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新路徑

2020-12-12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師核心素養包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學識豐富、科學育人、精業勤研、進取創新、自我反思和溝通合作等方面,培養教師核心素養,學校可以從培訓計劃、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學校管理、自我反思、教育評價等維度去突破。

教師核心素養,是指教師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要求,滿足自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的重要品格與關鍵能力。在新時代背景下,我認為教師核心素養至少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學識豐富、科學育人、精業勤研、進取創新、自我反思和溝通合作等方面。

在提升教師核心素養過程中,我們必須堅持導向性、科學性、創新性、發展性、實踐性原則,立足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的現實,著眼於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未來,積極探索、創新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的路徑。

教師培訓計劃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支撐。《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為新時期加強教師教育、教師培訓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提出了要求。根據我國教師教育及培訓工作的現狀,要用「四有好教師」標準、「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和「四個服務」等要求統領教師成長發展,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抓好教師培養的基礎性工程即教師教育,以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為重點,優化教育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方法,提高教師教育的實效性,為培養合格、高質量的未來教師奠定基礎。突出在崗、在職教師綜合素質及核心素養的培育、培訓。總結教師培訓工作的成功經驗,對正在實施的「國培計劃」「陽光師訓」「通識培訓」「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的模式方法等進行系統規劃,整合實施,優化、精選培訓內容,創新「網際網路+培訓」的形式,在促進教師教學必備的關鍵能力培養與提升上實現新突破。

深化課程建設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主要渠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些學校過分迷信、依賴專家學者,教師的主體性缺失,教師的參與性、積極性不高;一些學校課程建設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根本沒有實際動作。學校課程建設的成功實踐表明,引導教師參與課程建設,也是培養教師開發課程、建設課程、實施課程、提升多種能力和素養的重要實踐途徑。在國家大力推進、深化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學校應調整課程建設思路,變革課程建設的學校模式,發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課程建設,在此過程中提升教師的課程開發與整合能力。

教學改革實踐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真實戰場」。在學科教學改革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需要教師首先具有創新思維,改革教育方法,與此同時錘鍊進取創新、精業勤研的核心素養。由此,學校在組織開展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與教師核心素養培育的研究氛圍,體現教學相長、師生共生、相得益彰的教學追求,真正彰顯教學的本質。

科學的管理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切實保障。要改變現在一般學校管理中存在的「三多三少」弊端,即約束教師的制度多,激勵教師的制度少;控制教師的制度多,引導教師的制度少;統管教師的制度多,激活教師的制度少。學校管理制度、機制的建立,應以培養教師的核心素養、釋放教師潛能、彰顯教師個性、促進教師發展為目標,創新管理思維,營造一種適應教育改革新要求、有利於培養教師核心素養、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核心能力、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的管理文化及氛圍,做到成就教師、成長學生、發展學校。

自我反思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有效形式。學校應把培養教師核心素養融入組織開展教師自我反思的教學研究活動之中,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開闢空間、建立激勵機制,使教師的自我反思不僅成為一種研究習慣、研究樣態,而且作為學校教學改革、教學研究、促進教師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性舉措。

教育評價是培養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導向。教育評價具有較強的激勵性、改進性和保障性。教師核心素養的培育與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一樣,迫切需要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遵循教師專業成長規律,改革傳統的把教學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唯一標準的做法,對照教師核心素養的內容,改進評價體系,引導、激勵教師對照標準,彰顯個性、奮發有為。

(作者系陝西西安市鄠邑區教研室教研員)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24日第13版 

相關焦點

  • 新時代中學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
    01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思政課教師「六個」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與思政課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
  • 核心素養和能力促教師專業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特別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強教必先強師,教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培養質量和素養提升。
  • 李慎中 相煒|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與實踐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科教學的目標即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如何實現從知識教學到核心素養培育的轉型升級?怎樣將高度概括的地理核心素養落實、落細、落小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向關鍵結果的教學路徑?這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 錘鍊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核心素養
    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是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深刻理解這一要求的蘊涵,對於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政治強:信仰真誠政治可靠  社會主義國家辦學校,就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學校教師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要旗幟鮮明講政治。
  • 從三個維度培育教師核心素養
    作為區域教育管理者,我們必須通過教育行政自身職能轉變,把握教師隊伍建設的前瞻性要求和發展性趨向,助推高質量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在深化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已成為當下及未來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與其相應的教師素養問題隨之而來。可以說,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也應該具備核心素養。
  • 教育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
    央廣網北京4月3日消息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4月2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回答記者提問。《意見》指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
  • 任友群:新時代教師的核心素養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教育部正在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為貫徹落實中央4號文件關於「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相關要求,教育部啟動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在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率先進行試點,在教師隊伍建設領域下先手棋,探索人工智慧技術與教師隊伍建設融合的新路徑。
  • 研討新時代路徑 聚焦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及影視戲劇教育
    他表示,新時代新形勢下提升中小學生人文素養,要充分運用影視傳媒新形式及人工智慧等新裝備手段,希望將來與教育部裝備中心攜手打造中小學學生人文素養與影視戲劇教育方面的活動。  陳雲龍在致辭中指出,我國一直都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基礎教育課程歷次改革及課程方案、課程標準都緊緊圍繞育人目標開展。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當前智慧教育的發展更加集中地指向了育人的問題,即在教育變革發生的過程中培養什麼樣人的問題。從目前研究的實際和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核心素養正在嘗試對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進行回答,也是對構建什麼樣育人形態的一種積極反思和探索。因此,將核心素養作為智慧教育體系的基點和核心是合適的,是具有適度前瞻性的。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來看,智慧教育是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形成的教育形態。
  • 新舊交替不慌張 核心素養是方向 ——記吳磊峰特級教師工作室成員...
    2020年11月19日,嘉興市高二(上)物理學科新課程培訓由於疫情的影響,仍舊採用線上培訓的方式開展,可這絲毫沒有減弱大家的熱情,全市高二年級全體教師及吳磊峰特級教師工作室全體成員120餘人全程參與培訓。
  • 仰望星空育素養,腳踏實地探路徑—— 「深圳市高中英語學科核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 通訊員 陳璇)12月8日下午,「深圳市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暨成果觀摩活動」在南山區華僑城中學演藝中心圓滿舉行。南山英語教學在創建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標引領下,走出了一條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品格、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等英語核心素養的康莊大道。南山區教育局副局長、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總校長夏育華在致辭中為南山英語教育人點讚,同時也殷切希望南山英語教師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要用「大格局」觀來理解學科核心素養下的育人目標。
  • 立足於課堂拓展於課外,南山區展示英語學科素養培養成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為了深入學習高中英語新課標,進一步推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與發展,及時總結和推廣深圳市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成果和經驗。12月8日下午,深圳市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研究暨成果觀摩和學習活動在深圳市華僑城中學深圳灣部演藝中心舉辦。
  • 職前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的培育
    培育職前英語教師的語言評價素養,對於未來從事教師職業的英語師範生的專業發展具有積極引領作用,可以在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實際教學環境的同時,適應新時代教育評價發展的現實需求。  評價素養的概念最早是美國學者瑞克·斯蒂金斯於1991年提出的。他認為,評價素養是教師開展學生學業評價所應具備的素養,是在日常教學與評價行為活動中內化形成的。
  • 杭州市鳳凰小學校長繆華良:課程助推核心素養落地,「新生活教育...
    「我將全校90多位教師、39個班的課全部聽了一遍,課堂上能夠找到很多課程建設的源泉。」在學校裡,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繆校長拿著一個小本子隨班聽課。從教研員到校長,他已經聽了5000餘節課。  繆校長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構建課程。其實,自2016年擔任杭師附小教育集團校長起,他就著手進行課程改革了。
  • 基於「思維轉向」的教師專業知識學習路徑及策略
    基本概念搭建知識結構、核心概念形成命題與判斷、命題網絡生成觀點與見解、觀點見解反射到專業實踐。教師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的專業學習都可以遵循上述的學習路徑,做到學思結合;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專業學習則可以用生活的視角來理解或領悟「專業知識」。
  • 「高效樂學」示範課:凸顯「核心素養」,縱論「課堂變革」
    近日,高中部開展了「新高考背景下的『高效樂學』示範課」活動。本次活動共有9位教師參與,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所有高考統考學科;高中部90餘位教師積極參與並精彩評課。參加「高效樂學」示範課的9位老師,均是本學科的教學大咖或業務能手,他們立足「新高考」,凸顯「核心素養」,滲透「立德樹人」,變課堂為學堂、練堂,師生高度融合。
  • 聚焦核心素養 走向深度學習
    精彩瞬間踐行生本教育理念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康巴什區一中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讓「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生本理念根植於一切教育教學行為中,切實深化課改理念,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培養等內化為學生的綜合素質。
  • 推行「立本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原標題:推行「立本教育」模式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近日,茂名晚報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在2020年茂名市初中學校教學
  • 如何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
    ,試圖進一步明確基礎教育階段育人方向,闡明人才培養要求,引導和促進學習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轉型,實質性地推動和深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校貫徹落實新的課程標準,需要明確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深刻理解核心素養評價的性質和要求,構建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日常評價實踐。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學校需要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和考試深受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框架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所理解的學業質量,主要是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的質量觀念。
  • 王文湛:核心素養是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所在
    Q中國網: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公布。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知識本位和應試教育填滿了學校生活的空隙,您是如何理解核心素養的?王文湛:素質教育的實施,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課堂教學而實現。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功能的主渠道,由小學一年級到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學生在校的80%時間在課堂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