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會龍山公園

2020-11-09 江湖喜鍋鍋

今天難得休息,又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很久沒有活動筋骨了,就乘車開到了益陽的會龍山公園,公園位於益陽城西,佔地300餘畝,四周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蔭掩映,曲徑通幽,會龍山公園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會龍山公園集名古蹟和現代園林建築於一體。會龍山公園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公園。這裡有一片保存較好的天然次生常綠闊葉林,樹齡最長的達400餘年。市內乘坐28路公交車到終點站,過馬路對面走300米的樣子就到了會龍公園門口,左手邊是寺廟,右手邊是入口,入口的建築忘記拍了,後面走的是登山道上山


從這裡上去上面有一個小廣場,很多人在那跳舞,踢毽子,休息,再往上就是棲霞寺









寺裡面還有一顆參天大樹

寺廟差不多就是山頂了,也不高,但是空氣很好,還有一個觀景臺,可以看到資江,風景很好

會龍山是佛家聖地,到處都有寺廟和佛像,香火鼎盛,我也去參拜了下,保個平安。玩了一會就朝另外一個小山峰去了,那邊是有個紀念碑,還有一個墓

在這裡能看到遠處的塔

山下有個美術館,看上去很藝術

還有個大廣場

這邊就是另外一個入口,坐23路可以直達,工藝美術學院站臺下就可以,這個入口走出去也是秀峰公園北門。喜歡的朋友可以去走走啊,山雖然不高,但是對於久未運動的我下山的時候還是有點兩腿發軟,看來之後還得多運動才行歡迎點讚和評論!

相關焦點

  • 【益陽記「一」】第一座城市公園—會龍山公園
    今天我們就走進的是益陽第一座城市公園——會龍山公園。     在資水之南,鬧市之西,有一座山,它蜿蜒臨水,遠望如龍驤首,因而得名會龍山。會龍山公園就是以會龍山風景區為基礎而建設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森林公園」。從終日喧囂的資江一橋南端廣場往西走,翻過一條坡路,不用十分鐘就到了會龍山的山腳,這裡也是會龍山公園的入口之一。
  • 龍山文化遺址公園建設項目
    龍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1928年因山東濟南龍山鎮城子崖遺址的發掘,被人們發現。在龍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黑陶製品了。黑陶源自於人們的生活用器,而後由於質地易碎,逐漸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為藝術品供人們欣賞。
  • 四千年文化傳承——龍山文化遺址公園
    樂陵龍山文化 樂陵一帶至少在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農耕漁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考古專家在樂陵境內陸續發現了五裡冢、惠王冢(灰冢)、夷王冢等龍山文化遺址數處,揭開了這方土地上人類活動的原始面紗。
  • 【州委經濟工作現場推進會】走進龍山
    龍山著力提升「湘西北大門」靚麗形象  10月22日,湘西州委經濟工作現場推進會進入第二天,與會人員深入龍山縣城鄉各地,調研考察該縣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的亮點。  當天,與會人員一行察看了裡耶古鎮、八面山、惹巴拉、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太平山等景區景點以及龍山北站高鐵片區、縣教體中心、湘鄂情廣場、御龍東方、龍城天街東門等現場點,感受學習該縣在全域旅遊推進、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
  • 龍山公園,中山菊展的主會場,還可泛舟登山
    龍山公園有山有水,山上有塔,是歷史悠久的中山市菊展的主會場之一,每年秋季都喜迎各地遊客蜂擁而來,不過我們來得不是時候。雖然沒看到萬紫千紅的菊花,但有山清水秀的景色啊,遠望寶塔聳立,近臨湖光泛泛,小小的小欖鎮有著如此大氣秀美的公園。別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公園,它的名氣在中山市可真有一定的知名度,中山人沒幾個沒來這裡看菊展。
  • 2020「韻味長沙」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廣州 龍山主推全域旅遊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8日訊(通訊員 周金標)10月27日下午,山水洲城·快樂之都2020「韻味長沙」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廣州,重點推介長沙市和龍山縣文旅資源,推介會上,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紅民做龍山縣文旅推介,副縣長彭紹興為現場隨機抽取的六位幸運觀眾發放龍山文旅大禮包
  • 「建設」事關臨清龍山公園建設項目的消息
    近日臨清龍山公園建設項目傳來好消息中國城投建設集團中標龍山公園規劃設計及施工計劃明年7月31日前完工日前,臨清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發布採購需求,預算資金1210萬元,招標臨清市龍山公園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及實施工程)。
  • 山東日照將建設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公園
    新華網山東頻道6月16日電(閆婷)日照市博物館與山東日照堯王酒業集團有限公司16日在濟南就山東日照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公園建設達成合作協議,將開發建設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公園。  據介紹,即將開發建設的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公園,對原發掘區重新清理,恢復原有房基、灶臺、灰坑等居住區遺蹟和墓葬區,建設「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式古遺址陳列廳;公園內將建設陶碑林和龍山文化陶林,向遊人展出東海峪遺址出土的蛋殼黑陶鏤孔高柄杯、陶鼎、陶罐以及著名書法家、文物學家的書法、論證等。
  • 漫說會龍山來歷
    作者 六六會龍山,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市區西部會龍路,資水南岸。東依螺絲頂,西靠鳳形山,四周峰巒簇擁,似群龍聚會江邊,故名會龍山,現闢為會龍公園。會龍山北面資江從山邊流過,把益陽城區一分為二,南岸屬赫山區,北岸屬資陽區。東邊會龍山大橋把益陽南北兩岸連接。在北岸資江防洪大堤上,便可目睹會龍山的全景。
  • 資訊|龍山文化發現地 遺址公園人氣足
    這片土地,孕育出了龍山文化,塑造出最早的濟南,滋養出李清照、孟雒川等風雲人物。巨野河是小清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它源於濟南南部山區的拔槊泉、飲馬泉,流經彩石、孫村,入章丘,最終在鴨旺口注入小清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稱之為「巨合水」,因該河在章丘龍山境內流經當時的巨合城,故因城命名。
  • 走進課堂 | 課堂實錄:龍山文化與龍山時代
    在本文中,孫慶偉老師向我們闡述了龍山文化與龍山時代的由來、概念及特徵。吳金鼎先生在對城子崖遺址的調查中確定並命名了龍山文化,而黑陶是龍山文化的典型特徵。上世紀80年代,嚴文明先生主張用龍山時代的概念代替龍山文化,並為學術界所接受。龍山時代具有普遍會製造銅、制陶時普遍使用陶輪、紡織技術大為提高、鑿井技術相當普遍、房屋建築技術提、大規模城址和城防設施出現等特徵。
  • 深秋:走進被譽為湘中「千山之王,萬水之宗」的漣源龍山
    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中部婁底市漣源市南部,龍山如其名字一樣,山體又大又厚,山勢高峻挺拔,山形伸展如龍而得名,曾有「瀟湘錦繡龍山最,荊楚源流此處尊」一句。雄偉秀麗的龍山,有四十八面山峰,形似一條巨龍,故又被 稱之為「四十八面龍山」。
  • 寰洋航空帶您走進封龍山
    河北寰洋航空有限公司 (封龍山,寺廟,白草寺)封龍山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和規劃中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在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南,距市區僅15公裡,遊2公交車直達,交通十分便捷。
  • 2020「韻味長沙」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廣州 龍山主推全域旅遊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8日訊(通訊員 周金標)10月27日下午,山水洲城·快樂之都2020「韻味長沙」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廣州,重點推介長沙市和龍山縣文旅資源龍山是裡耶秦簡出土之地,2002年,裡耶古城出土的38000多枚秦簡,內容涵蓋了秦文化、簡牘文化、中國古代廉政文化、中國郵政史、考古與遺址,復活了秦王朝的歷史,是「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裡耶古城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湖南首批文旅小鎮—秦簡小鎮。
  • 深圳龍崗聚龍山公園,悠美的景色,山上還有龍的雕像
    在深圳的龍崗區坑梓鎮青松西路與金蘭北二路交叉路口就能看到聚龍山公園了,這個公園也是龍崗最美的公園之一,面積約64萬平方米的溼地公園。話說這個公園景色那也是相當不錯的,綠樹成蔭的樹林,一切看起來都顯得山青水秀。
  • 設計現場|從美軍基地到龍山公園:一次艱難的「治癒」
    如果打開衛星地圖,會發現龍山基地位於首爾市區的正中央,緊鄰漢江。龍山公園的規劃面積是243公頃(北京頤和園面積為290公頃)。去年,West 8在首爾的國立中央美術館裡展出了龍山公園模型,模型長5米寬3.5米,那次展覽讓很多韓國人第一次意識到龍山基地的規模有多大。那天,Hyeyoung Choi帶著學生在裡面走了4個半小時,才看了大概1/4的基地。
  • 刑滿釋放後,一男子在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非法獵捕紅腹錦雞被抓
    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犯罪嫌疑人沈某明在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工區天邊河、小洋江工區九雞託等地放置捕獸夾等禁獵工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紅腹錦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隻,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毛冠鹿1隻、果子狸1隻、花白竹鼠2隻、小麂2隻、鼬獾1隻。2月23日,犯罪嫌疑人沈某明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順德龍江龍山花炮會2019
    順德龍江,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晚至二十六,在龍山金紫公園和龍江紫雲閣舉行「觀音開庫」吸引眾多群眾前來祈福。
  • 龍山上郡怎麼樣 龍山上郡是哪個開發商
    即墨龍山上郡售樓諮詢電話:4008901111 轉 101566即墨龍山上郡是即墨龍山街道的新樓盤, 開發商青島當代節能置業有限公司, 龍山上郡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平均8500元/平方米。
  • 莒縣龍山鎮第五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圓滿開幕
    龍山鎮第五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開幕龍山匠心書畫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夢飛 李鵬林 通訊員 惠智 日照報導  泱泱古鎮,金秋重逢。10月1日上午10點,第五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在莒縣龍山鎮駐地古韻龍山文化廣場盛大開幕。  據了解,本屆「金秋十月 走進龍山」旅遊文化節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恬園川行,自在龍山」2020年「古鎮杯」環龍山騎行邀請賽將賽事與景區相融,凸顯全時、全域、全齡旅遊體驗,改變傳統客源結構,推動文旅、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是龍山鎮夯實全域旅遊、推動全民旅遊發展的又一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