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唐頓莊園》中,無處不在的精緻下午茶場景,毫無保留地展示著英國貴族最優雅的生活方式。來英國,品嘗一次正宗的下午茶,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體驗。
這看上去無比豐盛的下午茶卻起源於一個「餓」字。19世紀中葉(約1840年)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貴族每天只吃兩頓正餐,晚餐要到晚上8點開始,兩餐之間肯定扛不住。第7世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羅素就吩咐僕人切幾片麵包,塗上奶油和果醬,再配一壺中國的紅茶,在下午4點左右享用。一個人吃未免太孤獨,夫人就邀請朋友們來一起邊吃邊聊。很快,這種既飽腹又能交友的形式很快就風靡了英國上流社會。
英國民謠中唱道「當時鐘敲響4下時,世間的一切為茶而停」。從那時起,「下午茶」不僅代表著貴族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美妙。想像一下,在午後溫暖和煦的陽光下,與身著盛裝的三五好友坐在富麗堂皇的客廳裡或是莊園的草坪上,品嘗精緻的糕點,端起製作考究的骨瓷杯,優雅地呷一口紅茶,味蕾的滋潤與飽腹感使身心得到了片刻的放鬆。別看中國的茶葉產量是世界第一,茶葉消費上可遠遠比不上英國。一片小小的茶葉漂洋過海,連接起了東西方文明,英國成功地用這種舶來品創造出自己獨特華美的飲食文化,從而風靡全球,以優雅而又豐盛的「英式下午茶」享譽全世界。
《唐頓莊園》劇照
倫敦格林威治碼頭停泊的卡蒂薩克號,曾來往中英之間運輸茶葉
英劇中所展現的下午茶場景,男性賓客要更換燕尾服,女性要換上華麗的裙裝,還要讓女僕拼盡全力幫助穿上束身胸衣,戴上遮住整個小臂的手套,要不然怎麼展現生活的儀式感?其實,直到今天,英國的皇室在享用下午茶時仍要求男性穿燕尾服、帶高帽、手持雨傘;女性著日間禮服,並戴頭飾或帽子。
劇照
某酒店的中式下午茶
若是認為下午茶只是盛裝出席,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正宗的英式下午茶有一套極為冗長且嚴格的禮儀,包括:
1、餐巾:坐下後餐巾對半折成長方形放在雙腿上,開口朝外。女性可以將開口朝內,為的是用內側偷偷擦口紅。如果中途離席,餐巾要放在椅子上,用餐完畢才能把餐巾放在桌子上。
2、倒茶:可以先倒牛奶,用於「溫杯」,為的是怕倒入熱茶導致茶杯被燙裂。但貴族使用的優質骨瓷大多不怕燙,現代的茶杯也無此顧慮,先倒牛奶的儀式被保留到了今天。
3、茶杯:如果是坐在正常高度的餐桌前,可以直接端起茶杯喝茶,不必端起杯託。如果茶杯放在較低的茶几上,或想靠著沙發喝茶,需要用左手將杯託連同茶杯一起端起,右手端茶杯喝茶。
4、端茶: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捏住杯柄,無名指和小指不能向外伸出。或者可以用五根手指捏住杯柄,任何手指都不能向內環狀勾杯柄。
5、攪拌:把茶倒入牛奶中,或把牛奶倒入茶裡後,需要用湯匙攪拌。這一過程絕不能順時針或逆時針畫圈,而是要用右手拿湯匙,以垂直自己的方向在杯中前後畫直線(6點到12點方向)循環往復。湯匙不能碰到杯壁,發出聲響是不禮貌的表現,攪拌後要把湯匙輕輕放回杯託裡。
6、司康:司康不能用刀切,而是要用手橫向掰成兩半。
司康
7、奶油和果醬:分別用刀和小勺蒯一些奶油和果醬,放在自己的盤子上,二者不能混合。吃的時候,用刀將盤中的奶油和果醬塗在掰開的司康上,但不能將兩半司康再合在一起吃,而是分別吃,吃奶油還是果醬隨意。
8、順序:三層點心盤吃的順序是從下至上,由鹹至甜
9、坐姿:可以形容為「正襟危坐」,女性要雙腿併攏,膝蓋可以優雅地斜向一側。全程不可以將胳膊肘支在桌上。
我第一次看完這一大套下午茶的禮儀時,心想:這下午茶我還是不吃了吧!
標準的英式下午茶叫「Low Tea」,這裡的「Low」可不是今天所說的貶義詞「低級、低等」,因為大多都是在較低的咖啡桌或茶几旁享用。而平民階層的下午茶叫「High Tea」,因擺放在高大的餐桌上而得名,時間一般在下午5-7點,代替了晚餐,內容更豐盛一些。這個時間晚於標準的下午茶,因為上流社會的人這個時間都忙於社交,老百姓沒事兒幹,吃這個就當是晚飯了。
某酒店珠寶品牌下午茶
到了21世紀的今天,許多下午茶還結合不同品牌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花樣。人們享用下午茶的時候,也沒了那麼多講究,只注重精緻的糕點和茶。但無論如何變化,「舉止優雅」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某酒店曾推出的世界盃主題下午茶
英國貴族的「貴」不僅代表著「高貴」,更代表著「昂貴」。維多利亞時代的貴族使用的餐具也極為講究,一套標準的英式下午茶餐具包括:瓷器茶壺、茶杯茶盤、糖罐、奶盅瓶、三層點心盤、濾匙及放篩子的小碟子、茶匙(要與杯子呈45度角擺放)、茶刀(塗奶油和果醬用)、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每個賓客前面放一個7寸的平盤,上茶時要用木製託盤。桌子上要鋪上蕾絲的手工刺繡桌布,象徵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貴族生活。
裝有下午茶的三層託盤,是最有英倫範兒的一景。三層託盤從下至上分別裝有三明治及手工餅乾、司康和果醬、草莓撻等甜品。吃的順序就是由下至上,由鹹到甜,和正餐中主菜到甜食的順序是一樣的。許多英國的餐廳依然保留著最傳統的下午茶擺盤,只是內容略有不同,但英式司康、三明治、手工餅乾和果醬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三明治可選擇的品種比較多,包括蘇格蘭煙燻三文魚、火腿、烤雞胸、雞蛋和水芹等,只有小黃瓜三明治是英式貴族的代表茶點。
喝什麼茶也有講究,17世紀,茶葉從中國傳入英國。由於運費昂貴,加之政府課以重稅,最高曾達到19%,能享用起茶葉的只有貴族。所以當時泡茶都是女主人親自上陣,號稱「尊重客人」,其實是怕傭人順手牽羊偷茶葉。茶一般採用純品茶,例如大吉嶺、伯爵茶、錫蘭茶等。和中國泡茶有所不同的是,由於英國一年大部分時間氣候寒冷,所以要在沏茶前燙壺,並且把煮沸的水馬上衝入茶壺中。品嘗糕點間,啜上一口溫熱的茶,最享受的時光莫過於此。
在巴斯的最後一個下午,我提前預訂了一次下午茶。選擇了古羅馬浴場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泵房餐廳(The pump room)」。
這裡曾一直是巴斯上流社會的社交中心,寬敞的舊式宴會廳裡,每天下午都有樂手演奏悠揚的樂曲,挑高的天花板掛著華麗的水晶吊燈。
從餐廳的窗戶就能俯瞰古老的羅馬浴場
百年老字號的餐廳,招牌菜就是下午茶,先來看看他家菜單
下午茶的三層餐盤很快就端上來了,放在桌子上,乍一看上去覺得哪兒有點奇怪。最下面一層是司康,中間一層是三明治。難道是給我放錯了?這麼老牌的餐廳不應該出這麼低級的錯誤吧?轉頭看看別的賓客的桌子,也都是一樣的擺法。莫非是國內的下午茶擺錯了?我就偷偷問了當地的導遊,為什麼英國的下午茶司康在最下面,而我之前吃過的下午茶是三明治在最下面。她回答,其實三明治在哪層,主要是看司康是甜的還是鹹的,如果司康是鹹的,在最下層就沒錯。
這麼看,下午茶的擺盤並不像網絡上所流行的說法那樣嚴格,而是根據食材的口味而定的。
巴斯下午茶味道中規中矩,雖然沒有那些品牌聯合下午茶的花哨,但卻還原了標準英式下午茶最真實的樣子。餐廳一頭還有樂手演奏,悠揚的樂曲聲迴蕩在大廳裡,成了一場視覺、味蕾和聽覺的多重盛宴。就像當時的貴族們,在下午鐘聲敲響4次的那一刻,享受安靜的午後時光。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