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解放軍總指揮,中槍被「俘虜」,至今下落不明

2020-12-15 半夜論史

「金門戰役」解放軍總指揮,中槍被「俘虜」,至今下落不明

文/半夜論史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國兩制這一方針,最早是針對臺灣的收復所提出的。臺灣遠離祖國大陸幾十年,海內外同胞們一直都盼望著臺灣能夠回歸祖國,能夠回家。尤其是近幾年來,祖國人民還對於臺灣回歸祖國的願望越加的迫切,甚至還提出了武力收復。相信大家應該知道在四九年的時候,我國解放軍曾經針對臺灣發起一場金門戰役,這場戰役的目的是痛打落水狗,將逃到臺灣的國民黨軍擊潰,趁勢收復臺灣。

可能是解放戰爭的一路勝利,使得一種驕傲的心態充斥在解放軍和其指揮心中,當時作戰的解放軍忽略了海戰的種種困難和隱憂,最終導致金門戰役的失利。解放軍總指揮在這一戰中身中數槍被俘虜,至今仍然下落不明。金門戰役以海戰為主。可是當時我國解放軍只善於陸地作戰,對於渡海戰役十分的不熟悉。而且當時我國解放軍的海戰武器裝備都十分的不足。

東拼西湊之下,勉強能夠讓二十八軍,共九千人乘船去金門島作戰。當時我國解放軍信心滿滿,且因為解放戰爭一路高歌,處於士氣正濃的時候。雖然解放軍隊對海戰還不熟悉,且派去的人數不多,但是派去的二十八軍乃是王牌軍隊,作戰經驗十分豐富,解放軍們都信心滿滿。當時國民黨派有兩萬軍隊駐紮在金門,可是物資短缺使得他們的戰鬥力直線下降。

因此,我國解放軍認為這是一個攻打金門島的好時機,所以,儘管在準備仍不夠充分成熟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率軍開拔金門島。但是一開始的時候就遇上了困難,二十八軍沒有估計到海裡面的準確情況,使得在登島的時候船隻擱淺。幾費周折之下,終於登上了島。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我國登島解放軍正面碰上了為金門島國軍補充物資的國民黨軍隊。來補充物資的國民黨軍隊整整有三萬人,一個大軍團。

本來我方軍隊人數上就處於劣勢,駐守的國軍有了物資的補給,加上還有3萬的援軍,戰鬥力直線上升。儘管解放軍驍勇善戰,但是在如此糟糕的情況下,解放軍們還是節節敗退,金門戰役大慘敗。金門戰役的總指揮,乃是二五一團的團長劉天祥。他是在金門戰役節節敗退之後被臨時任命的總指揮。他當時想要力挽狂瀾,於是組織士兵們去搶奪船隻,準備逃回大陸。

可是對方實在是人多勢眾,人少力微的解放軍無法突破重圍。正當總指揮劉天祥帶著軍隊艱難往深山裡面撤退的時候,一個曾經是國民黨軍人,後來被吸收進二十八軍的俘虜見到國民黨軍隊勝利,於是非常無恥的背叛了。並且為了立功還指認了當時金門戰役解放軍總指揮劉天祥。於是劉天祥便被國民黨軍隊圍攻,被打了好幾槍身受重傷。一片混亂之中,國民黨軍隊將劉天祥搶走,抬上擔架上就走了。然後就失去了當時金門戰役解放軍總指揮劉天祥的下落。現今仍不知他在何方。

相關焦點

  • 他是「金門戰役」中解放軍總指揮,被俘虜後,從此「不知所蹤」
    他是「金門戰役」中解放軍總指揮,被俘虜後,從此「不知所蹤」文/歷史小長廊眾所周知,新中國的成立並不容易,犧牲了無數的將軍戰士才換來的,從最開始我們抵抗外國侵略者的時候,全國人民共同團結起來抵禦外侵,殺的他們節節敗退
  • 金門戰役中的我軍總指揮,中槍後被「俘虜」,從此下落不明
    金門戰役中的我軍總指揮,中槍後被「俘虜」,從此下落不明金門是臺灣的門戶,也就相當於大門,當初在蔣介石戰敗退居臺灣之後,我軍方面對蔣介石進行了追擊,來到了金門,所以這才有了金門戰役。但是這裡是蔣介石的地盤,再加上是海上作戰,我軍一是船隻少,二是海上作戰能力不強,所以在這場戰役中失敗了,所以臺灣只能暫時放棄收復。當時解放軍整理了一下物資和收集了一下船隻之後發現,只夠九千人前往戰場,於是就選出了28軍的九千人。這個28軍戰鬥力彪悍,並且在解放戰場和抗日戰場上都立有奇功。
  • 金門戰役中,他是解放軍的總指揮,被國軍所俘虜,之後不知所蹤!
    金門戰役中,他是解放軍的總指揮,被國軍所俘虜,之後不知所蹤!金門戰役可以說是長久內戰之中一次很關鍵的戰役,也是一次關鍵的失敗,使得臺灣地區沒能夠及時的攻打下來。當時解放軍一鼓作氣,已經將北方全部地區以及南方大部分地區都解放了,但是國民黨在蔣介石的帶領下,卻逃到了臺灣地區,所以解放軍本來是準備乘勢進攻,不讓國軍有任何反應的機會,爭取繼續將國軍全部剿滅。但是就是在金門這個地方,我軍遭遇了一次很大的失敗。
  • 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總指揮,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三野十兵團的九千餘名官兵揚帆渡海,夜襲金門島。鏖戰三日,終因後繼無援、寡不敵眾,全軍覆沒。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的總指揮,受傷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這位總指揮的名字叫劉天祥,時任三野第十兵團28軍第251團的團長。解放軍在此戰中第一批登島的共有「三個半團」8700多人,分別是244團、251團、253團和246團,其中246團只派了一個營。第一梯隊登島後,正值漲潮,水深浪闊。為著減少傷亡,船隻長驅搶灘,越近越好。
  • 解放軍軍長蕭鋒,曾任金門戰役總指揮,戰役失敗後他結局如何?
    解放軍軍長蕭鋒,曾任金門戰役總指揮,戰役失敗後他結局如何?
  • 金門戰役總指揮蕭鋒,1955年為何僅授大校軍銜?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爆發於解放戰爭末期的金門島。當時解放軍渡過長江天險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打垮了江南地區的國軍。三野第十兵團在葉飛的指揮下,更是相繼取得了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和廈門戰役的勝利。整個福建地區,就只剩金門這一座孤島了。
  • 葉永烈:金門戰役中解放軍並未「全部犧牲」
    我在2010年第2期《名人傳記》上讀到《湯恩伯與蔣介石恩恩怨怨》一文,內中稱 1949年10月24日(應是25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九千餘人登陸金門之後,「全軍官兵全部犧牲。國民黨方面指揮金門戰役的主管正是湯恩伯。」
  • 金門戰役失敗後,登島作戰的四個團長,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第十兵團28軍派出三個團強行登陸金門,準備解放金門,金門戰役由此爆發。對解放軍來說,一路經歷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因此並沒有把一個小小的金門放在眼裡。不過,輕敵的後果卻換來了慘重的代價,金門戰役最終以失敗告終,登島作戰的9000餘人幾乎全軍覆沒,給我軍留下了深重慘痛的教訓。金門戰役打響後,解放軍先遣部隊派出了三個團,這三個團分別是244團、251團與253團。因為戰況吃緊,而且第一批登陸的船隻擱淺在海灘,無法返回,所以後續增援部隊遲遲無法登陸。第二天,28軍246團主動前往金門增援。
  • 金門戰役是唯一全軍覆沒的戰役,陣亡被俘近萬人,萬槍齊鳴致哀
    特別是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把國民黨打的節節敗退。正當全國人民歡呼雀躍,解放全中國的勝利在望時。一個消息轟動了整個軍隊,解放軍每一場戰鬥勝利的形象,已經深得人心了。但是金門島的戰爭卻失敗了,其中成千上萬的士兵要麼犧牲,要麼淪為敵佔區的俘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解放軍軍長蕭鋒,因金門戰役全軍覆沒,連降數級建國後成大校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創造了戰爭史上的許多奇蹟,也許是因為三大戰役的勝利導致了輕敵。在金門戰役中,讓解放軍遭受重大的打擊。在金門戰役中的錯誤導致了許多同志的犧牲,這是一次非常慘痛的教訓。戰役起因說起金門之戰,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解放戰爭末期在金門島爆發。1949年福建全境解放後,三野10兵團與國民黨的交戰中,因為全軍上下都有著一股驕傲的情緒,自認為國軍不經打。於是1949年10月25日凌晨,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發動了金門戰役。
  • 金門戰役被俘900位解放軍回大陸被奪軍籍
    金門戰役(資料圖)本文原載於《同舟共濟》2011年第1期,作者:葉永烈,原題:《歷史豈能變「戲法」》1949年10月的金門戰役,臺灣方面稱之為古寧頭戰役。戰役前期國民黨軍隊指揮官是湯恩伯,後期是胡璉。據國民黨方面統計,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三批登陸金門,總人數為9086人(其中船工約350人),並沒有「全部犧牲」。在古寧頭戰役中,解放軍被俘總數為5175人,陣亡3873人,還有50多人失蹤。我在金門的古寧頭戰史館看到成批的解放軍俘虜高舉雙手投降的照片及巨幅油畫。
  • 他臨危受命做金門戰役的總指揮,全軍落敗連降四級,後成開國大校
    1949年10月24日,我軍發動了金門戰役,登陸該島的人民解放軍戰鬥了三天三夜,殲滅9500多名國民黨士兵。共有3個多團共計9086人(包括船夫和文職工人350人)上島,大部分都英勇犧牲,其餘被俘。這是我軍的巨大損失。
  • 金門戰役,解放軍推遲作戰計劃,胡璉12兵團卻在此時趕到
    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金門戰役之前,解放軍已經在1949年7月進入福建地區,先後發生了福州戰役,廈門戰役等戰鬥。經過這些戰役以後,在大陸的福建地區國民黨軍隊的殘兵敗寇都已經被消滅乾淨,這時候以蔣介石等人為首的國民黨的高層統治者已逃往臺灣,打算將臺灣作為最後一塊地區來進行堅守。
  • 金門戰役中,國民黨被俘的最高將領,是由解放軍日本籍戰士活捉的
    70年前的10月,一場金門戰役震驚了世人。然而,在這場失利的戰鬥中,解放軍卻湧現了許多英雄。在這些英雄中,包括一個日本人。他就是第28軍82師224團的黑田。黑田也是解放軍參加金門戰役唯一的外國籍戰士。
  • 金門戰役,解放軍251團團長犧牲,他是誰?犧牲過程令人肅然起敬
    在解放戰爭的末期也爆發了許多的戰役,而其中金門戰役算得上是其中非常慘烈的戰役之一了,地點就在福建省金門島,起始時間是1949年10月24日到27日。 整個金門戰役中,我們解放軍用了2個月就打敗了國軍,隨後東南沿海的一些島嶼也被我軍先後佔領,半年之後,海南島正式的解放了。
  • 他是金門戰役的倖存者,被俘虜後逃生的方式,令人大開眼界
    金門戰役,很多人都知道,這場爆發於1949年10月的戰役,讓解放軍失去了九千多名戰士,其中大部分壯烈犧牲,極少數人成了俘虜,基本上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可是誰都沒想到,在十個月之後, 從臺灣方向的大海上卻遊回來一名曾經參戰的小戰士。
  • 金門戰役解放軍為何慘敗
    另一邊—— 繼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國民黨軍隊主力付之一炬,人民解放軍又渡江取南京、克上海,稍事休整,1949年7月上旬入閩,毛澤東命令第三野戰軍以8個軍的兵力投入解放臺灣的備戰中。8月,發起福州戰役,解放福州。10月,發起漳(州)廈(門)戰役,解放漳廈地區及濱海一些島嶼,金門頓成一座孤島。金門是臺灣的橋頭堡,歷史上鄭成功、施琅攻取臺灣,都以金、廈為出發地。
  • 1949年解放軍金門戰役被俘之後的命運
    然後,我們就被分散到各班去了,當時我們都還穿著解放軍服裝。一個四川籍國民黨兵發給我一支槍,並告訴我先擦擦槍,等候命令隨時出發。我心裡真不是個滋味呀。驚愕,一夜之間我就從人民英雄變成一個俘虜兵;憤懣,自參軍我就把槍口對準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兵,現在竟讓我對準戰友;懊惱,當初如果拼死、戰死沙場就不用受這種恥辱了;決絕,把槍口對準自己的頭顱扣動扳機就可以結束這莫大的恥辱和巨大的心理煎熬。
  • 金門戰役失利,前線總指揮蕭鋒連降三級,55年授大校軍銜
    1949年4月,渡江戰役打響,解放軍百萬雄師越過長江天險,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江南,國民黨潰不成軍,落荒而逃。與此同時,三野第十兵團在葉飛的指揮下,相繼解放了福州、漳州和廈門等地,整個福建地區,就只剩下金門這座孤島了。
  • 金門戰役指揮長被國軍俘虜,至今杳無音信,成歷史一大未解之謎!
    金門戰役指揮長被國軍俘虜,至今杳無音信,成歷史一大未解之謎!談到現代戰爭,可以說大火熊熊,到處都是煙。現在,許多英雄和正直的人會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壯麗的河流和山脈。然而可以說國民黨被打得落花流水只能把軍隊藏在相對偏遠的地方,特別是西北和臺灣臺灣收復時也有一場戰役,即金門戰役。這場戰爭是國共之間的戰爭也是我軍唯一的失敗。除了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的人員和物質資源遭受嚴重損失之外還有一位將軍自戰爭以來沒有收到我們的消息。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失蹤的將軍是劉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