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成「傻大膽」,解放軍下一步是封鎖金門?

2020-12-06 兩岸直通車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臺灣地區現在已經成為了戰略要點。曾有專家指出,如果兩岸關係真的爆發衝突,主戰場一定是在臺灣。本身臺灣地區的面積就不大,如果戰場發生在臺灣,那最受傷的只會是普通的臺灣民眾。日前有媒體指出臺灣立榮航空包機前天飛往東沙島途中,進入香港特區飛航管制區被要求返航,此消息引起了臺灣地區各界的強烈關注。關於大陸對臺灣進行「制裁」的手段,很難不讓人猜測大陸臺灣下一步的計劃,是不是就是要封鎖金門和馬祖。

不排除兩岸衝突升溫,解放軍下一步是封鎖金門?

對於臺灣民眾比較關心的問題,前臺灣「安全部門」主管蔡得勝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表示,現在臺灣市民已經被選舉鬧得烏煙瘴氣,候選人為了增加支持率,瘋狂誇讚軍事實力,導致臺灣民眾現在成了「傻大膽」什麼都不怕。但是如果真的開戰,流血最多的只會是臺灣方面,雖然現在因為疫情臺灣經濟受到了傷害,但是想要完全復甦,還是離不開大陸市場,疫情過去並不是臺灣經濟復甦的開始,和大陸恢復關係才是。

當被問及兩岸衝突有沒有可能進一步走向升溫,蔡得勝也給出了回應,他覺得有可能,但這是兩岸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並且不會輕易的出現這種情況。而臺灣方地區更是要看重和平發展的可貴之處,節制的發展更有利於臺灣社會。如果大陸覺得臺灣一直向「謀獨」的路線持續走下去,兩岸摩擦升溫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下一步或許就是逐步封鎖金門、馬祖,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兩岸關係焦慮,臺灣需要和平

蔡得勝覺得自己在臺灣地區任職已經有35年了,但是從來沒有什麼時期,像現在這樣焦慮。因為兩岸關係一觸即發,越來越緊張的狀態讓蔡得勝十分恐慌。兩岸都需要節制,和平發展才是對臺灣最好的事情。 臺灣的軍力雖然宣傳得五花八門,但軍演事故卻接連發生,越來越多的軍人事故,讓臺灣民眾逐漸意識到臺灣的軍事實力或許並不是這麼強。而臺灣目前的發展,更需要和平,休養生息才是重中之重。一味的挑起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矛盾,影響的不僅是兩岸的友好往來,還有經濟貿易,大陸對臺灣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出口目的地」,一旦兩岸關係緊張到一定程度,臺灣無疑是受傷害最大的一方。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海升溫,解放軍下一步封鎖金門?
    解放軍部隊在最近幾個月更是大規模、高頻次的在臺灣海域上空進行戰備巡航活動,讓臺灣「防衛」部門十分緊張。 這一次航空管制,可能的原因是涉及到相關空域的訓練活動。這讓很多臺灣方面的觀察人士都認為,如果那些意圖「臺獨」的勢力不懸崖勒馬,繼續在危險的道路上試探,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解放軍採取軍事行動,而首先就會封鎖金門等地區。
  • 解放軍為何不攻佔金門
    熟悉歷史的人應該還記得,四十三年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軍隊曾經在臺灣海峽進行過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那是國民黨退居臺灣後,雙方所爆發的第二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外界稱之為「第二次臺海危機」或「8、23金門炮戰」。
  • 解放軍炮轟金門 大陸與美相互摸底的一齣戲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時30分,隨著毛澤東一聲令下,駐紮在福建廈門——泉州一線三十餘公里海岸線上的解放軍炮兵同時向臺灣海峽的金門開火,揭開了震撼世界的「炮轟金門」的戰幕。可是,六十天後,解放軍卻突然停止炮轟,此舉使臺灣海峽兩岸的軍民乃至世界輿論都大感意外。毛澤東的構想:收復金門?
  • 臺灣當局「金門大撤軍」內幕
    《聯合報》的消息,從11月1日開始,臺灣軍隊原屬於軍團級的金門防衛司令部正式降為軍級的指揮部,而首度在金門成立了地區守備隊的編制,金防部的各作戰部隊,從師級降為旅級,金門的兵力只剩下幾千人。在金防部大縮編之後,臺灣軍隊的陸軍一共不夠10萬人。而在兩蔣時代,單是金防部,兵力就超過10萬人。1990年還有兩萬五千人。金門距離大陸的廈門最近的地方只有2.3公裡,距離臺灣本島將近280公裡,金門的地理位置特殊,一度是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沿陣地。臺軍在陳水扁決戰境外的軍事理念之下,外島成為臺灣軍隊計劃反制、先制的作戰平臺。
  • 金門登陸戰數千解放軍埋葬古寧頭,臺灣團體籲兩岸促其返鄉
    金門登陸戰數千解放軍埋葬古寧頭,臺灣團體籲兩岸促其返鄉 中新網 2015-02-10 13:13 來源:澎湃新聞
  • 金門戰役解放軍為何慘敗
    另一邊—— 繼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國民黨軍隊主力付之一炬,人民解放軍又渡江取南京、克上海,稍事休整,1949年7月上旬入閩,毛澤東命令第三野戰軍以8個軍的兵力投入解放臺灣的備戰中。8月,發起福州戰役,解放福州。10月,發起漳(州)廈(門)戰役,解放漳廈地區及濱海一些島嶼,金門頓成一座孤島。金門是臺灣的橋頭堡,歷史上鄭成功、施琅攻取臺灣,都以金、廈為出發地。
  • 為了中國統一—1958年金門炮戰
    3.八月二十四日海戰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後,遵照上級指示,對金門島駐軍各點和火炮陣地實施強烈的火力打擊,而海岸炮兵連則對從料羅灣進出金門島的國民黨海軍艦艇進行打擊,達到封鎖金門島的目的。這場海戰,雙方戰成平手。國民黨海軍宣稱擊沉解放軍海軍魚雷艇12艘。自9月2日料羅灣海戰後,9月3日起,美國海軍開始為國民黨海軍提供武裝護航,但不進入原有的三海裡。緊接著,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中國領海為12海裡。在外交上,中美兩國開始了政治博弈。我政府宣稱,沒有允許,外國艦船和飛機不得出入我國領海和領空。面對封鎖,金門島物資逐漸緊缺。
  • 大擔島或「大膽撤軍」 揭秘金門的前世今生【3】
    1958年8月23日,為了打擊美國、迫使臺灣當局放棄金馬地區、造成臺灣與大陸「劃峽而治」的陰謀,同時也為了打擊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挑釁、騷擾活動,毛澤東提議再次炮轟金門、馬祖。一方面,對蔣幫的襲擾進行回擊;一方面,再次向美國表明中共絕不坐視臺灣被割出祖國的堅決態度。另外,還有一層秘而不宣、有待蔣介石領會的用意。
  • 葉永烈:金門戰役中解放軍並未「全部犧牲」
    我在2010年第2期《名人傳記》上讀到《湯恩伯與蔣介石恩恩怨怨》一文,內中稱 1949年10月24日(應是25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千餘人登陸金門之後,「全軍官兵全部犧牲。國民黨方面指揮金門戰役的主管正是湯恩伯。」
  • 《一九五八炮擊金門》下周繼續播出!
    ▲蔣介石在金門太武山頂▲金門碉堡裡國民黨軍炮兵部隊6月4日《捍衛領海》解放軍炮擊金門,讓美國人頗感震驚。很快,美軍航空母艦編隊抵達臺灣海峽,並無視中國政府關於領海主權的嚴正聲明,不斷進行挑釁。有了美國人撐腰,國民黨金門守軍似乎看到了曙光。
  • 解放軍全軍覆沒的慘敗——金門戰役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我軍出現了重大失誤,在金門島解放軍的登陸部隊被國民黨全殲,3個多團九千多人全軍覆沒。至今,金門島還未回歸。1949年4月南京解放之後,毛澤東等人決定立即研究解放臺灣的問題。
  • 「金門戰役」解放軍總指揮,中槍被「俘虜」,至今下落不明
    「金門戰役」解放軍總指揮,中槍被「俘虜」,至今下落不明文/半夜論史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國兩制這一方針,最早是針對臺灣的收復所提出的。臺灣遠離祖國大陸幾十年,海內外同胞們一直都盼望著臺灣能夠回歸祖國,能夠回家。尤其是近幾年來,祖國人民還對於臺灣回歸祖國的願望越加的迫切,甚至還提出了武力收復。相信大家應該知道在四九年的時候,我國解放軍曾經針對臺灣發起一場金門戰役,這場戰役的目的是痛打落水狗,將逃到臺灣的國民黨軍擊潰,趁勢收復臺灣。
  • 解放軍如何在金門失利的情況下解放的海南島?不得不提韓先楚
    但是剛剛經歷了金門戰役,失敗的陰影籠罩在解放軍指戰員的心頭,大多數人都不想打,就連毛主席都從蘇聯發來電報,通知海南島作戰前線的將領,作戰計劃推遲到1950年秋季。軍隊無戰意,更無必勝把握。再看雙方的力量對比,駐守海南島的是國軍名將薛嶽,兵力5個軍加上特種兵約10萬人,另外還有艦艇50艘,飛機45架,以此組成了海陸空立體一體化防禦,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伯陵防線」。
  • 1949年解放軍金門戰役被俘之後的命運
    在金門島上,部分被俘解放軍曾當即被補充進金門國民黨軍隊。這是因為國民黨軍隊雖然取得了全殲解放軍3個多團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臺灣軍方聲稱,國民黨軍隊共陣亡1269人,受傷1968人。另據原國民黨軍隊12兵團參戰人員在回顧金門之戰時稱,12兵團的18、19軍在金門之戰中陣亡2546人,負傷3553人,合計損失6099人,其中118師陣亡598人,負傷2339人。綜合這些數據,基本可以判定國民黨軍隊在此戰中陣亡3000人以上,負傷應在5000人左右,合計損失約9000至10000人,與解放軍基本持平。
  • 炮擊金門:精妙運籌改變戰略局勢
    金門諸島雖小,卻是美蔣封鎖遏制大陸的橋頭堡,是兩大陣營軍事對抗的最前沿。在炮擊金門發生前,美國不僅與臺灣籤署所謂共同防禦條約,還大肆武裝國民黨軍隊,一心圖謀製造「兩個中國」。毛澤東作出炮擊金門的決策,正是為打破美國人的戰略妄想。為達到出其不意的目的,毛澤東專門把炮擊金門的時間,從預定的7月25日推遲到8月23日,其間會見來訪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引發國際輿論的各種猜測聯想。
  • 臺媒:不排除大陸動作升溫,臺軍退將擔憂金門會被逐步封鎖
    臺媒:不排除大陸動作升溫據臺灣多家媒體的報導,近日,臺灣軍方徵用了立榮航空公司的一架包機前往東沙島為駐守在島嶼上的臺灣守軍運送物資,這架飛機在經過香港飛行航空情報區時被香港航空管制委員會告知途徑區域有危險因素存在,拒絕通航,要求返航。
  • 美軍想在臺海挑事 解放軍炮擊金門作為回應 美國人掉頭就跑
    1958年5月,美國在臺灣成立了所謂的「美國駐臺協防軍援司令部」。8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布了「不承認共產黨中國政府的備忘錄」,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在數日之後,派遣6艘軍艦,2萬名士兵進駐新加坡,大有不惜一切代價讓臺海兩岸成為火藥桶的味道。
  • 金門戰役被俘900位解放軍回大陸被奪軍籍
    金門戰役(資料圖)本文原載於《同舟共濟》2011年第1期,作者:葉永烈,原題:《歷史豈能變「戲法」》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臺灣方面稱之為古寧頭戰役。據國民黨方面統計,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三批登陸金門,總人數為9086人(其中船工約350人),並沒有「全部犧牲」。在古寧頭戰役中,解放軍被俘總數為5175人,陣亡3873人,還有50多人失蹤。我在金門的古寧頭戰史館看到成批的解放軍俘虜高舉雙手投降的照片及巨幅油畫。最後一個被俘的是解放軍253團團長徐博,他躲在金門主峰太武山北側山洞中,直到1950年1月因在夜晚偷吃附近田地中的紅薯而被捕。
  • 459門大炮同時射向金門,當時退守臺灣的蔣介石為何連聲叫好?
    金門炮擊,說的是1958年及其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據守福建省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懲罰性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眾所周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中國之後,還有一塊地區在負隅頑抗,那就是蔣介石的老巢臺灣。
  • 黃敬平:金門炮戰時解放軍共發射47萬發炮彈
    黃敬平:其實我簡單給大家看一張照片,你看金門的一般的地下坑道,他幾乎是直接水路就可以進來這個坑道,你有沒有看旁邊好像有人走的地方,有些不止是人可以走,甚至連摩託車或者是汽車,一般的車輛行駛工具(都可以走),旁邊的車道很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