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機場始建於1995年,原本是個軍用機場,2004年2月正式開通民用航班。2007年9月28日啟用新航站區,可滿足波音757及以下機型全載起降。2009年實施跑到加厚工程,可滿足波音747型飛機起降。
第一次更名
2010年11月1日開始,無錫機場正式改名為「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按照當時的相關規定,機場是按照「城市名+地名」來命名的,因此民航系統內還是稱無錫機場。
據媒體報導,新名稱是為了「照顧」蘇州方面的情緒。
當時,新成立的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有限公司為三方共同出資,總金額達10多億元,其中蘇州佔了近3成股份,這個公司也是無錫蘇南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公司。因此機場名稱弱化無錫二字,啟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這一名稱。
第二次「更名」風波
經歷過一次改名後,2015年8月,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在網絡上再次陷入改名風波。不過這次可不僅僅是改個名字那麼簡單,還涉及到無錫和蘇州誰的名字放在前面,頗有兩兄弟城市較勁的意味。
微博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無錫網友的轉發下,很快成為當日的新聞頭條。網友們紛紛譴責蘇州方背信棄義,妄圖搶佔無錫機場的企圖。更有網友翻出當年無錫機場興建時的陳年舊事。據說當年無錫建機場時,原本取名就叫無錫國際機場,但是作為投資方的蘇州不同意,最後取了個折中的名字叫蘇南國際機場!(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2010年11月1日改名)
隨後,該網友還貼出蘇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便民服務員回答網友諮詢的相關截圖:
但是隨後,@蘇州發布發微博闢謠:蘇州市政府請求「蘇南碩放機場更名」為假消息。
第三次「更名」風波
最終證實這次「更名」風波只是一場鬧劇,不過隨後,網絡上對於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名稱的討論還沒有中斷,甚至有網友建議改名為「無錫蘇州機場」。這位網友一方面考慮的是要恢復無錫的名號,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給蘇州一個實實在在的名分,讓蘇州放棄自建機場的幻想。
不論是第一次實實在在的更名,還是後兩次與「更名」有關的鬧劇,為什麼位於無錫的碩放機場對蘇州的參與如此重視呢?除了出於當年蘇州有出資的考量,是否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這是從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的官網中找到的新聞,這足以說明到2016年為止,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才剛剛突破500萬人次。
但根據2015年的相關數據統計,沒有蘇州參與的江蘇航空數據,全境九大機場之和都不及一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蘇州2013年全年,經上海兩大機場客流量就達到了2980多萬人次。蘇州航空客運量在全國所有機場中排名第八,超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貨運量(僅國際空運部分)排名第四,超過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蘇州有著這麼大的客流和貨運量,卻大部分與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無緣,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雖說碩放國際機場距離無錫和蘇州在距離上都相當近,蘇州人有沒有把碩放機場當成自己城市的機場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首先,根據網友測試,如果在訂票網站上選擇目的地是蘇州,頁面顯示該城市無機場!
其次,如果非要坐飛機去蘇州,訂票網站給出的答案似乎也與碩放國際機場無緣,不是通過上海就是通過南京的機場,再坐高鐵或長途車中轉。(難道這些訂票網站不知道碩放機場離蘇州更近嗎?)
以上這些測試顯示出蘇州人對碩放機場並沒有歸屬感,而蘇州政府也在規劃建設自己的機場。
如果說蘇州機場此前還只是停留在坊間議論和口水的話,那麼今年上半年蘇州官媒黨報提出蘇州機場則可以足以證明了吧?截圖為證。
以蘇州的經濟實力,在2030年前規劃建設一個自己的機場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過對於位於無錫的碩放機場來說,損失的就不僅僅是蘇州當初給的那一點點投資,以及後期的運營費用,更多的是蘇州巨大的客流量和貨運量,這才是能讓碩放機場發展壯大的營養血液。
那些還在網絡上鼓吹要把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改名為「無錫機場」或「無錫蘇州機場」的網友,咱們還是一起來學習一下這位網友的胸懷:
「機場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名字不重要,要想讓蘇州服服帖帖的配合無錫機場的發展,改名為蘇州無錫機場也未嘗不可。」
回復「1」,獲得《楊衛澤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回復「2」,獲得《無錫52萬套拆遷安置房上市,未來房價會下跌嗎?》
回復「3」,獲得《無錫網紅區長談裸辭這一年: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
回復「4」,獲得《勃起的東莞,疲軟的蘇州》
回復「5」,獲得《物聯網狂人劉海濤:他能成為下一個馬雲嗎?》
回復「6」,獲得《江陰人民醫院出大案:你知道檢驗科到底有多肥?》
回復「7」,獲得《李強到江蘇,誰將是他眼裡的特色小鎮?》
回復「8」,獲得《無錫世紀匯通驚現千萬元大坑,投資人憤起維權》
回復「9」,獲得《一直搞不懂海瀾集團為什麼要養馬 》
回復「10」,獲得《國慶期間,這家店為什麼可以一天賣出2000籠包子?》
回復「11」,獲得《起火的萬力粘合,一個會做公關的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