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軍的作戰指揮體制,一旦美國對伊開戰,布希總統的作戰命令將由美軍參聯會主席邁爾斯直接下達給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弗蘭克斯將軍。然後,弗蘭克斯手下的5個軍兵種司令指揮各自的軍隊對伊作戰。
他們將決定海灣戰局的走向。
弗蘭克斯素描
弗蘭克斯,瘦高個子,善於思考,性格卻十分火暴。
弗蘭克斯的一位下屬這麼評價他:「他雖然不是一個隨便發火的人,但在5分鐘的談話中,如果他認為你是錯的,那麼他會把你罵得狗血噴頭」。
而當弗蘭克斯接到「9·11」襲擊事件的報告時,他嘴裡嘟囔著說:「恐怖分子顯然失算了,把美國捲入戰爭,他們有大麻煩了。」2002年1月19日他對全世界說:「本·拉丹已經無處藏身了。」
現「倒薩」風聲正緊,弗蘭克斯卻傳出讓妻子旁聽絕密會議的醜聞,最後還得由國防部長親自出面為其說情,了斷此案。
弗蘭克斯的一言一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美國《新聞周刊》甚至早早地評選他為2003年度的風雲人物。
一頓壽司化解「南北極」
在美國國防部,湯米·弗蘭克斯和拉姆斯菲爾德的差異就像一個人手掌的兩面:一個內斂,一個張揚;一個注重個人空間,而另一個恨不得連睡覺都處於閃光燈下。
有人假設,阿富汗戰爭如果按照拉姆斯菲爾德的方式去打,那麼美國特種兵說不定現在還騎在馬上,在阿富汗的崎嶇山區追捕塔利班殘餘。但如果按弗蘭克斯的方式,只需事先部署10萬大軍,本·拉丹便插翅難逃。
終於有一天,「掌心」和「掌背」突然意識到,在薩達姆這個「獵物」面前,他們的差異對部署在海灣的30萬美國大兵來說,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1月的某天,弗蘭克斯和拉姆斯菲爾德的妻子正好都外出度假。在華盛頓附近的喬治頓,午後的陽光難得燦爛一回,拉姆斯菲爾德突然心血來潮,對弗蘭克斯說:「我們去吃壽司吧!」
「吃什麼?」弗蘭克斯對這個日本詞彙顯然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更驚訝於拉姆斯菲爾德這份突如其來的熱情。「行,不過,你得先給我示範一下,怎麼吃壽司。」弗蘭克斯答應了。
事實證明,雖然兩人仿佛一個生活在南極,一個生活在北極,但在「壽司」面前,他們的差異很容易糅合。壽司店裡過往的國防部官員似乎也很欣慰能看到這一幕,紛紛過來祝他們胃口好。
中央司令部的掌門人
美國中央司令部是五角大樓內最奇怪的部門,它成立於1983年1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正處在冷戰對峙時期,美軍的太平洋司令部和歐洲司令部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和任務,無暇顧及中東和南亞等地區。所以五角大樓決定成立「中央司令部」,接管歐洲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管轄範圍之間的中東、中亞、南亞和東北非等區域,轄區涉及25個國家。
美國中央司令部下屬5支主要力量:中央陸軍司令部、中央空軍司令部、中央海軍司令部、中央陸戰司令部和中央特種作戰司令部。但身為總司令的弗蘭克斯沒有自己的作戰部隊,他的主要任務是與熱點衝突地區周邊國家的領導人保持接觸,一旦需要,美軍可以獲準在當地進行突擊行動。
在佛羅裡達州的坦帕,中央司令部的總部大樓像一個巨大的沃爾瑪超市,弗蘭克斯和3200名工作人員忙著給華盛頓打電話,請求調動美軍在各地的部隊。在伊拉克戰爭一觸即發的情勢下,這裡更像是一個超級先進的電信局大廈。
一年以前,美國總統布希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開始著手制訂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軍事行動,他們前來徵詢弗蘭克斯的意見,弗蘭克斯回答說,倘若有5艘航母和5個作戰軍群,就能搞定薩達姆。拉姆斯菲爾德陰沉著臉,將弗蘭克斯的作戰計劃打回來,重新修改了四五次。鮑威爾曾說,所有經歷過越戰的美國軍人都有一個情結,那就是要在軍力人數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弗蘭克斯也不例外。但拉姆斯菲爾德希望兵力精簡,裝備精良,速戰速決。
而現在,圍繞伊拉克危機先期展開的外交戰久拖不決,而美軍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部署卻不斷累積,居然達到了弗蘭克斯預想的25萬人數,分為5個作戰集群駐紮伊拉克四周邊境,5艘航空母艦遊弋在波斯灣和地中海。
這究竟是一場媒體此前早已定義的「拉姆斯菲爾德式的戰爭」,還是弗蘭克斯式的戰爭呢?
就像那頓在華盛頓郊外的日本壽司料理,國防部長和四星上將的糅合將極大地改變伊拉克戰爭的面貌。在新的戰爭計劃態勢中,拉姆斯菲爾德的影子依然隨處可見。美國部署了更多的特種部隊,制訂了更為迅速的攻佔巴格達的計劃,地面戰打響的時間也比弗蘭克斯預想的要提前。拉姆斯菲爾德同時希望,空中打擊和地面作戰幾乎同時展開。
五角大樓一名官員說:「拉姆斯菲爾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但他知道自己不需要什麼。弗蘭克斯的本事就在於,他知道拉姆斯菲爾德需要什麼。」所以,弗蘭克斯與拉姆斯菲爾德配合得很好,他真的不知道壽司怎麼吃嗎?天知道,但拉姆斯菲爾德顯然非常樂意在弗蘭克斯面前炫耀如何吃壽司。
又一我行我素的「巴頓」
弗蘭克斯的一天是從凌晨4點開始的。在坦帕附近的邁克戴爾空軍基地,有一幢軍方給弗蘭克斯分配的別墅,屋子裡迴蕩著弗蘭克斯喜歡的鄉村音樂,和著音樂,弗蘭克斯在跑步機上跑上半個小時,然後打開電腦,看看有沒有e-mail,被音樂吵醒的妻子凱茜則為他端來一杯泡沫黑咖啡。
弗蘭克斯稱凱茜是他的「智囊和導師」,他倆是在35年前組織的一次「配對見面會」上認識的。那天,他帶凱茜去看《日瓦戈醫生》,兩年後他們結婚,不久,弗蘭克斯入伍。他們有一個寶貝女兒,女婿在美軍第一裝甲部隊,2個孫子則給弗蘭克斯帶來另一份快樂。
不過,這份天倫之樂最近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弗蘭克斯的一名下屬向五角大樓舉報稱,弗蘭克斯讓他的妻子隨隨便便地一屁股坐在高度機密的軍方文件上,凱茜跟隨弗蘭克斯進行官方出訪時,弗蘭克斯也沒有按照規定,如實付清凱茜應該交付的差旅費。
五角大樓已經正式介入調查此事。中央司令部一名高級官員證實:「我曾經在飛機上多次看到,弗蘭克斯開會時,凱茜也不迴避,這嚴重違反會議的保密級規定。」外出訪問時,在那架老掉牙的波音707專機上,弗蘭克斯和凱茜依偎而坐,即使是在凱茜不陪同出訪的情況下,弗蘭克斯也讓旁邊的這個位子空著,誰也不許坐。
只有一次例外,去年感恩節,弗蘭克斯前往阿富汗視察駐阿美軍,陪同出訪的是得州著名的鄉村音樂歌手尼爾·馬科奧和他的樂隊。馬科奧一上飛機,弗蘭克斯就像追星族似的大叫起來,機艙裡,鄉村歌曲被放得震天響。57歲的四星上將嚴肅地說:「我們對待工作是非常認真的,但對自己,從來沒那麼死板。」說完,將一杯牛奶潑向大喊大叫的樂隊。
從得州少年到四星上將
德克薩斯州中部某小鎮,一個男孩如何在家人的漠視下,成長,成才,成名,這個現代版的勵志故事在美國就像「小華盛頓砍櫻桃樹」一樣家喻戶曉,主人公就是美國總統布希。其實,這個故事更像是弗蘭克斯的經歷。
現年57歲的弗蘭克斯出生於俄克拉荷馬州南部一個小鎮懷俄伍德,父親是一名機械師,母親則在家操持家務。童年時,弗蘭克斯一家遷往德克薩斯州中部。布希一家也在這個時候從康涅迪格州遷往德克薩斯州中部。弗蘭克斯讀中學時的校友蘿拉後來成了布希的妻子、美國第一夫人,不過,蘿拉根本就想不起學校裡有一個叫弗蘭克斯的人,中學校長也記不起弗蘭克斯是誰。
但也正是在這裡,在他人的視線之外,小弗蘭克斯學會了自己找樂,拿彈弓打鳥,騎摩託車,抽雪茄,喝雞尾酒。
中學畢業後,弗蘭克斯進入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但很快輟學,入伍參軍。1965年,弗蘭克斯成了一名列兵,2年後升任炮兵軍官。在越南戰爭期間,他在美軍第9陸軍師中任炮兵指揮,經常深入前線,為後方炮兵部隊引導進攻火力。戰爭中,弗蘭克斯3次受傷,其中有一次差點要了他的命。他的大腿上至今仍留著越戰時的傷疤,但弗蘭克斯很少向人提起。同大多數越戰老兵一樣,這場痛苦的回憶永遠深埋在心底,甚至連弗蘭克斯在軍隊交往多年的老友也從未聽弗蘭克斯講起過越戰往事。在他的官方簡歷中,只提及他曾經獲得3枚紫色勳章。
弗蘭克斯在美國得州、朝鮮、德國和五角大樓服役的豐富經歷使他在軍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他對軍隊作戰手段的一些改革措施更使他名聲大振。他曾改進炮兵部隊的戰術,利用遠程大炮對付敵軍移動的坦克,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而,小有名氣的弗蘭克斯最終能達到他軍事生涯的頂峰,多少還是靠運氣。弗蘭克斯的幾位上司,包括曾指揮美軍在朝鮮作戰的約翰·迪勒利,美軍前總參謀長蘇利文,都是美國寥若晨星的四星上將,長期在他們手下工作,弗蘭克斯升遷的機會遠遠超過其他校官。
在1991年美軍在海灣地區的「沙漠風暴」行動中,弗蘭克斯負責指揮直升機和地面部隊,前總參謀長蘇利文評價說:「他有著非凡的能力,能夠判斷複雜的局勢,能夠將概念運用到實際。」他還指揮美第7軍所屬5個師、1個騎兵團和1個航空旅徹夜攻擊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經過激烈戰鬥,伊共和國衛隊「光輝」師全軍覆沒。弗蘭克斯也因此聲名遠揚。
此後整個1990年代,弗蘭克斯在美國中央司令部一路順風,2000年7月,弗蘭克斯成為美國9位四星上將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