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 徐雯
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將是深遠的,包括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負責吃、喝、穿的消費企業曾經歷了一段極其灰暗的時刻,不過,好消息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國內的消費熱情正在抬頭。
近日,海通證券發布了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跟蹤了星巴克、百勝、耐克這三家分別從事餐、飲、服裝的頭部消費企業,整理了一季度新冠病毒疫情對其中國區域經營情況的影響和最新的經營恢復情況。
此前,因疫情兇猛,人們被迫在室內隔離,並減少甚至杜絕外出,商場、餐廳門可羅雀,原本極度依賴線下消費的實體經濟遭受到了重大的打擊。從銷售數據便可見一斑:百勝春節期間同店銷售同比下降了40-50%,星巴克2020一季度的中國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50%,耐克2019年12月-2020年2月期間主要品類包括運動鞋服和跑步類收入均下滑。
不過,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消費企業的業績回溫又是最迅速的。
海通證券得出的結論是,以上三家上市公司無論是進店人流量還是同店銷售增速均在穩步回升中。1、截至3月23日,百勝中國約 95%的門店部分或全部經營,客流緩慢恢復,當然,仍遠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2、星巴克自2月底銷售復甦以來至3月最後一周,同店銷售已連續7周恢復增長,進店消費在恢復,手機訂單比例大幅減少;3、截至24日,耐克已重啟 7000 家實體門店中的 80%,零售店人流量已經呈現兩位數的周環比增長,電商增速逼近三位數。
據wind和海通證券的數據,2020年4月6日-4月10日,港股通各板塊全部上漲,紡織服裝、家電、餐飲旅遊、 汽車、有色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 其中,從消費板塊看,李寧、波司登、澳優、達利食品該一周的漲幅分別達到17.5%、11.9%、6.5%、3.8%。
具體來看新冠病毒疫情對上述三家頭部企業經營的影響。疫情爆發期間,百勝中國、星巴克和耐克這三家品牌上市公司曾在中國關閉了部分門店。海通證券掌握的數據稱,期間,這三家企業的同店銷售均顯著下降。
其中,就百勝中國而言,公司在 2 月曾經關閉了約 35%的店鋪,達到閉店的頂峰,春節期間同店銷售更是同比下降了 40-50%。
耐克的經營也遭受了疫情的重擊,公司2020財年第三財季(2019/12/1-2020/2/29)經營數據顯示,這三個月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4%,除喬丹品牌外,主要品類包括運動鞋服和跑步類收入均下滑。其中,耐克直營收入同比下降 3%,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 儘管電商銷售額同比增長 32%,可比同店銷售收入縮減了 22%,新店銷售額也下降。大中華區毛利率下降 170bp,部分反映了疫情的負面影響。
另外,星巴克2月份中國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78%,3 月中國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64%;公司 2020 財年第二財季(為 2020 年第一季度)中國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50%, 比疫情未發生前預測減少 4 億美元收入。
不過,通過三家企業最新的經營數據,海通證券做出判斷,目前上述三家公司均已恢復門店經營,進店人流量和同店銷售增速穩步回升中。並且,疫情期間,雖然門店經營慘澹,不過外賣/手機訂單/電商渠道銷售額的收入佔比均有所提升。
從百勝中國的數據來看,截至 2020 年 3 月 23 日,約 95%的門店部分或全部經營,重啟門店的客流緩慢恢復,但仍遠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不同地區復甦速度不同,由於周末人們避免外出,周末客流復甦速度更慢,3月23日左右同店銷售同比下降約 20%。在疫情爆發期間,外賣額佔總收入的比重近乎翻倍。
另外,星巴克自2月底銷售復甦以來,至3月最後一周,同店銷售已經連續 7周恢復增長,3月最後一周同店銷售同比下降 42%,較2月中同比 90%的同店銷售跌幅已經恢復一半。與此同時,進店消費也在恢復, 手機訂單佔比由2月最後一周的80%下降到3月最後一周的27%。
耐克經營情況的回暖也是顯而易見的。海通證券指出,截至3月24 日,耐克公司已經重啟7000家實體門店中的 80%,零售店人流量已經呈現兩位數的周環比增長,電商加速增長,從強勁的雙位數增速逼近三位數增速。
據海通證券的了解,耐克公司認為,疫情爆發之後,商業恢復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恢復期,主要是門店重 啟數量逐步攀升;第二階段正常期,主要是消費者的需求和供應恢復正常;第三階段恢復強勁增長期。公司預計,2020財年第四財季大中華區的銷售收入同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