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2020-12-13 品詩賞詞

盛唐詩人王維喜歡抒寫山水田園詩篇,他的思想有積極上進的一面,所以其山水田園詩注重描寫景物之美,在淡泊自然中寓有活力。但詩人又感覺仕途受阻、才不經用,也在詩行中流露出厭倦紅塵、淡泊名利的思想。下面介紹的是王維隱居山中,這首五律情趣盎然,最後10字不遜於王勃的名句。

山居即事

唐代: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採菱歸。

詩的大意是:暮色蒼茫,詩人寂寞地掩上籬門,默默地望著斜暉。松樹周圍,遍布著仙鶴棲息的巢宿;來柴門拜訪的客人,卻冷落疏稀。嫩竹的節上,添上了一層新粉;即將枯萎的荷花,落下片片紅衣。渡口邊亮起了星星點點的漁火,那是採菱人從各處蕩舟歸來。

王維的寫景詩大多篇幅短小,音節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王維中年以後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尋求寄託,他自稱「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這首詩就反映了這種心情,既有閒情逸緻,也有一定的消極思想。

王維獨自隱居山中,當然會感到有些寂寞。一方面,為了打發時間,他每天讀書寫作、繪畫彈琴,生活過得還算比較充實;但另一方面,王維喜歡靜謐的環境,不願被塵俗幹擾,總覺得心靈沒有歸宿。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首聯就是詩人心態的真實寫照。作者呆在屋裡時間久了,便出門環視外景,面對落日餘暉,詩人心境悠然。

接下來詩人介紹周圍的生活環境,「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鶴的形貌出眾,有高人隱士之風,被視作仙禽和長壽之物。又因鶴舞姿態美妙,所以文人雅士很愛養鶴以供玩賞。

這裡的鶴巢,只是一種虛擬描寫,展現出詩人對高士們恬淡胸襟的嚮往,同時又構成禪趣頗深的整體暗示,時光飛逝,歸人卻在恍有恍無之間徘徊。

頸聯最能體現王維詩畫結合的創作風格,「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這一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色彩鮮明,想像豐富。這些都得益於詩人平時熱愛大自然,喜歡在山林中細心觀察、認真思考。一個「含」字,寫出了靜態的和諧;一個「落」字,又體現出動態的感覺。

最後又在幽靜的氛圍中添加了人的元素,「渡頭煙火起,處處採菱歸。」夕陽西下、炊煙漸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採菱而歸、悠然閒適。一個「歸」字,又顯出禪意的啟示,也有陶淵明歸去來兮的深意。王維的田園詩中描寫的環境熱鬧活潑,生生不息,充滿了活力,卻更襯託出詩人內心的孤寂。作品越是展現出愜意的生活,卻越是透露出詩人的落寞之情。

這首詩寫的是初秋晚景,首先反映出與松鶴為朋的樂趣,隨後作者又在這幅夕景上點染了鮮明的色調:嫩竹成叢,節上初生一層新粉,荷花結子落下舊的紅妝。自然生態,到處可愛。結句從近眺寫到遠望,遙見渡頭漁舟上點點燈火,知道是採菱人從各處歸來,情趣盎然,不減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漁歌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相關焦點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按時間先後,先來讀一讀王勃之作:《山中》唐.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這首詩時,王勃22歲。此時的他因寫了篇《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自長安一路入蜀,登上高山寫下此作。詩的三、四兩句,由江水寫秋風,此時秋風瑟瑟,山中的黃葉在秋風中飄零。詩人用「況屬」二字轉接,感情更深了一步。秋風自古就有蕭條傷感之意,何況是「高風晚」,風之急、風之寒令全詩的傷感達到極致。最後再以黃葉飛為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
  • 王維隱居山林寫的這首詩,通篇無一名句,卻被譽為七律壓卷之作!
    究其原因無外乎這首詩的對仗極其工整,每聯皆成對,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首《登高》通篇全部是千古名句,就憑藉這一點,其他七言律詩便以甘拜下風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詩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王勃,唐代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隱居山中的王維,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5字便打動了世人!
    所以李白才會在他的詩《獨坐敬亭山》中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小編今天便通過王維的一首詩《山居即事》,來和大家一起看看王維詩中的寂寞。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以五言見長,多描寫山水和隱逸生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山居即事》便是王維隱居山中時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王維最有名的5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名句
    王維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詩人之一吧!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出身官宦之家,而優越的家庭條件使得他多才多藝,能詩善畫,且精通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讀,唐代王維最有名的5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名句。
  • 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詩 王勃和王維分別寫過《山中》您喜歡哪一首
    一、王維與王勃的《山中》王勃(約650年-約676年),王維(701年-761年),這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一個是初唐四傑之一,一個是王孟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兩個都寫過一首題目為《山中》的五言絕句。這兩首詩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下寫成,作為讀者來說,喜歡哪一首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境。
  • 王維的10首五言詩,言簡意賅境界高
    五言詩,是古代詩歌中最常見的體裁之一,它的每句詩由五個字構成;五言詩以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為常見的兩種形式,五絕由四句詩組成,全詩僅二十字;而五律由八句詩組成,全詩共四十字。王維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蘇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最擅長的就是五言詩,五絕和五律都寫得很好,且多為詠山水田園之作。遣詞造句言簡意駭,通俗易懂,又讓人難以忘懷。
  • 王維這首詩寫了秋天隱居的閒適,最後14字充滿了幽居的情趣
    這些文人很早的有陶淵明、王維,再有後來的白居易蘇軾等等。他們厭倦了官場的腐敗,隱居山林,面對著潺潺的流水,整日間與花鳥蟲木為伴,生活舒適愜意,也給後世留下了一首首動人的山水田園篇章,讓我們陶醉又羨慕。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早秋山中作》,說了自己無心世事對隱逸生活的心切與嚮往。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 遠離故鄉的王勃獨自隱居山中,寫一首傷春之作,道盡了一生的委屈
    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這首《春莊》,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傷春之作,整首詩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寫得很是悽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了詩人對於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王勃寫這首詩時正好遠離故鄉,一個人獨自隱居在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對於詩人來說,他依舊傷感,畢竟像他那種充滿理想的青年,那是希望可以去建功立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又是處處碰壁。王勃是絕對的天才詩人,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中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每一首詩都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 王維這首詩正如蘇軾評價的那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古人創作詩歌喜歡引經據典,這也使得很多的作品,它難以解讀,後人會誤會其中的意思,不過王維的詩沒有這方面的障礙,他用詞很講究,不過很少使用生僻的字,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不過寫得卻又是很唯美。特別是這首《山中》,可以說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的一首,通篇寥寥數語,但是充滿了情趣,寫得生動有趣,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山中》唐代: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 唐代王勃《山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詩創作於公元672年(唐高宗鹹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後期時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後,無所事事,本想借著蜀地山水名勝以消解胸中的積憤。實際上,南國物候也為詩人增添了不少的鄉思和煩憂。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
  • 一首王維的《終南別業》,展現出隱居者其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
    《終南別業》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是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詩題「終南別業」指的是王維晚年居住的「輛川別墅」。天寶九載(750年),王維因喪母而屏居輞川,於宋之問藍田別業闢輞川別業。後來由於在安史之亂中被奸臣陷害而獲罪,雖被赦免了死罪,但他已經看破了世事,於晚年過上了半官半隱的生活。詩中著重描寫了詩人退隱之後的生活,展現了其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
  • 王維登高遠眺,這首五律格調清新,僅是頷聯就驚豔了世人千年
    盛唐大詩人王維就非常善於描繪各種場景,有時在月下竹林,有時於河畔柳蔭,他不喜歡用典,但詩行中清新明朗的意境,卻更適於描繪迷人的景色。在王維的筆下,既有空山新雨後的清秀,也有大漠孤煙的雄渾;既有朝雨浥輕塵給人的依戀,也有人閒桂花落帶來的恬淡。正所謂,摩詰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王維仕途失意隱居終南山,寫下一首著名五律,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山居秋暝》是王維山水詩代表作之一,這一首詩向來被稱為「以畫入詩」,照見王維之「空觀」的傑作。不過這首詩其實寫得很怪,詩名裡帶有一個「暝」字,寫的是黃昏。可詩中的景象都是「明淨」的;詩的第一句說「空」,頸聯裡卻是「喧鬧」的;說好了是寫「秋暝」,結果最後又提到了「春芳」。王維的這首詩裡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下面就聽我來給大家說一說。
  • 王勃的一首五律,婉轉流暢,更展現了如同仙境的美景
    陽春三月、和風送暖,三五好友、詩酒唱和,這是一種多麼快樂的生活。一邊暢飲美酒,一邊欣賞壯美山河,令人心情舒暢、境界恬淡。萬物眾生、千古之事,也都落在一杯甘醇的美酒之中,眾多的玄妙也都化為樸素與靜雅。下面介紹王勃的一首五律,婉轉流暢,更展現了如同仙境的美景。聖泉宴唐代:王勃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蘭氣燻山酌,松聲韻野弦。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那麼說起王勃的詩,雖然一些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是同樣的很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王勃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那便是他的《山中》,在這首詩中,儘管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在這首詩中沒有了兒女情長,卻是多一份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很是值得一讀。
  • 王維的一首詩,富有人生哲理,內含千古名句!
    《終南別業》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此詩把作者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終南別業》唐代: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其實王維的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那著實是很普通,但是我們只要深入了解,細細品來則又會發現,他的作品其實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有的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他作品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 王維的《山中》賞析
    而王國維先生將其概括為境界二字。這句詩有一種蕭瑟質感,一個"稀"字將詩人此刻的心境刻畫得惟妙惟肖。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詩云:"草盛豆苗稀"不也取一個"稀"字,以表達作者歸于田園之樂的心境。讀者在這裡所領悟的不是一種學說,而是一種情趣、一種胸襟、一種具體的人格。"我認為以此來說、來解王維本句再恰當不過了。2. 王維此詩此句也含著一絲的骨氣,但與杜牧詩不同,杜牧詩為顯性的骨氣,而王維詩為一種隱性的骨氣蘊含其中。
  • 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
    摩詰獨特的成就,不僅在於描寫了安適的隱居環境和生活,還在於表現了田家風景與農民生活的可愛。他的很多作品都是關于田園景物的描寫,既真切生動,又充滿了強烈的生活氣息,更傳達出對鄉土、田園生活的愛戀。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