打著「蘭州拉麵」招牌的真的都是蘭州的特色小吃嗎?化隆牛肉麵vs蘭州牛肉麵 2010年開始,蘭州本土的牛肉麵如「東方宮」開始衝擊拉麵市場,青海人賣的「蘭州拉麵」和蘭州走出的「本土蘭州牛肉麵」開始正面剛。
  • 遊記:那三碗蘭州牛肉拉麵的風情
    提到蘭州的飲食,我腦海中自動閃現的畫面就是那在每一個城市裡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在的「蘭州拉麵」了,這可是能與「沙縣小吃」其名的地方性美食哦。既然來到了「蘭州拉麵」的鼻祖之所在蘭州,因此今天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多地品嘗「蘭州拉麵」!
  • 一間蘭州拉麵館究竟有多賺錢?小店老闆悄悄伸出7根手指…
    從口碑網發布的蘭州拉麵熱力分布圖來看,儘管蘭州拉麵館到處都是,但分布最多的還是在東部一線城市及輻射區域,例如長三角地區,京津地區。這些地區人口密度大,外來人口多,蘭州拉麵價格實惠,自然很受普通人群的歡迎。而在網上也常有報導稱蘭州拉麵館單店每天賣面2400碗,還有3000碗的。
  • 拉麵說背後的90後:1款拉麵,2.5億銷量丨食業人物
    在強敵環伺中殺出重圍,拉麵說靠的是什麼?根據CBNData和天貓美食聯合發布的《2020天貓美食消費趨勢報告》,方便速食品類增速迅猛。而拉麵說,就是在近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即煮即食的半成品日式拉麵品牌。2019年,拉麵說年銷售額2.5億,一年共賣出1600餘萬包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