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2020-12-17 吾谷網

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公眾號】農財寶典水產版2018-06-03 19:13:44

閱讀(12627)

從3月份開始,蔡老闆忙碌的花蝦收購工作暫告一段落,終於有空閒和朋友坐下來喝喝茶,交流一下上一年的養殖得失和

從3月份開始,蔡老闆忙碌的花蝦收購工作暫告一段落,終於有空閒和朋友坐下來喝喝茶,交流一下上一年的養殖得失和近兩年花蝦養殖形勢的變化,同時計劃一下今年的養殖。


蔡老闆是福建人,在海南、湛江兩地從事花蝦收購十多年,看到花蝦養殖前景不錯,2015年開始在海南海口桂林洋承包了100多畝地進行高位池花蝦養殖,因為有成熟的花蝦銷售渠道,加上有得力的養殖師傅協助,這幾年養殖花蝦都賺錢。


據了解,目前養成一斤花蝦(50-60支/斤)的成本在35-40元左右,最低在32-33元/斤,塘頭價最高可達100多元,少則也有幾十元,養殖利潤翻番。不過,花蝦以活蝦銷售為主,活蝦和死蝦價格相差幾倍,如果養殖過程出了事故,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是沒有的。「養蝦就是一種修行。」蔡老闆說。

10-100多支/斤規格都能賣,最高塘頭價130元/斤


花蝦屬於海水蝦類,肉質緊實、鮮脆勁爽,在上海、北京、福建等華東一帶地區深受消費者喜愛,價格居高不下,2017-2018年養殖季,海南地區塘頭價最高達到130元/斤。不過,花蝦一年只能養一造,養殖周期特別長,少則五個月左右,多則七八個月乃至更長;海南地區一般在每年六七月份放苗,從當年11月底12月初開始便有蝦可出售,銷售季節一直持續到元宵前後,元宵後花蝦銷售戛然而止,價格從此出現大跳水。蔡老闆收蝦多年,是海南地區最大的花蝦收購商之一,在2017-2018年養殖季,收購花蝦數量達到20多萬斤,佔到海南地區產量的近一半。



「今年(指的是2017-2018養殖季,下同)的花蝦行情是最好的一年,最高賣到130元/斤,而且價格一直都很穩定」,蔡老闆告訴記者,近幾年花蝦價格一年比一年好,價格呈上升趨勢,而今年是最好的一年,最便宜也有七八十元一斤。花蝦收購規格複雜,從100多支/斤到10多支/斤都有收購,一斤30/40/50/60支規格的比較受市場歡迎,因為花蝦養殖周期長、有一定技術難點,能養到40支/斤就已十分了得,多數在60支/斤出售。


據介紹,這幾年花蝦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養殖量也在不斷增加。蔡老闆告訴記者,2015年他在海口收購點一天抓蝦4-5車,今年每天抓6-7車屬於正常,一車裝2000多斤,從抓蝦量變化來看,2017-2018養殖季海南的養殖量應該增加了三分一左右,總產量超過50萬斤,或達到60-70萬斤。



另據業內消息,2018-2019年養殖季,海南花蝦養殖量還會增加,文昌幾個大老闆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海南地區增加的養殖量主要來自南美白對蝦養殖戶轉養;2018-2019年湛江地區的增量更多,據了解,這兩三年湛江地區花蝦規模擴大很快,主要來自魚塘和白蝦塘的轉養。「這兩三年這條蝦大家都養得不錯,基本上九成以上的人有錢賺,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因此才吸引了這麼多人入場。」蔡老闆說。

一年一造只養下半年,飼料投餵和水質管理很重要


蔡老闆在桂林洋有22畝高位池水面,共17口塘,塘口面積小的1.1-1.2畝,大的只有1.7-1.8畝,全部養殖花蝦。每年六七月放苗,投放密度在10-13萬尾/畝,水深1.5米左右,每口塘配備2臺增氧機,養殖到春節前價格最高的時候出蝦。2017-2018年養殖季,除了兩口塘中途出了點事故抓蝦提前外,其他塘均大獲成功,全部塘共抓了2萬多斤蝦,平均畝產900斤左右,養殖水平位居行業前列。



據養殖場技術師傅林哥介紹,花蝦周期特別長,水質、管理、飼料都會制約其生長。花蝦有潛沙習性,因此塘底要有一層細沙,花蝦喜暗怕光,晝伏夜出,一般在夜間攝食,因此投餵時間也要根據其習性調整,一般在晚上7點、夜裡11點和凌晨2點投喂,天冷的時候晚上第一餐可以提前到6點,但是水溫太低的時候也會不吃料,有時候一天餵兩餐也吃不完。


技術師傅林哥


除了晝伏夜出的習性與白蝦不同外,林哥認為花蝦的養殖技術管理與白蝦差不多,最難搞的是當蝦苗達到150-160支/斤時,容易出現白斑病和紅體病。「白斑病、紅體病的預防,重在前期蝦苗保養,我的經驗是把水調好一點,底質控制好一點」,林哥介紹,花蝦養殖時間長、汙染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都聚集在塘底,白斑病、紅體病都是條件性致病,視乎養殖動物的健康情況,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暴發。他認為把蝦保養好,水質調好可有效預防發病,他經常使用菌類和改底藥進行調水改底。


蝦苗體質保養方面,林哥和蔡老闆均表示澳華蝦奶粉對蝦苗保養效果不錯。據介紹,從2017年開始,蔡老闆的養殖場用澳華蝦奶粉投餵蝦苗,發現蝦苗的成活率高一些,長速也快。2017-2018年養殖季他有一口塘放苗20萬尾,養到60支/斤出蝦,產量2000斤,成活率高達60%;而一般情況下,蝦苗成活率有30%、一口塘有四五百斤的產量就已經十分不錯了。



「今年有些養殖場保養不好中途發病,養了八個月也才100多支/斤,錯過了春節最高的行情。」蔡老闆介紹,花蝦進入100支/斤後,建議使用鉑金版蝦安康,長速快,運輸成活率高,賣相好,蝦煮熟後體色紅。


據了解,澳華蝦奶粉是海南花蝦養殖界的爆款,經銷點的蝦奶粉經常被搶購一空。有經銷商反映,有養殖戶花蝦小苗階段指定要蝦奶粉,有時候經銷點暫時沒貨,養殖戶就坐在店裡等兩三個小時,等也要等到業務員送來。

本文版權屬於農財寶典(ID:ncbd0000),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鄭燕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一律視為侵權。

本期編輯:CD9164


—— 振興國魚 我們來了 ——


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南方農村報社 農財寶典 新漁網


時間:

2018年6月14-15日


地點:

福建省寧德市富力萬達嘉華酒店


特別贊助單位:福建粵海飼料有限公司(持續招商中……)


協辦單位:

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海大飼料有限公司

廈門同欣榮飼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飼料事業部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澳華集團

(持續招商中……)


支持單位:

通威拜歐瑪(無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益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嘉康飼料有限公司

(持續招商中……)


| 三大主要議題方向 |


中國大黃魚產業特點及形勢分析


1、大黃魚種質選育最新成果


2、大黃魚健康養殖疫病防控及現狀(白點病、白鰓病)


3、各個養殖主產區投苗、養殖、產量等分析


大黃魚飼料配方技術研究


1、 大黃魚飼料營養配方研究最新進展


2、 大黃魚飼料市場格局分析


如何打造大黃魚品牌


1、詳解大黃魚流通環節,分析大黃魚主流消費市場及未來潛力


2、消費升級,如何養仿野生大黃魚,打造大黃魚品牌


識別下方二維碼報名參會

↓↓↓


詳情諮詢:

庹先生 13926481689

曾先生 13380023345

梁先生 13688890590

李先生 15913141052



相關焦點

  • 29畝對蝦總產量近17萬斤,百分之百成功,冬棚畝產近6000斤,他的秘訣...
    29畝對蝦總產量近17萬斤,百分之百成功,冬棚畝產近6000斤,他的秘訣是什麼2017-05-05 21:據悉,4月底,陽江有一個養殖基地,成功地養殖了南美白對蝦29畝,成功率百分之百,規格40支/斤,總產量近17萬斤,平均畝產近6000斤,令人震驚。這時候並不是傳統收穫的季節,一般養殖戶才放苗一個月,大部分養殖戶還在忙著調水保苗呢!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帶著疑問,筆者來到陽江海陵島養殖基地採訪了養殖達人梁耀祥。水產熱點:梁師傅好,請介紹一下蝦塘情況好嗎?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種植糧食雖然不能發財,但是現在國家政府對農民也是相當重視,引導他們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果行情好就可以賺錢。種植經濟作物也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畢竟風險和利益是共存的,現在可以種植的經濟作物有很多,水果,蔬菜,藥材,樹木都不錯,但是大家在新聞中可能也看到了不少滯銷的情況,滯銷對農民來說就是災難了。
  • 畝產低至400斤,畝產值卻高達20000元,農民跟風種,真能賺錢嗎?
    畝產低至400斤,畝產值卻高達20000元,農民跟風種,真能賺錢嗎?。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最近幾年養生觀念可以說十分火爆,很多人年紀輕輕就開始養生了,不少子女更是喜歡給老人購買一些營養保健品。
  • 畝產1噸,已實現!袁隆平「超級稻」連續4年畝產超2200斤,創新高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又創新高了,並且是畝產超過1噸。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9月14日,專家組在位於雲南省草壩鎮的「超級稻」種植示範基地裡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抽選的三塊地裡,測量得出超級稻的畝產高達2270斤,並且是連續4年畝產超過2200斤。這意味著,經過中國農業學家們的多年努力,經過袁隆平院士的不懈努力,水稻畝產1噸,已實現!
  • 農村三種高產蔬菜,畝產上萬,產量增加一倍有餘
    經常種植蔬菜的小夥伴肯定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樣是種植蔬菜,有些小夥伴的產量是其他人的兩三倍,相差甚大,收益自然也就相差兩三倍;為什麼同樣是種菜
  • 畝產1噸,已實現!袁隆平「超級稻」連續4年畝產超2200斤,創新高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畝產又創新高了,並且是畝產超過1噸。據新華社的報導,今年9月14日,專家組在位於雲南省草壩鎮的「超級稻」種植示範基地裡對第二代「超優千號」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抽選的三塊地裡,測量得出超級稻的畝產高達2270斤,並且是連續4年畝產超過2200斤。
  • 畝產破900公斤不是「大躍進」
    「實現畝產700公斤的目標,我們用了4年時間;實現畝產800公斤的目標,我們又用了4年。這次畝產900公斤目標獲得重大突破,我們用了7年。」袁隆平告訴記者,「Y兩優2號」衝擊畝產900公斤的成功,再次證明只要有好的品種、好的種植栽培方法和優質耕地,我國水稻仍有較大的增產空間和提升潛力。據了解,實現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尚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
  • 農民種小麥,畝產1000斤很難嗎?你家一畝收多少斤麥?
    所以今年小麥收成還不算差,筆者家的一畝地,大概能收到1000斤左右。而有的鄉親,可能是因為家裡的地比較壯,上的化肥比較多,畝產還能達到1200斤。不過,筆者的這一說法,卻被一些讀者認為是瞎編:自印象中,老家村子的小麥,除非遇到風特不調、雨特不順的年景,正常年份,小麥的產量一直都不低。
  • 畝產超3000斤 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原標題: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每經編輯程鵬    畝產超3000斤!
  • 畝產可達10000斤,批發價8毛一斤,以前的救濟糧,現在成了致富果
    據說當時家中有米的農戶也需要跑幾十裡地和種紅薯的農戶換著吃,當時一斤小米可以換好幾斤紅薯幹或者紅薯粉,這樣一家人才能勉強維持冬天的夥食,因此紅薯在以前被稱為「救濟糧」,很多農戶整個冬天都在吃紅薯,說吃到想吐一點也不為過。
  • 福建漳浦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林永芳土塘養蝦畝產910斤的秘訣
    5畝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98天共抓蝦4550斤,平均畝產910斤,賣蝦總收入113150元。林永芳從1993年開始養蝦,除了受2013年颱風影響,蝦塘的蝦被大水衝走外,其餘年年養蝦都賺錢,今年也不例外。成功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他們總是比別人想得多、做得多、細心得多,讓我們來看看林永芳是如何做到20多年養蝦都賺錢的。林永芳既是大北農事業夥伴,又是大北農養殖戶,行業對大北農微生態飼料的認可,令神爽博士易敢峰(左)非常滿意。
  • 親歷者憶大饑荒:報出畝產四萬三千斤「奇蹟」
    他最信命。早年有人給他算過—卦:命裡八字相衝,少年克父;老得貴子,卻離他很遠。幾十年中,皆已應驗。  父親吳德金死於1959年的大饑荒,那一年吳永寬15歲。  對於那場饑荒,至今有著不同的表述:官方文獻稱它為「信陽事件」,教科書稱它為「自然災害」,農民則實實在在地叫它「糧食關」——人死得多了,就成了個難過的「關口」:過去的,算是倖存;過不去的,成了餓殍冤魂。
  • 畝產超10000斤,地頭價3.5元一斤,種植戶卻不急著賣,為啥?
    生薑種植畝產10000斤以上生薑畝產超10000斤,地頭價3.5元一斤。老張稱自己是第一年種姜,沒有想到產量還不錯,現在畝產在10000斤以上,上午有販子來給3.5元一斤,有幾個農戶已經賣掉了不過老張並不急著出手。老張說自己的親戚去年種了好幾畝大姜,他告訴老張過了年價格會更高,於是老張把挖出來的姜放進了地窖等到來年再賣。老張的心情自然也能理解,做農產品誰都想讓自己的東西多賣錢。
  • 廣東東莞養魚戶陳之文一年出魚18次 草魚畝產五千斤
    陳之文告訴記者,他喜歡不斷學習研究養魚技術,年輕時經常參加各種技術交流會。同時,他也是一個愛好分享養魚心得的老師傅,至今已經帶出了50多位養魚徒弟,周邊的人都親切地稱他「文叔」。    與周邊養戶普遍3000-4000斤/畝的草魚產量相比,陳之文的畝產高達5000多斤,即使在去年草魚行情普遍低迷時,他也能夠賺錢。他本來只養殖草魚種,後來增加了成魚養殖。
  • 畝產980.43公斤 青島超級稻畝產創高緯度新紀錄
    其實,超級稻畝產從700公斤到800公斤,期間歷時十年之久,而今連續三年高緯度試驗更朝近千公斤邁進。下一步,他們將在青島研發海水稻技術,未來可期灘涂、鹽鹼地上的雜交稻種植 。  超級稻畝產創高緯度新紀錄  超級雜交稻「百千萬」工程百畝片基地,就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的閻莊鎮。
  • 【花鰱增產】少量,多次,補菌——花鰱畝產突破590斤
    因此對於傳統養殖或套養花白鰱的區域就逐漸開始改變模式,如增加花鰱密度,降低白鰱密度,從以往的白鰱:花鰱密度(3-4):1變成1:1或是花鰱超過白鰱,形成花鰱倒掛模式,目前這種養殖模式在鹹寧嘉魚、部分大湖水庫裡面比較流行,很多客戶在這種模式下嘗到了甜頭,但也有很多客戶按照這種模式下去花鰱始終長不大。
  • 農民種小麥,畝產1000斤很難嗎?你家一畝收多少斤麥?
    所以今年小麥收成還不算差,筆者家的一畝地,大概能收到1000斤左右。而有的鄉親,可能是因為家裡的地比較壯,上的化肥比較多,畝產還能達到1200斤。不過,筆者的這一說法,卻被一些讀者認為是瞎編:自印象中,老家村子的小麥,除非遇到風特不調、雨特不順的年景,正常年份,小麥的產量一直都不低。
  •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
    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激動得飆英文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創造世界新紀錄 專家解讀破紀錄背後的重大意義 新華社 圖 11月2日,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3000斤攻關測產在衡南縣啟動。 測產結果顯示,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 第三代雙季雜交稻畝產達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衝擊雙季稻畝產紀錄成功!
  • 「Y兩優900」稻種承載畝產1000公斤攻關任務
    —分享—   紅網隆回2月24日訊(通訊員 賀上升 劉期友)2月24日,從我國超級稻高產攻關畝產
  • 產量排名前五的玉米品種,最高畝產3000多斤,特此推薦
    現在的玉米品種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什麼樣的品種好,很多廠家為了搞推銷,也是用各種方法來誘導用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了目前我國產量排在前五的超高產玉米品種,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