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一到中秋節,也就到了螃蟹上市的時節,朋友圈都被肥美的大閘蟹「刷屏」了,月餅和螃蟹幾乎佔滿了朋友圈。眾多吃貨早就垂涎三尺,迫不及待一嘗螃蟹鮮美的滋味了。螃蟹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優質蛋白質,能夠讓人增加活力,去除疲勞,又有豐富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可以強精骨,增加抵抗力。尤其是褐蟹的蟹肉,其含鈣量和含鐵量都很高,不僅對人體骨骼有好處,還能促進人體紅細胞的繁殖,有效緩解疲勞。
螃蟹鮮美的肉質,光是想想,都已經垂涎欲滴了!但是,東西再美味,也要因人而異,因人而食。尤其對於許多體虛的女性來說,卻不能多吃,就是正常人一次性也要少吃。對於如此愛吃的中國人來說,螃蟹更是吃出了花樣。最原汁原味的吃法莫過於把它蒸了蘸料吃。螃蟹的鮮美早就被古往今來的「吃貨「們蓋章定論了,明代的張岱評價起大閘蟹來,就稱其「不加醋鹽而五味俱全。」
螃蟹的做法也有很多種,除了清蒸,還有什麼醉蟹、蔥油蟹、咖喱蟹、鹽焗蟹等等,各式做法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但是吃蟹就要吃鮮,這是大家公認的。故而像咖喱蟹、香辣蟹、黑胡椒蟹這類輔料味過厚的做法,總是感覺有喧兵奪主的嫌疑。
但是又不想吃清蒸或水煮的螃蟹,年年這樣吃,有些膩了。最近聽說有一道蟹釀橙,發現這竟然是一道具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古譜菜,記載於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橙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仍以蒂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加苦酒入鹽,供,既香而鮮,使有人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香橙與肥蟹,都是陽春白雪般的東西,光看名字,就已經引得人無限遐想了。
橙釀蟹的做法
首先橙子(個頭適中,甜酸適度的黃橙),截掉頂部大約四分之一,挖去果肉,只留下少許橙汁。螃蟹(要二兩以上,膏黃豐滿鮮美者為先,最好是大閘蟹,雌雄搭配)。然後將螃蟹入鍋蒸熟,剔取蟹黃和蟹肉,接著把拆好的蟹黃和蟹肉,放進炒鍋,用蟹殼熬製過的油,或用豬油,以少許薑末、香油、醬油、米醋、白糖和花雕酒煸炒片刻。最後將之前挖出的橙肉及橙汁與蟹肉、蟹黃一起放進橙盅裡,還可以加些菊花,把截去的橙蓋上橙蓋,用錫紙包好(防止橙子吸水過多)。上籠用大火蒸8來分鐘即可。
食蟹釀橙要佐以醋跟鹽,入口儘是酸甜柔滑刺激著味蕾的快感。在涼風習習的秋日裡,在中秋的團圓宴上,來上這麼一盅蟹釀橙,不單有酒香、蟹香,更有橙香、花香,給節日營造一種既驚豔又浪漫的氣氛。
這道菜,對於選材就十分重要了,大閘蟹在秋季的時候才上市,那時候的大閘蟹蟹肉飽滿,膏黃鮮美,用來做這個菜最適合不過。整道菜有種螃蟹的鮮和花雕的那種淡淡酒味,再碰撞上橙子的果香,入口,在舌尖上激蕩纏綿,從來不知道原來兩種看似不相關的食物,融合在一起的味道這麼美妙啊。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