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受到衝擊的情況下,星巴克正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並希望以「中國速度」來提振投資者的信心。
星巴克國際業務、渠道發展及全球咖啡與茶集團總裁約翰·卡爾弗(John Culver)12月10日在該公司全球投資者交流會上多次「點讚」中國市場的表現,並透露,2022財年將在中國市場新開600家門店,在該財年末進駐230個城市,實現總店數6000家的目標。
據介紹,新開店的整體數量中約有10%為「啡快」門店,其面積更小,強調外賣和數位化點餐服務,降低成本輸出。 「星巴克不斷加碼中國市場是必然選擇,疫情影響下,中國是為數不多防控效果較好的市場,數位化程度也高於其他國家,不需要培養消費習慣,即可以支撐其新的門店形式發展。」新零售行業專家雲陽子向財聯社記者指出。
其實,受疫情影響,星巴克全球業績正在面臨較大壓力。今年第三財季,該公司曾錄得10多年來最大每股虧損;第四財季,其美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下滑9%,美國本土以外的全球市場同店銷售額下滑10%。只有中國市場方面,其預計第四季度末業務或將全面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曾發布一封致股東信,宣布將永久關閉北美市場400家門店,而新店開設的數量也減半至300家左右。該消息一出,導致該公司市值一夜間蒸發了50億美元。
除了肯定中國市場的表現,星巴克方面還在投資者會議上透露,預計2023財年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全年能達到2%-4%的增長,高於此前預期的1%-3%。其財務長Pat Grismer還將公司長期收入增長預期上調至8%-10%。此前,該公司曾表示,調整後每股收益每年至少增長10%,長期而言,綜合收入增長在7%-9%之間。
「我們正以『中國速度』來指導決策,以適應『新常態』。」卡爾弗亦在投資者大會上表示,對星巴克中國來說,繼續努力擴張門店是一件大事,這大約佔星巴克中國總收入增長的75%-80%。
據了解,目前,中國和美國本土是星巴克兩個最為重要的市場,美國疫情反覆令其實體店銷售充滿不確定性,而中國市場能否扛起提振財年業績的「大旗」?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指出,在全球市場表現萎靡,投資者信心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強化中國市場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投資者的信心,但是中國市場的增長能否彌補其全球市場的下滑,還有待商榷。「不過,疫情加速市場出清,為星巴克在國內擴張提供了一定的市場空間。對資本充足的企業而言,當下是擴張的好時機。」
「國內疫情防控較好,市場迅速回溫,但星巴克的對手不僅是疫情,還有中國市場迅速崛起的茶飲品牌和咖啡品牌。這些品牌都在不斷動搖星巴克的核心商務客群,其不斷擴大市場也是必然選擇。」雲陽子說,「單一市場的增長,並不足以解決該公司當前面臨的所有問題。」
〖 財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