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詩詞:《羈春》王勃

2020-12-13 騰訊網

羈春

【唐】王勃

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

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

【注釋】

羈:系住,留下。

倦:厭煩,疲倦

春事:春天的景物

落花:落花的寓意很多,凋謝的花朵,人衰老飄零。

【譯文】

客遊千裡追名之心早已厭倦,春天到來我一門心思要回家。

北園裡的情景還是那麼令人傷感,我又看見花飄花落亂紛飛。

【賞析】

這首詩創作與作者《山中》相似,同是王勃旅蜀時的作品,只是一首寫於暮春,一首寫於晚秋。表面看他離開長安的態度似乎很灑脫,而內心是很複雜的。被逐出沛王府後,他無所事事,本想借著蜀地山水名勝以消解胸中的積憤。實際上,南國物候也為詩人增添了不少的鄉思和煩憂。

前兩句「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先透過春日已歸而人猶滯留不歸,把王勃為客在外的心神寫得神傷情悴。「春事一朝歸」是藉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來比喻為客羈留在外的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一年。至於「客心千裡倦」一句,則是用來強調遠在千裡為客的神傷情悴,「倦」字原來是厭倦之意,對於遠在千裡為客感到厭倦,所以覺得神傷情悴。長久因為遠在千裡作客不得歸而神傷的情懷,在眼見春日一朝而歸的情景對比下,心靈自然顯得益加憔悴恍惚。

後兩句「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則是寫出春日重回,春花重開又謝,但是作者羈留在外為客的情況,根本沒有改變。「重見落花飛」一句,充分把王勃心中為客,千裡外度日如年的心思表達出來。此詩起筆壯闊而有勁,文字修辭平淡而情感深厚,意境的表達十分渾厚,已具有盛唐詩的雛形了。

這首《羈春》詩與作者另外一首詩作《山中》詩的韻腳完全相同,而且兩詩抒寫的都是客愁旅思,但寫詩的季節不同,環境不同。因此,兩詩的情雖同而景則異:《山中》詩用來烘託情意的是秋風起、黃葉飛的景色;《羈春》詩用來烘託情意的是春事了、落花飛的景色。兩詩的寫法也有不同之處,在這首《羈春》詩中,情與景卻是交錯出現、雜揉在一起。應當說,《羈春》詩的藝術成就是不及《山中》詩的。相比之下,《山中》詩的筆墨較勁健,意象較渾成,句格也較成熟;《羈春》詩則略嫌柔弱顯露,而且是一首失粘的律絕。但是,兩詩合參,彰顯作者的羈旅之情。

【作者】

相關焦點

  • 一天一首古詩詞——竹裡館
    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閒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
  •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王勃,唐代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 每天一首古詩詞|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80首古詩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白鹿洞二首》其一這是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王貞白寫自己讀書生活的兩首詩,其中第一首最為有名,「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兩句更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南,青山環抱,綠樹成蔭。名為洞,其實並非洞,而是山谷間的一方坪地。
  • 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詩 王勃和王維分別寫過《山中》您喜歡哪一首
    現代詩人馮至說:我個人在青年時期,並不了解杜甫,和他很疏遠,後來在抗日戰爭流亡的歲月裡才漸漸與他接近,那時我寫過一首絕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句句真。不識詩中盡血淚,十年佯作太平人。』從此杜甫便成為我最愛戴的詩人之一,從他那裡我吸取了許多精神上的營養。」
  • 每天一首古詩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這首詞的作者是北宋詞人晏殊,他一生富貴顯達,為官數十載,被稱「太平宰相」、「富貴詞人」。而在文壇上更是一直處於中心地位,被尊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 王勃《滕王閣詩》另有玄機《滕王閣序》中的詩或許另有一首
    薛寶琴《詠紅梅花得"花"字》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閒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引起爭議的不是幾個韻的問題,而是這首《滕王閣詩》並不是七言律詩,這是一首換韻的古體詩。所以有人認為」一言均賦「不是分韻的意思。分韻作詩是不是格律詩無所謂,例如王勃的《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也是一首古體詩,押仄韻:披觀玉京路,駐賞金臺址。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但這樣的摩詰居士,在山水詩上也有輸的時候,他輸給的是早自己150年出生的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當年的四傑排名,不少人有異議,畢竟只活了26歲的王勃一生所作是四傑中並不多。但每當世人有異議時,王勃的鐵粉們只要拿出《滕王閣序》就足夠讓他們閉嘴了。
  • 駢文中代表作,王勃的《滕王閣序》爭議多,抒寫方式讓人疑竇
    駢文是源於南北朝時代發展出來的一種文體,與對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就是將兩句字句數量和句體都一樣的詞句放在一起,形成一首完美的詩詞,這種詩詞對詞調的工整和用詞的搭配極為講究,極為考驗詩人的詞彙和組句能力,而《滕王閣序》就是當中的代表作。
  • 最是一年春好處!關於春天的古詩詞精選,你最喜歡哪一首
    許你一場春暖花開 ,關於春天的古詩詞精選,哪一首讓你心醉!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江南春絕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王勃很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滿園春色,美得讓人心醉
    王勃,字子安,是我國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其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一時之最。代表作《滕王閣序》更是千古名篇。除了駢文,王勃在詩歌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並稱為「王楊盧駱」,又稱「初唐四傑」。
  • 丟了官職的王勃心灰意冷,面對迷人的春色美景,寫下一首傷感的詩
    公元699年(唐高宗總宗二年),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無非以此為沛王助興,但是這篇文章被唐高宗看到了,認為他是在諷刺自己,於是下令讓沛王把他逐出王府,還不得在長安逗留,這一事件對於王勃來說打擊很大,由於他剛剛在長安有了容身之地,正準備大顯身手,可是苦心經營的一切全部毀於一旦
  • 盤點古詩詞中用春形容女性的千古名句,值得背下來,隨時能用上!
    【唐】王勃《落花落》: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黛是一種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常常用它來畫眉,把眉毛畫的細細長長的像一座小山。所以古詩詞中常常用「春黛」或「春山」來形容女子的眉毛。【唐】牛嶠《酒泉子》:鈿車縴手捲簾望,眉學春山樣。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留名千古
    王勃是唐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雖然他一生只有26年就戛然而止,但他仍然創造了屬於他的輝煌作品世界,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詩歌。一首《滕王閣序》,寫的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讀到的人沒有不說好的,引據經典折服眾人。
  • 王勃去郊外踏青,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仲春郊外》,便是王勃其中一首代表詩作。《仲春郊外》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便是王勃春天在郊外踏青時,所見到的無處不在的春景。也從反面透露了王勃對官場的厭惡,萌發了歸隱山水田園的念頭。全詩風格清新淡雅,所描寫的春景,可以說是從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 一天一首古詩詞——暮熱遊荷池上
    長按二維碼,關注一天一首古詩詞每天有所得
  • 每天一首古詩詞|張泌: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寄人》這是一首寄人之作,是以詩歌代替書信,以此來表達自己心中想說的話。這首詩是從一個夢開始的:別後思念深深的我,又一次夢到了你的家。庭院中風景依舊,小廊曲闌仍在。唯有你的倩影再也不見,徒留一輪皎潔明月,照著片片落花。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王勃(649~676),唐代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王勃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神童之一,他六歲能文,九歲讀《漢書》並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便考中及第,授職朝散郎。
  • 一天一首古詩詞——客至
    長按二維碼,關注一天一首古詩詞每天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