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太平洋中式古帆船 漂泊57年後將返臺保存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漂流海外57年的「自由中國號」終於要回家了,中途接手此案的海大教授羅綸新說,當年這艘船勇闖太平洋,57年後克服萬難回到臺灣,都是其精採的海洋性格自然流露的結果。

「自由中國號」1955年從基隆港出發,預計到美國舊金山參加帆船賽,抵達時已錯過比賽,卻完成中式古帆船橫渡太平洋的壯舉,引發矚目。

2009年傳出「自由中國號」即將被拆解,搶救聲浪四起,臺「行政院文建會」協調相關單位,派海大海洋資源與管理研究所所長邱文彥等人赴美實地勘查。邱文彥接掌「環保署副署長」後,古船後續的保存評估規劃則由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羅綸新接手主持。

羅綸新兩度赴美,實地勘查船隻現況,並和船主、當年的船長周傳鈞、船員麥克文(Calvin Mehlert)等相關人士和技術人員討論運送方案。

他們評估過全船運回、拆解運回和重點運回3種方案,全船運回的費用最高,也最具歷史和考古意義,最後決定全船運回,但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自由中國號」還能不能移動?羅綸新說,找來的2名驗船師,其中1名認為船太舊了,根本無法移動;另1名驗船師則說,可以運,但要評估如何「移動」,才不會導致船隻解體,還得製作船架、考慮海上安全性等問題。

最後他們採用後者的意見,並準備將自由號從Bethel Island移到奧克蘭(Oakland)港口,光是美國段的運輸過程就長達100公裡,得結合陸運和海運方式才能完成。接著再將「自由中國號」吊至陽明海運震明輪的船艙,運回臺灣,震明輪430日從奧克蘭港啟程,預計516日抵臺。

「過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羅綸新認為這是最困難的地方,而麥克文居中協調許多事務,扮演關鍵角色,「沒有他幾乎是沒辦法完成」。

負責美國內河段運輸的承包商PDS原本開價8.7萬美元,但因行程延誤,要求重新估價並開出11.5萬美元價碼,讓臺灣方面負責此案的律僑國際物流公司一度想要解約。麥克文得知此事,自掏腰包捐錢補足差額,解決「美國段」的問題,回想起這段有趣的插曲,羅綸新說,麥克文本來要求一定要捐給具代表性的人例如計劃主持人,但礙於「法律」規定,他只能婉拒,麥克文為此抱怨「怎麼我想要做好事,法律卻不允許」,最後麥克文直接捐給PDS

前美國駐臺灣副領事麥克文當年隨船出航,是船上唯一的外國人,在羅綸新眼中,他今年80多歲了仍活力十足,且頭腦清晰,「比任何人都希望讓自由中國號回家」。也因為麥克文曾任美國外交官的背景,當「自由中國號」辦理執照轉移時,「麥克文也幫了大忙」,羅綸新說,只花2個半月,執照就核准下來,十分有效率。

細數1年半來,評估運船方案、公開招標辦理美國段內陸運輸、海上運輸等過程,羅綸新感嘆,遭遇的困難「數不完」。他感性地形容,「前半段自由中國號勇敢冒險越過太平洋,後半段克服萬難返回臺灣,都是精彩無比的海洋性格自然流露的結果」。

來源:臺「中央社」

 

責任編輯:孟雲

相關焦點

  •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3)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艘名為「Viracocha III」的蘆葦帆船從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阿里卡出發
  • 無人帆船橫渡太平洋!今天在寧波有了這個計劃……
    本次論壇吸引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以及國內海洋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學者作前沿技術報告,報告緊扣海洋智能技術,分別涵蓋海洋傳感網絡、海洋動態環境導航、海洋機器人開放新工具、帆船自動控制以及自主帆技術等,給寧波高校和相關企業帶來的一次海洋智能裝備的高技術饕餮學術盛宴。
  • 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原標題:夫妻駕帆船橫渡太平洋 歷時300天行程4萬裡(圖)   經過300天的海上航行,經停38個島嶼、跨7個國家和地區、漂洋過海1.1萬海裡(折合約兩萬公裡),長沙女子萬金玉和瑞典籍丈夫若賦(中文名)駕駛帆船從墨西哥橫渡太平洋抵達菲律賓。   「現在,我們身後就是太平洋與菲律賓內海交界處。我們這對不言敗的老頑童,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終於圓滿完成橫渡太平洋之旅!」
  •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 (2/3)
    現實版「一葦以航」 智利牛人駕駛蘆葦帆船欲橫渡太平洋>3) "← →"翻頁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艘名為「Viracocha III」的蘆葦帆船從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阿里卡出發
  • 歷時近兩個月 日本一盲人水手操縱帆船不靠港橫渡太平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 當地時間20號,日本一名盲人男子巖本光弘操縱帆船成功實現不靠港橫渡太平洋,並抵達了日本福島縣港口
  • 一名勇敢的男子將嘗試遊泳橫渡太平洋 挑戰8800公裡
    據外媒BGR報導,1998年Ben Lecomte完成了一項壯舉——成為全球首位遊泳橫渡大西洋的人 -而20年後他將嘗試類似的事情:計劃用自身之力遊泳橫渡太平洋。他將需要挑戰約8800公裡的距離。Lecomte計劃從日本東京遊到美國舊金山,他將在最新的探險中與Discovery和Seeker合作,他的整個旅程都將被跟蹤並記錄下來。這將包括直播,迷你紀錄片,並最終在2019年發行一部大型紀錄片。
  • 他能成為第一個成功橫渡太平洋的人嗎?
    如果一切順利,勒孔特將於今年11月到達美國舊金山,成為第一個橫渡太平洋的人。   橫渡太平洋之旅可能並不「太平」,勒孔特很可能遭遇來自鯊魚、暴風雨、水母群、低水溫的重大威脅和壓力。   報導稱,勒孔特希望借橫渡太平洋喚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
  • 涪陵小夥自製6米玻璃鋼小船 欲橫渡太平洋 [組圖]
    後部是休息室,可供一個成年人蜷著身子休息,休息室里舖著木板,在海上航行時只需鋪上被褥就可安然入睡。 4分鐘橫渡1公裡江面 昨日下午4時,記者觀看了李金豪的首航。小船橫渡1公裡多寬的江面只花了約4分鐘,若不是親眼見到,很難想像這樣一艘小船能有如此的速度。坐在自己親手打造的小船上,李金豪顯得很自豪,不時揮舞著手中的國旗,引得岸上數百人圍觀。
  • 支援船受損 男子橫渡太平洋挑戰告吹
    【新華社微特稿】長距離遊泳運動健將本·勒孔特26日宣布放棄橫渡太平洋的挑戰,緣由是風暴天氣造成支援船技術故障。勒孔特當天在美國技術網絡媒體《搜尋者》聲明,他已遊完2780公裡,放棄遊完全程9260公裡的計劃。
  • 日本失明男子6年前駕駛帆船欲闖太平洋失敗 今成功橫渡成全球首創
    日本一個完全失明的男人,駕駛小型帆船,用近兩個月以無靠岸的方式,成功橫渡太平洋。12米長的小型帆「織夢者號」12米長的小型帆「織夢者號」,當地周六上午靠岸完成任,橫渡太平洋。整個航程由他駕駛,他健全的美國朋友史密斯只是口頭提供風向等情報。
  • 英國塑料瓶船橫渡太平洋:抵達吉里巴斯聖誕島
    英國探險家大衛·德·羅斯柴爾德最近有一個新的挑戰,那就是駕駛一隻由1萬2千隻廢棄的塑料瓶捆綁而成的帆船,橫渡太平洋,全程超過1.7萬公裡。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這艘塑料船終於第一次靠岸,進行補給。  自3月24號駛離舊金山港口後,「普拉斯提基」號現已抵達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的聖誕島,這也是船上六名船員首次登岸。
  • 法國男子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
    【新華社微特稿】北京時間5日上午8時, 法國男子本·勒孔特後在東京東部銚子港入水,開始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挑戰。他計劃,用6到8個月時間遊泳渡過從日本東京到美國舊金山之間9000多公裡寬的太平洋。勒孔特全程將由一艘20米長的支援船陪同,每天在海裡遊8個小時,在船上吃飯、睡覺,第二天一早從前一天上船的地方入水,繼續遊。除了鯊魚、大浪,勒孔特途中還會遇到漂浮在美國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州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主要是各種廢棄塑料製品。勒孔特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
  • 51歲法國男子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他途中會穿過「太平洋垃圾帶」。「太平洋垃圾帶」位於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堆積區,漂浮著8萬噸垃圾,主要為塑料廢棄物。  勒孔特說,他希望以遊泳橫渡太平洋的方式促進公眾環保意識。  準備6年 換了兩艘船  為了完成這次挑戰,勒孔特已準備至少6年。他最早宣布,會在2013年5月挑戰遊泳橫渡太平洋。
  • 臺北海洋學院擬組隊駕駛帆船橫渡臺灣海峽
    臺北海洋學院擬組隊駕駛帆船橫渡臺灣海峽 2009年05月27日 17:2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片木筏,可以橫渡太平洋嗎?
    利維坦按:不藉助任何現代設備,一片手工打造的木筏,能在太平洋上漂泊多遠?1947年,由冒險家託爾·海內達爾(Thor Heyerdahl)發起並完成的孤筏橫渡太平洋,是現代航海史上的一場奇蹟。他們一行六人和一隻鸚鵡從秘魯的西海岸進入太平洋,歷盡101天的海上漂泊到達玻里尼西亞,全程僅憑風吹揚帆。這是一個關乎信念、成長與勇氣的故事,更是一個現代冒險傳奇。而在這個故事背後,究竟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海內達爾甘願不藉助任何現代技術卻以身冒死一試?本文根據海內達爾的紀述文學《康塔基的遠徵》一書撰寫。
  • 圖文:美國探險家將挑戰駕駛蘆葦船橫渡太平洋
    圖文:美國探險家將挑戰駕駛蘆葦船橫渡太平洋   2003年12月25日,美國探險家菲爾·巴克將和9名船員一起乘坐這艘蘆葦船出發,試圖在6個月後到達澳大利亞的雪梨。
  • 八十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終於達到印度西岸,後來麥哲倫橫渡太平洋
    八十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終於達到印度西岸,後來麥哲倫橫渡太平洋到了十五世紀末,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後試圖進行海外探險,想要經由海路到達遠東的印度、中國和日本。當時歐洲人對於遠東仍然相當陌生。他們只是從馬可波羅等人的描述中得知中國以絲綢著名,日本盛產黃金。
  • 法男子將遊泳橫渡太平洋 全程8800公裡歷時半年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據《今日日本》11月14日報導,近日,法國人本諾特·勒肯特(Benoit Lecomte)表示,將在明年嘗試遊泳橫渡太平洋的壯舉。據悉,這段旅程長達8800公裡,耗時可能長達5個月,若勒肯特挑戰成功,他將被載入史冊。  勒肯特現年44歲,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海洋冒險。
  • 【看世界】瑞典少女帆船橫渡大西洋參加氣候峰會
    16歲瑞典少女乘帆船橫渡大西洋抵紐約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8月28日,16歲的瑞典環保主義者格蕾塔·桑伯格乘坐溫室氣體零排放帆船橫渡大西洋抵達紐約。桑伯格於8月14日從英國普利茅斯出發乘零排放帆船耗時14天橫渡北大西洋是為了呼籲人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