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那麼多年的誅九族,那麼你們都知道這九族到底是哪些親戚?

2020-12-19 儒雅的歷史高人

經常看中國古代電視都會看到「 誅九族 」這個名詞「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那誅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

先說說為何要誅九族,要說殘酷,凌遲一類的酷刑不再少數,但是多是針對個人的,頂多賠上子女,所以很多武俠小說裡的主角,都是父母是高官被人陷害死了,然後自己逃出來復仇的。而這誅九族,就是為了從血緣上、社會關係上,把罪人覆滅。說的簡單點,就是要把要殺的那個人的家族、人脈都給滅了,沒有「餘孽」再去復仇。

歷史上這種誅連九族的大事件其實不少,尤其是在明清兩朝,比如說,朱元璋時期的宰相胡惟庸案。

需要注意的是「滿門抄斬」和「誅九族」,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滿門抄斬撐死了也就是誅三族,殺的也只是血親,人數也不會太多,但是如果誅九族、如果被誅殺的是個大家族的大官,比如胡惟庸,那人數就多咯……據記載,胡惟庸一案,被牽連誅殺的足有三萬人。

「誅三族」,或曰「夷三族」。而對於三族的說法,亦有不同。有說,父母、兄弟、妻子是三族;另說,則以父、母、妻為三族;亦有以父、子、孫為三族的說法。而於秦末時期被處以誅三族的丞相李斯和宦官趙高就是史例之一。

誅九族應來自於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九族說法不同,但是歷史上公認誅九族是極其殘酷的刑罰。漢代儒家則有二說,一曰,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異姓親族。其中父族四就包括被處以者一族,即犯罪者之父母兄弟姐妹兒女,另及姑母和其兒、外甥、外孫。母族三,即其外祖父母、姨母與她兒。而妻族二即是嶽父和嶽母。

歷史上十族被誅的就方孝儒了,可謂空前絕後。

方孝儒是當時的大儒。他博學強記,通曉古今,文章舉世無雙。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在朝廷上百般信賴和倚重,"國家大事,輒以諮之"。他也視建文帝為知遇之君,對建文帝赤膽忠心,全力扶持。

朱棣在武力攻下南京後,篡得大明皇位。然後迫令方孝儒為他起草即位昭書。方孝儒為人忠傑,反對朱棣篡權,寧死不從,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耳,詔書不草!」 燕王大怒道:「詔不草,滅汝九族!」方孝儒依然不懼針鋒相對的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覆勸說無果,氣急敗壞,又恨其嘴硬,於是便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大肆抓捕他的宗族門生,每抓一人,就帶到方孝孺面前,但方根本無動於衷,頭都不抬。明成祖徹底絕望了,也橫下一條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

至於為什麼要誅九族,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傳統社會既強調「忠」,也得強調「孝」,並將「孝」作為「忠」的基礎。那麼,當一個人不「忠」與犯上作亂時,危及到皇權時,由於「孝」,他的家人他的子女理應站到他的一邊,支持他的行為,因而「誅連制」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是同時要求「忠」與「孝」,而當「忠」與「孝」相衝突時的必然結果。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到了清末明初,人們的觀念逐漸改變,因而誅九族得以廢除。

好在人類文明在進步,如今法律一人做事一人當,再也沒有歷史上曾有過的"誅九族"誅聯酷刑了。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誅九族到底是指的都是哪些人?
    歷史上的誅九族到底是哪九族?他們之間有什麼用的關係古代誅九族可以說是最殘忍的刑罰了,上至老人下至嬰孩,都不能避免。那麼按照古代刑罰來說的話,誅九族是哪九族?父族四這裡面的父族指的是罪犯父母兄弟、姑母、姐妹外甥、女兒外孫母族三這裡面的母族指的是外祖父、外祖母、姨母妻族二這裡面指的是罪犯的嶽父和嶽母
  • 誅九族聽起來很嚇人,在正史中被記載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動不動就能聽到「誅九族」這個詞,這便讓很多人都以為,在古代確實有很多人,都被皇帝株九族。「株九族」這個詞聽起來很嚇人,畢竟牽扯的人太多,《三字經》中對於「九族」的解釋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 電視劇中常提到的「誅九族」,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
    電視劇中常提到的「誅九族」,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文|明明讀歷史「上查三代,下查己身。」在古裝影視劇中相信大家對「誅九族」「滅九族」這種字眼不陌生吧,但大家知道歷史上「誅九族」中的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嗎?又為何會有「誅十族」的故事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在隋唐時期時,那時的法律規定只是「滅三族」並無「滅九族」的規定,到了明朝以後法律就修改了這一規定,改成了株連九族。
  •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九族」究竟有哪些人?你知道嗎
    《秦律》中開始有了「夷三族」的說法,到了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凌遲處死、滿門抄斬、誅九族等說法,一直到清朝的十大酷刑。而我們在歷史故事中也經常聽到誅九族的說法,那麼這個誅九族到底是什麼呢?這種排法在人際關係中是一種橫向的比較,一般人很難理解究竟有多少人,以至於大家對於皇帝動不動誅九族的看法就是將所有與罪人有關係的親戚全部誅殺,而這種「連坐」的懲罰,也是源自《秦律》。後世有專家為了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到九族所牽連的人數就繪製了一張表格,這張表給是以犯罪之人自己為中心,然後縱向的懲罰,自他開始向上四代以及向下四代的所有人。
  • 古代的「誅九族」,究竟是哪九族?嫁出去的女兒算在內嗎?
    其中,「誅九族」就是帝王常用的殘酷手段,相信大家在影視劇上都聽到過這個罪名。那麼這「誅九族」到底是誅哪九族呢?嫁出去的女兒或者上門女婿會不會受到牽連呢?圖片:誅九族劇照最初,在秦始皇統治時期,還沒有「誅九族」這一說。
  • 古代「誅九族」是指哪「九族」
    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到五族再到九族,一般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第十族屬於朋友、學生之類。但凡受此刑罰的,與你相干的人基本蕩然無存,更別提復仇計劃了。那麼這九族具體是哪些呢。
  • 古代誅九族,是哪九族?其中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誅不誅?
    死亡的歷史會復活,過去的歷史會變成現在,這都是由於生命的發展要求它們的緣故。——克羅齊 古代人對於刑罰這一塊看的是特別的重,這也是帝王的一種統治手段。在古代往往有誅九族那麼一說。那麼這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其實這件事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說道說道。
  • 誅九族的範圍包括哪些?這人更慘被誅十族,七天七夜才殺完!
    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誅九族,除了誅九族之外,還有誅三族,誅七族等,不過後面兩種的慘烈程度都遠遠比不上誅九族。那麼到底是犯了什麼樣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呢?中國人一直都比較注重親緣血統,誅九族堪稱最慘烈的刑罰。這項刑罰,會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
  • 古代「誅滅九族」中,「九族」包含哪些人?
    古代「誅滅九族」中,「九族」包含哪些人?文/炎炎談歷史古代的刑法非常殘酷,一人犯法,導致家族被株連,遭受滅頂之災,這就是最讓人害怕的「誅滅九族」,這就意味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春秋時期伍子胥與吳伐楚就是滅族不徹底導致的楚國之災,所以,秦始皇統治之時,採納商鞅的「連坐」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來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最為嚴重的就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九族」這個說法來源很早,在《尚書.堯典》裡就有「以罪九族」的說法。「族滅」這樣的刑罰也是很早就出現了。
  • 誅九族的九族包括哪些人
    所謂「十族」,就是除了九族之外,又加上了「門生」這一沒有血緣關係的族群。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說,「夷十族」之說很不恰當,歷史上漢朝法律最重,也不過是「夷三族」,即父黨、母黨、妻黨。而方孝孺家被誅殺的,不過高、曾、祖、考、子、孫、曾、玄,等,只是一族,母黨、妻黨還不曾及,哪裡誅得到門生頭上?    聽他這意思,好像有點惋惜朱棣下手太輕,不夠狠。士人心思之凌亂可見一斑。
  • 漲知識,古代誅九族到底要殺多少人?正確答案是3300人
    許多文人志士都感嘆古人的道德情操之高尚,今人無法比擬,這就是所謂人心不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到底要株連多少人嗎?誅九族古人有云:以子及父,以弟及兄,一人有罪,全鄉驚駭,十家奔亡。而且他的親友、朋黨甚至賓客,都要受到牽連。
  • 誅滅九族是哪九族?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中國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在這5000年中,我國在文化、禮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並由此產生了很多熟語和成語。如謝靈運自誇說,天下才華共一石,曹植佔八鬥,他佔一鬥,天下人共享一鬥。這段吹噓雖沒有讓謝靈運名揚天下,但曹植的才高八鬥卻被世人記住了,並成了一個成語,常被人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華好。對於才高八鬥,人們知其意也知其來源,但有些成語,人們只知其意而不知其來源,如常說的胡說八道,很多人知道其意思,但不知道它的具體來源。
  • 古代誅九族如此殘忍,被列入九族名單的人,為什麼不提前逃跑
    古代被誅滅九族的人,都是一些朝廷重臣和地方豪強,這些人都有穩固的家業,親屬朋友大多都在朝廷做官,很容易被官府捕獲。而且朝廷在誅滅大臣的九族之前,都會先把跟大臣有關係的人抓起來,等到判決誅滅九族的時候,大臣的家屬都已經被關押在監獄中,根本來不及逃脫。
  • 古代真的有誅九族嗎?分別是哪九族
    極權者統治的社會總是會有很多的奇葩事情,比如說誅九族就是其中之一,誅九族聽起來非常的恐怖,恐怖到畫面太美不敢想像,那麼古時候真的有這麼一個情況嗎?其中有一個叫做方孝孺的人特別狠,於是朱棣就打算殺雞儆猴,打算要誅殺方孝孺的九族,沒想到這是個硬茬,他甚至還笑著說,你乾脆殺我10族好了。朱棣笑了,平生就沒見過這麼賤的請求,然後傳遞下去那麼便誅他十族好了,所以在親朋好友的誅殺範圍裡還加了一個門生朋友。然後方孝孺人傻了,還有這種操作?皇帝們看到這種敢直言直諫的忠臣不通常應該收以己用,為啥朱棣不按常理出牌?
  • 歷史上「誅九族」誅的都是哪九族?史上承受誅九族酷刑的都有誰?
    至於秦國「夷三族」到底誅殺的是哪三族,目前尚存爭議!隋末,煬帝親徵高句麗,楚公楊玄感反,事敗,隋煬帝下令夷楊玄感九族,《隋書.刑法志》載:「及楊玄感反,帝誅之罪及九族」。當然,隋唐除此一例,其他時候對「族誅」的使用都是很謹慎的,同時唐代族誅多數隻施加於成年男子,唐律定:「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若部曲資財田宅,並沒官」,夷其族時,十六歲以上男丁皆處死,十五歲以下男丁,及女子皆罰沒官為奴為婢。
  • 歷史上的「誅九族」誅的是哪九族?和「滿門抄斬」有什麼區別?
    歷史上不少驕橫、僭越的臣子在觸犯天威,惹得龍顏大怒以後,下場可都不太美妙。古代君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王權不被挑釁,往往都會下重手,以儆效尤。運氣好點的被流放邊疆苦寒之地,終身難回故土。運氣差點的則押出午門斬首。若是皇上還不解氣,那麼歷史上最為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就會登場。
  • 古裝劇裡經常提到誅九族,那你知道是哪九族嗎?
    在古裝劇裡,無論是歷史劇還是武俠劇,我們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詞:誅九族。這是有人犯了謀逆之類的重罪,被皇帝處以最嚴厲的刑罰。影視作品中誅九族場景但是你知道是哪九族嗎?如果讓你具體說出是哪九族,估計大部分人都答不出來,這題有點超綱了。
  • 「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那誅九族會殺多少人
    「誅九族」是古代最嚴厲的刑罰,只因為一個人犯錯,而連累成百上千的人被殺頭,那場面是非常的殘忍。有些被株連的人更是冤,因為他們平時跟犯人都沒有來往,好事沒沾上,倒是沾上砍頭的災難。在實施「誅九族」刑罰的時候,也有跟犯人非常親近的人能夠僥倖逃脫。
  • 古代被誅九族,親人都不逃跑,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在古代,有個很殘忍的懲罰手段,叫做「誅九族」。在中國,出五服便是很遠的親戚,這一個懲罰手段牽連甚廣,許多人和罪犯之間可能都沒有見過面。不過,這種懲罰制度的背後,總有一個很讓人疑惑不解的問題,就是,這些被無辜牽連的親屬,為什麼不逃跑呢?
  • 誅滅九族是哪「九族」?
    六親不認被人當作鐵面無私的代表,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親戚關係譜中,每個人的親戚從祖輩到後輩,遠遠不止六個,那「六親」指什麼?以前的「六親」?在以前,「六親」的含義各不相同。其中一種說法是父子、兄弟和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