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
近日在看廣東稅務發布的2019年彙算清繳熱門65問中,其中有幾個關於企業取得的款項是否需要確認收入的問題,摘取如下:
1、某企業從當地政府取得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援企穩崗補貼是否應併入應稅收入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
2、企業收到的出口退稅款是否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呢?
3、企業按照政策規定收到的增值稅減免稅款、增值稅進項稅金加計抵減收益以及增值稅留抵退稅款在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時是否要確認為收入?
企業的收入要麼交稅,要麼不交稅,其中不交稅的部分又可以區分為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正確理解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區別,可以避免錯誤思想導致的多交稅或少繳稅的風險。
一、不徵稅收入
不徵稅收入,顧名思義,是指從企業所得稅原理上永久不列入徵稅範圍的收入範疇,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
1、財政撥款;
財政撥款,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依照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按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准,在實施社會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特定公共服務過程中,向特定對象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費用;
政府性基金,是指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徵稅收入
另外,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之規定: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徵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一)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二)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
(三)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髮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對於上述不徵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徵稅收入用於支出形成的費用,要納稅調增;用於支出形成資產的折舊攤銷,要納稅調增)
企業將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條件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徵稅收入處理後,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應計入取得該資金第六年的應稅收入總額;計入應稅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髮生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作為不徵稅收入後,5年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第6年開始作為應稅收入交稅)
因此對於第一個問題,從當地政府取得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援企穩崗補貼,如果符合不徵稅收入的三個條件,可以作為不徵稅收入核算;如果不符合,應作為應稅收入核算。
這裡會引入另外一個問題,企業取得的不徵稅收入孳生的利息是否需要交稅?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營利組織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122號規定,非營利組織取得的不徵稅收入孽生的利息是免稅的,那麼在稅法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除了非營利組織,別的企業不徵稅收入取得的孽生利息是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
所以,不要一味的認為取得的是不徵稅收入,孳生的利息就一定不交稅。
二、免稅收入
同樣是不交稅,還有一種收入叫免稅收入,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國債利息收入;
2、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3、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4、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雖然企業取得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都不用交稅,那為什麼還要區分?
這裡最大的區別就是取得的不同收入用於支出形成的財產,折舊或攤銷的處理。
對於上述免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然而不徵稅收入不可以。
因此,對於不徵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選擇,至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相對應的支出需要做調增處理;不徵稅收入對應的支出不能加計扣除,選擇需慎重;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文第二條第(五)項明確,企業取得作為不徵稅收入處理的財政性資金用於研發活動所形成的費用或無形資產,不得計算加計扣除或攤銷。
如果選擇作為應稅收入,享受加計扣除優惠(75%),但需要考慮的是,如果作為應稅收入,有可能導致企業不符合其他優惠條件【可能會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下降(低於70%)而無法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或者是高新技術收入佔總收入比例下降(低於60%)導致喪失高新技術企業優惠】,在實際運用中要綜合考慮。
對於文初的第二個問題,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於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徵即退、先徵後退、先徵後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因此,企業收到的出口退稅款不需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對於第三個問題,收到的增值稅減免稅款,應直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按照企業享受增值稅進項稅金加計抵減政策計入「其他收益」的科目的加計抵減收益,應計入企業收入總額;對企業按照增值稅相關規定獲得的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款,屬於對可結轉抵扣的進項稅額的退還,因此不屬於應徵企業所得稅收入的範圍。
不徵稅收入OR免稅收入,你現在會選了嗎?
來源:海藍獸獸工作室(公眾號)
高溫津貼費是否納入工資總額?關於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的幾個疑問發票開錯了怎麼辦?