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白對蝦冬棚養殖畝產突破1500斤,畝利潤最高可達35000元!
南美白對蝦冬棚養殖畝產突破1500斤,畝利潤最高可達35000元!前期我們中國水產養殖網也專門報導過,這位經驗十足的養蝦人之前被安徽長豐縣當地養殖戶聘請為技術指導員,在安徽這樣的內陸地區土塘純淡水養殖畝產都能達到1000斤,贏得了當地養殖戶的讚賞和肯定。隨著安徽地區氣溫逐漸降低,大大小小的養殖戶都已經結束養殖,開始曬塘準備來年養殖了。黃族成也回到自己的家鄉廣東,開始這一年末的冬棚養殖。小編之前聽過江蘇如東地區小棚養殖非常厲害,不知道這廣東地區的冬棚模式究竟如何?
-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劉勇向客人們介紹自己養殖的南美白對蝦)蝦塘的主人叫劉勇,家住平輿縣城,據劉勇介紹,他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很好,16歲就隨父親外出務工,在天津幫人養魚、養蝦,直到2006年在外漂泊的他決心回鄉創業,憑著水產養殖經驗開始嘗試淡水養殖基圍蝦
-
養蝦成功人士2.7畝蝦塘賺69萬元!畝產超1.2萬斤
福建省漳浦縣深土鎮南境村,有一對一起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陳氏兄弟,在受疫情打擊各種水產品爛市、養殖戶虧損嚴重的大背景下,卻創造了去年冬棚蝦單口塘平均畝產超1.2萬斤,淨賺35萬元的驚人成績。他初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在印刷廠從小工做起,一直做到技術師傅,月薪從900元漲到了2300元。在一次回鄉與早期從事養蝦的村民交流後,得知當時養蝦很賺錢,16-17條/斤規格的白蝦賣20多元/斤,成本也才11-12元/斤,只要養到30天規格的蝦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
-
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公眾號】農財寶典水產版2018-06-03 19:13:44 閱讀(12627)
-
走進雷州西線,2萬畝對蝦高位池集中區,有人創單造60萬斤神話
走進雷州西線,2萬畝對蝦高位池集中區,有人創單造60萬斤神話2017-12-27 09:37:00 水產養殖網紀家鎮:高密度養殖面積最大的區域,畝產最高近8000斤,利潤可觀   談到高密度養殖,在雷州首先想到的是紀家鎮,以前在東海島、吳陽鎮的對蝦養殖密度也比較大,
-
養對蝦三個月走上致富路十年成就真土豪緣起一種最便宜蝦料
於2014年4月1日放苗5萬尾/畝,全程使用天邦全熟化蝦料1.7噸,至6月11日全部賣出,養殖周期只有70天,平均畝產550斤,平均規格60頭/斤,平均售價24元/斤,餌料係數低至0.62,70天10畝地純利近10萬!1噸飼料直接創造58235元效益!
-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2016-05-19 22:55:00 水產養殖網陽江市大溝鎮是陽江高位池養殖較為集中一個鎮,由於近年對蝦養殖成功率低。高位池養殖模式從以往一年2-3造變成了棄養白水蝦,只養冬棚蝦。養殖戶資金、信心不足,導致5月份後大面積高位池出現空塘現象。為改變這一現狀,正大在陽江推廣「公司+基地」模式,並計劃將此模式繼續向粵西推廣。
-
大棚南美白對蝦養殖業的「逆襲」之路
包振善說,2012年他前往海南學習考察大棚養蝦技術,聽了幾堂課,自己也在不斷尋找原因,嘗試改進。「學習之後我才發現,我主要的問題是換水量的問題,回來之後我就立即著手改進,當年我一個棚的產量就達到了6000多斤,蝦苗的成活率也提高了。」
-
到新疆養對蝦去!最高利潤可達35元/斤,80萬畝「處女地」待開發
新疆養殖南美白對蝦最早追溯到2002年,當時只是幾個人開始嘗試,對這個品種能否養殖成功並不確定,出生於伊犁的張東海便是最早的這批人之一。「最開始是在石河子、伊犁兩地開始試養,養殖也比較成功,但是養出來以後沒人要,10元/斤都賣不出去。」張東海回憶。後來他機緣巧合南下廣東,成立「中山市水立方魚蝦藥業有限公司」經銷水產動保產品,但一直有跟堅持留在新疆養蝦的朋友保持聯繫。
-
同樣的魚差價高達4元/斤,一畝竟能多賺上萬元!為何這個市場的魚蝦...
同樣的魚差價高達4元/斤,一畝竟能多賺上萬元!為何這個市場的魚蝦常年貴過廣東?福建山地多,耕地、池塘較少,決定了羅非魚的養殖規模普遍較小,多在十畝左右。由於養殖規模的限制,一方面產量不高,一方面一次抓魚只有一萬斤左右,不過也因此養殖戶出魚靈活,對價格高的省外市場有一定選擇權。嚴格按訂單賣魚,出魚有規律海鱸是近兩年行情非常好的一條魚,市場價持續高位,在廣東海鱸養殖最集中的珠海鬥門,今年上半年報價基本維持在11.1-11.7元/斤。
-
「45畝賣100多萬元」,「還是養它賺錢」…「浙江養蝦大軍」,笑了!
縮短養殖周期,一有風吹草動就出蝦,再趕一批尾造蝦; 3、搭冬棚養殖反季節蝦。從這幾年觀察來看,海壹高抗苗也適合冬棚養殖,此時水溫較低,病害少,水質也穩定,成功率高,蝦價也更好。 「其實海壹高抗苗是很適合土塘搭冬棚養殖的,現在廣西搭棚的技術也提高了,物料和人工都不缺,養殖戶可以嘗試改變一下。」李福亮表示,他去年一共銷售了4億多尾海壹高抗苗,今年的銷量預計還會大幅增漲,但在他看來,蝦苗只是其中一個養殖成功的因素。未來,防城港必須從養殖模式、技術、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徹底改變,才能走得更遠。
-
溫室大棚雙茬養殖南美白對蝦畝利潤近兩萬
溫室大棚雙茬養殖南美白對蝦畝利潤近兩萬2013-11-07 13: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東臺市海洋漁業局,新建反季鋼架大棚面積38000平方米,進行雙茬南美白對蝦養殖試驗成功,3~6月底進行第一茬養殖,6月下旬至當年年底進行第二茬養殖。
-
四川萬源富硒土豆畝產1.2萬斤超大躍進口號(圖)
核心提示: 四川新聞網達州6月30日訊(記者吳松濤 董曉梅 靳廷江)地處四川東北部的萬源市是四川唯一的富硒區,全市耕地僅60多萬畝竟有27萬畝種植土豆,這裡的耕地基本鑲嵌於森林中,被譽為「貴族人」的食材基地,然而,淨作畝產最高達1.2萬斤年總產量超過40萬噸的富硒馬鈴薯,卻處於深居深山無人識的狀況,由於價值與價格的不對等狀況,每年竟有10多萬噸優質富硒土豆被農戶用作飼料來餵豬,實在令人深感可惜
-
鹽鹼地也能畝產四萬斤西紅柿
元旦前夕,蔬菜大棚創高產的的好消息不斷從各地市傳到山東農業大學:東營鹽鹼地大棚,今年兩季西紅柿產量達到4萬斤;田海霞今年第一次立體種植草莓,一斤的採摘價是50元;泰安房村鎮的西紅柿,今冬產量畝增6000斤……這一切喜人的景象,是因為農民採用了基質加營養液的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
-
畝產超3000斤 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原標題:畝產超3000斤,袁隆平又破紀錄了! 作為第三代雜交水稻高產攻關的帶頭人,袁隆平院士在近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今年他有兩個目標,第一個,就是(雙季稻畝產)3000斤工程,他希望在衡南能夠實現。
-
吉林鎮賚哈爾淖漁場出中國冬捕第一紅網 單網出魚近30萬斤
吉林鎮賚哈爾淖漁場出中國冬捕第一紅網 單網出魚近30萬斤吉林省勞模程學武、鎮賚縣勞模張宏擔任魚把頭,爭取找到魚窩。上午10點開始了冬捕節典禮。11點開始出魚,魚普遍很大,平均15斤左右,白鰱、花蓮魚最多,一直出魚到晚上,估計單網出魚近30萬斤,單尾最大的鱅魚超過60斤,50斤以上的個體魚,需要生長15年以上,回捕率低,水庫才能出大魚。
-
1包料大34斤魚畝產1萬斤美國紅魚 25年老手養出「尖叫」數據
1包料大34斤魚畝產1萬斤美國紅魚 25年老手養出「尖叫」數據2015-09-25 18:4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6930 次 我要評論 廣東珠海鬥門區白蕉鎮新環村的梁華體,有25年養殖經驗,期間養過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包公魚、黃鰭鯛、海鱸、加州鱸、尖吻鱸、美國紅魚……基本上在珠海鬥門白蕉有一定養殖規模的品類他都養過
-
五彩稻米「畝產」6000元
,彩米30元一斤供不應求 長沙晚報訊(記者 顏開雲 通訊員 梁露 實習生 林智文)瀏陽市蕉溪鄉一名80後農民種了30多畝水稻,畝產量不到300斤,卻有人以每年6000元/畝的價格下「訂單」。「今年打了七八千斤彩米,都賣得差不多了,明年準備擴大一倍種植面積;小水庫養魚、黑山羊養殖來勢都不錯……」昨天,剛剛搞完秋收的曾凡興向記者描繪著自己的「現代農莊夢」。 最原始方式種田,農家肥都不用 29歲的曾凡興是蕉溪鄉高升村人,2009年從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專業自考畢業後,他回到老家種起了花木,如今260多畝基地裡種滿了紅豆杉、桂花樹。
-
畝產最高!「黃鰭鯛產業」的革命
2020年2月9日,珠海市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連續賣黃鰭鯛成品魚3塘,也是整個市場最早出的第一塘新魚,平均規格最大6兩(標頭魚1.3斤),平均畝產5403斤(單塘最高畝產為5862斤),為整個黃鰭鯛市場之最:賣魚最早
-
廣西北海:對蝦入大棚 溫暖好過冬—走訪山口鎮大棚養蝦戶
嘗甜頭「去年我首次用大棚養殖的4畝多對蝦都獲得了成功,而且也都賣了個好價錢,今年計劃再投資擴大到10畝。」與記者交談的人叫石業安,是山口鎮山角村村民,也是該鎮第一個冬天搭建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的人,今年初他養殖的4畝冬棚蝦一造就盈利10多萬元。在一處覆蓋著薄膜的山地池塘邊,石業安告訴記者,10天前剛投放的20萬尾蝦苗已經長到了3釐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