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國軍隊撤出四行倉庫被關進「孤軍營」,謝晉元遭暗殺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人們再次回憶起了可歌可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相信大家對戰鬥過程都有所了解,今天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重現相關歷史,並簡略地聊一聊第88師524團第1營400餘名官兵撤入上海租界後的遭遇。

    1937年10月26日,524團第1營400多人進駐四行倉庫,對外號稱有800人,當時媒體以「八百壯士」報導。這些勇敢的軍人沒有後援,沒有安排好的退路,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進攻四行倉庫的日軍。

    戰鬥在10月27日上午打響,在之後的5天時間裡,日軍第三師團一部發起了數十次進攻,均被居高臨下、火力迅猛的中國軍隊一一擊退。

正在戰鬥中的四行倉庫。

    每一個在場的中國軍人都發出了「誓死保衛四行倉庫」的吶喊!作為這支軍隊的最高長官,謝晉元向外界表態:「餘一槍一彈,決與倭寇周旋到底!」顯示了這支孤軍抗戰的決心。

謝晉元及其手跡。

    10月28日,日軍一支十幾人的小分隊潛至四行倉庫樓下,企圖安裝炸藥進行爆破。21歲的湖北兵陳樹生身上捆滿手榴彈,拉響導火索,從六樓跳下,與十幾個日軍同歸於盡。

日軍空襲四行倉庫情形。

    四行倉庫的戰鬥引起了中外各方面的嚴重關注。10月29日,英美等國擔心殃及公共租界安全,派代表向國府遞交請願書,要求以「人道主義原因」停止戰鬥。

日軍佔據四行倉庫。

    經過協商,謝晉元率部於11月1日凌晨撤離四行倉庫,進入上海公共租界。原計劃該部從租界繼續出發,與在上海西部作戰的第88師匯合。

中國軍隊撤入上海公共租界。

    在這次戰鬥中,中國軍隊以數十人的傷亡殲滅日軍200多人。當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了解到這一懸殊的戰果後,脅迫公共租界當局立即將524團第1營官兵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背信棄義的租界當局執行了這一無理要求。

中國軍隊撤入上海公共租界。

    隨後,租界當局將謝晉元餘部373人送到了公共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關入類似監獄的「孤軍營」。

中國軍隊被運往「孤軍營」。

中國軍隊被運往「孤軍營」。

    在「孤軍營」中,日軍、偽軍多次對謝晉元威逼利誘,想拉攏他,並埋下了「黑線」。謝晉元不為所動,一直努力重回抗日戰場。在他的努力下,「孤軍營」建起了學校和工務社,還教導官兵:「抗日不是一天的事,你們年紀又大了,當團長的應對你們負責。辦工廠、學校,是為了你們學得一技之長,將來抗戰勝利之後,能參加祖國的建設事業。」

    1941年4月24日晨,謝晉元率官兵早操,郝鼎誠、龍耀亮、張文清、張國順4人故意遲到。當謝晉元詢問遲到原因時,這4個早已被汪偽收買的漢奸突然從背後持匕首撲向謝晉元。謝晉元沒有防備,身受重傷,一個小時後去世,年僅37歲。

謝晉元遺容。

    謝晉元去世後,被追贈為陸軍少將。全國各界抗日民眾以各種方式紀念,上海近30萬民眾前往「孤軍營」弔唁。

謝晉元葬禮。

    1941年6月27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特別法庭做出判決,以共同殺人罪,判處郝鼎誠、龍耀亮、張文清、張國順死刑。由於日軍向租界施加壓力,死刑未予執行。

上海民眾弔唁謝晉元。

    同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對英、美等國宣戰,佔領了上海公共租界。日軍將「孤軍營」裡的官兵押送到國內乃至東南亞各地做苦工,很多人被折磨致死,100多名倖存者直到抗戰勝利才被解救。而殺害謝晉元的那4個兇手則被日軍釋放,下落不明。

 

來源:搜狐歷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一部《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讓熒幕前的觀眾看得是熱血沸騰,然而電影終究屬於藝術作品,某些劇情呈現並非就是真實的歷史,今天就讓大家看看當年的一些老照片:中國軍隊撤出四行倉庫被關進「孤軍營」,謝晉元遭暗殺。
  • 四行倉庫最後撤退了嗎? 謝晉元為何會同意勇士撤離四行倉庫?
    27日,天還沒亮,日軍就向四行倉庫而來,但他們不知道在倉庫內還有留守部隊,謝晉元一聲令下,全樓各個射擊孔全部開火,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在被斃傷200餘人後,日軍暫時撤退。在日軍的後援部隊上來後,向倉庫發起了集中攻擊,謝晉元命令停止射擊,當日軍接近倉庫時,突然用集束手榴彈投向敵人。激戰一天,謝晉元部給進攻倉庫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中國軍隊僅陣亡2人,傷4人。
  • 家住四行倉庫附近,我帶你去看真實的現場和大量...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後續結局
    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時任國軍中校團長的謝晉元率一個營的官兵(共411人,為迷惑敵人,謝晉元曾對外宣稱有800人),留守上海閘北狙擊敵人。面對數萬日寇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的瘋狂進攻,謝晉元帶領的這支孤軍始終鬥志昂揚,奮勇殺敵。他們在四行倉庫與敵激戰4天4夜,擊退敵人數十次進攻,斃敵200餘名,日軍始終不能前進一步。這就是當時那段廣為流傳的「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悲壯歷史。
  • 電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四行倉庫保衛戰,孤軍背後的力量
    或許我們從四行倉庫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四行倉庫處在一個被敵人包圍的中心區,它位於蘇州河北岸西藏路附近,其西面和北面是非租界區,已被日軍佔領。東面是公共租界,南面越過蘇州河也是公共租界。也就是說,四行倉庫同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隔絕,完全成為一個「孤島」。
  • 四行倉庫保衛戰英雄們的結局
    日軍已攻陷大場、江灣、閘北、廟行地區,中國軍隊腹背受敵,戰局危急。為避免全軍覆沒,國民政府最高軍事當局決定將主力撤至蘇北河以南陣地。 10月26日晚,守衛戰場防線的國軍第88師第524團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
  • 謝晉元等「八百壯士」:血戰四行倉庫
    在上海四行倉庫奮戰的中國守軍壯士(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記者吳振東)「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這一段歌唱當年「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拼死抗敵的歌詞,今天聽來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謝晉元,廣東省蕉嶺縣新鋪墟尖坑村人,1905年4月生。
  • 國慶節四行倉庫遺址前插滿了紅旗 「八百壯士」的 真實結局很悲壯
    八百壯士守衛四行倉庫的戰鬥是1937年淞滬會戰尾聲,也就是上海淪陷前夕的一次局部戰鬥。1937年10月26日晚上,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中校奉命率領一營423人堅守四行倉庫,在當時中國軍隊已經開始撤退的情況下,四行倉庫已成為「孤島」,但謝晉元副團長與官兵們毫無畏懼,像一枚釘子牢牢的扎在上海市區最後一塊陣地上。
  • 為什麼是四行倉庫?看《八佰》前了解這些細節
    ■ 蘇智良 胡皓磊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1937年淞滬會戰中謝晉元率領的「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孤軍阻擊日軍的壯舉再次激起了人們對英雄的敬意。然而由於歷史塵埃的遮蔽,有關四行孤軍的一些細節總顯得撲朔迷離。為什麼要保衛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說法又從何而來?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後來,日本軍隊果真鑽了進去,守軍從外面把連著手榴彈的繩索一拉,手榴彈連著迫擊炮彈,一起爆炸,隨即一屋子日軍全部上了西天。等到日軍正式圍攻四行倉庫時,謝晉元更是頻頻設計,打擊敵人。比如四行倉庫有一面沒有窗戶,鋼筋水泥的牆壁上又很難鑿出槍眼,謝晉元就故意引日軍利用平射炮進攻。
  • 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4天4夜,撤到蘇州河南岸租界
    四行倉庫保衛戰,所謂的「八百壯士」,是對外的宣傳,真正投入實戰的是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大約414名官兵,營長楊瑞符少校,由第88德械師第524團團副謝晉元中校特地坐鎮指揮。此戰為1937年8月13日打響,到11月12日結束的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儘管國軍參戰兵力60餘萬,遠在侵華日軍27萬人之上,但無奈日軍有戰車、戰機、停泊在黃浦江上的海軍第3和第4艦隊戰列艦、巡洋艦上重型艦炮發射高爆榴彈的打擊,讓國軍參戰官兵死傷慘重,不得不向西撤出了上海戰場,提前組織南京防禦戰。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在張治中的指揮下,中國軍隊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日軍雖然憑藉裝備和武器優勢,將中國軍隊的進攻一一擋回,但是中國軍隊前僕後繼、悍不畏死的英勇頑強抗戰,也給向以戰無不勝自詡的「皇軍」重大殺傷,日軍進展並無多少。為了儘快結束上海戰事,不使「三個月滅亡中國」成為空話和笑柄,日本統帥部不得不多次增兵。
  • 檔案解密四行倉庫守衛戰:"八百壯士"只有三百餘人
    1937年10月下旬,中國軍隊在薀藻浜反攻失敗後,日軍全線攻擊,我軍防禦核心大場陣地的形勢急轉直下。大場位於閘北邊緣,是通往南翔、真如的要道,同時是中央集團軍和左翼集團軍的交界處,日軍若佔領大場,中央集團軍即有被夾擊殲滅的危險。所以,蔣介石不得不命令全線後撤。但為了配合外交策略,營造中國軍隊仍在蘇州河北岸堅持抗戰的印象,蔣介石要求88師孫元良部在閘北繼續作戰,儘量爭取時間。
  • 一條蘇州河相隔,一邊天堂一邊地獄,四行倉庫保衛戰究竟有多慘烈
    當然,電影中展現的八佰壯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篇幅依然十分有限,所以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重新了解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始末,以及撤入租界後中國軍隊的辛酸故事!謝晉元《八佰》電影背後你不知道的真相!上海淞滬戰爭紀念館最終,因為日本侵略軍的海陸空多方位打擊優勢,導致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在堅持了近三個月後,中國軍隊大批部隊被迫撤出淞滬戰場。不過,為了能夠讓中國在國際上贏得支持,即出於政治目的。
  • 歷史上的今天|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舊照接到死守四行倉庫的命令後,謝晉元便誓與陣地共存亡。謝晉元曾將士兵召集起來,問他們這是什麼地方。有人說是四行倉庫,也有人說是88師司令部。謝晉元聽了,說:這不是四行倉庫,也不是88師的司令部,是我們四百多人的墳墓。四行倉庫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為一棟六層鋼筋混凝土大廈,屬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建築。先前四行倉庫為88師師部,因此貯存了大量食物、彈藥以及救護用品。
  • 83年前的今天,影片《八佰》所反應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
    歷史上的今天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他國民革命軍向西撤退。
  • 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
    自從電影《八佰》看過過一直想去四行倉庫紀念館去看看英雄之地,特意挑了一個工作日想著人不會很多 。預約好之後到達目的地 才發現人依舊很多。乘坐公共運輸的我下了地鐵走了一點路便看到了這堵牆,被子彈打的千瘡百孔的牆壁正在向我們訴說的我們的戰士們如何保衛我們的祖國。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大多都已知曉四行倉庫的歷史。那麼就讓我們懷著對英雄們崇高敬意,再去翻看這篇歷史。
  • 電影《八佰》讓人印象深刻的四行倉庫,現在是什麼模樣?
    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現在的靠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上海閘北地區抵抗已日趨艱難,蔣介石決定撤出該區絕大多數部隊,去防衛上海西部郊區。就在這時,傳來《九國公約》的籤字國代表將於11月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會議的消息,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討論中國對日本侵略的控訴案」,國民政府對此寄予厚望。
  • 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揭英雄們的悲慘結局
    他們在戰役結束後被軟禁在租界,謝晉元被暗殺,而楊惠敏則含冤入獄…… 四行倉庫保衛戰!讓世界看見中國抵死不從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來到了尾聲,國民政府軍損失慘重,為了保全實力,大部隊向後方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