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詩 王勃和王維分別寫過《山中》您喜歡哪一首

2020-12-12 老街味道

今天的問題:王勃和王維都寫了《山中》,你更喜歡哪首?

前言

讀過《紅樓夢》的人,可能會記得香菱學詩的時候,香菱說:

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

黛玉卻說:

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

可見不同欣賞水平的人,喜愛的詩是不一樣的。現代詩人馮至說:

我個人在青年時期,並不了解杜甫,和他很疏遠,後來在抗日戰爭流亡的歲月裡才漸漸與他接近,那時我寫過一首絕句:『攜妻抱女流離日,始信少陵句句真。不識詩中盡血淚,十年佯作太平人。』從此杜甫便成為我最愛戴的詩人之一,從他那裡我吸取了許多精神上的營養。」(《祝〈草堂〉創刊並致一點希望》)

可見同一個人,在不同的背景環境下,也會喜歡不同的詩。

一、王維與王勃的《山中》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王維(701年-761年),這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一個是初唐四傑之一,一個是王孟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兩個都寫過一首題目為《山中》的五言絕句。

這兩首詩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下寫成,作為讀者來說,喜歡哪一首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境。我們先看看這兩首詩。

王勃這一首是羈旅詩:

長江悲己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王維這一首是山水詩: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

即使不懂詩的人,讀完也能感覺出不同的味道,同樣寫秋冬之際的」山中「,一個充滿了悲涼,一個卻是一片閒適。

一、王勃《山中》長江悲己滯,萬裡念將歸

長江悲己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長江悲己滯,萬裡念將歸。前兩句寫空間,滯留一方而悲,路途遙遠而念。可以細細品味詩中的動詞,一個」悲「、一個」滯「,一個」念「。況周頤《蕙風詞話》中說過:

吾聽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之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即詞心也。

詩人的詩心也是如此,前兩句寫的就是這種」萬不得已「。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後兩句寫的是時間,秋冬之際,滿山黃葉紛飛,更加心情鬱結。末句以景收,但是此景中,一個」黃「,一個」飛「,把暮秋的悲涼如同畫一樣展現出來。

王勃除了這首傷秋的詩,還有一首《羈春》 詩寫了同樣的傷感:

客心千裡倦,春事一朝歸。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

這首《羈春》同樣情景交織、羈旅傷時。開端對仗起,千裡之外,遊子思念之情已經疲倦,更逢春天仿佛一日歸來。出句」千裡「是空間的遙遠,對句」一朝「時間的迅捷。

結束時同樣寫景收尾。和」黃葉「一樣,也有」落花「這種令人神」傷「的意象, 平淡之中可以感受到意境的渾厚 。

假如您沒有這種羈旅思鄉的經歷,很難感同身受。終日生活在舒適區裡的人,如果說喜歡這首詩,多少有點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意思。

二、王維《山中》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關於王維的這首詩,胡仔《冷齋夜話卷四·五言四句得於天趣》說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評詩:

吾弟超然善論詩,其為人純至有風味。嘗曰:「陳叔寶絕無肺腸,然詩語有警絕者,如曰:『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王維摩詰《山中》詩曰:『溪清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舒王百家衣體曰:『相愛不忍發,慘澹暮潮平。欲別更攜手,月明洲渚生。』此皆得於天趣。」予問之曰:「句法固佳,然何以識其天趣?」超然曰:「能知蕭何所以識韓信,則天趣可言。」予竟不能詰,嘆曰:「溟滓然弟之哉!」

胡仔說,我的弟弟(字超然)善於論詩。他說陳叔寶的」午醉醒來晚「、王維的」溪清白石出「、王安石的集句詩」相愛不忍發「都得於天趣。胡仔覺得挺玄乎,問你怎麼辨別這些詩的天趣呢?

胡弟弟說:你要是明白蕭何為什麼能辨識韓信的本事,那麼就可以跟您討論天趣了。胡仔.......................胡仔嘆了一口氣,我這個弟弟真是深不可測(不著邊際)呀!

老街也搞不清楚為什麼劉邦瞎了眼,而蕭何就能看出韓信的本事來,如果活到今天,蕭何一定是個最優秀的HR。

我們還是回到凡間,聽一聽蘇軾的評價吧: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曰:「藍溪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此摩詰之詩,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補摩詰之遺。《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王維詩中有顏色:白、紅、翠。有景物:溪、石、葉、路、雨、衣。如果是蘇軾的版本則更加五彩斑斕:藍溪、白石、玉川、紅葉、空翠 。

蘇軾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評價王維這首《山中》的名言。王維通過色彩鮮明的意象組合,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呼之欲出的畫面。如果說喜歡的話,我更喜歡王維的這幅山水畫中閒雅疏淡的生活。

另外,王維這首《山中》流傳的版本真不少,蘇軾的第一句是:藍溪白石出;胡仔的第一句是:溪清白石出;我們今天流傳的版本是:荊溪白石出。拋開王勃的那首詩不說,單看王維的三個版本,您喜歡哪一種呢?

結束語

讀王勃詩,感受到的是一位為事業而努力奮鬥的年輕人。就像今天那些在北上廣深漂泊的異鄉人們,雖然有那麼多的不得已和不如意,但是仍舊堅持而不肯放棄 。

讀王維詩,看到的似乎是一位喜歡享受生活的中年人。當然,像王維這種人人羨慕的山水田園生活,多是經過王勃這種努力工作才能換來的結果。看看今天在山村建別墅居住的人,多是城裡的有錢人。

古代有位詩人不是說過:

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非是等閒人。

對於王維《山中》的閒適生活,大多數人僅僅是偷閒夢想一下吧?其他的時間還是要經歷王勃《山中》那種奔波的痛苦。

讀過這兩首詩,您喜歡哪一首呢?王維還是王勃?

@老街味道

杜牧詩「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指的是什麼?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唐朝詩人王維喜歡偷人詩句嗎?

觀唐習律16 最重要的一個面試被孟浩然搞砸了 他究竟錯在了哪裡?

相關焦點

  • 王勃和王維都寫了《山中》,你更喜歡哪首?
    「荊溪白石出」寫山中溪水。天寒水則清淺,在涓涓細流的衝刷下,石頭顯得白淨而圓潤。這句看似簡單的敘述,卻給人以強烈的畫面感,我們不但可以想見荊溪的清澄、蜿蜒,甚至還可以聽到它潺潺流淌的聲音。次句寫山中秋葉,為畫面點增添了明豔的紅色。稀疏的紅葉本來不是很引人注目,但詩人把它置於巨大的「空翠」之中,進而產生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美感,這紅葉就格外顯眼了。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唐代詩壇的山水詩,王維若稱第二,怕是再沒人敢稱第一。這位金科狀元,在朝堂和山水間進退自如,用他那空靈之筆,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讓世人知道詩原來可以這麼美!全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敘事,詩人將自己融於這悲景之中,已不需要寫已情,但心中的那份悲傷卻直抵人心,可謂別具一格之作。2. 再看王維的同名詩《山中》:《山中》唐.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 王勃一個人獨自在山中靜坐,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通篇充滿了禪理
    這兩句詩即使是沒有讀過原文的朋友,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定聽說過,後世無數的詩人都化用過這兩句詩的意境。當然提起王勃除了詩歌之外,還有一篇千古美文《滕王閣序》,那也是不得不提,這篇文章洋洋灑灑,通篇寫得也是如詩如畫,同樣也是信手拈來,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裡面也是誕生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句,而這文章之所以能夠打動我們,除了寫得美之外,還有就是那種獨特的氣質,然而這些經典之作,那都是出自於王勃之手。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 你能用格律體和自由體寫同主題的詩嗎?王維王績的表現大相逕庭
    而王維是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和孟浩然同稱為」王孟「。這兩個人年齡差了100多歲。可是這兩個差了100多歲的詩人卻偏偏寫過同一題材的詩。都寫了在長安遇到了家鄉來的人,然後問起了家鄉的情況。小中見大,不盡之意盡在言外,不用婆婆媽媽地全寫出來,留給作者去聯想去吧。不是說王績他們的詩不好,而是王維的這首詩太好。二、同樣主題不同詩體上面王維王績的人的詩,無論長短,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古體詩。下面看看同樣主題或者題目用格律詩和非格律詩寫成。
  • 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盛唐詩人王維喜歡抒寫山水田園詩篇,他的思想有積極上進的一面,所以其山水田園詩注重描寫景物之美,在淡泊自然中寓有活力。但詩人又感覺仕途受阻、才不經用,也在詩行中流露出厭倦紅塵、淡泊名利的思想。下面介紹的是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 王維隱居山中寫下一首詩,短短40字,驚豔了整個秋天
    這山中的歲月啊真是讓人喜歡至極四季都是那麼美,讓人流連忘返但與其他季節相比這裡的秋天,才是不可錯過的啊王維,一個出生在書香門第的詩人祖父王胄精通音律,還曾是宮廷樂師王維自幼受詩書禮樂影響不僅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還有頗高的音樂天賦當年剛入長安,便十分受到王公貴族們的青睞傳聞,王維曾憑藉一曲
  • 王維寫夏天最好的一首詩,曾被列為唐詩七律的壓卷之作
    最喜歡王維筆下的山水田園風光和生活,景濃淡皆怡,人不驕不躁。他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冬天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他也寫過一首《納涼》,「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川口,豁達來長風。」繁密的樹木遮擋了烈日,川口、涼溪,置身其中,讓我們也感受到夏日在深林風口的無盡清涼。但是這兩首一首語言太過焦躁,一首語言太過平實,都稱不上是王維的經典夏日之作。
  • 王維的這首詩,既寫山中美景,又寫友人的狂士風度,不愧為名篇
    王維,大唐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繼陶淵明之後山水田園詩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詩人。王維又擅寫書畫,與其詩文相輔相成,形成了一種新的詩體,北宋著名大文豪蘇軾則評價王維的詩文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王維的眾多著作中,這樣如詩如畫的詩歌也確實不少。
  • 王勃很冷門的一首詩,很顯然是被低估了,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
    王勃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唐朝的詩人燦若星辰,但是王勃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絕對的天才詩人,年紀輕輕就寫下了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一時之間廣為流傳,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另外詩歌也是一絕,很多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滕王閣詩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輞川集》是王維的一組田園詩,這組詩全是五言絕句,每一首詩,都猶如一幅絕美的繪畫小品,記錄了輞川一帶的風物。蘇軾曾這樣評價過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輞川集》便是最好的詮釋。
  • 一首詩寫盡了山林的幽深靜寂,王維《鹿柴》全詩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王維唐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的詩意境悠遠,意味深長,蘇軾曾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詩的後半部分,「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寫的是詩人返回到深山樹林之中,看到夕陽照在青苔上,初看與前半部分矛盾,詩人由於身處空山深處,造成視野狹小,無法看見行人,只能聽到人聲。而後面卻又寫返回山中,給人感覺前後境界不一。
  • 一天一首古詩詞:《羈春》王勃
    倦:厭煩,疲倦 春事:春天的景物 落花:落花的寓意很多,凋謝的花朵,人衰老飄零。 【譯文】 客遊千裡追名之心早已厭倦,春天到來我一門心思要回家。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留名千古
    王勃是唐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雖然他一生只有26年就戛然而止,但他仍然創造了屬於他的輝煌作品世界,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詩歌。一首《滕王閣序》,寫的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讀到的人沒有不說好的,引據經典折服眾人。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格調高遠,成為了送別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送別詩是唐詩裡很重要的一種題材,而且很多詩人在描寫送別情景時,那都是哭哭啼啼,只有極少數的詩人,在描寫這一類題材時,別出心裁,寫出了新意,沒有了往日的那種悲傷氣憤,反而寫得極為自然,這其中非常典型的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這首詩,其實就是一首非常經典的送別詩,然而王勃寫得與眾不同
  • 王維一首20字的小詩,將初冬時節的景色寫得詩情畫意
    《山中》—唐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詩歌成就最高的當屬山水田園詩。這類詩風格多樣,而基調是自然優美,清雅衝淡,語言是詞秀調雅,清麗精煉,意境更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詩歌的淡是「淡而愈濃」的淡,如「清風出岫,秋蕖倚風。」這不但因為王維有高度的文學修養,也因為他有高度的繪畫修養和音樂修養。
  • 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各自登山寫下名詩,你喜歡哪一首
    無奈的是,因為政見不同,卻總有本該惺惺相惜的英雄,卻時常寫文章來較一下高低,這文筆的較勁,卻也讓我們這些古今看客過了詩詞的癮。政見不同,卻也英雄相惜王安石主張變法革新,與蘇軾的想法完全不同,而蘇軾更是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在同朝為官之時,二人有過幾次交手。但是終歸是時代大勢如此,最終蘇軾以失敗告終。蘇軾的官場失意,寫了許多詞句,以表達他心中的憤懣之情。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的詩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由於一個人隱居在終南山,這一時期創作出來的作品,每一首都與眾不同寫得極為唯美,例如《山居秋暝》、《鹿柴》、《山中》、《鳥鳴澗》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 這首詩王維很容易被誤讀,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一首愛情詩
    如果你用這種方式讀這首詩,那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這不是愛情詩,而是一首有另一個名字《江上贈李龜年》的典型友誼詩,所以他不是關於愛情,而是關於友誼。李龜年是唐代著名的音樂家,與的流行歌手相似,他在音樂方面有著傑出的才華,他們演唱的歌曲在當時非常流行。早年,王維和他形成了一個很深的友誼,經常在一起談論音樂。
  • 王勃很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滿園春色,美得讓人心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郊園即事》,便是王勃很經典的詩作之一。它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於王勃任沛王府修撰時。公元668年,也就是總章元年前後的一個春日,王勃外出遊賞郊外的園林,在面對迷人的滿園春色時,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郊園即事》。 從內容上看,這首詩以煙霞、松竹、院舍、鳴琴、酒賦等景象,勾勒出了一副美得讓人心醉的春日畫卷。同時,它也抒發了王勃詩酒自娛,樂於閒居郊外田園的退隱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動形象,融情和諧,是寫景抒情詩歌中的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