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成功人士2.7畝蝦塘賺69萬元!畝產超1.2萬斤

2020-12-18 江邊人阿里

福建省漳浦縣深土鎮南境村,有一對一起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陳氏兄弟,在受疫情打擊各種水產品爛市、養殖戶虧損嚴重的大背景下,卻創造了去年冬棚蝦單口塘平均畝產超1.2萬斤,淨賺35萬元的驚人成績。

他初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在印刷廠從小工做起,一直做到技術師傅,月薪從900元漲到了2300元。在一次回鄉與早期從事養蝦的村民交流後,得知當時養蝦很賺錢,16-17條/斤規格的白蝦賣20多元/斤,成本也才11-12元/斤,只要養到30天規格的蝦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2008年,23歲的他辭掉印刷廠的工作回到南境村,承包了8畝共3口塘嘗試養殖,那時全村蝦塘也才只有30口左右。

兄弟倆在相隔不到500米的地方養蝦,兩人都是去年10月下旬投苗,今年3-4月出蝦,養殖歷時5個多月,平均料比不到1.4。哥哥那口塘1.5畝,放養密度40萬條/畝,分四次出蝦,出蝦規格35條/斤-17條/斤,總產量15300斤,總成本12萬元,淨利潤34萬元。弟弟那口塘1.2畝,放養密度46萬條/畝,也是分四次出蝦,出蝦規格43條/斤-20條/斤,總產量18100斤,總成本19萬元,淨利潤35萬元。如此亮眼的成績,在當地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被問及平時是如何養蝦時,當別人都在用各種無刺激產品進行調水改底培菌時,他卻幾乎只用二氧化氯和碘,別人一般在白天用藥,他卻喜歡傍晚消毒,別人每天準時五六點鐘早早起床餵蝦,他卻睡到七八點才慢慢爬起來餵料。養殖這麼任性,卻能取得如此好成績,實在不可思議,但隨著深入了解記者發現,看似「隨性」,實則一點也不隨意。

「他二氧化氯用得很多,其他動保卻用得很少。」與陳老闆相交多年的福建粵海飼料有限公司漳浦服務站站長梁雙朋指出了他的一個特點。陳老闆很少使用調水、改底、活菌類產品,他最喜歡的就是用二氧化氯+碘進行消毒,二氧化氯每次每畝用一包(500g),和碘一起全池潑水。使用時機上他也有講究,投苗後前20天絕對不用,20天以後也不會定期消毒,而是視情況而定,當他感覺水太髒太濃看起來不舒服的時候,就到了用藥的時候了。很多人消毒不敢選擇在傍晚,擔心耗氧太大,但他卻喜歡在傍晚用藥,按他的說法是傍晚藻類都下沉到水底,消毒後死藻可以排放得比較乾淨,而早上藻類幾乎都在水體表面,不好排淨。陳老闆對水的觀察非常細緻,對水質和底質的輕微變化非常敏感,憑藉著這麼多年的經驗,每當他看水「不舒服」時,馬上消毒處理,基本都能很快恢復過來。

不隨意還體現在他的規律性上。上面提到他早上七八點鐘才起床餵蝦,並不是因為他偶爾睡懶覺了,而是他每天都把投餵時間固定在這個時間段,早上7:00-8:00、中午11:00-12:00、下午16:00-17:00,一日三餐,餵前排水,長期穩定。在增氧方面陳老闆也很有規律,在他的蝦塘配有水面常規增氧機(水車)和水底納米管增氧設備(細氧),當一口塘的蝦吃料吃到50斤/餐以上後,除了餵料那一小段時間外,水車會全天開機,細氧白天開1-2個小時,晚上則全開。在飼料和苗種的選擇上他也十分「長情」,從2010年開始陳老闆便一直選用粵海的飼料和粵海種苗公司的蝦苗,至今已有10年未曾更改,按他的說法是穩定的產品和品質才是保證長期養殖成功的關鍵。

對幼蝦(小於100條/斤)的培養非常看中,他認為養蝦就像養小孩,小時候保護好了,長大後就沒那麼多事了。所以他十分重視開口料的高營養和高免疫,投餵的也是由粵海生產的,富含進口超級蒸氣魚粉、南極磷蝦粉、深海魚油、食品級酵母、蝦青素、螺旋藻粉等優質原料,採用懸浮微粒子緩沉技術的「蝦寶貝」。在前期養殖階段陳老闆也會定期拌料投餵一些保肝護肝的產品,提高幼蝦的消化吸收能力和抵抗力,投苗後的前10天也會用一些乳酸菌進行調理。但在對蝦規格達到100條/斤以上後,他便很少再進行這些操作,他認為此時蝦已經「成年」了,抵抗力也已經形成,只需要保證平時的飼料營養,做好預防應激工作,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也不需要再加其他的所謂「營養性產品」和「功能性物質」。

「養蝦先養幼,長大不亂補」的理念,讓他的蝦苗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養殖成功率也比別人高得多,而動保成本投入卻更少。去年他三口蝦塘(3.5畝)養殖了5口南美白對蝦和2口金剛蝦,蝦基本沒有發病,藥錢卻只用了不到5萬元。

相關焦點

  •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
    河南駐馬店平輿「養蝦大王」劉勇:158畝對蝦塘開賣,畝產2000斤!7月18日,位於河南駐馬店市平輿縣城南新陽高速收費站附近的基圍蝦塘開塘銷售,吸引很多周邊群眾前來購買,一位大媽提著剛稱完的基圍蝦讚不絕口。
  • 小夥精養蝦塘50畝賺20萬元!錯峰上市、混養模式提高收益
    陳大哥養殖了50畝精養蝦塘,經過四年的養蝦摸索,今年他的每畝蝦塘產量超過了600斤。小龍蝦不僅產量高,而且賣價也不錯,而讓他收益增加的秘訣就是打時間差。荊門市麻城鎮朱廟村 養殖戶 陳雲洲:這個是八月份才放的苗,這個蝦子又好賣,差不多高於以前的蝦子一塊錢。
  • 「45畝賣100多萬元」,「還是養它賺錢」…「浙江養蝦大軍」,笑了!
    > 「我80畝塘共9口蝦塘,一共抓了150萬元。」 「還是養它賺錢,我60畝蝦塘大概抓了120萬元。」 「他45畝一造蝦賣了100多萬元,可以說是江平鎮的冠軍了!」 近期,筆者走進廣西養蝦重地——防城港,這個曾經一度在低谷中掙扎的地區,養殖戶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輕鬆地笑過了。
  • 養對蝦三個月走上致富路十年成就真土豪緣起一種最便宜蝦料
    於2014年4月1日放苗5萬尾/畝,全程使用天邦全熟化蝦料1.7噸,至6月11日全部賣出,養殖周期只有70天,平均畝產550斤,平均規格60頭/斤,平均售價24元/斤,餌料係數低至0.62,70天10畝地純利近10萬!1噸飼料直接創造58235元效益!
  • 29畝對蝦總產量近17萬斤,百分之百成功,冬棚畝產近6000斤,他的秘訣...
    29畝對蝦總產量近17萬斤,百分之百成功,冬棚畝產近6000斤,他的秘訣是什麼2017-05-05 21:據悉,4月底,陽江有一個養殖基地,成功地養殖了南美白對蝦29畝,成功率百分之百,規格40支/斤,總產量近17萬斤,平均畝產近6000斤,令人震驚。這時候並不是傳統收穫的季節,一般養殖戶才放苗一個月,大部分養殖戶還在忙著調水保苗呢!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帶著疑問,筆者來到陽江海陵島養殖基地採訪了養殖達人梁耀祥。水產熱點:梁師傅好,請介紹一下蝦塘情況好嗎?
  • 每畝蝦塘賣了一萬多塊,養螃蟹連續幾年畝純利超萬,安徽無為養殖...
    每畝蝦塘賣了一萬多塊,養螃蟹連續幾年畝純利超萬,安徽無為養殖能手的賺錢細節在哪?胡總告訴我們,公司扶持的養殖戶所選擇的養殖模式很多,其中85%是稻蝦種養模式,1剩下的15%又分為龍蝦精養、龍蝦套養鱖魚模式。精養模式中又有三個不同的模式:1.第一批蝦起完之後,如果種蝦不多,用茶籽餅清掉塘內的小魚蝦,再補種。2.老塘口一直起捕龍蝦到10月份,中途不補種。
  • 走進雷州西線,2萬畝對蝦高位池集中區,有人創單造60萬斤神話
    走進雷州西線,2萬畝對蝦高位池集中區,有人創單造60萬斤神話2017-12-27 09:37:00  水產養殖網位於雷州市西面的幾個鎮,分別是紀家鎮、企水鎮、北和鎮、流沙鎮、烏石鎮,屬於西線的幾個沿海地區,也是雷州市養殖面積最大,養殖最密集的區域,總的高位塘面積超過2萬畝,低位塘超過10000畝,其中,紀家鎮的高位塘面積有10000畝,低位塘3000畝,流沙鎮有低位塘500畝,烏石鎮有低位塘1100畝,高位塘50畝,流沙鎮養蝦人很少,流沙港魚排及網箱養殖金鯧魚1500萬尾左右。
  • 湖北仙桃人周京懷:淡水養蝦新模式 畝賺7000元
    湖北仙桃人周京懷:淡水養蝦新模式 畝賺7000元2014-11-13 08: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周京懷的養殖模式是:一代蝦苗9萬~10萬尾/畝,鯽魚1000尾~2000尾/畝(9朝/尾),草魚20尾/畝(1斤~2斤/尾)、白鰱500尾~1000尾/畝&nbsp(300尾~500尾/斤)、鱅魚50尾/畝(1兩~3兩/尾),配增氧機2畝1臺。其中,鯽魚、白鰱、鱅魚在每年的3月前後開始投苗;蝦苗在5月份開始放苗;草魚則在投完蝦苗後的20天~30天開始下塘。
  •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
    正大推「公司+基地」模式養蝦 預計對蝦畝產超4600斤2016-05-19 22:55:00  水產養殖網高位池養殖模式從以往一年2-3造變成了棄養白水蝦,只養冬棚蝦。養殖戶資金、信心不足,導致5月份後大面積高位池出現空塘現象。為改變這一現狀,正大在陽江推廣「公司+基地」模式,並計劃將此模式繼續向粵西推廣。
  • 高手養蝦有訣竅!65天出蝦,畝產2000斤以上
    高手養蝦有訣竅!65天出蝦,畝產2000斤以上2020-12-31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2130 次 我要評論 安徽阜陽的氣溫驟然降低,但蝦塘卻熱火朝天。寧和之和工人們一道,正忙著將一個個捕滿鮮蝦的蝦籠從塘裡撈上來,再裝上車。
  • 浙江海鹽西塘橋鎮一蝦塘的蝦大面積離奇死亡
    記者驅車前往,發現3個蝦塘的四周不斷有蝦浮上來,一靠近就聞到一陣陣惡臭。望著這一片蝦塘,方海軍總是嘆氣。  每年就保住一個角  方海軍的蝦塘包括6個小蝦塘,4個都是養蝦的,兩個養蝦苗。奇怪的是,連續3年,就是4號、1號、6號塘的幾個角安然無恙,每年也就這裡有點收成,今年這裡的蝦賣了3900元,而其餘各處則大面積遭殃。
  • 畝賺萬元,低投入高收益讓你「蝦一跳」
    顏豐,浙江金華市武義縣履坦鎮後桑園村人,16歲時就開始嘗試淡水產養殖業,承包了8畝水塘專門養河蝦,去年20多畝水面賺了近30萬元。顏豐說,每畝水面可產河蝦約200多斤,收入過萬。他還自己掌握了繁殖蝦苗的技術,每畝每茬可減少成本約1500元。
  • 54畝河蟹塘賺57.5萬 鹽城養蟹達人畝利潤超萬元的三大秘訣
    54畝河蟹塘賺57.5萬 鹽城養蟹達人畝利潤超萬元的三大秘訣出處:農財寶典 作者:蘇若晶 水產養殖網 2015-12-10 21:54:00何老闆擁有兩口塘共54畝養殖水面,年初放苗1200隻/畝,從中秋節前七天開始陸續賣螃蟹,截至11月中旬清塘,共銷售了14370斤蟹,畝產266斤,主要規格為2.5兩母、2.89兩母和3.5兩公、4兩公,平均價格47元/斤,螃蟹總共賣了67.5萬元;此外混養的鱖魚和青蝦也賣8萬多元,總收入75.5萬元,全程只需成本18萬元,實現利潤57.5萬元,畝效益1.07萬元。
  • 這個數據要逆天,養對蝦兩個月畝利潤超3.75萬元
    這個數據要逆天,養對蝦兩個月畝利潤超3.75萬元出處:湛江海壹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6-02 09:27:00> 近年,隨著養殖環境越來越惡劣,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高位塘養蝦收成越來越不理想,大部分蝦塘已經棄養,從事養蝦的人也隨之減少。
  • 廣西北海:對蝦入大棚 溫暖好過冬—走訪山口鎮大棚養蝦戶
    養蝦賺不賺錢,關鍵得看下半年,而冬棚蝦則是下半年養蝦的重頭戲。「現在就已有客商提前預訂了。」站在蝦塘邊,石業安信心滿滿告訴記者說,如果這一造冬棚蝦有效益,他打算明年把自己的20多畝蝦塘全部蓋成大棚。取真經據了解,南美白對蝦原產於南美洲,是一種耐高溫蝦類,適宜水溫在21-35度之間。按照我市的氣候,露天養蝦,一般到了清明前後農戶才開始陸續投苗。
  • 推廣反季節大棚養蝦 冬棚蝦讓廣西東興京族群眾收入更有保障
    建了多少畝?」這是元宵節過後,東興京族三島蝦農們見面時經常提及的事。「大棚是蝦農們為了發展反季節養蝦興建的。聽說過果、蔬有反季節種植,養蝦也有反季節,知道的人還真不多,如今這一現代養蝦技術在京族三島開始盛行。」東興市江平鎮黨委書記李海說。為一探究竟,2月16日記者驅車來到東興最大冬季大棚養蝦基地。
  • 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蔡老闆告訴記者,2015年他在海口收購點一天抓蝦4-5車,今年每天抓6-7車屬於正常,一車裝2000多斤,從抓蝦量變化來看,2017-2018養殖季海南的養殖量應該增加了三分一左右,總產量超過50萬斤,或達到60-70萬斤。
  • 羅氏沼蝦:精養好還是半精養好?
    記者了解到,按照高要金利、白土、金渡等地的純投料白水塘養殖模式,每噸飼料大概能養出600-700斤蝦;而白諸、新橋、蓮塘一帶茜草塘養殖模式,每噸飼料大概能養出900斤左右的蝦,這樣計算下來,每斤蝦的成本起碼要增加0.5-1元,再考慮增加的塘租、人工等,成本更高。  「今年飼料的負擔太重,不少人的飼料係數都在3-3.2。」
  • 海南東西線對蝦養殖現狀,給當今養蝦業帶來怎樣的思考?
    曾經,在海南的蝦塘裡,畝產過萬斤的養殖案例被當做傳奇被大家紛紛傳頌,而蝦塘租金在早幾年養蝦繁榮的時候,曾經炒到上萬元/畝。盲目追求高產,嚴重透支水環境的惡果,最終還是由這些來自東北的、河南的、浙江的養蝦人們自己承擔。為什麼技術不能帶來產業的發展,反而成為了對蝦產業淪陷於各種懸而未決的病害問題的幫兇?病或許不在蝦,在於養蝦的人。
  • 超級蝦「太湖1號」的青蝦將改寫一個產業(圖)
    池塘總共260畝,巡塘一遍要兩個多小時。池塘裡養著一種名叫「太湖1號」的青蝦,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近年來培育出的新品種。每年從5月下旬到8月下旬,正是青蝦繁育的高峰期,碰上這種雷雨天,池塘裡的溶氧就會降低,蝦寶寶們很容易出意外,蔣速飛和熊貽偉經常整夜整夜地在塘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